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宅剛剛商品化改革之初,高層住宅面世,很多人們都嚮往高層住宅的生活,那時能夠住在帶電梯的高層住宅是一個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比如當時北京很多居民為了能夠住上高層住宅,不少都賣掉了自己的四合院。現在人們肯定覺得這些人虧大了,因為現在北京的四合院成為了最稀有珍貴的住宅,一套四合院動輒都要好幾億元。但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現在的高層住宅已經走進6了普通人的生活中。
從1998年住宅商品化改革開始,我們國家僅僅只用了20多年,在城市發展和高樓大廈的建設方面就追上了西方發達國家100多年的發展。比如全球前10的高樓我們國家就獨佔6幢,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築我國就有6000幢,而低於100米的高層住宅就更多了。比如在現在33層99米高的高層住宅在城市中到處都是,就是一些小縣城現在都在到處建設這類高層住宅。在城市中,土地資源非常緊缺,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中的土地資源也越來越珍貴。而建設高層建築就可以向天空索取空間,同樣的土地可以居住更多的人,這給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
截至2019年底,我們國家的城鎮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0.6%,並且正向70%大關邁進,因此高層住宅在過去城鎮建設中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住房,解決了人們住房需求,同時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們國家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超過了39㎡,已經超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城鎮居民人均33平方米的水平。另外,根據今年央行給出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們96%的城鎮家庭都有房子,戶均1.5套。從這兩組數據中可以看出,現在住房資源已經過剩了,特別是一些經濟不發達人口不斷流失的中小型城市,住房資源過剩的現象已經很嚴重。所以這些城市已經沒有了必要再建設高層住宅,這樣不但浪費資源,還影響了居民居住舒適度。
其實隨著早年建設的一些高層建築慢慢地老化,現在高層建築的問題慢慢也都暴露了出來。高層建築的老化不僅僅是房子本身的老化,還有電梯、電機、消防設施和線路管道等等都會跟著老化和損壞,這些是那些沒有電梯的低層住宅沒有的東西。這些設備維修或者更換的費用非常高,會極大增加居民的居住成本,並且這些設備老化後,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樓棟的業主們正常的生活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比如筆者曾經工作的一個30層高的寫字樓,房齡也就20年,但是寫字樓的電梯已經損壞得不成樣子,雖然經常維修,但是依然故障不斷,運行速度也非常慢。不說上下班高峰期,就是平時等個電梯也需要好長時間,很多人因此都直接爬樓梯。甚至在上下班高峰期時20多層的人也要走樓梯上下樓。
最重要的是最近幾年關於高層住宅的火災安全隱患越來越多,發生的事故也越來越多。而面對火災事故高層住宅不管是在逃生方面還是救援方面都相對於低層住宅困難很多。隨著高層住宅老化,其消防設施和線路管道也都在慢慢老化,這樣消防隱患也就增加了很多。所以對於居住在高層住宅的人們,平時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出門關火關氣、不要在樓道亂拉電線。
雖然現在高層住宅和其他高層建築的也都曝出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現在很多城市對建設高層建築還是非常熱衷。特別是對於一些超高層建築,每個城市都想建成全國最好的建築。就比如天津117大廈,高達597米117層,從2008年開工至今,已經投入了近400億目前依然沒有完工,並且處於停工狀態,成為了天津最大的爛尾樓。還比如,武漢的綠地中心,設計之初就是要成為中國的第一高樓,但是建設到一半就被「砍頭」限高。其實摩天大樓在現在各個城市之間都已經形成了競賽,每個城市都要建設全國第一高樓,然而很多城市樓房還沒建設好,就被其他城市新設計立項的項目所取代。
因此,根據現在住房數量和城市的發展,其實現在很多城市土地資源或者住房數量非常充裕,根本沒有建設那麼多高樓的必要。而建設的樓層越高,建築成本就會越高,其實綜合下來還不如建設地產住宅,畢竟現在大部分城市都不是特別缺少土地資源。
面對現在城市之間的高樓競賽,在今年上半年住建部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也就是咱們俗稱的「限高令」,其中明確要求:
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築,確需建設的,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消防等專題論證進行建築方案審查,並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築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築,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
