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2020-12-17 騰訊網

98年房改後,我國房地產才算真正進入到市場經濟體系。滿打滿算,我國私人房地產的發展史也不過22年,和歐洲發達國家動輒擁有一百多年的房地產發展史相比較,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年輕。

但就是過去這短短的二十二年時間裡,中國卻建造了數不盡的流光溢彩的新城市,完成了從曾經鄉村遍布到如今中心城市星羅棋布的完美蛻變。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98年-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提升了27.25%,這期間有4.3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算下來每年有1965萬人進城。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大中城市都開始想方設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於是第四代住房電梯房被發明出來,一座座摩天高樓拔地而起,有些高層住宅已經蓋到了六七十層。安居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9年底,我國擁有200米以上高樓860座。同時,我國還是擁有超高層住宅最多的國家。最近幾年,不僅一二線大城市熱衷於建高樓,連一些普通縣城,也開始迷戀建設高樓。一些人口不足50萬的小縣城,高層住宅甚至都已經蓋到了三四十層了。背後的原因我不說聰明人也都猜得到,住宅蓋得越高,開發商賺得就越多。

一棟棟摩天大樓拔地而起,直入雲霄,成為了各大城市的地標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高樓還可以提升空間利用率、節約土地。事實上高樓遠離地面既少了汽車噪音的幹擾,又能有更好的採光、通風、視野等條件,可以使得居住品質大幅提升。基於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購買高樓住宅。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樓的3大弊端也日益凸顯:1、拆遷難度大、成本高。眾所周知開發商喜歡拆低層建築,因為成本低,利潤空間大。但是現在動輒三四十層的高層建築,三四十年後幾乎沒有開發商願意接手,因為必須得蓋到七八十層可能才有利潤空間,這顯然不現實;2、維護難、貴。時間長了,高層住宅都不得不面臨設備、管道老化等諸多問題,維護難、花費高;3、消防安全隱患大。高層住宅使得火災、地震等發生時的救援難度加大。尤其是火災救援,現在消防配備的雲梯普遍只能通到13、14層樓高,超過這個高度的高層住宅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隱患。

基於以上3大弊端,過去很多專家學者都不提倡繼續大肆建設高樓。東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甚至直言不諱指出,幾十層的高層住宅沒有升值潛力,未來將成為「空中貧民窟」。在他看來,這些超高層住宅未來將會面臨玻璃老化、電梯故障、設施陳舊、維修困難等等一系列難題,再改造的成本相當大,可能會變成「永久貧民窟」。

兩大新規出臺,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

高樓的弊端逐漸顯露,而且不知從何時起全國颳起了「建高樓大廈是一座城市實力的象徵,是經濟發展的成果」的論調,很多城市都在通過建設高樓大廈來互相攀比。對於這些問題,國家早就意識到了。目前已經出臺了兩大「新規」來約束各大城市高樓的建設:

第一:2020年4月27日,住建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1、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築;2、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築,確需建設的,由相關部門進行建築方案審查,並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3、新建100米以上建築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4、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築,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

通過國家發布出臺的「限高令」新規來看,很顯然這一次是來真的了。總結一句話就是:從明年起,全國絕大多數城市新建高樓大廈的現象將「全面消失」。其一,雖然對於500米以上建築用了「一般不」一詞,看似給一線城市留了口子,但審批條件會非常苛刻,同時基本也宣布了二線及以下級別的城市將與摩天大樓絕緣;其二,250米以上建築的審核將會更加嚴格,這對二線省會的影響比較大。這幾年,二線省會城市紛紛打造中央商務區(CBD),而林立的摩天大樓,正是CBD的標配;其三,未來中小城市,尤其是縣城新建超高層建築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此舉本質上是為了規避小縣城無序擴張建設。

第二:全國各地開始實施住宅「新標準」,即「電梯新規」。9月以來,北京、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相繼發布了《住宅設計規範》徵求意見稿(解釋一下:雖然是徵求意見稿,但是明年起都將正式實施)。新標準的《住宅設計規範》明確規定,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居住的各方面應該對老年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新標準要求,設置電梯的規定由原來的七層及七層以上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高度超過16m設置電梯,調整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築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m的新建住宅建築,必須設置電梯。

其中,京版《規範》中還明確要求住宅內設置電梯的居住單元應至少設有1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且電梯轎廂尺寸不應小於為1.5×1.6m,轎廂門淨寬不應小於0.9m。還有設置緊急呼叫裝置、安裝扶手以及無障礙設施的一系列內容。比如提高了套內通道及門洞寬度的大小要求,保證套內無障礙通行寬度等。

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首批發布住宅「新標準」的四大省市都是重要地區。這些城市率先實施新標準,本質上就是在進行試點工作。按照這個勢頭看,下一步不排除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

國家發布「限高令」,以及部分省市開始實施住宅「新標準」,對於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意義深遠。首先,「限高令」有助於房子居住屬性的落實。高層建了這麼多,實際上為投資炒房提供了更多的可操作性,而且還加劇了住房的空置現象,限高令出臺,未來超高層建築將大幅減少,尤其是摩天大樓可能「全面消失」,此舉對於遏制投資炒房和化解高空置率都有一定效果;

