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棉農吳成永、王紹福分別與新疆農一師幸福農場(現農一師九團十四連)籤訂了138畝、139畝土地承包合同,合同有效期30年。
按承包地「誰投資,誰經營,誰收益,共同發展」的約定,為了讓土地能早日產生收益,合同籤訂後,兩家人便傾其所有,立刻拿出多年的積蓄開始了爭分奪秒的土地開發。墾荒、種防風林、修渠道、修路、平地、打埂、鹽鹼治理……夏天烈日當頭、酷熱難擋、夜晚蚊蟲肆虐,冬天寒風徹骨,南疆的荒漠動輒狂沙漫捲,在這種嚴酷的自然條件下墾荒種植,一天忙碌下來,即便是年富力強的壯勞力也會累得叫苦連天。這種艱苦的勞動生活,吳成永、王紹福兩家人咬咬牙整整堅持了6年,而他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6年的付出讓昔日荒漠變成一片片蔥蘢的棉田。2019年,他們苦心經營的土地開始有了收益,這多少讓兩家人看到了一絲希望。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徹底給兩家人潑了一頭冷水,撲滅了兩家人一腔的熱情。2019年7月,幸福農場十四連連長鍾乾、書記等人突然來訪,要求吳成永、王紹福兩家人將現有承包地全部無償騰退,這一要求一時間讓兩家人不知所措,感覺天要塌下來一樣。
從合同籤訂的2013年算起,合同才履行了6年時間,有效期還有24年。這6年對吳成永、王紹福兩家人而言只是荒地開發治理的時間,兩家人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成本,過程十分艱辛,只有投入,不見收益。為了墾荒種植,他們到處東挪西借,都背負了巨大的債務,吳成永夫婦二人還借了21萬的高利貸,每年僅還利息就得五六萬,再加上借親朋好友及賒欠農資店的錢,總外債加起來高達近80萬元;王紹福兩口子的欠債更是高達100餘萬元,巨大的外債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就眼巴巴地指望著土地收益還債。如今,土地才剛剛見到一點收益(和長達6年時間的投入相比,一年的收益就顯得微不足道,杯水車薪),農場就要無償收回土地,等於斷了兩家人的活路,對於這種合同違約行為,吳成永、王紹福兩家人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
2019年11月,連隊拒絕給吳成永、王紹福的棉花地放冬灌水,棉田不冬灌,第二年的春播就無法進行。這期間,王紹福夫婦因扛不住壓力,最終籤訂了土地無償騰退書,連隊承諾籤訂騰退書後還是讓他們繼續種現有承包地。然而,等土地騰退書一籤,連隊才告訴他們,想繼續種地,就得提前交納530元/畝的土地承包金,按他們的土地面積139畝計算,他們需要一次性交納73670元,這對已經負債纍纍的王紹福兩口子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就算勒緊褲腰帶、砸鍋賣鐵,也解決不了問題。而參照王紹福與幸福農場籤訂的原合同,王紹福的承包期前12年免土地租金,從第13年開始才以上交籽棉實物的形式抵扣土地租金,最高上限80公斤/畝,以阿里巴巴2020年9月發布的新疆籽棉收購價6元/公斤計算,80公斤棉花折算成人民幣為480元,這個費用遠低於連隊新的土地租金標準。
2020年4月14日下午五點,吳成永、王紹福兩家人的棉田灌溉機井被強制填埋,供電所也斷了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用電,他們苦心經營了7年時間的370多畝棉花熟地因無滴水可灌,只能被迫撂荒。兩家人最後的一點希望徹底破滅。沒有了經濟來源,還背負巨大債務,他們只能到處打零工勉強維持生計,生活陷入了困境。吳成永夫婦還有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要撫養,他們只能一再節衣縮食,吳成永的大女兒為了減輕父母經濟壓力,草草上完初中就外出打工;王紹福兩口子因為無力償還親戚的1萬元借款,被親戚告上了法庭,背上了官司。(吳成永福)
責編: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