可以看出,「限高令」之後,以後高層建築的審查審批就會越來越嚴格了,並且對於以後的中小型城市,以後將以多層住宅為主。同時各個城市建設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需要與當地消防設施和配套設施相匹配。比如很多城市的消防雲梯就只能到17層左右,如果高層建築發生火災,消防救援就成了問題。所以,對於消防救援能力比較差的中小型城市,以多層住宅為主不但可以提高居民的居住環境,也可以預防消防安全問題。在最近,黑龍江省住建部門出臺一個規定,明確禁止黑龍江全省範圍內建設5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因此可以看出,從明年開始,不少城市的高層建築都將停止建設了,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說,以後多層住宅越來越多,居住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除去限高令之外,對於今年多個省市都出臺了住宅新規,比如江蘇省、浙江省、北京等省份和城市都相繼出臺了《住宅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這些省份和城市的《住宅項目規範》雖然有些不一樣。但是有一點卻都是一樣:
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築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築應設電梯,且應在設有入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層設站。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住宅是7層以上才加裝電梯,到後來改成了6層,根據現在的住宅新規範,以後新建住宅4層(包含4層)以上就要加裝電梯了。其實這對咱們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加裝了電梯後,上下樓也會方便更多。
現在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電梯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顯現出來。4層高的樓對於普通人來說上下樓很容易而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者腿腳不方便了老人來說,那就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以前由於國家經濟不發達,人們經濟條件差,沒有條件加裝電梯,現在國家經濟發達了,人們經濟條件也好了,加裝電梯的標準也應該適當降低。
另外,對於以前建設的六七層樓沒有加裝電梯的小區,也就是現如今城市中的老舊小區,對於這個歷史遺留問題,《住宅項目規範》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針對這些老舊小區沒有電梯上下樓困難的問題,國家出臺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政策中就有加裝電梯這一個政策。在符合加裝電梯的條件下,只要業主們同意,國家和當地政府就會出大部分補貼,居民在相應的出一部分,就可以加裝電梯了。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城市的一些小區是加裝的共享電梯,不需要業主出加裝電梯和後期運行的費用,只有坐電梯時需要花錢。
在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完工之後,小區環境和基礎配套設施都會得到大大改善,如果還能夠加裝上電梯,那麼這些城市中的老舊小區居住起來就會舒適和方便更多了,對於老小區住戶們也是非常好的消息。不管是「限高令」還是最新《住宅項目規範》,亦或者是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其實都是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讓居民居住起來更舒適。特別是對於現有高層住宅的問題,當然是能夠提前做準備最好,減少高層住宅的建設,增加多層住宅的建設,以後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
另外,針對這麼多住宅新規,除去老舊小區的業主之外,還會有2類人將從中受益:
1、還沒有買房子的剛需。對於高層住宅的以後的問題文中也說得很清楚了,問題確實很多,但是現在房價高,高層住宅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很多人不得不購買高層住宅。隨著建設的高層住宅數量慢慢減少和新建的多層住宅慢慢增加,以後不管是多層住宅的價格還是高層住宅的價格都會受「限高令」的影響而慢慢降低。所以對於還沒有買房子的剛需來說,以後可以花更低的價格購買高層住宅,或者也可以選擇多層住宅,那時的多層住宅,由於數量多,價格也不會像現在這麼高。所以,對於還沒有購房的剛需,以後可以從中獲益。
2、電梯公司以及電梯行業從業相關人員。不管是新建住宅4層以上加裝電梯還是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都會讓大量增加電梯的使用量和以後電梯的保有量,這對於生產和銷售電梯的公司以及相關從業人員都可以從中獲利。同時電梯保有量增加,對於電梯保養維修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可以從中獲利。
現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爭議比較大,對此,你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有什麼看法和觀點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