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診療室」從了解幼兒開始雙語教學歷程

2020-07-31 凱福士教育諮詢


透過教學診療室的動指小調查(請見下圖),可以看出老師們對幼兒雙語教學的確有許多疑問與考慮。本期特別邀請到深耕幼兒教育多年的廖紀晴 Mignon Liao 老師來與大家分享幼兒雙語教學相關議題。


「教學診療室」從了解幼兒開始雙語教學歷程


幼兒在語言學習及認知發展上會有哪些階段?


幼兒雙語教學目的是建立孩子第二語言,甚至是期望成為孩子第二母語的語言教育工作。因此,在進行幼兒雙語教學前,先了解幼兒語言學習與認知發展,有助於老師們在設計與安排課程活動上,能更貼近幼兒的興趣,並創造出自然且生活化的語言情境。


幼兒語言發展有其一定的階段順序,在這以雙語幼兒園學童(2~6 歲)的語言發展做介紹:


2 歲語言發展特徵:約有 300 個字彙,開始學習語法,也可以說出簡單的句子;同時,對周遭事物的好奇,為自我思想的萌芽期。此時,與幼兒的對話應避免只有單字式的對話,而以整句句子做溝通,也就是減少封閉式問句,如:「是不是?」、「好不好?」、「要不要?」的問法,以開放式問句增加幼兒句型及會話的訓練。


3 歲語言發展特徵:約有 900 個字彙,能根據大人的話題,回復正確的相關訊息,也越來越明白他人的談話內容,並能從中學習。可搭配故事書或繪本,以說故事的方式與孩子互動,不但可培養孩子語言組織的能力,也可啟發語言與腦部的創造力。


4~6 歲語言發展特徵:4 歲以後的孩子,大多數的發音應該已較為正確,口齒比起 3 歲的孩子更為清晰,這個階段已能夠使用空間用語,如:上面、下面、旁邊、左邊、右邊;能表達過去、現在、未來的時態,如:昨天我去公園玩蕩鞦韆。可進行合作性與想像性的遊戲(例如:家家酒),會一邊玩、一邊彼此滔滔不絕地說話聊天,已能將語言能力發揮得很完整。此外,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喜歡誇飾、說故事、編故事。到 6 歲時,幼兒發音正確、口齒清晰、能言善道,但常常缺乏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好,但溝通效果不佳。


皮亞傑 Piaget 的認知理論觀點(The Cognitive Theory)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幼兒的心智成長是幼兒在生活環境中經由探索、解決問題而建構出來的。強調幼兒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

(1) 嬰幼兒在單詞句階段,所發的詞語都以具體感覺到物體為主,即是符合皮亞傑所說的感覺動作期

(2) 2 歲多開始幼兒的表達大都以自我中心來思考,常說出當下所想到的事物,不會太在意對象是否聽懂意思,正是皮亞傑所謂運思前期

(3) 7 歲之後則進入具體運思期,再發展進入抽象思考的形式運思期


奠基於維高斯基 Vygotsky 理論的鷹架理論 (Scaffolding)


維高斯基認為語言的學習是社會化或文化的行為,幼兒透過與周遭人的互動,與同伴之間的合作,幼兒語言智能可以超越現有的狀態,並依此提出近側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所謂的近側發展區是「指介於兒童自己獨自表現所能達到的能力水平,與經由別人給予協助後可能達到的能力水平,此二種水平之間的一段差距。」(摘錄自臺灣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簡單來說也就是說經由成人指引或同儕間較有能力者一起合力溝通、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可將學習達到更高的水平。


根據這個觀點,布魯納、羅斯和吳德在 1976 年提出鷹架理論 (scaffolding):蓋房子時需要搭建鷹架,目的是提供房子建造完成前一定程度的穩固根基,而這與教室裡的師生互動極為相似(尤其是幼兒教育階段)。老師們先提供支持性的教學體驗,讓幼兒逐漸提升能力,再適時減少這類型的支持性教學,讓學生找出自己學習的方法,並開始承擔學習的責任,也就像蓋好房子後鷹架的移除。


重點整理


「認知發展理論」解釋了幼兒時期的語言學習由具體、真實、豐富、有趣、有意義、與幼兒相關的情境中探索學習語言。之後的「鷹架理論」,經由成人的活動引導、讓幼兒在真實、有趣、有意義的情境中探索和學習,過程中也能獲得同伴以及老師的社會性支持。


如何設計兼顧幼兒發展與語言學習的課程?


