李玫瑾:娃出生「頭3年」是關鍵,父母做好3方面,孩子智商會更高

2020-12-14 情商育兒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就會聽見一句話,在老人口中掛著,那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但這句話卻讓很多家長懷疑,有部分家長會覺得這句話的可信度並沒有那麼高。

準確來講,從孩子大腦發育的程度來證明「三歲定終身」這句話有一定的明確度,還是值得我們去相信的。這句話並不是胡亂捏造的,有科學依據證明三歲前培養孩子性格是很重要的。

在心理學方面來講,孩子三歲的事和就可以看出他的心理特徵性格了,就相當於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的性格跟三歲時期所看見的相差並不是很大,還是很類似的。

經過哈佛教授研究,所表明在孩子生長過程當中,作為父母,定要抓緊這個關鍵的時期,或許這樣能給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找出他的潛能,使他活潑開朗的成長。

三歲的孩子剛好是頭腦發育的關鍵期,但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是會出現「叛逆的時期」,這可能只是孩子叛逆的開端。

今年,我家孩子剛好滿三歲,下半年逐步踏入幼兒園,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走在起跑線的前端,所以我就給孩子報了各式各樣的培訓班,畢竟沒有任何特長的孩子在未來的路並不好走。

而寶爸卻告訴我,這樣只會取得相反的效果,3歲是孩子生長的黃金期,應該趁這個階段,給孩子培養良好的性格和習慣才是最主要的目的,不要忽略這一點。

剛開始對寶爸的說法並不贊同,但過了一段時間,真的被寶爸說中,造成孩子不願意上學,一直埋怨上培訓班太累,逐漸開始對我產生不滿,以哭鬧來達到不去上培訓班的目的。

或許有很多父母跟我一樣更贊成這樣的方式去培養孩子,但我們並不了解這樣的方式只會給孩子帶來學習的壓力,甚至太多的興趣對於孩子來講都是不值一提,他們也並不喜歡這些 ,對於後面上幼兒園也沒有任何幫助

那孩子長大後也不會跑偏,在寶寶出生的頭3年,是寶寶成長一個很重要的階段,3歲也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是寶寶大腦神經元的高峰期。

父母一定不要錯過這一關鍵期,如果父母對寶寶的智力開發得好,寶寶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提前李玫瑾教授很多寶媽應該都很熟悉,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青少年的心理研究,主要的對象就是各種各樣的孩子,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和育兒方面也是很有經驗和看法的。

李玫瑾:寶寶出生頭3年,家長做好這3件事,智商會高於同齡人

1、遇見問題,要以對的方式引導孩子

孩子因年齡太小,並不懂事,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犯錯誤,當孩子出現狀況的時候,他們怕父母知道會被責罵或者懲罰,就會採用一些不正確的方式要掩蓋自己所犯的錯誤,比如推卸責任、說謊等。

那麼在孩子犯錯誤的時期,我們不要第一時間就去批評孩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多去了解事情經過,用對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了解犯錯誤的緣由是什麼,希望以後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2、給孩子培養正確的自信心

我們都知道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信心,若是沒有自信心來幫助孩子,那麼就沒辦法做好一件事。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大腦跟身體都沒有發育完整,並沒有辦法自己獨立的生活,常會鬧出烏龍般的玩笑。

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去取笑孩子,因為我們的玩笑話,可能會傷到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孩子因我們的一句玩笑話不敢反覆的去學習日常生活當中的技能,甚至會導致孩子怯弱

3、多去與孩子交流

我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之所以能夠那麼好,那是因為我常喜歡與孩子打交道,多跟孩子交流,經常會站在孩子的這邊來思考問題。這樣也使我跟孩子之間避免了很多的矛盾,孩子也不容易產生叛逆心理

當我跟孩子出現問題之後,我不會下意識地去埋怨孩子,說孩子得不好,也不會置之不理,就此跳過這件事,而是第一時間就會跟孩子交流,取得孩子的信任,為了在往後的日子裡能夠和睦相處

想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那麼我們就需要一本書,能夠帶給我育兒的方式,那就是《兒童情緒管理早教繪本》,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效果,這本書當中含有10本,專門適合親子之間共讀

裡面的實例非常鮮明、具有針對性,精美的配圖跟色彩都比較討小孩子喜歡,買到都不願意放手,這樣能夠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值得我們去擁有。

