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第一課:把握輔食四原則,養出健康小寶貝

2020-10-14 欣然育兒

同事小雅家寶寶已經五個月了,最近開始添加輔食。為了方便小雅上班,婆婆專門搬過來幫忙帶孩子,這本來是好事,但小雅卻因此很煩惱,為啥?

小雅苦著一張臉開始倒苦水:

你是不知道,我婆婆每天就是給我娃熬小米粥,還說小米粥有營養,綠色無公害,比超市買的米粉健康又實惠。

前幾天我下班回家,婆婆竟然給寶寶餵了碎麵湯,還是加了鹽的那種。

更過分的是昨天,婆婆給孩子喝純羊奶,結果大晚上孩子漲肚,我們一家在醫院呆了一晚。

那麼小的孩子,吃輔食怎麼能那麼隨便?簡直沒法讓婆婆幫忙帶孩子了,我想辭職做全職媽媽。

婆媳關係一直是人際關係中比較難處理的一種,如果這中間再加上孩子的養育問題,簡直就是一團亂麻,理不清頭緒。其中,孩子的輔食問題最能讓婆媳兩代人矛盾的小火花四處飛濺。

婆媳兩代人不同的輔食觀

說起給孩子餵輔食,相信不少人都聽老一輩人說過這樣的話:

你們小時候都是一碗小米粥餵大的;

你小時候最喜歡吃饅頭蘸菜湯了,有點鹽味兒的飯菜每次都吃得特別香;

我們孩子小時候哪裡喝過奶粉?最好的也就是從隔壁老劉家母羊那裡討來的一碗奶……

年紀大的人似乎特別喜歡回憶,說起他們養孩子的經歷,那真是黃河決口—滔滔不絕。我們小時候,家裡條件好的還真不多,所以我們這一代人的幼年是在苦水裡泡過的,吃的穿的根本沒法和現在比,所以那個年代的育兒觀輔食觀,還真不能跟現在的相提並論。

21世紀的父母對孩子,開始講究所謂的科學餵養:每隔幾個小時需要給寶寶餵奶,幾個月的時候寶寶需要添加什麼輔食……至於父母老一套的舊思想,該扔的扔吧,反之我家孩子不能再像我小時候那麼稀裡糊塗的過,我要給我娃最好的。

社會在發展,時代不同了,人們的觀念也會有很大差別,所以產生了兩代人不同的輔食觀,也因此導致了不少的家庭矛盾。

把握輔食四原則,養出健康小寶貝

對於很多新手媽媽,給寶寶添加輔食的知識大多來自身邊過來人的經驗,這樣就很容易會入坑。錯誤的輔食添加,可能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甚至影響寶寶成長發育。給寶寶添加輔食初期,把握好以下四個原則,就能幫助新手媽媽從小白直接晉級帶娃小能手。

由少到多原則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建議給寶寶只吃小半勺,讓寶寶嘗嘗味道即可,等到寶寶適應了這種味道,再逐漸增加輔食的量,由小半勺增加至一勺、兩勺……

由稀到稠原則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胃腸道功能發育不全,吞咽能力有限,所以在給寶寶餵輔食的時候,要從稀的米粉、果泥、菜泥開始,隨著寶寶吞咽能力增強,逐漸增加輔食粘稠度。

由細到粗原則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要根據寶寶自身發育程度,給寶寶選擇細膩易消化的輔食,比如米粉,等寶寶逐漸適應之後,再慢慢增加食物的粗糙度,甚至是給寶寶吃一些粗糧。

由單一到複雜原則

寶寶的胃腸道是很嬌嫩的,剛開始添加輔食,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家長切莫操之過急,一下子就給寶寶餵很多種輔食,這樣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過敏等情況,正確做法是先給寶寶餵一種食材製作的輔食,然後逐漸增加輔食食材種類及烹飪方法,讓寶寶吃得更營養更健康。

寶寶吃輔食,有幾點要注意

有耐心,別急躁

寶寶從開始吃第一口輔食到逐漸適應多種食物,這會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當然,也會有一部分寶寶適應能力比較強,對輔食接受適應比較快,家長會很輕鬆。對大多數家長來說,給寶寶餵輔食就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一定一定要有耐心,切莫急躁。給寶寶添加一種新輔食之後,需要有兩三天的觀察期,如果寶寶沒有異常情況出現,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過敏食物多注意

