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之——九字科到底行不行

2020-12-15 瀟湘竹下聽雨落

如今的德雲社,是國內最大的相聲團體,號稱亞洲最大男子天團。其主營業務已不再是相聲,而是電視、電影、綜藝全面開花。班主郭德綱有「吃一口唐僧肉長生不老,罵一句郭德綱大紅大紫」的傳說。據說還有一根金手指,徒弟當中指誰誰火。

這不,雲鶴兩科的徒弟該火的能火得差不多都火起來了。比如雲字科的嶽雲鵬啊、張雲雷啊、朱雲峰啊;鶴字科的張鶴倫、郎鶴炎、孟鶴堂、閻鶴祥、朱鶴松、李鶴東等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其中最炙手可熱的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更是涉獵影視綜各個行業,成績不斐。當然,還有德雲大小姐今年更是被全網戲稱「憑一己之力養活整個德雲社」,可見其實力。都說郭麒麟是郭德綱這輩子最傑出的作品。

作為一路披荊斬棘走來的班主老郭深知,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個行業須得不停的推陳出新,一方面讓已經成功的徒弟轉戰影視歌綜,一方面著重培養下一科。

待到今年,可以看得出來老郭在力推九字科。不管從德雲鬥地笑社,還是最近的大開箱、都在帶著九字科頻頻亮相北展等大舞臺。但卻沒有取得預想的好成績,反倒有人開始質疑九字科的真實能力,甚至連老郭的能力都連帶著被質疑。

首先來說,現在媒體發達,觀眾視野開闊,欣賞能力逐步提高,很多時候甚至出現審美疲勞,所以對演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其次就是新老段子一出,各大媒體竟相播出,等人們再看的時候已沒有了多少新鮮感,就感覺不到其中的精彩。這可能也是老郭讓徒弟們參加各大綜藝影視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這些真不是為老郭辯解。當然,老郭也不需要咱去操心費力的辯解。只是說正常心理,人在飢餓時候的狀態和吃飽的狀態下對食物的要求的確是不一樣的。飢餓的時候,吃什麼都香,填飽肚子就覺得很幸福,偶爾有一頓不一樣的改善生活,便記憶深刻,難以忘懷;吃飽的情況下,難免挑三揀四。世上萬事,皆是這麼一個道理。

再說回九字科。現在的德雲社九字科有兩批學員。分為2013年9月4日拜師郭德綱的張九齡、李九春、周九良、楊九郎、張九馳、高九成、王九龍、張九南,共八個人,人稱頭九;和2015年9月13日拜師的何九華、鄭九蓮、李九江、孫九香、劉九仁、關九海、尚九熙、李九重、劉九儒、劉九思、陳九福、陳九品、倪九濤、董九力、李九天、陳九桐、曹九臺、張九泰、孫九芳、韓九鳴、董九涵、張九林、梅九亮共23個人,人稱二九。

先說頭九的八個人,除了老五張九馳尚在上學外,其他幾個人知名度都不低。

老大張九齡和老七王九龍人稱玲瓏組合。張九齡逗,王九龍捧,兩個妥妥的大帥哥。其中九龍是老郭外甥,人稱「德雲第一武術捧哏」。哥倆已搭檔七年,開了自己的專場,顏值才藝雙高,倆人合唱一首《贈吾兄》衝擊音樂排行榜前十,擁有一定的粉絲團體。

老二李九春,主逗哏,能單口,江湖人稱春姐。德雲女裝第一人,在德雲網劇《探清水河》中飾演的大蓮媽一角出神出化。掐著腰瞪大眼睛一句「老娘頭九的」樂壞一眾粉絲,親切稱其為春姐,都說春姐在在氣質這一塊拿捏得死死的。

老三周九良,主捧哏。其風格人稱「一語致死」。搭檔孟鶴堂,這兩年火爆全網。兩人搭檔已有十年,時間上是德雲社僅次郭於和嶽嶽的存在。郭於20年慶典中方案「眾所周知,山海可證,你我當如此」感動了無數人。九良戲曲高腔在德雲社少人能及,善三弦,和張雲雷同一三弦師父,是德雲社御用弦師。