談到語言學習的課程,讓我們先來概述語言的組成:

1. 語音:指一些重要的口語聲韻及如何結合這些基本聲韻至更大單位的規則系統。

2. 語形:結合聲音以產生意義的系統。

3. 語意:對詞、字及句子之意義的了解(文字的意義系統)。

4. 語法:如何將單字組合成句子的規則(語言規則系統)。

5. 語用:管理語言如何被使用於不同社會情境的原則,了解如何有效的使用語言與人溝通的概念。


了解語言的組成後,搭配前段幼兒語言與認知發展,一起來設計出適合孩子年齡發展的有感課程與情境:


在讀繪本給孩子聽的時候,可以指著文字逐字念讀,提供孩子將語音和文字結合的機會,也可透過圖畫或影片的輔助,甚至是扮演故事的方式,幫助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更要重複朗讀同一本書,讓孩子有機會熟悉,並在教師朗讀時一起參與,建立成就感。將已介紹過的繪本放在角落,讓孩子可以再次翻閱,嘗試念讀,孩子可結合聆聽的印象、圖畫的訊息,以及認得的文字、語彙和文法等資源,去說出或讀出故事內容。


共同討論一個議題或分享經驗時,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或經驗,老師在牆報紙或白板上「寫」下孩子所說的內容,並於討論結束後將所寫的內容「讀」給孩子「聽」,同時展示該海報,邀請孩子隨時來試著讀讀看。這個過程能讓孩子有意義的參與一個自然融合聽、說、讀、寫歷程的語言情境。


經常讓幼兒以畫圖的方式來描述自己的經驗、想法與想像,老師可以請幼兒將這些經驗、想法與想像以口語轉述給老師,老師在幼兒面前紀錄下來,再念一次給孩子聽,當孩子的作品被張貼或懸掛出來時,同儕也會互相欣賞並試讀上面的文字。


在語言學習環境裡,記得要將孩子視為一個主動學習的個體。從生活、遊戲與學習的過程中,透過完整的、有意義的、自然的、真實的語言經驗,建構對語言的規則、功能和型式的掌握,以及流暢的聽說讀寫能力。


幼兒英語教師應該如何充實相關知識?


所有教育者在教學上應具有同理心,但對於幼兒教學者需要更多的同理心來了解幼兒,再進一步了解幼兒的認知歷程,才能有效幫助孩子們學習。老師可透過觀察、面談及問卷等多元方式,來了解幼兒的心智運作和看待現象與問題之能力。身為幼兒英語教師,與家長及幼兒其他相關教師,透過聊聊幼兒的狀況,是設計課程重要的基礎。


學齡前的幼兒很特別,身體、情緒、語言等生心理發展同步成長才能進行其他學習,一環環的緊密接合在一起,因此幼兒英語教師對於孩子的各項發展必須有一定的了解程度,以因應家長可能給予過高的期望,或避免設計太簡單的課程而削弱了孩子的興趣等。建議有意從事幼兒英語的教師,可從充實幼兒發展理論開始下手補充相關教學知識。


幼兒的學習都是從生活中開始,所以相對單純,因此,建議多了解幼兒的生活型態,老師手上就有更多的資源可以運用。除此之外,學習過專業培訓課程的幼教師是幼兒英語教師的神隊友,可以與配班老師多分享與討論,教學相長,分享彼此的專業與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技巧。


此篇文章由臺灣敦煌書局Caves Connect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廖紀晴 Mignon Liao