1歲以內的寶寶由於自身發育不完善,對於很多食物都可能出現過敏反應,比如蛋、奶、魚蝦、芒果等食物,在添加這類食物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注意,如果寶寶食用某種食物之後出現溼疹、腹瀉等情況,就要避免此類食物短時間內再次被送進寶寶嘴巴裡。

保證食物原汁原味,遠離重口味

寶寶對食物的敏感程度要遠高於我們成年人,所以我們吃起來味道很寡淡的食物,寶寶卻能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不必急著給寶寶的輔食裡面加鹽、糖等調味品,儘量採取食物本身的味道,讓寶寶吃得健康吃得開心。

一本專門寫給寶寶家長的輔食書

錯誤的輔食餵養會影響寶寶健康,但給寶寶做出美味可口又營養的輔食確實很多小白媽媽們可望不可即的夢:道理我都懂,但同樣的食材同樣的做法,在我手裡卻做出黑暗料理,怎麼破?

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本風靡新手媽媽圈的輔食書《輔食每周吃什麼》,這是一本實用性超強的輔食書。

為您答疑解惑

什麼時候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寶寶可以添加輔食的信號有哪些?輔食安排在什麼時間?輔食和奶量如何搭配最科學?如何培養寶寶自主進食?你關心的輔食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分階段安排好寶寶每一周的輔食

寶寶輔食可以吃的東西有很多,但手殘黨的你只會那麼幾樣,這怎麼行?《輔食每周吃什麼》承包了寶寶1歲前後所有的輔食,為您安排好每一天、每一頓寶寶的輔食,簡直不要太體貼。

輔食多樣又健康

《輔食每周吃什麼》是一本專為寶寶打造的輔食添加書,全書一共215道食譜,從簡單蒸煮到複雜製作,從單一食材到食材搭配,為寶寶的健康助把力。

如果您是一位新手媽媽,如果您不知道該如何給寶寶做出美味健康的輔食,如果您對寶寶輔食添加存在諸多疑問,可以試試這本頗受新手媽媽好評的《輔食每周吃什麼》,可以一直用到寶寶3歲,特別實惠。

