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督徒被上帝「愛仇敵」的愛感動 用八年時間預備「日本...

2020-12-17 基督教資訊平臺

日本富士山一景。(圖:pixbay.com)

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 神。你們從前遠離 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使我們和睦(註: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讎,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讎,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 神和好了,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聖經以弗所書2:12-17

今年33歲的黃弟兄看上去比實際年紀來得更顯年輕,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穿著一套顏色較深的衣褲,時尚而穩重。聊過之後才知道,他已在韓國某大學讀了兩年的神學,預備畢業後去日本宣教開拓。

為了將來的日本之行,黃弟兄坦言他已預備多年,甚至為此在原有的英語基礎上還學習了日語、希伯來語和希臘語。想著日後還要帶領基督徒讚美,又特意學習了鋼琴和吉他。

每天在學校忙得如同陀螺一樣打轉的黃弟兄笑言,從周一到周天,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問他這麼高強度的學習和實踐下,是否會感到疲累時,他卻表示這就是他的動力。「夢想也好,異象也罷,它反而支撐著我,軟弱時不失落。」說這話時,黃弟兄語氣裡透露著滿滿的信心,「上帝留給我的應許不會被丟棄,我要緊緊抓住這個方向,因為它將我和上帝緊緊連接在一起。」

第一次接觸福音是從聽電臺開始

第一次接觸福音,是在大學時代。那個時候因著失眠無法入睡,黃弟兄便選擇聽電臺來給自己「加課」,用失眠的時間來學習英語。但那時夜間的電臺多為醫療講座,或是其它並不適合大學生聆聽的節目,黃弟兄便想著,不如選擇一些「心靈雞湯」類的節目。一陣篩選後他找到了一個跟福音相關的電臺,每天跟著聽。

那時黃弟兄根本不懂什麼叫「信仰」,也不知道電臺裡所講的內容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聽上去給人感覺很「真善美」。黃弟兄認為,他從小所接受的就是無神論的教育,雖然每天聽福音訊息,但從未想過要從信仰上來接受神的存在,只是覺得以哲學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聖經故事和知識也還不錯。抱著這樣的想法,黃弟兄一聽就是三年。

三年時間說短也不算短,每天電臺裡福音信息的「灌溉」,讓黃弟兄的心田在不知不覺間有了悄然的變化,他開始思想「神是否真的存在」,「聖經所記載的難道不是故事而是歷史」……這些想法讓黃弟兄暗暗下了一個決定:他要通過禱告來知道,神是不是真實的。

這是黃弟兄人生當中的第一個禱告,「我跟神說,如果聖靈存在的話,就讓我認識你。」黃弟兄很清楚的記得,那一階段正面臨期末考試,他坐在科室自習的時候做了這樣的禱告,並希望神能帶領他見到一位很久未曾見面的朋友。

禱告結束後,他抬頭時奇蹟般看見那位朋友就站在科室的門口。「那一瞬間,我覺得很震撼。」黃弟兄不敢相信真有如此「靈驗」的禱告,「理性告訴我,這只是一個巧合。」

難以置信的黃弟兄想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證明「神不存在」,「禱告後應驗發生只是小概率事情」。他將「可以做禱告」和「可以不做禱告」的理由分別寫在紙上,一條一條的刪減劃除,但無論怎樣去統計,最終得出的結論都不是理性可以解釋的。「從那時開始,我覺得,可能真的有上帝存在。」黃弟兄終於向上帝低頭。

但僅僅知道上帝存在,並不是信仰的開始,黃弟兄不滿足於只是「知道」,開始想要去尋找教會,更深的了解上帝是怎樣的一位。「我就去了廣州的一個教會,在那裡參加英語聚會。這樣可以一邊學英語一邊學詩歌。」黃弟兄想要在這個過程中來尋求一個驗證——上帝是在真的帶領他。

此後,黃弟兄開始嘗試「凡事禱告」,但也有很多理性上的爭戰,他便想了個辦法來突破:將禱告和恩典都記在本子上用以說服自己的理性。

因著「愛仇敵」而立下宣教的決心

在這期間,黃弟兄一直沒有斷過電臺的聆聽。某天,電臺裡在讀馬太福音5章的內容,當讀到「論愛仇敵」時,黃弟兄就想:「誰是我的仇敵呢?」當下他就想到了日本。也就是那一天,他開始為日本禱告。

