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孩子買房子,62歲老人北京打工,過年回家被子裡全藏滿了錢

2020-12-24 觀察東方

北京的流動人口很多,大多數都是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這其中有很多的年輕人,最近有人曬出一對老夫妻在北京火車站的照片,令無數網友唏噓不已。這對夫妻是北漂一族,因為年紀大了,又被人稱為老北漂。老夫妻在照片裡,拿著自己的被子坐在火車站裡。當問及老兩口為什麼拿著被子,他倆的回答很是辛酸。他們回家用被子藏滿了錢,怕小偷偷走了自己賺的血汗錢。

這對老北漂中的丈夫今年已經62歲了,一般老人到這個年紀也差不多該退休了。而這對老兩口在北京打工賺錢,背後的原因令人感動。為給孩子賺取房子的首付,他倆不惜來到北京省吃儉用賺錢。因為孩子年紀大了,在他們家鄉的風俗,娶妻要給很多彩禮錢,並且還要求男方要有房有車。這下子可難倒了一家幾口,老兩口看來也是沒有辦法了,才來北京賺錢。

用銀行卡,老兩口怕銀行卡丟失。他們倆又不怎麼會用手機,因為歲數大了,也不太懂得手機怎麼操作。所以只好將現金帶回家去。可是一路上難免有小偷光顧,害怕血汗錢被小偷順走。夫妻倆只好採用最原始的辦法。就是用棉被把錢捂起來,就這樣一路抱著它回家。

在北京呆打工生活其實很難過,老人老了身體又不好。一年到頭只有寒假春節才能回一次家。風塵僕僕的老兩口在提到自己兒子都時候,臉上又掛著慈愛的笑。兒子已經將近三十歲了,可至今沒有娶到妻子,並且工作薪水也不是很高。老兩口為了兒子,忍受著在北京受到的種種折騰,最終攢下了二十幾萬元錢,準備回去就給兒子付了首付。這也是這兩位老人為孩子掙的最後的錢了。

老人的愛子之心能照射出很多父母的心態,打工賺錢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像這樣北漂來這裡的老人不在少數,他們睡的是便宜的地下室,吃著最便宜的菜,只為給兒女攢錢。每年的春運,是他們唯一一次回家的機會。回家過年,是他們每年最放鬆最開心的時刻。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有安穩幸福的老人,作為兒女,也實在不應該讓父母如此操勞。

