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一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豬晚

2020-12-22 漫談歷史中

我們今天就以清朝皇帝為例,給大家說一說清朝皇帝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一份很重要的資料,那就是記錄清朝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註冊》,由皇帝的貼身太監每天記錄,從上廁所等小事到國家大事均有記錄,成為了現在研究清朝皇帝日常作息的第一手資料。

在很多眼中皇帝這個工作是很舒服的,不僅享受著萬人的敬仰,並且還能夠後宮佳麗三千。但是歷史證明古代皇帝都是十分勞累的,所以古代皇帝只要是敬業類型的壽命都不長,因為當皇帝實在太耗精力了。

那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清朝皇帝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吧。

首先皇帝不能夠睡懶覺,清晨五點就會有太監催你,「皇上,該上朝了」,所以賴床是不可能的。接著就是洗臉刷牙,穿上衣服。因為皇帝不同於普通人,他們的服飾更加複雜,每件衣服穿著都有規矩,所以這個步驟一般都會花很多時間。整理完畢之後就該出門了。古人重孝順,所以早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來到自己老媽住的慈寧宮,給老人家說聲早安。

慈寧宮回來之後已經接近六點,這個時候皇帝的晨讀計劃也開始了。看來「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適用的人群還是很廣的。晨讀的內容是《聖訓》和《實錄》這兩本書。《聖訓》是皇帝的老爹在位時說的話,而《實錄》類似於清朝皇帝的統治史。所以希望皇帝在自己的先祖那裡學習治國安邦的策略,當一個明君。

晨讀一個小時後,肚子也差不多餓了,這也到進早膳的時候了。這個時候一群太監就會提著粥與點心來到皇帝的寢宮,而吃早飯這個事情皇帝幾十年都是一個人,祖宗定下的規矩。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吧。

吃完早飯緩一會兒之後,時間來到九點鐘,就到了皇帝處理政務的時間。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批閱奏摺,一種是接受官員的匯報。而這個過程一直會持續到十一點鐘。

這個時候大家已經看到雖然才過了一個上午,但是皇帝的事情還是很多的,也都是耗費精力的工作。所以中午之後皇帝都會小憩一會兒,到差不多下午兩點起床。而這個時候距離皇帝吃完早飯已經過去了七個小時,大家肯定以為小編把中午飯忘了,但事實上清朝皇帝一天的正餐只有兩頓,而不是我們現在的三頓。所以下午兩點鐘進行的就是一天中的第二頓餐,這頓餐比造早飯的粥和點心要豐富得多,菜品也非常豐富,類似於滿漢全席。而吃完這頓飯之後就沒有正餐了,所以要是皇帝餓了只能夠叫御膳房做點心吃。

吃完中飯後,就又要工作了,除去中途偶爾休息的時間,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晚上九點,是一個十分考驗體力的事情。而九點鐘之後名義上皇帝才可以休息,但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都交個皇帝一個人審批,怎麼會忙得過來。所以對權力把握得比較重的皇帝,比如康熙與雍正,不允許他人代筆批閱奏則,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所以一般都會在寢宮中批改奏摺到深夜,而早上五點又要按時起床,還是幾十年如一日,要是一天沒到,立刻會有大批官員跳出來指責,當皇帝也不容易啊。