為「仇敵」禱告,看似容易,真要堅持下來卻很難。那時正值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火熱之時,日本輸給了澳大利亞,黃弟兄所在的男生宿舍整個都沸騰了,感覺比中國贏了世界盃還要高興。「那時我也有這樣的想法。」黃弟兄有些不好意思地坦言。很快他迴轉過來,認識到從信仰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對的,為自己不友善的想法悔改後,他開始正式嘗試為日本禱告。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今天,從未間斷。即使畢業後參加了工作,黃弟兄也堅持不懈地做著代禱。

聖經裡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9)」,上帝的帶領從來都不是人能測度的。畢業進入公司後的黃弟兄怎麼也不會想到,工作裡接觸的四位客戶其中三位都是日本人。黃弟兄感動地向神禱告:「如果上帝你將來讓我去服事日本的話,你就讓我學習日語。」

那時黃弟兄便開始學日語,且每天學習之前為日本禱告。「這不並是簡單的學習過程,而是在禱告和得到祝福的過程。」黃弟兄說。慢慢地,他的生活開始有了方向,他想,如果將來上帝讓他給日本傳福音的話,除了需要學好英語外還需要學一門樂器,這對傳福音或許有幫助。有了這樣的想法,黃弟兄便自學了吉他,此後又去上了電子琴的基礎班。

從夢的啟示來堅定宣教的心 並為此努力預備

雖然心裡已經打定主意要去日本宣教,但總未能踏出實際的一步,黃弟兄難免有些挫敗。一次偶然的機會,黃弟兄在上帝的帶領下去到尼泊爾和不丹進行了半年的短宣。第一次踏上海外宣教的裡程,在經歷神引領的同時也正式確認了他將來的走向。這一切,都源自他在短宣期間連續做的幾個夢。

黃弟兄說,短宣期間零零星星做了很多夢,有「在國外建立教會」的,也有「同工一起奔跑」的。但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其中的三個夢:

第一個是他夢見自己坐著一輛觀光大巴,跟隨旅遊團去某個城市觀光,沿路看到整個城市都是用繁體字寫著聖經話語:「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第二個夢是他在公司開會,總裁拿出一張世界地圖比劃。地圖上標有許許多多從中國發出去的箭頭,卻唯獨沒有日本。在夢中他很疑惑,為什麼去非洲阿拉伯等國的箭頭都有,偏偏沒有去日本的呢?

第三個夢是他看見一臺鋼琴,其中兩個鍵在黑暗中散發著熠熠光彩。他走過去一看,C大調上並排的兩個音符按鍵:「索」鍵上寫著中國,「拉」鍵上寫著日本。

黃弟兄綜合了一下,覺得這是神在給他啟示,讓他正式踏出宣教的第一步。

排滿的時間表是力量的源泉 是奔跑的方向

短宣結束回國後,黃弟兄的心已然歸向主,但為了照顧家人的感受他並未踏進全職服事的大門,而是選擇在公益機構做社工,剛開始是服事老年人和失聰人群,此後就加入了服務非洲群體的團隊,比如教他們唱中文的讚美詩歌,邀請他們一同去醫院探望病人。

兩年後的一天,有位朋友在網上聯繫了黃弟兄,說「你不是將來要去日本侍奉嗎?你要裝備,需要學神學。」在這之前,朋友也曾常勸說黃弟兄去讀神學,但他從未心動。這一次大概是上帝的時候到了,朋友再來相勸時,黃弟兄答應了。他詢問朋友學什麼比較好?朋友在列舉課程時首先提到了希伯來語。對預言頗感興趣的黃弟兄一下就被吸引,又想到所要去到的讀書城市是離日本最近的一個城市,心想或許這也是上帝計劃中的一部分吧。黃弟兄簡單收拾了一下,就朝著神學院出發了。