其次,住宅實施「新標準」,實際上是為未來的住宅建造、設計指明了新的趨勢和發展方向。新標準的實施,本質上還是為了提高房屋的居住舒適性,換言之新標準是要求開發商未來要建設更高品質的房子。總體而言,這是在加速房地產市場回歸居住屬性。

再者,2類人將從中受益。第一、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尤其是電梯行業。這點無需過度解釋大家也能明白。未來5年是全面舊改時期,全國將有17萬個老舊小區要改造,總共涉及居民4200萬戶。有人測算過,這將直接撬動不低於4萬億的投資。涉及的行業包括但不限於電梯、管道、防水、建材、家居等二三十個行業。尤其是電梯行業受益面更大,新規明確4層以上老舊小區及新建都要加裝電梯,17萬個小區加裝電梯數量或超百萬臺,新建住宅每年的電梯安裝數量更驚人;

第二、剛需購房者。一方面,前文提到了,高層住宅的居住舒適度其實沒那麼高,比如過長的電梯等待時間、不太穩定的水壓、空氣對流產生的噪音等。兩大新規下,未來高樓「全面消失」,大多數城市都將以多層住宅為主,多層的居住舒適度顯然遠遠高於高層。未來的剛需購房者將直接受益;另一方面,舊改時代,也給剛需提供了新的買房思路:老舊小區在經過徹頭徹尾的改造後,尤其是加裝電梯和基礎設施全面更新後,老城區的多層住宅居住環境將大大改善,這些都會成為城市剛需的又一選擇。尤其是加裝電梯後的頂層和次頂層房子,因為有高贈送和良好的視野,更會成為年輕人置業的首選。最主要的是,這類老城區的房子相較於一些新區的高層住宅,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配套也更齊全,性價比也更高。