相關焦點

  •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最勤快的大學排行
    不過,最近外賣知名平臺餓了麼做了一個統計,羅列了中國「起最早的高校」和「睡最晚的高校」。「哪個大學學子最勤快」,許多知名大學排行榜也排不出,卻一不小心被外賣平臺發現了「真理」。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這不就是形容勤快人的麼?首先,「起得早」就是一件好事情。你不管早起是為了上課、去圖書館,還是晨練甚至是去意中人宿舍樓下守候,終歸是好過在被窩裡浪費時光。
  • sleep late是「睡得晚」還是「起得晚」?
    bruce mars/unsplash1. sleep late醒得很晚、睡到很遲才起床這個詞語很容易理解成「睡得很晚」,其實不是的。「睡得很晚」可以這樣說go to bed late。周末很多人睡到很晚。Tomorrow I will have an exam so that I am afraid that I might sleep late.明天我有一場考試,所以我擔心我會睡到很晚。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看古代皇帝嬪妃的食譜秒懂現實!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三餐是現代流行的吃飯習俗,有的人晚上還會給自己加餐吃宵夜,一天四頓飯。但在中國古代,人們每天只吃兩頓飯,早飯和晚飯。那麼問題來了,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他們不會餓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了解古人的生活。
  • 古代皇帝天天上早起上早朝嗎?除了這幾個皇帝,基本沒人上早朝
    古代皇帝天天上早起上早朝嗎?除了這幾個皇帝,基本沒人上早朝努力工作、比較開明的古代帝王形象深深印在每個人的腦海中。他們的日常工作是除了看奏摺之外,還要和大臣們開會。熬到很晚還不睡在那裡批奏摺。那麼他們在早朝的表現如何?他們堅持每天早起嗎?
  • 風光攝影師為什麼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活得比驢累
    拍到10點鐘,可以回酒店休息或繼續踩點,然後下午3點鐘再到下一個拍攝點,拍日落、拍星空,一直折騰到很晚。除了時間因素,驢友與攝友很大的區別就是背負不同,驢友通常是儘可能的輕裝簡行,而攝友卻至少要背負10多公斤的設備,否則就對不起老法師的稱號。所以,大家經常自嘲,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活得比驢累。之所以這樣,實際就是為了那日出、日落時分的黃金光線。
  • 夫妻倆開店做生意,月入2萬元,自嘲「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從現在起,親近自然,熱愛每一刻糧食與蔬菜。熱愛美食,熱愛生活吧!這道美食既好吃又不是很貴,所以深的人們的喜愛,其實有很多美食並不是在那些高檔餐廳裡,而是些路邊小攤,既便宜又好吃,可是人們的最愛啊,希望看文章的人都能點關注,那樣就可以看到更多關於美食的文章了。今天要說的是夫妻倆開店做生意,月入2萬元,自嘲「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 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空,為什麼釣魚要早,這些是起早釣魚的原因
    很多釣魚人都知道一個道理,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場空,早上魚口好,晚上蝦子多,而神仙難釣中午魚,為什麼釣魚要早,聽過的釣魚人很多,但知道原因的人卻非常少。起早釣魚無非有下面這兩個原因:早釣太陽升,晚釣雞上籠。早晨釣魚為什麼會比中午好?起早去釣魚時間長,作釣時間長釣到魚的機率就大。
  • 解密白領的禽獸生活::起得比雞早 幹得比驢多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幹得比驢多……最近,這類的話聽得越來越多,仿佛適用於很多人。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是否真的很像某種動物:像豬的人可以享受懶惰的快樂;像貓的人可以體味自由的愜意;像狗的人可以品嘗被信任的感覺;像蜜蜂的人也擁有辛勤的充實。看看文章中的主人公,可能說的就是你!!
  •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一般人無法勝任,還不如常人活的輕鬆
    皇帝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呢?皇帝雖貴為「天子」,是九五之尊,雖然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同樣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每天的生活和古代的平民百姓以及現今的我們也是一樣的,大多數每天的時間就是工作、吃飯、休息等,在一些時間也有一些娛樂活動,如出遊、狩獵等,和現今人們各種花樣般的旅遊差不多。
  • 單說吃喝玩樂,現代人和古代皇帝誰更強?
    單說吃喝玩樂,我們比古代皇帝是不是要強一些呢?小時候就天天聽家裡大人說,天天在家不幹事,吃飯都要人喊,你過得都是皇帝日子。那麼,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真的比古代皇帝要強嗎?如果你認真了,你就輸了!虎臣給大家簡單說一下,古代皇帝的排場,即使是出門溜達,身後也是要跟著幾十個人的,別看電視劇上皇帝在御花園就一個人,那都是扯的。吃的喝的,便盆黃帳都隨時準備好。這麼說吧,除了吃飯,別的基本上都由太監來幹!有人可能會想了,我們今天吃的東西種類多啊!但是,和皇帝比,真的多嗎?