老四楊九郎,主捧哏,人稱「一語致勝」楊九郎,原三慶園小霸王,和搭檔張雲雷經常創造票房秒灰的奇蹟,可見人們對他們的喜歡。老郭曾稱楊九郎是:九字科最有樣兒的捧哏。用十年時間把自己從聽相聲的變成臺上說相聲的人生贏家。

老六高九成和老八張九南是搭檔。九南被喜歡他的觀眾稱為瘋狗式逗哏,相聲金風格懟天懟地懟空氣,狠起來連自己也不放過。曾經被稱為定場詩小王子,但老被觀眾刨活兒,告別了定場詩,空留許多遺憾給觀眾。九成主捧哏,人稱頭九最後的溫柔,外形胖乎乎的看起來溫文爾雅,善吹笛,亦為德雲御用樂師。一曲《嘴巴嘟嘟》吸粉無數,和張雲雷合唱京劇《擋諒》相當不錯。但近兩年已被搭檔九南嚯嚯成暗黑系捧哏,在撅死逗哏的路上越走越遠。這次的德雲社大開箱和九南的合作也飽受詬病。

然後就是二九裡面知名最高的老大何九華和尚九熙,九熙主逗,九華捧。同在孟鶴堂帶領的德雲七隊,兩個人合作了七年。九熙人稱德雲斷頭臺,小企鵝;九華人稱德雲監斬官,小狐狸。是德雲社沒等老郭捧就開了專場的兩個演員。可惜今年不知道什麼原因分開了,成了眾多人心中的意難平。也可能是受裂穴的影響,九熙在扒馬褂中表現的確不那麼如人意。

剩下的21個二九的,孫九香因為原來在七隊和網紅藝術家老秦搭檔有一定的知名度,九芳郭霄漢搭檔,九秦和二哥劉筱亭搭檔八年。在這裡說一下,我比較熟悉七隊,別的隊不太熟悉,所以二九其他人不太好作評價,但都沒有參加大型演出,只在小園子打磨。

說到這裡,大家都差不多對九字科有一定的了解了。但為什麼有人說九字科不行呢,除了我前面說的餓肚子和已吃飽的原因 ,可能主要是和張九齡王九龍參加德雲鬥笑社首先被淘汰;尚九熙扒馬褂人稱德雲最差一版扒馬褂;北展中九南緊張,九成攻擊太狠入活太遲有一定關係。

不可否認,不說比郭於組合,就比嶽越組合、堂良組合、九辮兒組合、大黃小白、高峰欒雲平組合這些成熟的組合,九字科眼前來說是弱了一點兒。畢竟作為一個演員,要的不只是基本功的紮實,更需要對舞臺尤其是大型舞臺的把能力。而九字科除了分開的熙華開過專場,其他人並沒有成熟的大型舞臺表演經驗。

所以說九字科並不是不行,相反,九良九郎都是師哥們爭搶的捧哏。九熙九南九成缺少的只是對舞臺經驗的歷練。畢竟從九字科開始,都是正規官方挑選,由高峰老師坐陣並培養的好苗子。沒有誰能一步登天,真正的成功都需要時間。

