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起,高層將「停建」?住宅迎來「新方案」,2類人從中受惠

2020-12-22 巧談大樓市

可能大家並不知道,中國在建造200m以上建築方面已經連續23年保持了最高產的地位,光是2018年就建成了88座,其次是美國建成了13座,阿聯建成了10座,印度尼西亞建成了5座,泰國和韓國均建成了3座。其實很多國人都有疑問,為什麼我們國家要建造這麼多的高層建築呢?主要原因或許是我們對高層建築的「熱衷」吧,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層建築的數量也從側面反映了城市的發展程度。

根據CTBUH對高層建築情況的統計,首先2018年高層建築的建造繼續保持了急速增長態勢,全年共計有143座總高超過200m的高層建築,至此,全球共有1478座總高超過200m的高層建築,同比2010年的614座增長了141%,此外從全國範圍來看,成都、重慶、杭州、香港、濟南、昆明、蘭州、洛陽、南昌、青島、日照、三亞、蘇州、廈門等20多個城市擁有兩座及以上的200m高層建築。

我們可以自信地說,在高層建造的速度和質量方面,我們國家已經位於世界前列。也許有人就要不解了,為什麼我們國家會建造這麼多的高層住宅呢?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高層住宅的利潤更大,第二就是高層住宅適合更多的普通購房者。

圖片取於CTBUH年度統計

如圖所示,從1960年~2019年的59年裡,全球共有1614座高度超過200m的高層建築竣工,而且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從1982年~2019年全國城鎮化率從21.10%提高到了60.60%,算下來平均每年提高1.06%,與此同時,城市中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很顯然第二代住房和多層樓梯房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並且也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高層住宅應運而生,其實對於開發商來說,住宅越高就意味著就能建造更多的房子,利潤自然也就提高了,對於購房者來說,高層住宅相比較第二代住宅和多層樓梯房,不僅出入更方便,空氣也更好,所以購房者喜愛,開發商自然也就更願意建造了。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住宅的問題也慢慢出現了,這點是早期購房者和開發商都沒有想到的,例如:1、樓間距小導致採光效果差。城市土地價格越來越高,為了降低成本只能縮短樓棟間距,可是這也帶來了採光效果差的問題。2、住宅越建越高導致得房率低。住宅高度越高就更多的配套,而這些配套又需要面積,因此就只能使用公攤面積,得房率自然就會下降許多。3、更為關鍵的是高層住宅在安全方面也出現了問題。這點體現在火災上面,近幾年高層住宅不斷出現火災問題,可是因為住宅高度越來越高,對救援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現如今,高層住宅的「光環」似乎在逐漸暗淡,國內部分專家也越來越不看好高層建築,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就用「水泥的森林」來形容高層建築,無獨有偶,東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也發文表示,超高層住宅社區未來會成為「空中貧民窟」,而且再改造的成本相當大,有可能會成為「永久貧民窟」。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些問題,國家出臺了住宅「新方案」,從2021年起,高層有可能會「停建」。

就在今年4月,很多國人稱為的「限高令」發布,即《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其中有3點很重要:

1、對高度超過250米的建築嚴格限制建造;2、想要建造高度超過100米的建築,也要提前進行論證,然後再按照合理程序進行審批布局,更關鍵的是要和城市的消防能力相匹配;3、除了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要嚴格限制建造高度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築,並且縣城更應以多層建築為主。

從這3點中可以發現,國家把高層建築的高度定為100米,如果按照《住宅設計規範》的規定,住宅層高應以2.8米為宜,也就是說高度超過35層的建築都會受到限制,或許這正是目前大部分高層小區總高最多34層原因之一吧,而且用未來眼光來看,隨著時間推移,高層建築的拆遷也會成為一個問題,畢竟拆遷成本過高的話,開發商是不願意拆遷的。

住宅「新方案」實施後,2類人或從中受益。

第一類、多套洋房擁有者

隨著住宅「新標準」出臺,高層建築的建造會受到限制,如果未來以多層建築為主的話,那麼開發商的建造成本就會增加,房價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再加上人們不斷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未來洋房或會成為房地產市場上交易的「主力軍」。

從目前情況來看,洋房已經成為了人們購買二套房時的首選,不論在小區容積率方面,還是樓棟間距方面,洋房都遠比高層有優勢,因此隨著「限高令」的出臺,多層洋房更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多套洋房擁有者便會從中受益。

第二類、未買房的剛需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高層建築的得房率一般就在70%~75%%之間,也就是說一套面積為100平的房子,真正能使用的面積就只有70平,而多層建築的得房率就要高很多了,得房率至少在80%以上,而且如果房子有贈送面積的話,得房率超過100%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房價不斷上漲的今天,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9月份,全國商品住宅均價都已經達到了10063元/平,也就是說一套房子價值至少在100萬,如果真的能限制建造高層住宅的話,這對於未買房的剛需來說就能省下一筆費用,哪怕是得房率只提高了10%,那也能省下約10萬元。

