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沒有城市不喜歡高樓大廈,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1-2棟地標性建築,即便還沒有被建設起來,但實際上早已經在規劃當中。
中國能被稱之為「基建狂魔」不僅體現在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修建上,更體現在高樓大廈建設上。
截止2019年底,中國200米以上的高樓總計895棟,300米以上的高樓總計94棟,400米以上的高樓12棟,500米以上的高樓6棟,600米以上的高樓1棟。
在國內,200米以上的高樓大廈數量排名前十的分別是深圳(113座)、香港(86座)、上海(60座)、重慶(52座)、廣州(48座)、武漢(47座)、瀋陽(42座)、天津(37座)、長沙(35座)、南京(31座)。
目前為止,我國150米以上的高層建築總數量佔到了全球33%的比重,總數量和總排名都位居世界第一。
而反觀歐美國家呢?基本都是低矮的「宅基地」房產,除了紐約、華盛頓等個別超級大城市有超高層建築之外,其他城市都是低矮的小洋房,德國、英國等多數城市也是如此。很多人認為這是「逆城市化」在作怪,是城市化發展到70%之後大量城市人逃離城市的結果。
其實不然,這是人口數量與城市可用地面積的關係導致的,在二戰之後,德國、英國等大量人口進城,一時間也是高樓遍地起,但幾十年之後,這些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因為居住不方便、房子老舊無法拆遷等問題,最後變為了貧民窟,所以新生人口更願意居住在底層的2層高小房子裡。
我國14億人總人口,城市人8.4億,而城市可用土地並不多,所以才採用了向天建樓發展的城市化模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朱國忠通過大量數據研究得出結論,30-40年後,我國或許也會出現貧民窟,就在高樓大廈中。
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問題的存在,所以建築標準也在不斷規範。4樓以上的注意了,住房迎來「新標準」,高樓停止建設。
1、住建部新規,4層以上全部安裝電梯。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建築強標新規定,今後只要建築高度達到9米及以上的時候,都需要配置電梯,並且電梯將作為強標存在。9米的高度是多少層建築?按照每層3米計算,9米就是從第四層開始。在以往,總層高達到7層才規定必須配置電梯,很顯然新規要更加嚴格。
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築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築應設電梯,且應在設有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層設站。
2、高樓大廈停止建設。
2020年上半年,住建部再次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今後理論上將不再允許建設超過500米以上的建築,今後新建總高度超過100米的需要提前進行充分論證必要性和可行性。特別是在中小城市,更要嚴格限制超高層建築,縣城主要建設多層住宅。
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築,新建100米以上建築應充分論證。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築,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
這些新規,意味著曾經盲目追求高樓大廈、盲目建設房產的時代結束了,今後建設高樓一方面要嚴格評估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還要嚴格把控建築質量和居住舒適度。房產迎來「新標準」,3類人受益:
第一、4層以上的住戶。
一方面隨著舊改的到來,城市老房子將統統安裝電梯,這就解決了6層高住宅4樓以上住戶上下樓不便的問題,專家預計,4層樓以上的房子在舊改安裝電梯之後,或能帶來更大幅度的升值空間,特別是頂樓,或增值30%以上。
第二、剛需人群。
高樓停建和住宅新標準與剛需有關係?答案是肯定的,過去10年房價之所以高速上漲,根本原因在於棚改大拆遷,而今後棚改消失,舊改接力,雖然舊改總工程投資將達到5萬億以上,涉及到16萬個小區改造任務,但這些資金並不會直接助推房價,同時讓更老房子的人住進新屋,避免了新房市場摻入更多購房人群,這樣新房價格更平穩,利好剛需。
第三、安裝電梯的人。
不管是舊改加電梯,還是4層以上住宅必須配置電梯,這都表示著「電梯需求」今後口子將越來越大,生產電梯、銷售電梯的人或能轉到更多的錢,這一點相信毋庸置疑,舉個例子:一個小區如果有100棟房子,那麼就需要安裝100套電梯,每套電梯40萬元,這個小區的電梯前期投入就高達4000萬元,還有後續長期的應收和維護費,將是非常可觀的收入。
撰文/樓市指聞
學習房地產知識,關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