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應該從他小的時候就要抓起,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一樣,什麼都不明白,連他的生活都要我們去照料,這時候的孩子是什麼都不懂得,自然不會形成不良的習慣

要想他們將來會是成為怎樣的性格的人,就需要看我們是怎樣的去培養他,要想知道他們的紙張當中出現什麼樣的圖案,都是經過我們家長一筆一划的刻上去的,若是將來的性格並不是我們想要的,那麼不要去指責孩子,因為那是我們養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娃出生「頭3年」是關鍵,父母做好3方面,智商高於同齡人
    著名教育學家李玫瑾就曾說過,孩子的智商高低可以從小培養,而娃出生的頭3年是關鍵,父母如果能夠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孩子的智商就會高於同齡人。從孩子出生到長大,家長們都要背負著教育和責任,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這樣將來更容易成才,不過,孩子的智商雖然有一部分的遺傳決定的,但更多的是父母后天的培養。
  • 寶寶出生「頭3年」是關鍵,父母做好3方面,孩子智商會更高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寶寶出生的頭三年你知道有多重要嗎?孩子0-3歲是奠定孩子行為習慣、智商、性格等等能力發展的關鍵期,而3歲之前,寶寶潛能開發的速度非常快,在這個階段家長能夠抓住機會的話,那麼就是為孩子未來打下了基礎。
  • 寶寶出生「頭3年」是關鍵,父母做好3方面,孩子智商高於同齡人
    寶寶的大腦在出生時只有380g,在出生2年後會增加3倍,相當於成人的70%。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經過20年研究發現:寶寶3歲前,每秒鐘會產生700以上的神經元連接。神經元連接的速度越快,大腦發育越快。而神經元的連接速度取決於外界刺激的程度,比如父母的聲音、觸犯、是否與孩子交流等等。
  • 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是我國一位公安大學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相信不少父母都知道她,李玫瑾教授不僅鑽研青少年兒童心理學,近幾年也總在網絡上無私地分享自己的育兒方法,不少寶媽都得到過李玫瑾教授的啟發。:「越是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孩子如果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 李玫瑾:家長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娃將來獨立,且情商更高
    李玫瑾:家長在這3方面&34;孩子,娃將來獨立且情商更高,以及教育孩子,許多問題也會不知不覺的冒出來。想要給孩子立規矩就應該抓住關鍵時期,父母可以用態度和行為以身作則,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撫慰,但是不少父母因為客觀原因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就是教育不當,而教育不當就是父母的責任。在教育孩子講規矩時,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 李玫瑾:娃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暗示著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出生不久的嬰兒,睡覺時的大腦分泌的生長素,能夠很好地促進兒童大腦及其身體發育。所以,即使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父母也應該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2018年《睡眠健康》雜誌,發表一項關於睡眠時間和認知能力關係的文章。研究顯示:當一個人的睡眠是足夠充足時,他的認知能力則會超出平均水平很多。但是當個體的睡眠時間不足時,他的認知能力則會相對低很多。
  • 李玫瑾:父母越捨得給孩子「投資」這3個方面,孩子長大越有出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這是每個打算生孩子的父母,都會關心的問題。如今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結婚生娃,最大的阻力就是經濟因素。簡單來說就是:沒錢不敢生娃。就算家裡再窮,父母也要捨得給孩子「投資」這3個方面。01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父母陪伴長大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這將會給他的性格培養奠定基礎,也為將來的人生奠定基調。0~3歲的時候,父母邊工作邊照顧孩子雖然很累,但也要捨得花時間做好孩子的情感撫養。
  • 寶寶出生頭3年,家長做好關鍵3步,輕鬆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孩子的情商是在幼兒時期就形成的,特別是出生頭三年尤為重要,家長們要趁這個機會著重培養,因為這時的孩子大腦正處於快速發育時期,這個期間養成的行為習慣會影響他們一生,所以,家長們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情商能力,這樣孩子的路才會更好走。
  • 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不要盲目糾正,娃可能是天才
    當了父母以後就會常常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對比,總是羨慕別人的娃聰明可愛顏值高,雖然家長們都喜歡口頭上嫌棄自己的娃,但是內心也是非常疼愛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一些「怪癖」,很多家長就會糾正孩子,希望他們能夠表現「正常」。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種反應,長大後智商可能會更高
    文 | 嬌嬌媽育兒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每天都要保持20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睡眠時孩子身體中會釋放出生長激素,促進孩子大腦和身體的發育,隨著神經系統發育的逐漸完善,孩子的睡眠時間也逐漸縮短。因此良好的睡眠對於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展都很重要。
