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是兒童的全球性語言,是他們與社會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

2020-12-17 巨蟹爸爸

遊戲是兒童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遊戲,兒童能夠識別自我及外界環境,發展智力及動作的協調性,初步建立社會交往模式,學會解決簡單的人際關係問題等。遊戲是兒童的全球性語言,是兒童與他人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

遊戲的功能

1.促進兒童感覺運動功能的發展。

通過捉迷藏、騎車、踢足球等遊戲,兒童的視、聽、觸、走、跑、跳等感覺功能及運動能力得到大力發展,動作的協調性越來越好,複雜性越來越高。

2.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

通過遊戲,兒童可以學習識別物品的顏色、形狀大小、質地及用途,理解數字的含義,了解空間時間等抽象概念,增進語言表達能力技巧,獲得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促進兒童的社會化及自我認同。

通過一些集體遊戲,兒童學會與他人分享關心集體,認識自己在集體中所處的地位,並能適應自己的社會角色;同時,兒童在遊戲中能夠測試自己的能力並逐漸調整自己的行為舉止,遵守社會所接受的各種行為準則,如公平、誠實、自製、關心他人等,建立一定的社會關係,並學習解決相應的人際關係問題。嬰幼兒還通過遊戲探索自己的身體,並把自己與外界環境分開。

4.促進兒童的創造性。

遊戲為兒童的創造性提供了機會,在遊戲中,兒童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發明新的遊戲方法,塑造新的模型,繪製新的圖案等。不管結果如何,成人如對他們的想法或試驗經常給予鼓勵,將有助於其創造力的發展。

5.治療性價值。

對於住院患兒來說,遊戲還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一方面,它為患兒提供了發洩不良情緒,緩解其緊張或壓力的機會;另一方面,它為護理人員提供了觀察患兒病情變化,了解患兒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對住院、治療及護理等經歷的感受機會,同時,它還為護理人員向患兒解釋治療和護理過程、進行健康教育等提供機會。

不同年齡階段遊戲的特點

1.嬰兒期多為單獨性遊戲。

嬰兒自己的身體往往就是他們遊戲的主要內容,玩手腳、翻身、爬行和學步等身體動作帶給他們極大的樂趣,喉部發出的各種聲響也使他們無比興奮,他們喜歡用眼、口、手來探索陌生事物,對一些顏色鮮豔、能發出聲響的玩具感興趣。

2.幼兒期多為平行性遊戲。

即幼兒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要,但沒有聯合或合作性行動,玩伴之間偶有語言的溝通玩具的交換,主要是自己獨自玩耍,如看書、搭積木、奔跑等。

3.學齡前期多為聯合性或合作性遊戲。

許多兒童共同參加一個遊戲,彼此能夠交換意見並相互影響,但遊戲團體沒有嚴謹的組織、明確的領袖和共同的目標,每個兒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表現。這期兒童的想像力非常豐富,模仿性強,繪畫、搭積木、剪貼和做模型的複雜性、技巧性明顯增加。

4.學齡期多為競賽性遊戲。

兒童在遊戲中制訂一些規則,彼此遵守,並進行角色分工,以完成某個目標,如製造某個東西、完成一項比賽或表演等。遊戲的競爭性合作性高度發展,並出現遊戲的中心人物。此期兒童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與同伴一起玩要。

5.青春期青少年的遊戲內容因性別而有很大的差異。

女孩一般對社交活動感興趣,喜歡參加聚會,愛看愛情小說、電影及電視節目,並與朋友討論自己的感受。男孩則喜歡運動中的競爭及勝利感,對機械和電氣裝置感興趣。青少年對父母的依賴進一步減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朋友在一起。他們主要從朋友處獲得自我認同感。