現在在學校讀書的黃弟兄說,從周一到周五都是學習專業課程的時間,很多學術性的東西、作業、論文、看書等等,將他的時間全部佔滿。除此外每天還有早禱、輪流講道、帶領敬拜、團契等靈修活動,讓他的生活被充滿得沒有一絲縫隙。周六傳福音,教學生彈吉他,周日在教會侍奉……一個星期下來,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黃弟兄坦誠,自己也會有覺得疲累、軟弱之時,但仍然帶著盼望,就如同經上所說:「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哥後4:8)」。他認為,這些都是上帝在預備他,讓他能夠以最佳的狀態去日本服事,因此排滿的時間表反而成為他力量的源泉,讓他在靈命糟糕的時候也相信,上帝已經用這些裝備將他們緊緊連接在一起。「上帝的計劃是不會改變的,「黃弟兄表示,」所以軟弱的時候這些反而成為給我力量的方向。」

筆者後記:

黃弟兄說,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宿舍樓的樓頂可以眺望到海對面日本的對馬島。現在因為太忙有時不能天天為日本禱告,但每周五的禱告是一定不會落下的。同時也會為中國韓國禱告,只有每次禱告了,他才感到內心是踏實的。說著這些話時,黃弟兄的聲音很柔和,從他的字裡行間不難聽出他向著日本真實的愛和盼望。

耶穌以「撒瑪利亞人救助被強盜打傷的猶太人」的例子來教導人,要愛鄰舍,而那被視作仇敵一樣的人,正是我們的鄰舍。「愛仇敵如同鄰舍」,說著容易,做起來未必容易。黃弟兄為要走「日本宣教」這條路而預備了8年,靈命、語言、樂器、知識……無論做什麼都是為「宣教」而出發,黃弟兄這樣說著,也這樣付出著行動。

宣教這條道路並不好走,但也正如黃弟兄所說的:夢想和異象是支撐他一直往前走的力量。一個人堅持要去到另一個國度傳福音,這並不僅僅是因著內心的感動和堅持,而是神將這樣的愛和旨意放在了他裡面,並親自帶領他前行。