總的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建築的問題正在逐漸顯現出來,尤其是採光問題和安全方面的問題,而且未來高層建築的拆遷也是一個問題,開發商是否願意「虧本」拆遷也是一個疑問。

相關焦點

  • 4樓以上的注意了,高樓停建,住房迎來「新標準」,3類人受益!
    很多人認為這是「逆城市化」在作怪,是城市化發展到70%之後大量城市人逃離城市的結果。 其實不然,這是人口數量與城市可用地面積的關係導致的,在二戰之後,德國、英國等大量人口進城,一時間也是高樓遍地起,但幾十年之後,這些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因為居住不方便、房子老舊無法拆遷等問題,最後變為了貧民窟,所以新生人口更願意居住在底層的2層高小房子裡。
  • 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98年-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提升了27.25%,這期間有4.3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算下來每年有1965萬人進城。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大中城市都開始想方設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於是第四代住房電梯房被發明出來,一座座摩天高樓拔地而起,有些高層住宅已經蓋到了六七十層。安居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9年底,我國擁有200米以上高樓860座。
  • 2021年起,住宅有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比如深圳的平安金融大廈,給人一種深入雲端的感覺。所以,很多高樓常常會因為自身高度成為某個地區的標誌性建築。但我們都知道,高樓的由來,一開始並不是因為面子工程,而是為了解決居住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98年-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提升了27.25%,這期間有4.3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算下來每年有1965萬人進城。
  • 明年起,高樓「停止建設」?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在住宅剛剛商品化改革之初,高層住宅面世,很多人們都嚮往高層住宅的生活,那時能夠住在帶電梯的高層住宅是一個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比如當時北京很多居民為了能夠住上高層住宅,不少都賣掉了自己的四合院。現在人們肯定覺得這些人虧大了,因為現在北京的四合院成為了最稀有珍貴的住宅,一套四合院動輒都要好幾億元。但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現在的高層住宅已經走進6了普通人的生活中。
  • 小新橋今年或將「霸屏」常州樓市,區域內再添19棟中高層住宅
    今天上午,新北再次掛出兩宗地塊,而其中龍湖原山南側地塊已是第三次重新掛牌。俗話說「事不過三」,若此次該地塊能成功出讓,從起始樓面價10043元/㎡定位來看,該地塊很有可能成為新北今年的「地王」項目,並且,此次競拍該地塊不設最高限價,價高者得!
  • 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將會從中受益
    以前,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家鄉,建一間小平房,而現在,許多人開始離開鄉村去城市發展。這種發展變化,也使房地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並且伴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的住宅建設也越來越高。以前,高層住宅是大多數人夢想的房子,甚至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越高越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住宅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
  • 無錫康橋府預計2021年9月份交付高層,普通住宅均價30000元/平方米
    無錫康橋府預計2021年9月份交付高層。普通住宅均價30000元/平方米。項目規劃建設690戶。綠化率30.5%。物業費:3.2元/㎡·月。無錫康橋府容積率2.5。無錫康橋府項目臨近2號線大王基站。無錫康橋府位於:梁溪路與青祁路交叉口東南側。毛坯,帶裝修交付。
  • 江蘇高考新方案正式公布,2021年起實施
    江蘇高考新方案正式公布,2021年起實施採用「3+1+2」模式,總分750分今天(4月23日)下午,江蘇高考新方案正式向社會公布。新方案的主要模式是「3+1+2」,總分為750分,2021年參加高考(2018年秋季學期入學)的高中學生將成為啟用新方案的第一批考生。
  • 高層住宅選擇幾層最好 高層住宅如何選擇樓層