相關焦點

  • 輔食添加愁壞寶媽?記住245原則,烹飪小白也能養出健康娃
    粉絲們覺得需要了解的點太多,聽著腦瓜疼,希望我們能出一個"極簡版"的輔食攻略。甚至還有位叫做@杏兒的粉絲,說自己連自己的飯都做不好,對給娃做輔食一點都沒有信心,但是家裡老人都說孩子吃點軟爛的大人飯就可以了,想科學餵養還是要自己動手。
  •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如何添加?牢記四個原則,寶寶添加輔食沒煩惱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在寶寶4-6個月左右,身體機能在逐漸的發育完善,消化功能也在日趨成熟,活動量相比較出生時也有所增加。寶寶的身體發育需要多種營養元素的支持,單純的母乳餵養或奶粉餵養已經無法寶寶的生長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及時的給寶寶添加輔食,以保障寶寶的生長發育。只要記住以下四大原則,家長們就可以安心的給寶寶添加輔食。
  • 寶寶多大能吃輔食?添加輔食有啥原則?你關心的輔食問題都在這了
    給娃添加輔食不是簡單的事情,幾大原則要牢記。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從養娃開始,寶媽們紀要跟著娃操心很多事情,孩子的哺乳、睡覺、排洩等等方面,哪一樣忽視了都不行,而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面對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其中吃的問題幾乎是所有的家長最關心的,尤其是從添加輔食開始。
  • 寶寶多大能吃輔食?添加輔食有啥原則?你關心的輔食問題都在這了
    給娃添加輔食不是簡單的事情,幾大原則要牢記。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從養娃開始,寶媽們紀要跟著娃操心很多事情,孩子的哺乳、睡覺、排洩等等方面,哪一樣忽視了都不行,而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面對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 輔食每周添加計劃,養出好胃口寶寶
    輔食既要能填飽寶寶的小肚子,還要讓TA吸收到足夠的營養,根據營養專家的觀點,順利添加輔食的寶寶不僅長得壯,而且各項發育都能快人一步。可是讓媽媽撓頭的事兒來了,寶寶悄悄長大,面對自己不愛吃的輔食,居然學會了「推舌拒絕」,更令人頭疼的是,天又變熱了,一絲絲下廚的欲望都沒有,還要伺候「磨人小妖精」吃輔食!有沒有10分鐘就做出輔食的本領呢?
  • 三年養出兩枚小吃貨,寶寶輔食餵養做好這幾點很關鍵
    當大人吃飯時,寶寶表現出對食物的興趣,流口水,試著拿食物靠近嘴巴,會表現出張嘴想吃的樣子,推舌反應(小寶寶的舌頭會對進入嘴巴裡的固體食物或者硬物推出,防止外來異物進入喉部導致窒息)也逐漸消失時,媽媽就可以嘗試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另外,滿六月齡的寶寶,控制上身更穩,發育正常的寶寶可以靠坐,餵養起來也更方便。
  • 6-24個月寶寶輔食添加原則,5種輔食演變規律,新手媽媽一看就懂
    從6個月添加輔食開始,寶寶要一直吃到24個月以後,才能和大人吃的一樣。這期間,輔食添加的順序、種類、食量、質地、形狀等,都隨著月齡的增長而變化。那麼,新手媽媽要如何把握輔食添加演變規律,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以下介紹5種輔食添加原則,大家一看就懂。
  • 寶寶輔食添加指南 輔食添加時間以及餵養原則
    ,寶寶也能夠用牙齦或牙齒去咀嚼食物了,這種咀嚼功能的發育,有利於寶寶的頜骨發育和乳牙萌出;3、逐漸適應各種天然食物的味道,避免以後偏食挑食;4、寶寶4-6個月大的時候,腸胃澱粉酶及各種消化酵素已經開始分泌,表示消化及吸收功能已經逐漸成熟,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吃輔食,以增加腸胃道消化功能。
  • 寶寶的第一口肉,什麼時候吃,該怎麼吃?肉泥輔食指南請收下
    寶寶輔食一直以來都是爸媽們需要面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其實嬰兒輔食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不管是米粥還是蔬菜,或是各種各樣的肉類作為輔食,都非常有講究。究竟寶寶什麼時候能開始吃肉呢?孩子怎樣吃肉才能更健康,更好地吸收營養呢?閨蜜小芳的兒子快要滿周歲了,最近吃輔食也津津有味。
  • 寶寶第1次添加輔食,把握2個關鍵點,第一口輔食應該這麼吃
    >之前不少粉絲也會提問說,能不能更早,甚至是在三四個月就給寶寶吃輔食,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小月齡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還沒有完善,過早添加輔食會導致寶寶的腸胃超負擔,長期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1、寶寶添加輔食後,在寶寶一歲之內,母乳或者配方奶仍然是寶寶的主食,不應該因為添加輔食了而不給喝奶了,輔食畢竟是輔食。