  • 20 年幼教經驗
  • 11 年全美幼兒園配班教師
  • 託嬰中心與幼兒園主管教務工作

相關焦點

  • 「觀點」「發音教學」先從了解學習歷程開始
    因此,發音教學一向是英語教學者傾注心力,幫助語言學習者建立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基本。為了學好一個語言,影響口語能力與發展讀寫能力的「發音」系統,絕對是英語教學的關鍵。老師教正確的發音;學生學正確的發音其實「發音好」感覺很厲害,「發音漂亮」讓人很有自信,這些都是肯定的。
  • 「教學診療室」教學 vs. 遊戲化
    這期的教學診療室,Caves Connect 以兒童英語教學中最常見的「遊戲」來探討遊戲在教學上的定位、目的以及課堂設計上該注意的事項。閱讀 Irene 老師回應大家對教學遊戲化各式提問前,先來看看這次的動指調查結果!
  • 「觀點」幼兒雙語學習這樣教最上手
    繼在《教學診療室》中分享幼兒雙語教育教學歷程後,接下來筆者將透過一系列的觀點文章,介紹如何在幼兒學習階段實施雙語教學第一篇就先讓我們從和幼兒學習最相關的基本環境需求、課程設計、建議教法以及評量方式開始吧!幼兒學習時的空間與時間需求在全美或雙語幼兒園中,因為進行的是幼兒教育,在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學校的狀態下,較容易安排孩子日常生活作息,建構出適合孩子年齡發展與興趣的學習情境。
  • 「觀點」完備親師溝通,幼兒英語教學好暢通
    以全面了解教材提升教學信心:不論園所是否有使用自編或坊間的教材,教學者對該教材或教學法的信心度,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效;如果教學者缺乏對教材與教法的理解,就會讓家長產生諸多質疑。充分了解教材的內容、進度與目標、找出教材的優點並讓自己順手,同時思考怎麼補強教學工具的不足、並想方設法讓教學變得更有趣等,這些都考驗著教師的專業能力。
  • 「教學診療室」快速掌握補教班務經營核心稿
    前言除了教學之外,班務經營對老師其實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能。本期特別邀請到深耕班務經營多年的 Daisy Tung 來與大家分享如何快速掌握班務經營核心。在此之前,先來看看這次教學診療室的動指小調查,了解一下其他老師們的想法喔!
  • 訪談夏巖——幼兒雙語教學的心得體會
    現代的幼兒教育要求以現代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論為指導,以面向全體幼兒、全面提高孩子作為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目的。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英語作為一種供世界交流、溝通的語言,也開始進入了幼兒園。
  • 「教學診療室」如何啟動學生的英語寫作力?
    在開始討論前,我們先來看看本期小調查的結果,了解一下老師們的看法吧!從那時候開始才發現,我的「寫作訓練」一直都與「句型訓練」畫上等號,寫作內容的發想與討論,一直都不在課程規劃中。再看看今年這則新聞報導,似乎有點可以理解:考試導向的關係,我們的作文課變成加強字彙與句構學習的成果,當遇到新的作文題目,學生即使有完美的句型與文法概念,若沒有想法,面對寫作仍是措手不及。
  • 科學生活:幼兒早期雙語教學是否可行?
    不過,也有不少專家指出,幼兒過早接觸雙語教學,不僅對學習外語起不到幫助作用,還會影響兒童對於母語的接受。那麼,幼兒早期雙語教學到底是否可行?    家長: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近日,筆者走訪了北京海澱區人大附幼的幾位家長,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表示願意好好培養孩子的外語能力,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第一起跑線上。
  • 「觀點」「發音教學」 兒童發音教學的實務層面
    (圖片出自 Freepik)上一篇透過「發音教學的歷程」與「發音教學的技巧」兩個重要層面,探究了「如何教正確的音」。認知到學生在發音上的限制與困難教發音也需要了解學生在發音上的限制,以及會遇到疑問及困難,才能對症下藥。這或許也是老師本身在發音上的問題,記得在備課時多準備及練習。上課時最好讓每位學生都能有機會念給老師聽喔!
  • 九月幼兒園雙語教學 為幼兒插上飛翔的翅膀
    雙語教學,就是對幼兒進行的漢語和外語兩種語言的訓練,旨在培養幼兒聽說雙語的興趣,促進幼兒認知、記憶、想像等認知能力的協凋發展。  幼兒正處於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如果不能及時從事協調的活動,或者說缺乏適宜的環境,兒童就將永遠失去這個自然取勝的機會。
  • 家長學堂 | 許雅寧:前進美國大學—藤校教授及家長的建議,幼兒雙語教育——由美國的閱讀教育談起