    高層住宅內部空間的組合方式主要受住宅內公共運輸系統的影響。按住宅內公共運輸系統分類,高層住宅分單元式和走廊式兩大類。其中單元式又可分為獨立單元式和組合單元式,走廊式又分為內廊式、外廊式和躍廊式。說起來,住幾樓還真不僅僅是電梯按鈕上的那麼個小問題。
  • 新規出臺:明年起4樓以上裝電梯,不再建高樓,高層住宅或消失?
    在最近數十年間,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發展頗為迅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現在的房子似乎越蓋越高了,而住在高層住宅中的人也有很多。對於開發商來說,花了錢才拿到的土地,要儘可能地將房子蓋得更高,才可以賺到更多,而對於買房之人來說,高層住宅不管是通風還是採光,往往會更好,因而也有一批人比較傾向於買這類房子。
  • 香港將從內地經濟發展中受惠
     新華社12月7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日表示,明年內地經濟的前景遠較其他主要經濟體正面,國家還提出推動內地社會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香港特區必將從中受惠。陳茂波當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嚴重衝擊環球及本地經濟活動,令本已陷入衰退的香港特區經濟雪上加霜。
  • 樓市2條新規注意了,老小區業主迎「喜事」,高層住宅「亮紅燈」
    反過來說,高層房子這些年成為主流住宅形式,房企拿地越來越偏遠,不光是一二線城市,大量的五六線小縣城也蓋起了成片的高層住宅。由此引發了一個現象:很多購房者寧可掏高價買偏僻的郊區新房,也不願意低價買核心區的老破小。不過,未來情況可能會出現變化,今年開始,注意有關部門發布了2條樓市新規,老小區業主迎來「喜事」,但高層住宅卻「亮起了紅燈」。
  • 陽明花園將再造9幢高層住宅 設計圖紙在這
    早在2015年10月首次開盤的陽明花園,今年5月再推一棟高層住宅後,後續還將有新房源推出,目前「陽明花園廣場二期二階段」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設計方案已在浦東新區歸土局網站公示。二期二階段擬新建3幢22層、3幢23層、3幢24層高層住宅,2幢4層配套商業,1幢2層配套公建等,建面約24萬平方米。陽明花園自帶的2幢4層商業配套,屋頂將有綠化和太陽能採光板;小區中央的會所,建面約4810平方米,同樣也配屋頂綠化,帶室外遊泳池。
  • 上海高層住宅超過2.2萬幢 其中不少未安裝火災報警器
    原標題:上海高層住宅超過2.2萬幢,代表走訪發現不少高層住宅未安裝火災報警器  高層建築的火災防控是世界範圍內的消防難點、重點問題。作為人口密集的國際大都市,上海的居民樓宇越建越高,如何有效地將高層住宅建築因火災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 高層住宅中,2、3樓賣不起價格,竟然是忽略了這個!
    無論是哪一種窗外景觀,都應充分體現其在住宅中的價值。因此,我們需要分析和探討高層住宅不同樓層的窗外景觀。通過我們對高層住宅不同樓層的窗外小區景觀分析得出,高層住宅中不同樓層的窗外小區景觀的觀賞效果是不同的,體現在價格上是「三段式」的垂直差。
  • 2大「新規」來襲,明年起高層或被「棄」,舊改裝電梯,都這樣辦
    正是因為如此,不少人選擇外出,前往那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打工或者做生意,這樣一來也增加了城市住房需求。由於城市土地資源本來就比較緊張,房子自然也越建越高。因為只有房子蓋得越高,開發商才能從中賺取更多的資金。加上高層住宅的採光和通風效果也不錯,因此高層住宅在市場還是不愁賣的。早在2017年的時候國內就有著23.5萬棟高層住宅了,這一數字也是全球最多的。
  • 新添14棟高層住宅及商業!寶能板橋地塊規劃出爐,都會瀾岸新領銷許
    = 今日看點 1、擬建14棟住宅及商業,寶能G14地塊規劃出爐 2、均價30840元/㎡,都會瀾岸新領銷許
  • 細數重慶停建的摩天樓
    現在重慶的高層建築越來越多,規劃正在建設中。這些建築中也不乏超高層的標誌性建築。在這些高樓大廈中,有幾座,由於種種原因,由官宣而越修越矮,經歷了由「鳳凰」向「烏雞」的轉變。現在,全國各地的爛尾樓層出不窮。重慶也是如此。下一步,我們將盤點重慶最典型的爛尾樓大廈! 一、涅槃重生?
  • 2020年,杭州樓市將迎來120個新面孔
    去年,望江新城的首個住宅項目濱江金地·御品入市,精裝均價高達69800元/平方米,僅用了6個月時間,就實現清盤,為望江新城這個全新的豪宅板塊,打響了開門紅。今年,望江新城還將迎來2個重磅項目,分別是濱江融創項目和香港新世界項目。濱江融創項目由濱江在去年4月拿地,樓面價45325元/平方米,自持22%,聯手融創開發。
  • 新妙3816元/㎡、武陵山5557元/㎡,2021年涪陵鄉鎮還將繼續上漲...
    2021年1月,馬鞍街道雙溪社區四組地塊成功出讓,競得者為重慶市涪陵區神州天立教育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建築總面積約113582㎡,將建設新區高端民辦學校——天立學校。2021年2月7日,涪陵區青羊鎮安鎮社區二組地塊公開出讓,建築總面積約52236㎡,樓面價589.63元/㎡;此地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普通商業住宅,另一部分則是零售商品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