  • 不可把雞蛋黃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第一口輔食應該這樣吃
    之前我們分享了寶寶輔食添加的四個階段及其原則,那我們親愛的粑粑麻麻們是否真的知道了寶寶第一口輔食應該吃什麼,該怎麼吃呢?從開始添加輔食到幼兒完全能夠自主進食普通食物,約歷時1年半左右。嬰兒食物轉換應遵照「從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當寶寶 6 個月左右,並有以下任意一種表現,媽媽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啦。
  • 說說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經驗經歷,正確認識寶寶輔食才能健康成長
    很多寶媽可能還不知道輔食是什麼意思,畢竟大多數媽媽都是第一次養育孩子,對於很多事情還是門外漢。寶寶輔食,簡單來說,就是寶寶出生之後,除了母乳之外需要的一些輔助食品,這就簡稱為寶寶輔食。寶寶輔食非常重要,很多寶媽不懂得怎麼去添加輔食,往往會傷害到寶寶的身體。
  • 寶寶輔食添加8原則
    輔食添加8原則 1、不能操之過急 添加輔食,是幫助嬰兒進行品種轉移的過程讓寶寶慢慢適應,不要一開始就把寶寶弄煩了。 3、夏季不開始 夏季寶寶食量減少,消化不良,添加輔食如果寶寶不吃,就等到天氣涼爽些再添加。
  • 花心思給寶寶做輔食,不如在寶寶主食上動手腳,養出寶寶好脾胃
    寶寶一歲之後,輔食不再以果泥、米粉為主,而應該開始注意食物的多樣化。遵循的健康飲食原則也與大人的相似,即穀類為主,精細搭配。但由於我們日常以麵食和米飯為主,在穀物的多樣選擇上挺受限的。但細細數一數,五穀雜糧還真有點多,不妨不時給寶寶換一換主食,對脾胃大有益處。
  • 輔食添加的"三大原則",只有父母做好,寶寶才能更快適應輔食
    循序漸進原則6個月大的時候,孩子的身體發育決定了寶寶可以接受輔食了,但這不意味著每個孩子都可以接受。不同寶寶身體素質都不同,自然接受輔食的程度和能力也不一樣。如果父母不根據寶寶的情況,一味給孩子添加輔食,那麼就有可能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導致孩子對輔食產生牴觸情緒,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腸胃消化系統,導致寶寶的健康受影響。因此,添加輔食時,父母應該保持循序漸進原則。
  • 寶寶的輔食添加原則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母乳的多少和媽媽乳房的大小是沒有直接的聯繫的,只要給寶寶多吸允,注意飲食,就能夠增加母乳量。新生兒餵養只要按需餵養即可,到寶寶2個月開始才需要逐步調整到規律的餵養時間。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的話,除了要遵循按需餵養外,還要注意寶寶一次的奶量會從小到多。新生兒一次的奶量可能只有20-40毫升,而滿月的時候寶寶一次就能吃60-100毫升了。
  • 不想養出個「吐面俠」?飯霸寶寶養成記,從輔食期就要開始了!
    >不想養出個「吐面俠」?飯霸寶寶養成記,從輔食期就要開始了!,眼見寶寶6個月了,又要開始操心輔食的事情了。  一、寶寶只「配」吃糊糊麼?  寶寶一出生,爸媽就開始操心吃什麼,怎麼吃。寶寶輔食的添加,切記不可亂來哦,一般來說,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 寶寶添加輔食怎麼吃?遵循「四個一」原則,寶寶吃得好還有營養
    ,要營養與健康兼顧,味道與種類俱全,像什麼蔬菜什錦之類的都可以上。我說,你這難倒我了,我們以前小時候哪裡有養的這麼精細,大米磨成粉煮一煮也能吃,而且小嬰兒剛開始餵養輔食,根本不需要特別複雜的食材。6-12個月的寶寶開始長牙,並需要學會咀嚼。如果沒有一開始的練習,後續會造成餵食困難,長期吮吸乳房跟奶瓶的嬰兒不僅吞咽咀嚼能力不行,也會拒絕進食輔食,這不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
  • 寶寶初次添加輔食之一二三!(個人經驗分享)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建議買「含鐵米粉」。就我個人而言,了解到的有些家庭老人擔心買的東西含防腐劑啊,含其他一些不好的東西就自己家買老貴的料理機,自己打米粉給寶寶吃。我跟老公要孩子比較晚,公公婆婆到了70多歲才有的孫子,一家子捧在手裡的寶貝那真是寵的沒邊,但是有些東西真的還是需要按照現代科學來教育養娃的,例如輔食添加,還有拒絕開襠褲這些。
  • 0~3歲寶寶輔食怎麼加?要掌握2原則避開3誤區
    寶寶每天奶量可達1000ml以上,餵奶次數8~10次;大便中沒有奶瓣,沒有對食物消化不良的表現。有以上這些情況,表明寶寶不僅脾胃發育到了「輔食階段」,身體各方面也在較好地生長,可以開始準備第一頓輔食了。通常來說,這些情況會在寶寶滿6個月後出現,所以健康體質的嬰兒,6個月後可以開始添加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