相關焦點

  • 今年,不想回家過年
    今天是臘八節,馬連道的家樂福裡張燈結彩,到處放著劉德華和李宇春恭喜發財的音樂。年味在空氣裡面四處飄蕩。在外打工的人們早早的背上大包小包,回家過年。很多上班一族也在緊緊盯著12306網站,生怕買不到回家過年的車票。然而,相比別人的忙碌,今年,我卻不想回家過年。我是一個80後媽媽,身邊帶著3歲的娃,已經在北京定居。
  • 外地養老院裡八成北京老人不回家過年,千餘老人包餃子猜燈謎
    記者敲開80歲老人趙國田的家門,他和老伴兒正在收拾屋子,福字兒、對聯兒已經貼上了大門口、窗戶上,濃濃的春節氛圍已經充滿了這個溫馨的小家,幾天以後的大年三十兒當晚,他們的子女會帶著孩子從北京趕到這個小家,跟兩位老人一起過年。前年,由於年事已高,老伴兒又因為腦梗後遺症需要康復,趙國田和老伴兒從北京石景山區搬來燕郊,入住了燕達養老院。
  • 農村又一現象,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為啥不想回家過年,不想家嗎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期間大家紛紛趕回家圖的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現在農村,有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兒女一家人都在外打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因此春節就成了難得的相聚好時機,但是這幾年在農村也有一種現象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並不會回家過年。
  • 單身父親為給兒攢結婚錢4年未回家過年:得50多萬吶
    趙德安今年53歲,來自江西。家裡全靠種地來獲取收入,趙德安只有在農閒時才會外出打工掙錢。女兒已經出嫁,本以為會平靜的生活下去,沒想到妻子患病離世,這讓趙德安心中很難受。家裡突然變得空落落的,妻子走時再三囑咐要照顧好孩子,讓兒子娶一個好媳婦,趙德安帶著妻子的遺願苦苦堅持著。
  • 貧困女生打工賺學費:為掙雙倍工資過年未回家
    周雯晴的奶奶今年已經84歲了,雖然聽力不太好,但一回憶起周雯晴小時候的那段日子,她就不停地說:「小時候生活困難的孩子,長大了會懂事些。」  上小學時,周雯晴穿的都是鄰居送來的舊衣服。近幾年,家中的幾個姑媽生活環境有了改善,也對她提供了不少幫助,一家人的日子才稍微強一點了。  只要閒下來了,周雯晴就回奶奶家,幫老人掃地、擦窗子。
  • 過年回家,你準備給爸媽買東西,還是給錢?
    因為快春節了嘛,全中國又到了回老家看爸媽的喜洋洋的日子,有的人可能外出打工一年了都沒有回老家看看,這次回去肯定要給爸媽買點好吃的,或者帶一點錢回去。因為對此事有感而發,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快過年了,孝敬父母的錢,千萬不能這麼給!
  • 疫情vs回家過年
    今年為防控疫情,本地政府倡議「非必要不返鄉」,本地的許多車次已停運,聽說這家的兒子到現在還沒回到家,沒趕上見母親的最後一面,也沒趕上給母親奔喪。疫情防控VS回家過年為了減少春節期間的人員大規模流動,近日,北京、上海、寧夏、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地先後發出「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鼓勵企事業單位安排彈性休假,有條件的就地過年。
  • 清掃員為掙錢13年未回家過年 供4個孩子上大學
    清掃員為掙錢13年未回家過年 供4個孩子上大學   2月2日清晨沒有人知道,這個女人已經有13年沒有回家過年了;更沒有人知道,靠著做鐘點工和這份不起眼的工作,賀秀峰和愛人不僅供養4個孩子上了大學,還將多病的婆婆和公公接到身邊一起「享福」。雖然這個「福」,來得是那樣的艱難。
  • 73歲老人單身一生,在房子上寫滿詩詞,一般人無法理解
    但是這位農村老人的故事卻與眾不同。他叫張崇洪,今年73歲,是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洪凝街道大尚莊村人,他把自己70多年的人生感悟,以「打油詩」的形式,寫在房子的牆壁上,向人們表達自己的人生主張,成為全村最具「文藝範」的房子。(本組圖片拍攝於2019年8月25日)張崇洪在自己的小院裡,用水泥為自己做了雕像。
  • 男子濟南打工700天未回家 給孩子買一麻袋禮物