相關焦點

  • 遊戲治療在兒童語言障礙康復中的應用
    本文從以下兩方面說明遊戲治療在兒童語言發展中的作用。1.1 遊戲是遊戲治療中的必備元素,是治療師與兒童溝通的媒介,是實施治療的有效工具遊戲對兒童語言發展的積極作用也必然體現在遊戲治療的過程中。①遊戲賦予了兒童學習語言的動力,塑造了語言學習的環境,也被看作兒童發展語言和溝通技能的重要途徑。
  • 幼兒融合教育,對於自閉症兒童和普通兒童的溝通,具有著重要意義
    事實上,對於這一概念,不同學者有著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融合教育是一種更為廣泛的全納教育,這種教育相對於融合教育來說,更多的是側重於理論的描寫,而融合教育則是一種實踐,這種教育可以在不同的空間內展開,重點強調彼此之間的有效交流與溝通。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在幼兒融合教育環境中,在幼兒教師的引導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社會交往能力。
  • 提升兒童溝通技巧:重要性,活動和遊戲
    有效的溝通技巧對兒童和成年人一樣重要。屏幕顯示時間增加: 8-18歲的兒童每天在屏幕上花費近7個小時。專家認為這是兒童溝通能力差的原因之一。溝通障礙:諸如語言障礙或社交溝通障礙等溝通障礙可能是影響兒童溝通能力的原因之一。溝通障礙可能是發育性或身體性的。
  • 唐氏症兒童語言溝通問題與對策
    語言溝通是唐氏症兒童是最主要的發展問題。3. 近來研究的成果告訴我們,過去對唐寶寶語言聽說問題的忠告,現在必須修正。唐氏兒是否都展現出相似的語言發展側面圖?2. 這些側面圖會不會隨著成長面改變?3. 發展側面圖可否帶給我們如何增進唐氏兒溝通能力的啟示?根據一項長期的追蹤研究,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即使原來表達力與理解力相稱五歲以下的兒童,到了某個時期,他們的表達力也逐漸趕不上理解力。
  • 專題筆談│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語言和社交溝通障礙相關問題
    該文從溝通障礙角度去分析、詮釋ASD兒童在語言障礙及社交溝通障礙的相關表現,並介紹兒童綜合行為療法、關鍵反應治療、自然情境教學法、語言表達訓練、腳本法、以故事為基礎的幹預、社交技能訓練在內的7種具有臨床循證實踐的語言幹預方法,同時提供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學會建議的幹預方式。
  • 在"社會戲劇遊戲"裡培養兒童「情商"
    >「社會能力指的是兒童為實現他們的人生目標並能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當孩子們在玩酒店遊戲時,他們扮演服務員、來餐廳吃飯的人和廚師等角色,他們使用鉛筆、訂單、假裝的食物和收銀機等這些材料作為道具,使用角色中的語言進行交流。當遊戲進行得很順暢時,他們對角色怎麼演、下一段的場景怎麼安排、哪些道具適合正在進行的遊戲經驗達成一致。遊戲中出現了衝突,他們可能停止遊戲去反對、討論和一起計劃。可以說成功玩一次大的社會戲劇遊戲,參與者都須具備必要的創造、表徵、社會交往的技能。
  • 這些溝通方式才是解決語言障礙的關鍵,語言障礙矯正師如何溝通
    了解語言障礙者的心理,我們才能在溝通上找到更暢通的那條路。1、與家長初次見面的溝通第一次溝通非常重要,初次了解孩子語言障礙,我們需要父母反饋的東西很多,真實、全面、細節等等,都會為發現答案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 溝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良好的溝通能力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所以,人—生下來就被賦予了雙重屬性,一個是自然屬性,一個是社會屬性,其中社會性就是一個人的本質屬性,是最鮮明、最實在的社會存在,是任何人都無法擺脫的。因此,學會溝通是在人類社會立足的一種必然,善於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本領。
  • 自閉症兒童父母如何選擇幹預方式?
    圖片來源於網絡由於自閉症兒童在社會交往和語言溝通方面等存在障礙,目前社會上的幹預方式更多是針對自閉症兒童進行行為和語言方面的幹預治療它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科學方法,教授遊戲,交流,自我護理,學術和社交生活技能,並可以減少有問題的行為。有大量研究表明它可以改善自閉症兒童的行為問題。方式:ABA的基本前提是我們可以將自閉症兒童面臨的障礙進行分解,針對每一項障礙問題通過重複、強化訓練來鼓勵學習。
  • 奇點計劃(TDM)|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成長方式
    遊戲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是孩子學會交往與合作的重要途徑。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茲認為,絕大多數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成功與失敗、榮耀與屈辱,特別是童年時的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遊戲是由兒童自發、自由、自選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滿足兒童需要的活動。
  • 兒童戲劇中的語言發展對認知起著重要作用
