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購物中心餐飲面臨生死博弈 熱餐飲下的冷思考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昨天中午11時許,在市區一家購物中心內,一年輕顧客說,中午約朋友吃飯,他先來排隊等位子。「尖峰時段等號吃飯顧客,最多時要一兩百人」,每到吃飯時段,特別是節假日高峰期,在市區購物中心不少特色餐飲店門口,排隊等吃飯的場景司空見慣。

  據市商業聯合會近期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調研的本地123個大型商業項目中,商業綜合體和購物中心餐飲佔比已從原來的二成擴大到三成,有的甚至上升到四至五成。不斷上漲的房租,是「揮淚告別」的直接原因。部分新開商業設施「生地」變成「熟地」後,租金、經營成本大幅上漲,部分進駐餐飲企業無奈退場,生命周期短。

  市民請客就餐方式改變

  購物中心餐飲店擴容「熱火朝天」

  「到購物中心吃飯,停車方便,還能順便購物、看場電影」,據楊女士介紹,原來請客吃飯習慣去社會飯店,現在改變方向,夫妻倆帶著兒子到購物中心,吃喝玩樂可以一站搞定。

  白領顧小姐說,購物中心內從蘇州小吃到西餐、火鍋、料理等,各種特色、時尚餐飲集聚,選擇面多口味豐富,無論朋友小聚還是家庭會餐,她都喜歡放在購物中心。

  市民就餐方式改變的背後,市區餐飲行業老闆開店的眼光,也在發生顛覆性的改變。近期同濟綠寶店傳出續籤消息,據介紹,市區首家規範的購物中心是2007年亮相的綠寶廣場,同濟酒店作為市區餐飲行業首個「吃螃蟹者」,8年前將店堂「搬」到綠寶4樓。這一打破市區餐飲行業選擇沿街一樓門面開飯店的嘗試,曾讓不少業內人士形容為「驚險一躍」。「這次又續租5年」,據經營者表示,首期籤約經營8年後,準備繼續「紮根」購物中心經營餐飲。

  無獨有偶,這兩天水天堂貴賓樓5年期滿即將撤退的消息,引起業內關注。據介紹,隨著水天堂貴賓樓的租約到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以貴賓樓、新嘉餘樓、南開、福記、阿雷等餐飲「巨無霸」為代表的開店模式,將全面淡出。水天堂董事長梅潤身表示,從目前開出的40多家西餐廳看,已進入蘇州印象城、杭州恒隆等商業設施,今後不會再選擇馬路邊上開店,選址戰略將瞄準「銷品茂」等商業地產。

  市區餐飲店進駐購物中心等商業設施,成為餐飲行業新趨勢。「上門招商的綜合體、購物中心,每年都有10多家」,市餐飲業商會會長陳素興報出了一長串「上門招商名單」,據他介紹,去年接待的上門招商數量最多,目前僅進駐購物中心等商業設施的會員單位,已有100多家,得月樓、百盛、新梅華、巴蜀傳香等市區一大批傳統餐飲企業,爭相加入在綜合體、購物中心、百貨商家等商業設施開店浪潮。

  據市商業聯合會近期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調研的本地123個大型商業項目中,商業綜合體和購物中心餐飲佔比已從原來的二成擴大到三成,有的甚至上升到四至五成。據統計,今年1到4月,我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0.5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1%,實現住宿和餐飲業零售總額177.35億元,同比增長10%。綜合體、購物中心、百貨商家等商業設施餐飲,成為新增長點。

  進駐企業面臨「漲租金」

  本地首家美食廣場退場「澆盆冷水」

  「原來一直來這裡吃燜肉麵」,昨天一市民說,歐尚朱鴻興美食廣場開了好幾年,以前買菜購物的同時,習慣順便吃點小吃,沒想到說關就關了。「進購物中心等商業設施的餐飲商家,最快的不到一年就關門撤退了」,市區餐飲企業開進商業設施的新一輪開店潮中,無論綜合體、購物中心,還是大超市、百貨商家內,短短數年間,黯然退場的餐飲企業數量不少。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本地多家老字號、知名小吃首次「抱團」,進駐大超市「探路」的美食廣場,朱鴻興美食廣場開業5年後的撤退,引發業內的警覺與反思。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餐飲企業進駐商業設施「高歌猛進」的浪潮中,不少餐飲企業面臨生命周期短的嚴峻考驗,一場新的生死博弈已經浮出水面。

  「撤退屬於無奈之舉」,據朱鴻興董事長俞水林介紹,2008年夏季,正在擴建的歐尚超市向他們發出邀請。他們投入200餘萬元進行裝修後,2009年11月開出了美食廣場。這一市區首家進駐大超市的美食廣場,頭兩年每個月最高能做80餘萬元生意。經歷了「蜜月期」後,隨著市區購物中心等的密集開業,朱鴻興美食廣場面臨衝擊,生意出現下滑。「首期籤約租期5年」,俞水林說,從5年經營看,儘管後期客源分流,但無論市民還是進駐企業,對這樣的新模式都比較認可,美食廣場銷售額保持在每年600萬元左右。

  不斷上漲的房租,成為「揮淚告別」的直接理由。俞水林算了一筆帳,按照首期合同,第一年租金70萬元,以後每年遞增。去年底租期到期,根據新合同,每年租金漲到120萬元左右,再加上遞增幅度,最後要達到150萬元左右。「從房租遞增成本測算,最後兩年肯定會賠錢」,俞水林說,如果提前終止合同,還要賠掉20多萬元的保證金,反覆測算後,最終做出了撤退的決定。