借用老郭一句話:九字科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相關焦點

  • 秦霄賢孫九香懟觀眾,德雲社演員偶像化這條路行不行
    德雲社近兩年來可以說是風生水起,小園子越開越多,名聲也越來越大,算是扛起了中國相聲的大旗。但隨著德雲社的規模不斷擴大,德雲社的演員也暴露出來不少問題。這段視頻被發布到網上後,引發了網友的討論和爭議,大多數人都認為觀眾買票進場,理應受到尊重,德雲社演員回懟觀眾的做法是缺少藝德;但也有很多粉絲解釋說收禮物環節是德雲社一直以來的慣例,是催促演出的男觀眾在無理取鬧。在現場也有粉絲聽到回懟後跟著鼓掌叫好,稱讚孫九香「好帥」。網友各執一詞,爭論不下。
  • 相聲行話之走穴,德雲社所謂「相聲商演」,其實就是走穴
    本文就聊聊相聲行話之「走穴」。    更牛的是,後來大學教授應邀到外地講課、醫院主刀醫生應邀到其他醫院動手術等行為也被冠之以「走穴」的稱謂,這也算相聲行業為社會名詞庫做出的一個貢獻吧。    一部分原因是有些讀者沒經歷過八十年代也不懂相聲行話,容易將「走穴」理解成狹義的個人撈外快的概念。  同時他們也不懂各曲藝團的運作機制,天真的以為凡是體制內的相聲演員出去演出都是不要票的慰問性質,這明顯屬於閱歷太淺。
  • 粉絲經濟和泛娛樂化,正在摧毀德雲社安身立命之本
    可以說這十年是德雲社的演出不斷歸零的過程,每次換一個演出新場所,意味著重新開始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這種情況持續到2004年上半年,德雲社還是門可羅雀,而大鵬基於對相聲的興趣和對郭德綱于謙作品的熱愛,自己錄了下來,拿到電臺播放,沒想到觀眾給電臺打爆了電話,都在詢問到哪裡才能看到演出。
  • 德雲社:日常「推銷」自己的孫九芳!社會語錄合集了解一下?
    德雲社:日常「推銷」自己的孫九芳!社會語錄合集了解一下? 相信大家對於德雲社應該非常的熟悉,就在近幾年,德雲社也是人才輩出,捧紅了不少的青年相聲演員,在德雲社中有這麼一個相聲演員,他經常會用社會語錄來「推銷」自己,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德雲社之電視劇《能耐大了》
    相信熟悉德雲社的朋友們都知道,德雲社最近出了一部電視劇,名字叫做《能耐大了》,這部劇還有一個前身,叫做《林子大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德雲社的拍戲之路。可以看出現在德雲社是在依靠張雲雷、楊九郎、孟鶴堂這些流量級相聲演員來吸引粉絲。不得不說,德雲社的演員們擁有豐富的舞臺經驗,不光演技過硬,而且性格都非常可愛,可稱為「寶藏男孩」。
  • 德雲社/德雲有顆糖,名叫樊霄堂,又名為甜甜,cp張九南
    甜甜14歲就正式進入德雲社了,以前經常和張九齡,王九龍,張九南,高九成在一起玩,年齡小,所以就被說是合資養大的。 要說南甜這對CP,德雲社的小寶貝們肯定都很熟悉。經常說張九南就多餘長一張嘴,說相聲廢自己的張九南唯獨對甜甜是呵護有加。
  • 笑果會成為脫口秀界的德雲社嗎?丨「上海:脫口秀之城」之展望篇
    有同事反映錄製時間緊、任務重,李誕摸著頭說:「人家德雲社現在拿出來上節目的(演員),都是在下面(小園子)打了十年的。我們這剛兩三年就打到節目上,其實……不行。」雖然李誕自己這麼說,但笑果旗下脫口秀演員人才輩出、笑果工廠一票難求的盛況,以及大眾對脫口秀的矚目,確實都讓人們聯想到德雲社。
  • 郭德綱大徒弟閆雲達宣布退出德雲社:我自己走,您這就清淨了
    老郭給這位大弟子取藝名:「雲」歸雲字科,「達」本來是「大(大弟子)」,但叫著不好聽,於是「加一走之」變成「達」一語成讖,這回真的「走之」了。老郭只帶了閆雲達一年多就從天津去了北京發展,閆雲達一直保存著師父給的大褂,一晃十多年過去,直到2007年夏天,張一元演出時,閆雲達才找到了郭德綱重新團聚。
  • 德雲社票買不到!來到南京德雲社門口,久久不願離開
    可以說德雲社的的相聲演員都非常的好,每人都有一個絕活,就拿現在說,小編在邊看著德雲社的戊戌年開箱慶,在剛開場的時候,幾乎是都到場了,彈幕上更是表示是大型尋人現場,看的這個場面,小編更是心痒痒,很想去看一場德雲社的相聲,不管是多少錢,只要能搶到票就可以。
  • 萬水千山總是情,了解芳芳行不行