  • 李玫瑾教授:睡覺時孩子有這3個反應,暗示長大後會「智商」過人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珍視的寶貝,孩子能一生健康,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願,而孩子能擁有一個聰明的頭腦,以後才能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這無疑更會讓父母感到驕傲和自豪。分析後來我查詢了很多相關資料,倫敦大學曾經針對孩子的智商和孩子睡眠的情況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孩子在晚上十點的時候還沒有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那麼智商測試的分數就會偏低,由此可見,如果人的睡眠時間不規律,不僅僅只是擾亂人體的內分泌還有生物鐘,如果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會限制大腦的活動阻止大腦接受和保存新的信息
  • 孩子說話早晚,暗示智商高低?李玫瑾:家長別傻了
    其實李玫瑾教授早就在講座上說過,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和父母的引導和生活的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李玫瑾教授表示,當今社會的孩子一不缺營養,二父母身體都很健康,所以先天性導致的說話晚幾乎很少很少,一般的孩子8-9個月左右就能夠說一些簡單的詞語,例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稱呼,孩子2歲左右一般都能夠成年人進行簡單的溝通。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雙商」往往會更高
    每次說到育兒,相信家長們就會想到李玫瑾教授,她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育兒專家,對於孩子的心理成長研究得很透徹。很多家長為了做到科學育兒,不僅會在網上學習李玫瑾傳授的育兒方法,還會到現實去聽關於家庭教育的講座,而關於孩子睡眠影響智商的話題中,李玫瑾坦言: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雙商」往往會更高!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種反應,長大後「智商」往往會很高
    李玫瑾教授大家應給很熟悉,她是我國公安大學的以為兒童心理學教授,也是最近非常火的育兒專家,她不光對兒童的心理特別了解,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的教育理念吸引了很多家長的關注,這其中也有龐媽媽。
  • 如果你想讓孩子智商更高,要多帶孩子做3件事,很關鍵
    孩子的智商,絕不僅僅體現在能背多少古詩、心算多少數學題上,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否能夠和世界平和地相處,坦然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糾結,不擰巴。因此,請父母不要忽略孩子的天分和潛能,日常生活中,請多多引導他們做這3件事,潛移默化之中,它們能夠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認識世界,智商越來越高,看待事物也越來越聰明!
  • 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李玫瑾:說明大腦發育快,將來智商很高
    出生不久的孩子,睡覺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是促進身體成長、大腦發育的重要物質,所以睡眠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在2018年,在《睡眠健康》雜誌的一項關於睡眠時間的研究表示:人在睡眠充足時,認知能力會高於平均水平。睡眠不充足時,平均智商和語言智商都會相應的偏低。李玫瑾直言:孩子睡覺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孩子說話早晚,暗示智商高低?家長別被忽悠了
    其實李玫瑾教授早就在講座上說過,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和父母的引導和生活的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李玫瑾教授表示,當今社會的孩子一不缺營養,二父母身體都很健康,所以先天性導致的說話晚幾乎很少很少,一般的孩子8-9個月左右就能夠說一些簡單的詞語,例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稱呼,孩子2歲左右一般都能夠成年人進行簡單的溝通。
  • 孩子智商遺傳,全憑X染色體決定?想生聰明寶寶需要做好這3方面
    研究表明:在孩子營養充分的條件下,隨著孩子年齡增加,智商的發育會受到80-86%的遺傳影響。家長希望孩子能遺傳到自己的優點避開缺點,等到孩子出生的時候身邊的人總是喜歡去比較,孩子的眼睛像誰、孩子的身高遺傳誰,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智商會像誰多一些?
  • 想要孩子智商高,出生頭三年是關鍵,這3件事家長要做到位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或者電視上看到一些「小神童」,比如3歲就能識千字,背誦唐詩等等,每一次家長都很羨慕,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呢?特別是採訪「神童」家長的時候,我們總會發現他們的教育方式也沒有什麼不同,而且每個孩子的智商也相差不多,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呢?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在現在大多數的父母們看來,培養孩子的智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其實孩子的情商培養,遠遠要比智商更重要了。很多的名人都談論過關於「情商和智商」的事情,其中馬雲、白巖松、李玫瑾教授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都有說過情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