  • 如果起早了或是起晚了,會怎麼樣?
    晚上睡不著,玩手機熬夜;白天起不來,一睡睡到中午甚至是下午,這些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自認為規律的生活作息。睡覺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保證良好的睡眠習慣,才更有利於器官的修復,體能的恢復。如果說白天是在釋放能量的話,那麼睡覺的過程就是在給身體充電。晚上睡得好,才能更好地面對明天。對於上班族來說,不管熬夜到幾點,第二天早上還得起來上班。
  • 俗語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古人的小確幸?
    光養這一群女人得花多少錢?簡直難以想像。而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標準就是:「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逐條分析一下。「下蛋雞」:就是指正在下蛋的母雞。我們喝老母雞湯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現母雞的肚子裡還有好幾個小雞蛋黃,這種就是下蛋雞。據說這種雞肉有滋補功效,而且味道非常鮮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古代的豪門貴族,在招待客人的時候,通常都會用這種雞肚子裡的蛋。
  • 不妨對照一下,你是起早了,還是起晚了?
    現在很多人都是非常注重睡眠的,因為如果想要第2天有一個精神十足的,大腦還要有非常著急的,一天的話,那麼睡眠是至關重要的,有一個好的睡眠能夠讓我們的全身心都休息得非常好,對於身心的健康也非常有幫助,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於睡眠是特別不注重的,總是熬夜或者是通宵,這樣不光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慢慢的,
  • 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麼水平?
    在古代,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住最好、最大的房子——皇宮,穿最珍貴的衣服——龍袍。而住在紫禁城裡的他們,到底吃什麼?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儀式中少不了煮豬環節。據說,被選中的豬須全身黑色、膘肉肥厚,宰殺後的豬,要「去其皮,按節解開」,然後扔進坤寧宮的一口大鍋中。煮好的豬肉切塊放在碗裡,皇帝帶頭,分給親王、大臣、貼身侍衛抑或皇后、嬪妃。不放佐料、僅用水煮熟的豬肉,稱得上難吃。因此,最常吃到肉的乾清宮當差侍衛想出了辦法,偷偷準備一種草紙,在醬油裡浸泡一天一夜後晾乾。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清朝皇帝一天都做些什麼呢?5:00 起床上朝清朝的皇帝大概十天才上一次朝,如果皇帝比較勤奮的話,上朝的頻率也會高一些。但無論上不上朝,皇帝的起床時間都是固定的,大約在每天早上五點左右。小太監會把皇帝叫起來,然後穿衣洗漱。
  • 清代皇帝一天的膳食標準是多少?別的不說,僅是鮮奶就要一百斤
    早膳多在卯正以後(早上六七點鐘);晚膳在午、未兩個時辰(十二點至午後兩點)。另外,每天晚上在酉時(晚六點)前後還有進一次「晚點」(小吃)。每到皇帝用膳的時候,太監先在傳膳地點布好膳桌,當膳食從膳房運來之後,迅速按規定在膳桌上擺好,如果沒有特別的旨意,任何人都不能與皇帝同桌用膳。至於皇帝與后妃們每餐的膳食情況,清代有關史料中有很多記載。
  • 古代皇帝一天24小時是怎麼度過的?的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古代的時候,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皇帝的樣子,那就拿清朝的皇帝來說吧,身著黃色的龍袍,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十分的尊貴,在故宮裡面居住過24個皇帝,清朝的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等皇帝,很多人就說一輩子都呆在故宮裡,不無聊麼,不
  • 古代皇帝一天都幹啥?看完再也不想當皇帝了
    皇帝的生活是枯燥的,對於那些奮發有為的皇帝來說尤其如此。一般人996就夠了,皇帝必須007。就拿最為勤奮的清朝皇帝為例。他們通常凌晨4點就要起床,在太監連喊三聲「皇上,該起床了」之後如果還賴著不起,那是要被太后責罵的。
  • 大學生吐槽「最嚴校規」 比雞起得早比兵管得嚴
    「早點名跑操,晚集體自習,風雨無阻,強制執行,這是大學,還是中學?」「規定中午查寢,查寢時還不讓睡午覺……」近日,記者走訪吉林部分高校時,遇多名新生吐槽「校規太嚴」。進入一些高校帖吧,類似帖子也隨處可見:「被子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好不容易把被子疊成了豆腐塊,擺在寢室當寶貝供著,寧可晚上不蓋被,寧可睡桌子……」「電風扇電熱寶電褥子統統不能用,夏熱秋涼,日子怎麼過?」
  • 為什麼存錢罐造型是豬?罵人笨的時候會罵人作豬頭?
    1、為什麼存錢罐一般是豬的造型?即piggy bank在古代,人們沒有支付寶,也沒有銀聯,賺來的銅板暫時不用總要存起來,於是就有人想到弄個陶罐,上面留條小縫隙方便放進去,等到真的要用錢的時候,就把罐子打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