    語言是人類區別是其他一切生物的重要工具語言是人類區別是其他一切生物的重要工具,也是人類思維的有聲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我們整個的人生成長過程中,語言都佔有不可或缺的、無法替代的位置。從兒童早期說出的第一個字、詞、句,到一生不斷的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溝通和交流,語言便無處不在。但語言並不是先天便具有的本能,而是通過後天的培養才能學會的,到了一定的時期人們可以模仿從外界獲取的聲音信息。語言與行為,都是兒童健康成長必須具備的交流工具。
  • 新中國70年社會溝通方式變遷與展望
    社會溝通方式的深刻社會變革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以及對社會治理帶來的變革都將是深遠的,培育健康積極的溝通方式是新時期社會治理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由於熟悉,面對面之間的交流和語言之簡潔,有些交流甚至不需要言語,可以「不言而喻」,人們也比較容易感受「言外之意」。熟人社會中的面對面交流進行「察言觀色」也比較容易。這樣社會中的人們內心世界也是比較容易透視的 。 面對面的交流不是傳統農業社會唯一的溝通方式。出門在外的家人、親戚、朋友之間的信函、電話、電報、口信等也是社會溝通方式,只是比較稀少,不普遍。
  • 【芭迪熊】英語從來不止於一種語言,它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英語從來不止於一種語言,它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 孩子的問題行為,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他們通過行為的「語言」在和父母溝通。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可能因為詞彙、認知的限制,也可能因為焦慮、恐懼的情緒影響,他們通過語言的能力表達並不容易。即使是成年人,有時候我們都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感受。當孩子沒辦法用語言表達的時候,他們就會用行為來跟成年人進行溝通。比如,有位媽媽帶孩子參加夏令營,活動結束時,孩子死活不肯去拍集體照,讓大夥都在等他。
  • 語言發育遲緩,選對幹預方式最重要!
    早期強化行為幹預是一種在一對一形式下,利用分散式訓練來教授各種語言行為的綜合治療方案。該治療通常是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的,一般從患者的家庭開始,逐步轉移到早期教育機構或者其他便於新技能學習的情境中。功能性溝通訓練是一種結合對具體適應不良的溝通行為進行功能性分析的行為幹預治療,並教授以替代行為。
  • 兒童溝通障礙的定義與分類
    從兒童發展角度分析,言語和語言發育遲緩是兒童期最常見的溝通障礙形式,特指在兒童語言發育過程中,語言的理解、表達、使用等能力落後於其生理年齡正常發育的兒童,在語言學習上需要幫助,或在協助下仍然發展有限。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協會綜合語言發展的要素、疾病等因素,進一步擴充並完善了溝通障礙的概念。
  • 讓語言發育遲滯兒童開口的三個方法
    語言發育遲滯兒童的三大障礙之一就是語言溝通,可語言對於幫助他們順利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生活非常重要。因此家長往往需要努力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語言。家長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幫助孩子們從聽而不聞轉變為主動溝通!、動畫片等方式為兒童營造一個有聲語言模仿習得的環境,豐富其語言信息量。
  • 心靈成長 & 兒童/青少年沙盤遊戲團體成長小組招募~
    遊戲就是孩子的語言,當我們讀懂這門語言,才能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兒童/少年時期,是一個孩子情緒認知、自我意識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孩子的小世界裡有他們的遊戲規則,也有他們的開心和煩惱。
  • 劉焱:玩具和遊戲對兒童究竟有多重要?
    玩具和遊戲材料是幼兒遊戲的物質基礎,也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要真正實現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教師就必須要研究玩具,研究兒童,研究教學策略。蘇聯心理學家艾裡康寧指出,玩具的起源出自於社會的需要。為了讓未來的社會成員具有掌握工具必需的一般能力(如視覺運動的協調、細小而準確的動作、靈活性等),成人為兒童創造了玩具,即有助於兒童練習「一般能力」的專門物體。成人教兒童使用這些玩具的方法,兒童藉助於這種玩具來模仿那些他們還不能參加、但又很想參加的成人的生產勞動和生活活動。玩具把幼兒與真實的物質世界聯繫在一起。玩具凝結著人類社會的文化歷史經驗。
  • 對3歲前兒童智力開發 語言輸入最重要 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嗎?
    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對大腦神經系統的開發和利用是重中之,豐富的環境會給大腦神經系統提供有力的刺激,進而使兒童的大腦形成固定的神經迴路,促進各種潛能得到開發和完善。持續的語言輸出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只需要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注意細節和豐富程度,以及對語言輸出這個行動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