    雖然孩子每年暑假都要來到濟南與他團聚,但閆進全和李和平仍有幾個月沒見到閆黎靜和閆呈旭了,年邁的父母更是一年多沒見了。  閆進全到濟南打工後很少回家,十來年回家不超十次,上一次回家還是前年春節。閆進全準備帶著李和平和小兒子閆呈祥趕回項城老家與家人團聚。閆進全的妹夫託他把11歲的兒子李誠誠一起帶回家。22日,閆進全打電話訂了4張28日去項城的汽車票。
  • 湖南一村莊村民打工集體租住浙江城中村,房子久無人住成空村
    2016年春節期間,62歲的薛開雲和妻子黃前愛帶著兩個孫子回家看望80多歲的父母,和他們「遲早都會回去」的故鄉。因為在外面薛開雲買不起房,孫子只能上私人打工學校,不能參加當地高考,無法享受和當地人同等的權利,融入當地社會。1月27日,回家的前一晚,黃前愛在呂岙出租屋裡收拾東西。
  • 接父母進城過年,沒到三十他們愉回家了,留下一樣東西我一看傻了
    每日故事坊/文01春節前,我與妻子商量把我爸媽接過來過年。妻子說:「可以呀,我沒意見。我爸媽離咱們這隻十幾裡,去看他們也方便。公婆離咱們這裡好幾百公裡,回家一趟的確是不容易,讓他們過來過年也好。」每年春節,在外工作的農村人幾乎都要回家過年,城市的大街小巷變得空洞洞的。現在,有許多農村人大都在縣城或附近地級市買了樓房,以至於我這兩年回家想給長輩們拜個年都找不到他們。他們不是去閨女家住了,就是跟著兒子到縣城裡居住了。
  • 「返鄉置業」成熱潮 內行人說別輕易回鄉買房 你過年回家買不買?
    你沒窮過,你不懂家鄉買房,是無數漂泊遊子一直安放在心中而默默為之努力的目標。春節將近,許多奮鬥多年的漂泊者攢到了一套家鄉的房錢。他們把榮歸故裡刻在滿是鄉愁的心間,懷著最最激動的心情準備返鄉置業。可是,行百裡者常半九十,他們把所有精力用在了如何賺得買房錢上面,卻忽視了最後十裡路買房決策的重要性。
  • 有一種幸福叫「回家過年」
    東子大名宋熙東,北漂滿語歌手,此前的3個春節,他都是獨自在北京度過的。  今年,東子準備過年的地方,是距離北京1800公裡的黑龍江省孫吳縣四季屯,住在那裡的90歲滿族老人何世環被稱為「滿語活化石」。14年前,東子和何奶奶因滿語相識,他們彼此說著只有兩人能聽懂的滿語,漸漸找到了親人間相互依靠的感覺。  「小的時候,過年滿滿的就是甜的味道。」
  • 油漆工的春節回家路:買凌晨3點的無座火車票
    願他們的回家之路,走得更順暢。 買一張凌晨3點到5點的臨客無座火車票,這是王志軍選擇回家過年的方式。這種車票便宜,相對容易買到。 38歲的王志軍是一名裝修工人,具體說是一名刷了22年牆面的油漆工人,鼻孔永遠是洗不淨的白色。
  • 春節將至,寧願放棄年終獎,也要提前辭職回家過年,老闆哭慘了
    外出打工的人都知道,錢永遠也掙不完,新的一年開始就離開家門,遠離家鄉,但是能陪父母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了,等到真有一天,即便你花更多的錢也無法買來家人團聚,很多人也都是為了一方面能搶到回家的車票,一方面也是為能在家多待幾天陪陪父母跟孩子。而選擇放棄年終獎。
  • 南京:50歲大叔第一次坐飛機回家過年,提前9小時到機場候機
    老楊說,為了早點回家過年,他退了之前買好的動車票,買了飛機票,這樣路上的時間就從 12 個多小時縮短為 3 個小時了。這是老楊人生中第一次坐飛機,因為怕誤機,他提前 9 個小時就到了機場。據楊仁四說,他老家在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過去的一年裡,他輾轉重慶、長沙、北京等地,最後在溧陽一家工廠留了下來。"
  • ...兒子 老人 蠟筆畫 回家過年 膽囊炎 護理員 子女-社會新聞-東方網
    這是74歲大娘崔秀貞的新年願望,可這個願望落空了。  崔大娘指的這個「家」是養老院。從新年起,老人就盼著4個兒子能接她回家過年住一段時間,哪怕到養老院來看看她也行,可是至今也沒等到。  老人嘴上起泡,一頓只吃兩酒盅飯。  養老院院長說,從去年7月至今,只見過一個兒子在大娘病時來過一次。
  • 關注春運丨過年回家,你的行李箱裡帶了什麼?
    ,有頭髮花白的老人,有滿臉疲憊但依舊笑容滿面的中年人,也有青春洋溢的青年。周大爺老兩口與家人要趕往張掖,老人滿臉喜悅地說:「這次帶了一套紅色的毛毯和床單被套,丫頭明天結婚,今天要趕過去,現在火車挺快的很快就能到。」
  • 全家團聚已是10年前 爸媽盼打工子女常回家看看
    記者 龍在全 攝  昨日中午,走進巴南道角經建村123號2—1,這間小兩室的房間裡顯得很冷清,今年76歲的陳永洪大爺和老伴張宗玉哪裡也沒去,一直守在電視旁,他們的3個兒子均在外打工,老兩口盼望著今年春節孩子們能回家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