相關焦點

  • 饒恕——源於上帝的愛!
    (以弗所書四:31-32)有一個小故事說:上帝交代天使來到人間,替衪取回人世上「最寶貴的眼淚」。天使看見一對男女,依依不捨地在車站告別。那畫面真是美麗,那情人的眼淚更是動人。於是,天使取回了他們的眼淚,交給上帝。不料,上帝卻對他說:「愛情固然可貴,但為愛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
  • 什麼是基督徒靈命塑造? ——採訪傅士德和魏樂德
    在基督徒的傳統中,靈命的塑造是要去回答一個人生的問題:「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一個人的特質要「變得更像基督」的過程,如此而已。在跟隨主耶穌及做他門徒的過程中,並在聖靈與上帝的話語的引導下,你會吸取到基督的特質。這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我們基督徒永遠都是在這一點上竭力追求。不是所有的人都把它稱為「靈命的塑造」,但是這個詞很早就出現了。
  • 基督徒的婚姻不是神話
    經常參加團契和主日崇拜的人一定不陌生教會裡這樣的疑問:我怎麼才能知道誰是上帝為我預備的呢?我怎麼才能知道他是不是上帝給我預備的呢?我要什麼時候表白才是做在上帝心意裡呢?現在看來,唯獨書裡的那段話給我實實在在的沒有懷疑的感動,剩下的或多或少都有人為的主觀嫌疑。我想說,決定我要和他結婚的並不是來自上帝的一道神奇諭旨,而是在兩年的時間裡,我對他的認識,每周我們都要見面三到四次甚至更多,因為我們在一個小組裡,因為我們在教會有服侍,因為我們有很多共同的朋友。決定我和他結婚的並不是來自上帝的一次奇幻感動,而是我對他人品的完全信任。
  • 上帝對我們充滿了慈愛與憐恤,是一種為所愛甘願捨命的極致之愛!
    上帝對我們的愛充滿了慈愛與憐恤,是一種為了所愛甘願捨命的極致之愛!經文:耶和華說,那日你必稱呼我:我的丈夫,不再稱呼我:巴力。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公義和公平,以慈愛和憐恤聘你歸我。相信我們弟兄姊妹,如果在2012年的下半年有關注新聞的話,我們也會發現,在我們的國家有一對夫婦身上發生了一件事情,成為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的一個的候選人物,這個女的名字叫做蘇丹,32歲,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她的丈夫叫田新丙,是一個河南省籍人,他們一同在北京經營一個軟體公司。這夫妻倆本來生活平平淡淡,還是非常幸福的,但天有不測之風雲,後來卻發生了一件事情,讓他們差點家破人亡!
  • 婚姻:上帝給單身基督徒的呼召
    我單身時所參加的教會裡,有人寫了一首詩歌,後來成為那間教會婚禮時最愛唱的一首詩歌。許多佳偶都選這首歌作為婚禮的序曲。這首詩歌宣告了基督徒素來視為神聖的信念——上帝早就為你決定了對象。如果他要你結婚,他不但必定會為你預備一個理想的對象,而且還會用許多不可思議的方法,把你帶到你的歸宿面前。令人詫異的是,聖經中從來沒有特別說明,上帝會為男女預定結婚的對象。
  • 基督徒當仰望天父上帝,活出耶穌的愛!
    文 | 天路約壹4:16神愛我們的心,我們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天地萬物包括人類都是神所創造的,神愛一切被造的,也愛全人類。神對人類的愛超乎一切被造的,特要人類去管理一切被造的。
  • 願意服事的基督徒 不該錯過的一篇講道
    他提到:如果有人問基督教講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很多基督徒很容易就回答說「基督教講愛啊」,可以說,「愛」——是我們在教會裡被用的最多的一個詞,但也是最多被濫用的一個詞。你是否在教會遇到很多滿嘴都是愛,但行為卻讓人看不到丁點愛的人?
  • 如何對待惡人和仇敵 太 第26講
    一個愛主的基督徒,會這樣嗎?絕對不會。能避開就避開,避不開只好由他打。我想一定會這樣,這不是懦弱,乃是剛強;這不是失敗乃是得勝。這就是以善勝惡(羅12:21節) 實際上這樣的事很少發生。但這樣的心智我們必須有。這種心態就是忍受侮辱,基督徒必須學會對侮辱不懷恨、不報復。
  • 四旬節已到 基督徒當如何過好預備復活節?
    作為基督徒,當跟上屬靈的節期來生活。四旬節是復活節前的一段準備時期,是基督徒為了紀念耶穌的一個節日,也稱預苦期。天主教將之稱為四旬期,即大齋期。在這個期間,基督徒要不斷默想那位除去我們罪孽的耶穌基督的愛。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李姊妹提到,她現在在離中國較近的一個小國家裡進行福音宣教,看到當地的離婚率比中國還多,道德極其敗壞,她所牧養的小組成員大部分都是離婚狀態,平均年齡在37-38左右,幾乎沒有幾個人是完整的家庭。離婚的最終原因僅僅是因為性格不合——談戀愛時覺得對方什麼都好,但結婚後兩三年覺得哪裡都不好,婚姻也就此走到盡頭。
  • 聖經中神的愛與人的愛有本質的不同,上帝的愛是聖愛