    許雅寧博士清瀾山專場家長學堂(幼兒園)幼兒雙語教育——由美國的閱讀教育談起中國和美國都非常重視學生的閱讀教育。美式教育的特點之一就是從小重視閱讀。然而,美國K-12階段的閱讀教育究竟是怎樣做的?在清瀾山幼兒園雙語教育環境下,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幼兒階段的閱讀得到有效提升?
  • 【好書特惠】卓越幼兒園課程教學實戰秘籍
    「傳統到開放教學」的心路歷程!【內容架構】1.開放的足跡-一段從傳統式教學→單元活動設計→角落活動教學,到現在令人讚嘆之「萌髮式課程」的心路歷程。2.開放式課程-實例分享什麼是「角落活動」、「主題」、「萌髮式課程」3.開放式評量-重視個別學習過程的評量方式讓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發展,幷消除家長的憂心與顧慮。
  • 「觀點」「閱讀教學」我們與閱讀教學的距離
    ,百家爭鳴之下,讓原本就需要大量準備功夫的英語閱讀教學,顯得更加不易統整;雖然相關資源越來越多,但「我們與閱讀教學的距離」卻好像越來越遙遠。接下來將從三個面向來討論閱讀教學的準備方向,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老師理出最適合的閱讀教學途徑,有效縮短與閱讀教學的距離。一、教學重點建議剖析閱讀教學方向前,先來說說閱讀教學重點。傳統的閱讀課就是一堂句型翻譯課程。
  • 幼兒教學的可能性(上)
    Turning Impossibility to Possibility─Part I 幼兒教學的可能性(上)過去的 20 年間,我們不時的會討論到:「學齡前學英文,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即使是現在,都還有研讀幼教的老師們,以這個題目來撰寫專題報告。
  • 中美教育大碰撞:幼兒雙語教育到底行不行?
    讓孩子學英語是越早越好,還是等孩子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後再決定?這個問題一直是不少家長的困惑。近日,史丹福大學教授、教育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負責人 Bruce McCandiss 給出了答案。雙語學習中一直存在競爭問題,比如當對人提到「麵包」這個詞時,只能想到母語中的「麵包」或第二語言的「麵包」中的一種。
  • 淺談「教學App」
    「教學 App 」作為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正逐漸成為數位化學習的寵兒。隨著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它與行動網路技術的結合 ,已經成為 「網際網路 +」時代下教師的新型教學工具。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教學App」?         「教學App」是什麼?
  • 幼兒教學理念的落實
    Turning Impossibility to Possibility-Part III 幼兒教學理念的落實現今社會步調快速,信息獲得容易,孩子們成長的短短幾年之間就有很大的差異。另外老師們也可以提醒家長,在家裡要以培養興趣為主,並以這個準則來拿捏如何與孩子互動,千萬不要說違背「培養興趣」的話語。
  • 幼兒英語教學方法有哪些?
    我們可以使用讓幼兒聽音樂的方法,在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樂,幼兒聽到這段音樂後就知道要馬上開始整理和集中(可以採用一些兒歌、純音樂等類型的),這樣教師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樣直接叫喚,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
  • 幼兒園雙語教學的意義 幼兒園雙語的好處
    現在很多幼兒園也會對寶寶實行雙語教學,那麼雙語教學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幼兒園雙語教學的意義  1、通過英語興趣活動,培養幼兒對認識世界各國文化的興趣,從小懂得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道理。  2、可以讓孩子在學校裡得到第二語言方面的薰陶,為幼兒創設有英語特色的學習環境,採用相應的適合幼兒的教學方式。
  • 進行雙語教學的幾方面經驗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進行雙語教學的幾方面經驗   導讀:遊戲是幼兒摯愛的活動,通過遊戲讓幼兒把己學的句子進行反覆地練習,是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與運用雙語的有效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