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並不知道,中國在建造200m以上建築方面已經連續23年保持了最高產的地位,光是2018年就建成了88座,其次是美國建成了13座,阿聯建成了10座,印度尼西亞建成了5座,泰國和韓國均建成了3座。其實很多國人都有疑問,為什麼我們國家要建造這麼多的高層建築呢?主要原因或許是我們對高層建築的「熱衷」吧,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層建築的數量也從側面反映了城市的發展程度。
根據CTBUH對高層建築情況的統計,首先2018年高層建築的建造繼續保持了急速增長態勢,全年共計有143座總高超過200m的高層建築,至此,全球共有1478座總高超過200m的高層建築,同比2010年的614座增長了141%,此外從全國範圍來看,成都、重慶、杭州、香港、濟南、昆明、蘭州、洛陽、南昌、青島、日照、三亞、蘇州、廈門等20多個城市擁有兩座及以上的200m高層建築。
我們可以自信地說,在高層建造的速度和質量方面,我們國家已經位於世界前列。也許有人就要不解了,為什麼我們國家會建造這麼多的高層住宅呢?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高層住宅的利潤更大,第二就是高層住宅適合更多的普通購房者。
如圖所示,從1960年~2019年的59年裡,全球共有1614座高度超過200m的高層建築竣工,而且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從1982年~2019年全國城鎮化率從21.10%提高到了60.60%,算下來平均每年提高1.06%,與此同時,城市中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很顯然第二代住房和多層樓梯房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並且也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高層住宅應運而生,其實對於開發商來說,住宅越高就意味著就能建造更多的房子,利潤自然也就提高了,對於購房者來說,高層住宅相比較第二代住宅和多層樓梯房,不僅出入更方便,空氣也更好,所以購房者喜愛,開發商自然也就更願意建造了。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住宅的問題也慢慢出現了,這點是早期購房者和開發商都沒有想到的,例如:1、樓間距小導致採光效果差。城市土地價格越來越高,為了降低成本只能縮短樓棟間距,可是這也帶來了採光效果差的問題。2、住宅越建越高導致得房率低。住宅高度越高就更多的配套,而這些配套又需要面積,因此就只能使用公攤面積,得房率自然就會下降許多。3、更為關鍵的是高層住宅在安全方面也出現了問題。這點體現在火災上面,近幾年高層住宅不斷出現火災問題,可是因為住宅高度越來越高,對救援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現如今,高層住宅的「光環」似乎在逐漸暗淡,國內部分專家也越來越不看好高層建築,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就用「水泥的森林」來形容高層建築,無獨有偶,東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也發文表示,超高層住宅社區未來會成為「空中貧民窟」,而且再改造的成本相當大,有可能會成為「永久貧民窟」。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些問題,國家出臺了住宅「新方案」,從2021年起,高層有可能會「停建」。
就在今年4月,很多國人稱為的「限高令」發布,即《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其中有3點很重要:
1、對高度超過250米的建築嚴格限制建造;2、想要建造高度超過100米的建築,也要提前進行論證,然後再按照合理程序進行審批布局,更關鍵的是要和城市的消防能力相匹配;3、除了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要嚴格限制建造高度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築,並且縣城更應以多層建築為主。
從這3點中可以發現,國家把高層建築的高度定為100米,如果按照《住宅設計規範》的規定,住宅層高應以2.8米為宜,也就是說高度超過35層的建築都會受到限制,或許這正是目前大部分高層小區總高最多34層原因之一吧,而且用未來眼光來看,隨著時間推移,高層建築的拆遷也會成為一個問題,畢竟拆遷成本過高的話,開發商是不願意拆遷的。
住宅「新方案」實施後,2類人或從中受益。
第一類、多套洋房擁有者
隨著住宅「新標準」出臺,高層建築的建造會受到限制,如果未來以多層建築為主的話,那麼開發商的建造成本就會增加,房價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再加上人們不斷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未來洋房或會成為房地產市場上交易的「主力軍」。
從目前情況來看,洋房已經成為了人們購買二套房時的首選,不論在小區容積率方面,還是樓棟間距方面,洋房都遠比高層有優勢,因此隨著「限高令」的出臺,多層洋房更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多套洋房擁有者便會從中受益。
第二類、未買房的剛需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高層建築的得房率一般就在70%~75%%之間,也就是說一套面積為100平的房子,真正能使用的面積就只有70平,而多層建築的得房率就要高很多了,得房率至少在80%以上,而且如果房子有贈送面積的話,得房率超過100%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房價不斷上漲的今天,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9月份,全國商品住宅均價都已經達到了10063元/平,也就是說一套房子價值至少在100萬,如果真的能限制建造高層住宅的話,這對於未買房的剛需來說就能省下一筆費用,哪怕是得房率只提高了10%,那也能省下約10萬元。
總的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建築的問題正在逐漸顯現出來,尤其是採光問題和安全方面的問題,而且未來高層建築的拆遷也是一個問題,開發商是否願意「虧本」拆遷也是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