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 | 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

2021-03-01 教師資格證考試

    離考試只有16天了,經過前幾個月的系統複習,小夥伴們迎來了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更要堅持到底,千萬不要在最後關頭鬆懈自己,前功盡棄最可惜!
    現在大家要做的就是查漏補缺,通過各種小技巧鞏固知識,並且運用知識觀察生活中的各種教學現象、思考教育問題,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牢固知識,也可以熟練運用,不論是面對論述題還是分析題,都做到心中有數,下筆不慌。

(1)直線式

直線式是指把課程內容組織成一條在邏輯上前後聯繫的直線,前後內容基本不重複,即課程內容直線前進,前面安排過的內容後面不再呈現。其邏輯依據是課程知識本身內在的邏輯是直線前進的,主張根據科學理論知識生長的原有邏輯來組織和編排課程內容。由於直線式編排的課程內容前後不重複,因而被認為是效率較高的一種內容組織形式。

(2)螺旋式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單元乃至階段或不同課程門類中使課程內容重複出現,逐新擴大知識面,加深知識難度,即同一課程內容前後重複出現,前面呈現的內容是後面內容的基礎,後面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不斷擴展和加深,層層遞進。其邏輯依據是人的認識邏輯或認識發展過程中的規律,即人的認識遵循著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逐步深化發展的規律。

直線式螺旋式是課程內容組織的兩種基本邏輯方式,它們各有利弊,分別適用於不同性質的學科、不同年級的學生。

(1)縱向組織

縱向組織,又稱垂直組織、序列組織,是指按照知識的邏輯序列,由已知到未知(要求課程內容的呈現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等先後順序組織編排課程內容。縱向組織方式是教育心理學家們從學習理論的角度提出的一種組織形式。

(2)橫向組織

橫向組織,又稱水平組織,是指打破學科的知識界限和傳統的知識體系,按照學生發展階段,以學生發展階段需要探索的社會和個人最關心的問題為依據,組織課程內容,構成一個一個相對獨立的專題。

縱向組織注重課程內容的獨立體系和知識的深度,而橫向組織強調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和知識的廣度。

(1)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是指根據學科本身的體系和知識的內在聯繫來組織課程內容。

