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有時候並非都是幸福的,還可能帶來災難。
100年前的波士頓背部就遭遇了一場堪比洪水一般被「甜蜜包圍」的災難。
1919年1月15日正午,波士頓北部居民剛要準備享受一個浪漫的午後時光,卻突然間傳來了一聲巨響,緊接著一道足有8米高的巨浪向人們湧來。
這一次突然襲來的「海嘯」在人們還未反應過來時就已經奔向大街小巷,巨大的衝擊波衝毀了大量的建築,而來不及躲避的人們和小動物被「甜蜜巨浪」緊緊地包圍著無法掙扎,最後都窒息而死。
糖蜜巨浪從何而來?
反應過來後的人們想起了城市北部有個工廠,工廠裡面有個巨大糖蜜儲罐。這個儲罐有15米高、27米寬,裡面裝有大概1.4萬的糖蜜,而發生爆炸的就是這個糖蜜罐,爆炸生後,罐子裡面的糖蜜流到大街小巷到處都是。
這種甘蔗和甜菜製成的食糖經過發酵後還可以產生乙醇,因此它也是製作朗姆酒的材料之一。而這家工廠其實是乙醇生產公司,罐子存在的目的並非製作食糖,而是作為化工原料,用作裝備武器的無煙火燃料。
當時之所以把糖蜜罐放置在波士頓的目的主要是那邊的溫度經常低至0℃一下,然而他們機關算盡也沒想到,那一天的溫度高達4℃,這個溫度突破了往年同期的溫度,正當人們高興可以睡個暖洋洋的午覺時,卻不知道一場災難即將襲來。
中午十二點多,糖蜜罐突然爆炸,罐子裡面飛出的深褐色糖蜜猶如洪水般衝向人們,高溫讓湧出來的糖蜜融化,粘度也有所降低。但它們落到障礙物上時,因氣溫原因,糖蜜迅速冷卻,這時糖蜜的粘度極速增加,如果不行被糖蜜包圍就會瞬間凝固,造成窒息而死,整個人或動物就成一個標本固定在那裡。
糖蜜罐為何突然爆炸了?
有人認為糖蜜管爆炸的原因是因為當天的高溫使得糖蜜罐發生炸裂,因為在高溫下糖蜜罐中的大量糖蜜會自發發酵形成乙醇,其中包括副產物二氧化碳的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不斷膨脹,而儲存罐的體積有限,當達到極限後氣體撐破糖蜜罐發生爆裂,裡面的糖蜜也隨之湧了出來。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大的原因在於當時美國還在戰爭中,國家又發布禁酒令,而乙醇公司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將糖蜜大量儲存,為的就是發酵後販賣給軍火商。但貪心不足的乙醇公司在明知道罐子容量有限的情況下,還大量的存儲糖蜜,這就造成極大的潛在危險。
而儲存糖蜜的罐子建築質量也不過關,要裝在1.4萬噸的巨型糖蜜罐是用鋼材做成的,這種材質反而無法保證能夠承載這樣的重量。
事實上,糖蜜罐其實早就出現過糖蜜洩露的問題,而乙醇公司為了節約成本維護,故意把裂開的部分刷成褐色,來掩蓋質量問題,欺瞞人們眼睛。
糖蜜罐爆炸的原因很多,各種可觀和主觀原因形成了這場「甜蜜災難」,所以光是收集證據的過程就花了五年時間,並聽取了超過3000位證人的證詞。最終法庭宣判美國工業乙醇公司承擔這次災難的主要責任,並向受害者家屬賠償62.8萬美金,這大概相當於現在的800萬美元。
此次災難共造成1億美元的建築損失,21人在糖蜜黏液中喪生,150人受傷。在災難過後,政府在這個地方重建了一個公園,並在入口處設立一塊牌匾,上面簡述了當年那場讓人匪夷所思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