相關焦點

  • 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將會從中受益
    以前,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家鄉,建一間小平房,而現在,許多人開始離開鄉村去城市發展。這種發展變化,也使房地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並且伴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的住宅建設也越來越高。以前,高層住宅是大多數人夢想的房子,甚至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越高越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住宅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
  • 明年起,高樓「停止建設」?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從1998年住宅商品化改革開始,我們國家僅僅只用了20多年,在城市發展和高樓大廈的建設方面就追上了西方發達國家100多年的發展。比如全球前10的高樓我們國家就獨佔6幢,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築我國就有6000幢,而低於100米的高層住宅就更多了。比如在現在33層99米高的高層住宅在城市中到處都是,就是一些小縣城現在都在到處建設這類高層住宅。
  • 高樓「全面消失」?2021年起,住宅有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對於高樓,大家第一印象會是啥呢?是不是會覺得很高大上呢?比如深圳的平安金融大廈,給人一種深入雲端的感覺。所以,很多高樓常常會因為自身高度成為某個地區的標誌性建築。但我們都知道,高樓的由來,一開始並不是因為面子工程,而是為了解決居住需求。
  • 4樓以上的注意了,高樓停建,住房迎來「新標準」,3類人受益!
    很多人認為這是「逆城市化」在作怪,是城市化發展到70%之後大量城市人逃離城市的結果。 其實不然,這是人口數量與城市可用地面積的關係導致的,在二戰之後,德國、英國等大量人口進城,一時間也是高樓遍地起,但幾十年之後,這些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因為居住不方便、房子老舊無法拆遷等問題,最後變為了貧民窟,所以新生人口更願意居住在底層的2層高小房子裡。
  • 新規出臺:明年起4樓以上裝電梯,不再建高樓,高層住宅或消失?
    在最近數十年間,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發展頗為迅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現在的房子似乎越蓋越高了,而住在高層住宅中的人也有很多。對於開發商來說,花了錢才拿到的土地,要儘可能地將房子蓋得更高,才可以賺到更多,而對於買房之人來說,高層住宅不管是通風還是採光,往往會更好,因而也有一批人比較傾向於買這類房子。
  • 2021年起,高層將「停建」?住宅迎來「新方案」,2類人從中受惠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些問題,國家出臺了住宅「新方案」,從2021年起,高層有可能會「停建」。從這3點中可以發現,國家把高層建築的高度定為100米,如果按照《住宅設計規範》的規定,住宅層高應以2.8米為宜,也就是說高度超過35層的建築都會受到限制,或許這正是目前大部分高層小區總高最多34層原因之一吧,而且用未來眼光來看,隨著時間推移,高層建築的拆遷也會成為一個問題,畢竟拆遷成本過高的話,開發商是不願意拆遷的。
  • 北京召開高速公路收費標準聽證會 明年起正式實施
    聽證會原定參加人共15名,其中,消費者10名、經營者3名、專家學者2名。實際參會14名,一名因故未到的聽證人書面提交了意見。會上,各位參加人對於核定高速公路收費標準聽證方案充分發表了意見,總體上同意定價方案,並提出了具體意見和建議。
  • 明年起「拆二代」將全面消失?國家重拳出擊,2類人要有麻煩了!
    換句話說,從明年開始,通過拆遷致富的可能性可能會逐漸消失。牆上的「拆遷」一詞可能會越來越少,所謂的「第二代拆遷」也可能會消失。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將來拆除高層住宅建築會變得越來越困難,而「第二代拆遷」將迎來徹底消失的可能。
  • 明年起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新規全面推進,3類人受益
    很多拆遷戶通過拆遷獲得的財富可能是很多朝九晚五、辛辛苦苦工作的人一輩子也掙不到的,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拆遷戶。但是很多人在城市中有沒有房子,怎麼能成為拆遷戶呢?於是乎很多人就將目光轉到了老城區的老房子中。前些年城市中棚戶改拆遷項目比較多,範圍有比較大,很多老城區的老房子都被拆遷了。所以很多投資客就提前購買老城區的老房子,等待拆遷獲得拆遷補償,我這個朋友就是這類投資客的其中之一。
  • 輕型柴油車「國五」標準明年元旦起在滬實施
    原標題:輕型柴油車「國五」標準明年元旦起實施  據《勞動報》報導,自明年1月1日起,在本市辦理登記註冊的輕型柴油車需達到「國五」排放標準。昨日,上海市環保、公安聯合發布公告,公布該標準實施細節。
  • 2大「新規」來襲,明年起高層或被「棄」,舊改裝電梯,都這樣辦
    正是因為如此,不少人選擇外出,前往那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打工或者做生意,這樣一來也增加了城市住房需求。由於城市土地資源本來就比較緊張,房子自然也越建越高。因為只有房子蓋得越高,開發商才能從中賺取更多的資金。加上高層住宅的採光和通風效果也不錯,因此高層住宅在市場還是不愁賣的。早在2017年的時候國內就有著23.5萬棟高層住宅了,這一數字也是全球最多的。
  • 曾經的「寧波第一高樓」 其中住宅竟拍不到2萬元/平方米!
    說起江廈橋東的凌江名庭,寧波人應該都不陌生。當年它樓下的金光中心以及裡面的新世界百貨,曾是寧波商業繁華的標杆之一。高179.2米的凌江名庭在2004年建成後,更是一度摘過了中農信大廈保持了9年之久的「寧波第一高樓」桂冠。
  • Hot文章值得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通知 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
    查看原文>>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大中城市都開始想方設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於是第四代住房電梯房被發明出來,一座座摩天高樓拔地而起,有些高層住宅已經蓋到了六七十層 查看原文>>
  • 2021年起老房子這樣處理,2類人要哭了
    不過這樣的情況恐怕要結束了,從明年,也就是2021年開始,拆遷戶可能會全面消失。2018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推進棚戶區改造。經過貨幣安置後,棚戶區逐漸進入調整期。2019年,棚改套數就大幅下降,全國約315萬套。與2018年相比,爛尾樓總數有顯著差異,三四線的房價也停止上漲。
  • 曾經的"寧波第一高樓" 其中住宅竟拍不到2萬元/平方米!
    說起江廈橋東的凌江名庭,寧波人應該都不陌生。  當年它樓下的金光中心以及裡面的新世界百貨,曾是寧波商業繁華的標杆之一。高179.2米的凌江名庭在2004年建成後,更是一度摘過了中農信大廈保持了9年之久的「寧波第一高樓」桂冠。
  • 明年起停止「棚改」?未來老房子統統按「新規」辦,兩類人將受益
    文件明確:從明年起,「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對新開工棚改項目抓緊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政策,嚴禁借棚改之名盲目舉債和其他違法違規行為。這意味著,2020年之後,實行了5年之久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可能真的要逐漸退場了。這裡需要澄清一下,並不是明年起棚改全面停止,而是過去那種「大規模的棚改」要停止。
  • 杭州實施住宅車位配比新標準 車位價格或上漲
    「市區60平方米以上新建住宅,最少配建一個車位。」近日,這則杭州住宅類建築車位配比新標準的消息,引起購房者和開發商的全面關注。目前杭州在售的新樓盤中,車位配比在1∶0.6-1∶2不等。快房網專家大老哥指出,新標準的實施,意味著未來住宅樓盤車位配比「僧多粥少」的局面將得到改變,不過與此同時,由於住宅樓盤地下開發成本較高,車位價格也有可能上漲。
  • 新個稅法明年起正式施行 2018年個人所得稅標準
    根據草案,新個稅法擬於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擬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  與會的多位委員表示,修改後的草案已經比較成熟,贊成這次會議審議通過,並且儘快實施,讓老百姓早日享受到減稅後的成果。
  • 租房迎來「新禁令」,明年起4類住房將不能出租
    也就是說,明年起,租房迎來「新禁令」,4類住房將不能出租。 那麼什麼樣的房子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住房呢?在《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中對於房屋的設備、設計、防火、節能、勘察、地基基礎、結構、抗震等十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規範要求。因此,不符合規範的房子是不能出租的。 而隨著住房建設標準的不斷提高,近些年開發商新建成的商品房一般都是符合相關標準的。
  • 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明年秋季起在全國分步實施 新在哪裡?
    《意見》要求,2018年底完成新課程全員培訓工作,2019年上半年開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訓工作;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到2025年,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內容和要求全面落實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