(2)心理順序

心理順序是指按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來組織課程內容。

相關焦點

  • 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
    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這一部分內容無論在教招還是特崗考試中都是經常考察的知識點,而且考察形式多樣,除了單選多選判斷之外,偶爾也會以簡答論述的形式出現,需要大家重點把握。具體來說,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課程計劃(教學計劃):首先,課程計劃的定義會以內涵型反選形式出現,需要大家能夠知道課程計劃是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其次,課程計劃的構成:教學科目的設置問題,科目的開設順序,學年、學周安排,課時分配等會以多選的形式考察,而其中,教學科目的設置問題是課程計劃的首要問題,又是常考的單選題之一;最後,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特點主要包括強制性
  • 小學科目二丨課程理論流派、組織方式、設計模式、基本取向
    ▎知識講解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包含以下三種(一)縱向組織和橫向組織1、縱向組織是指按照知識的邏輯序列,從已知到未知、從具體到抽象的順序組織課程內容。側重知識自身的體系和深度。對應學科課程。2、橫向組織是打破學科界限,以問題為依據組織課程內容。強調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和知識的廣度。對應綜合課程。例如:小學科學《日地月系統》。(二)邏輯順序和心理順序1、邏輯順序是指根據學科本身的體系和知識組織課程,是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派的主張。
  • 快速記憶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
    那麼關於這門學科考查知識點有很多,今天我就拿出一部分知識點來幫助大家梳理一下,大家通過本次講解能夠快速了解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並且能夠熟練掌握答題技巧,爭取備考。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又叫做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主要由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教科書三部分組成。
  • 綜合課程的四種形式
    二是融合課程,也稱合科課程,就是把部分科目統合兼併於範圍較廣的新科目,選擇對學生有意義的論題或概括的問題進行學習。例如把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融合為生物學。融合比關聯更進一步,它是把相關學科內容融合為一門學科。知識註解:即將A、B、C等課程構成D課程,而D課程是由A、B、C三門課程概括而來構成的一個領域,因此ABC三門學科屬於同一領域。
  • MOOK 的內容組織形式
    前面我們講了 MOOK 的定位,講了每本 MOOK 的選題,現在在做完選題後,我們就要開始考慮如何組織內容了。 這節課我主要跟大家講一講,我們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套所謂做 MOOK 時候需要貫穿的內容組織形式,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所謂「碎-整-碎」的內容組織形式。前面我們已經了解了「碎-整-碎」的基本概念,在詳細講怎麼製作之前,我們稍稍回顧一下。
  • 教師招聘教育基礎知識: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
    課程一直是教師招聘考試關注的重點,其中課程內容又是課程的核心要素,所以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就需要著重學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一起去撥開層層迷霧吧!③構成:a.教學科目的設置(首要問題);b.學科順序;c.課時分配;d.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④主要指導意義:體現了國家對學校教育的統一要求,是學校組織教學工作、確定工作步調的依據,是指導教師進行教學和其他活動的依據。
  • 2020特崗教師備考熱點: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
    ,其中課程內容又是課程的核心要素,所以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就需要著重學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一起去撥開層層迷霧吧! 課程計劃 以前的名稱:教學計劃 含義: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 課程內容的組織原則與方式
    1.課程內容的組織原則課程內容要採取何種組織形式進行編寫,直接影響課程內容結構的性質和形式。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家拉爾夫•泰勒就明確除了課程內容組織的三條原則,即連續性、順序性和整合性。連續性:是指直線式地陳述主要的課程內容,並且對其進行反覆敘述,逐步加深。
  • 中國MOOCs現狀及課程組織形式
    師資隊伍建設中,以教授和副教授為主,教師質量比較高,但是教師數量不多,師生比比較大,因此MOOCs的團隊建設仍有待加強。  3.課程應用  在MOOCs的課程應用的方面上,MOOCs的應用仍以講授型為主,xMOOCs是當今MOOCs的常見模式。
  • 課程的三種表現形式
    在山東教師招聘考試中,課程這一章節的考頻較高且會出現一些中高難度的考試題目,因此考生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理解透徹,在此,中公老師將課程章節的難點之一也就是課程的三種表現形式,又名課程內容或者課程的三個層次進行詳細的講解,希望能幫助廣大考生進行備考複習。對於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考生要把握概念,內容,作用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 考教師資格證,你得弄懂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
    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又叫做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主要由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教科書三部分組成。想要牢牢掌握這部分內容,一定要分清三個部分的含義構成與作用並且明確三者之間的聯繫。第一,課程計劃含義:課程計劃又叫課程方案,2001年新課改之前也稱為教學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構成:(1)教學科目的設置:開設哪些學科是課程計劃的中心也是首要問題。
  • 2021年廣東高考廣播電視編導術科考試說明(考試科目+內容+形式)
    (以下簡稱廣播電視編導術科統考)是面向全省報考普通高等學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考生組織的選拔性考試,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選拔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的依據。  二、考試科目和考核目標  廣播電視編導術科統考包括專業基礎、故事編創和影視作品分析三個科目。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課程內容的三種表現形式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2020年教師資格面試的內容與形式(附新增科目面試方式)
    一、面試內容  主要考核申請人的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如需了解《考試標準》和《考試大綱》(面試部分)等相關面試信息,可登錄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站查詢。
  • 教學組織形式「小課堂」
    教師考試中偶爾會考查一些不太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教學組織形式的相關內容。1.個別教學制個別教學制的產生是與古代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的狀況相適應的。個別教學制是指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布置、檢查和批改作業都是個別進行,它的最顯著的優點在於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教學內容、進度適合於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
  • 中國精算師考試科目及考試內容
    本次考試為準精算師部分的九門課程和精算師部分的三門課程,考試科目及內容如下:  (一) 科目名稱:數學基礎I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1、科目代碼:01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2、考試時間: 3小時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3、考試形式:標準化試題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4、考試內容: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  (1)微積分(分數比例:60%)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
  • 2020湖南教師考試備考:綜合課程的四種形式
    二是融合課程,也稱合科課程,就是把部分科目統合兼併於範圍較廣的新科目,選擇對學生有意義的論題或概括的問題進行學習。例如把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融合為生物學。融合比關聯更進一步,它是把相關學科內容融合為一門學科。
  • 課程內容的三大層次
    (一)課程計劃1.概念: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2.基本內容: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其中,課程設置是課程計劃的首要問題。
  • 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考試內容,最全最詳細,簡單好學
    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考試內容,最全最詳細,簡單好學隨著新年的到來,很多家庭都購買了汽車,想著過年走親戚能開,可是有些司機到現在還沒有駕照,不過由於冬天報名人少,現在距離年關又越來越近,讓不少有學車打算的學員望而卻步,覺得年後再來報名也一樣
  • 根據學習內容和活動方式,研學旅行課程分哪幾種學習組織形式?
    研學旅行是戶外活動,學習組織形式多樣化,不同的課程和活動方式,學習組織形式也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根據學習內容和活動方式,研學旅行課程分哪幾種學習組織形式?01、參觀遊覽這是在研學旅行課程實施中採用最多的一種學習方式,適用於多數課程類型的學習。在遊覽參觀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思考、體驗、感悟,獲取知識、豐高情感、加深理解、形成態度。參觀遊覽的學習組織形式通常為分組集體學習或個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