    這在德雲社已經是算是大懲罰了。據說,九芳當時是與自己輩分大的前輩起的衝突,故而被郭老師罰得這麼重。不過也好,殺雞儆猴。避免了以後再有人在後臺挑事。九芳摘字期間,孟哥作為隊長,很是關心九芳。摘字期間,孟哥不喊九芳藝名,只喊外號。現在九芳回來了,颱風也越來越穩了,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 德雲社于謙調侃王源抽菸人設崩塌... 雙方粉絲吵起來了!
    德雲社于謙調侃王源抽菸人設崩塌... 雙方粉絲吵起來了!視頻中,德雲社相聲演員于謙說:「我抽菸抽得越狠,我人設站得越穩!不就是抽菸這點事嘛,對於我來講,人設這不叫事,有的人不成,有人抽菸,讓人拍下來了吧,大家都知道這事吧,這就不行吧,還弄出挺大事來。」話音一落,現場觀眾發出了笑聲。
  •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裡哪些是有幽默感的
    一般都是選一些老的相聲,再就是聽德雲社的相聲。如今德雲社大概是最有名氣的相聲表演團體了,提起相聲就不能繞過德雲社。不過德雲社裡的好幾百相聲演員的水準也肯定都參差不齊了,不過也正常,像郭德綱老師說的一樣,德雲社裡全是郭德綱也不行,有麵條有餃子。雖然不專業,但作為普通聽眾,聽相聲的觀感還是有的。
  • 德雲社後臺約定俗成的規矩,歸納起來四個字:人情世故
    隨著德雲社這些年的火爆,很多粉絲已經不滿足于欣賞舞臺上的藝術,開始關心相聲舞臺背後的事情。德雲社有明文規定的十大班規,張貼在每一個劇場的後臺,這是每一個演員都要遵守的鐵律;一旦違反,後果嚴重,輕則摘字查看,重則清門除名。
  • 德雲社回應吳鶴臣眾籌騙局,風波起因竟是……
    變賣流程是:消耗流動資金——消耗存款——變賣縮減不必要開銷,比如代步車——再不行了賣房子——最後不行了啥都賣。無奈之下,你選擇向社會進行求助,期望好心人的捐款來挽救你孩子的生命。結果下面卻是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在漫天的懷疑聲中,你無力自證清白,只募捐到寥寥幾千塊錢,最終痛失家裡最可愛的那個小天使。
  • 龍字科考生混子太多,德雲社總教習忍不住了,發文警告別耍小聰明
    這兩天德雲社的龍字科招生,已經結束了淘汰賽的比賽,各大戰隊和評委,都選出了自己滿意的選手,總隊長欒雲平,更是直接保送了好幾名選手進入決賽
  • 最幸運的相聲演員,躺進德雲社——朱鶴松
    眾人眼中躺贏的德雲社成員,也是小先生周九良最欣賞的捧哏演員,就連師傅都會公開承認他是德雲社的捧哏巨匠,但是他自己卻一直致力於用50塊錢和各種方法整死他的逗哏,這個人啊,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朱鶴松。
  • 相聲演員忘詞會怎樣,德雲社一段忘詞相聲,為何被奉為經典?
    為啥大傢伙都喜歡聽德雲社說相聲?一是因為創新,二是因為在小劇場演出,觀眾可以互動,往往很多先掛會創造新的包袱,非常考驗一個相聲演員的功底和反應能力。德雲社這先掛就特別好,老能讓觀眾捧腹大笑。但是有一點不好,就是這麼一來一回容易忘詞。所以那種死綱死口的相聲在小劇場不靈,就不能有太固定的臺詞,不一定啥時候就給你打斷了。
  • 德雲社的大褂有什麼講究嗎?
    德雲社的大褂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簡直被神化了,好像穿了刺繡、雙排扣、帶花紋的大褂就能一飛沖天了,但是前幾天,欒雲平和陶陽在微博上公開說了大褂沒什麼規矩,每個人都能去做,只不過價格有高低之分;有錢的可以做好一點的,窮一點的做普通的就好了。
  • 德雲社張鶴倫,三出三進德雲社
    張鶴倫從網上看到德雲社招收學員的消息,就提出想到北京學相聲。對此家人、親戚和朋友都極力反對,家裡人說,從這麼小的地方去北京特別不現實,學相聲還不如學鈑金噴漆或廚師美發技術,最起碼還能養活自己。張鶴倫堅持說自己想試試,無奈之下母親拿給他1300塊錢,用意是你把錢花光就乖乖回來了,也好死了這條心。
  • 今兒說說「德雲社」
    可是,有一伙人,他們不純屬於娛樂圈,也不刷緋聞,但卻有著羨煞旁人的人氣——德雲社相聲演員。說起德雲社,就不得不說它的創始人之一——郭德綱。1、一次進京1988年,學藝8年的郭德綱剛滿15歲。2005年,德雲社借著電臺電視的傳播東風崛起,郭德綱終於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