    愛是上帝的最高屬性也是最基本的屬性,整本聖經記錄了上帝的愛,「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1:18),所以基督耶穌降世是要顯明上帝和上帝的愛。如經上所記:「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約一4:9)。聖經中神的愛與人的愛有本質的不同,上帝的愛是聖愛,其中有許多特定的內涵。
  • 基督徒,請你做一個積極的客旅!
    到了一定程度,甚至有的人認為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上不應該有任何的追求。這種避世消極的人生觀,流傳很廣,不少的牧者都是此類心態。以筆者看來,這種觀念應該遭受激烈的猛批,越快止住越好。這種消極的人生理念是:世界是預備要遭受毀滅的,我們要為世界毀滅而預備。因為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是一個上帝所咒詛、審判的世界,地和地上的一切都要毀滅、都要成為過去,所以一切為了末日,一切為了來生預備!
  • 上帝哭了、耶穌哭了、天使哭了、基督徒都哭了,為了中國,再忙也要...
    使他們能行公義,好憐憫讓中國的百姓更加追求神打開中國對外宣教的大門讓中國能成為萬國的祝福昨天從北京傳來的一幕萬人圍觀滿有豐盛慈愛的神啊,求你恩待中國,賜福與中國,因為中國是屬於你的。從古至今這項偉大的使命,在主愛的推動下,已有無數追求真理的人,獻身於這項崇高的事工之中。一代又一代的福音火炬,在上帝忠心的僕人的竭力中不斷的傳遞。單單我們中國,上帝所深愛的這片神州熱土,這裡就有億萬的同胞還沒有認識這位宇宙的君王、人類的救主耶穌。今天主的幾百位僕人聚集在一洋之隔的彼岸,為中國的福音而獻上懇切流淚的祈求。
  • 劉彤牧師:基督徒當活出聖誕的愛的三個原則
    聖誕節將至,上周主日(12月14日),矽谷生命河靈糧堂劉彤牧師告訴會眾活出聖誕的愛的三個原則。在禮拜講道中,劉牧師指信徒活出聖誕的愛需要做到三點:重新點燃對主起初的愛、恢復對弟兄姐妹的愛和挑旺對世人的愛。
  • 一位非基督徒說,我要到教會見證上帝,感恩祂給我百倍的愛!
    編者:我們收到一位非基督徒的投稿,原文刊出,雖然他目前還不是正式的基督徒,但我們相信上帝知道什麼時候揀選他要使用的人。  這篇稿子的原題是:  《10——1000——100000,詮釋了宇宙的奇妙能量,感恩上帝給我100倍的愛!》  這個標題是不是很怪?我也這麼認為。可是對我這名老筆桿子非基督徒來講,只有這樣一個標題才能濃縮我的真實感受與認知——對上帝的認知、對宇宙能量的認知,這個標題是我的切身經歷!
  • 【專訪】斯珀林夫婦:帶著愛來中國 以聖經原則的豐富培訓祝福靈魂
    不過,他們沒有沉醉在自己的小幸福中,卻對中國愛得深沉,八年間來華25次,為學校、公司和教會提供培訓,內容涉及工商、管理、道德、婚戀和親子等,所依據的原則全部來自聖經。喬恩·斯珀林,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從事商務精英領導力培訓及傳道人培訓,長期在教會授課,並在家中帶領聖經學習小組。
  • 基督徒受洗時會被問到哪些問題?
    於4月12日,北京市順義區石園聚會點為15位弟兄姐妹洗禮(圖:北京基督教兩會網站) 接受洗禮無疑是讓基督徒最為激動的時間。在接受洗禮的現場,預備接受洗禮的人們同樣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你們應許將自己獻於耶穌基督,認他為主為救主,以他為榜樣,按他所說盡心、盡意、盡性、盡力愛主上帝,又愛人如己為生活的準則嗎?2、你們應許通過自己的言行、生活,見證所信的真道嗎?
  • 中國基督教兩會負責人致唁電 哀悼知名牧者葛培理牧師
    葛培理牧師是上帝信實的僕人。作為世界最富有影響力的基督教領袖之一,葛牧師終其一身,於勤懇侍奉中影響無數人的生命。 葛培理牧師長期關心中國教會並頗有負擔,他與家人在過往數十載中都是中國教會寶貴的朋友,與中國基督教兩會開展了豐富的交流與合作。
  • 教會丨基督徒應紮根於聖經和聖靈,好在末後的日子得勝仇敵
    讚美使徒保羅受聖靈感動預言復活的主再臨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空中,這是一個沒有人知道的時間日期(參馬太福音24章36節),復活的主末在空中提教會。其次,馬太福音的24章、哥林多前書的15章,啟示錄的7章聖經中,這些經文不以聖經章節順序為時間順序,而是遵循聖經特有的聖秩!
  • 以馬內利丨基督徒為什麼要在聖靈裡禱告?
    約翰福音4章24節:「上帝是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羅馬書8章26節,「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哥林多前書14 章14-15節,「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這卻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