  房租等成本是餐飲企業進駐商業設施的關鍵考量對象。「開業招商初期,好的餐飲企業甚至比零售品牌還難談」,購物中心某資深人士透露,由於招商競爭激烈,只能採取「放水養魚」。據陳素興介紹,從這兩年新開業的商業設施看,為吸引人氣培育市場,對餐飲企業通常開出優惠的首期條件,不僅首期房租低,有的還開出半年、一年,最高達到二年的免租期,此外還有免裝修期房租、降低物業管理費用等。

  「看中前兩年免租金才進的」,市區一家知名餐飲企業當家人坦言,去年開進一家新開購物中心後生意紅火,不過這家購物中心今年開的新店,沒有免租2年優惠條件,他不準備「冒風險」。據介紹,從目前購物中心和進駐餐飲企業籤約看,小餐飲、輕餐飲一般籤約周期只有3年,中型餐飲在5年,大型餐飲在6到10年,這也造成部分新開商業設施「生地」變成「熟地」後,租金、經營成本大幅上漲,部分進駐餐飲企業無奈退場,生命周期短。

  開店熱中要冷靜考量

  特色餐飲新模式如何「跳出怪圈」

  餐飲企業進駐各種新興商業設施,為本地餐飲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並非皆大歡喜。在這輪新變革中,如何走出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怪圈,延長餐飲企業生命周期,創出適合新興商業設施的餐飲之路,顯得尤為關鍵。

  據業內人士介紹,市區餐飲行業先後經歷了多個標誌性發展歷程,1996年嘉餘坊開出首家民營酒樓嘉餘樓,繼傳統餐飲街太監弄之後,嘉餘坊、學士街、鳳凰街、十全街等,形成餐飲集聚為特徵的美食街;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起,一批餐飲大賣場出現在市區,最大的面積達上萬平方米。由於一些餐飲企業盲目「趕浪潮」,投資失誤造成不少浪費。

  「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進駐新興商業設施」,據市商業聯合會發布數據,到2013年底,蘇州中心城區已建各類購物中心超過40家,在建購物中心超過30家,去年以來多家購物中心陸續開業,為餐飲企業開闢廣闊的新天地。電商的崛起,以餐飲業態等為主的體驗型消費,成為新興商業設施內的「香餑餑」。據一位購物中心老總介紹,為吸引客源,不僅購物中心等商業設施不斷擴展餐飲等特殊業態的比重,市區人民商場、長發商廈等傳統百貨商家,也在調整中新增餐飲業態。

  市區餐飲企業進駐新興商業設施的大浪中,要冷靜考量。「還在尋找合適的商業設施開店」,俞水林說,在選址、經營模式等方面,會下更大功夫。據業內人士分析,本地餐飲界有句行話,看一家店能否成功,要經歷「三個黃梅四個夏」。從目前在新興商業設施中生存良好的餐飲看,集中在定位大眾、時尚度高、有特色的餐飲企業。對新興商業業態來說,探索適合餐飲企業的合作模式,建立新型房東、房客關係,共同凝聚人流,才能真正實現合作共贏。而對市區餐飲企業來說,針對新興商業設施需求,不斷調整經營理念,尋找合理的投資、回報模式,才能創出品牌「活」出精彩。
  (蘇州日報 尤薇)

相關焦點

  • 蘇州中心60家餐飲恢復堂食!
    在嚴抓防控的前提下,園區各商業載體、商場、鄰裡中心等正慢慢恢復往日的模樣,迎來商業復甦的「春天」。做細做實防控商業回暖「進行時」午間用餐時刻,在蘇州中心商場內餐飲店鋪門口,外賣小哥和取餐客人正有序排隊等待……經歷了漫長的沉寂期之後,園區商業正進入「回暖」時刻部分符合要求的餐飲店逐漸恢復堂食服務。
  • 引入網紅餐飲 悠唐購物中心大換血
    面對新消費時代,購物中心如何創新轉型滿足當下消費需求成為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近日,悠唐購物中心正在進行餐飲業態的調整,入駐了大量符合年輕客群需求的餐飲品牌。
  • 蘇州中心60家餐飲恢復堂食!
    在嚴抓防控的前提下 園區各商業載體、商場、鄰裡中心等 正慢慢恢復往日的模樣 迎來商業復甦的「春天」 為提振商業企業和消費市場信心,日前,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孫揚澄主持召開重點
  • 全國購物中心餐飲品牌分析 休閒餐飲類佔比最高
    行業概述三:連鎖品牌渠道偏好   區域家庭型購物中心是連鎖品牌偏好度最高的類型,其次是都市時尚購物中心;   休閒餐飲類別在各類購物中心滲透佔比均最高;   其他三個類別在社區型項目的滲透佔比最均衡
  • 蘇州中心、永旺……園區這些商業體的餐飲衛生嗎?
    榜上有名的園區餐飲2018年園區繼續深入推進「蘇州中心、永旺夢樂城園區湖東店、獨墅湖鄰裡中心、華誼兄弟電影世界、金雞湖商務區教育片區榮獲江蘇省2018年度餐飲質量安全示範店(食堂)稱號詳細名單如下(下劃查看)你的公司、你家孩子的學校有沒有上榜?
  • 購物中心餐飲處虧損邊緣 依舊處於弱勢
    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承租能力低、利潤率有限,但在商場新一輪的業態調整中,有高聚客力的餐飲業態還是迅速走紅。  商場   犧牲利益邀餐飲入駐  在電商與消費低迷的雙重夾擊下,無論是百貨還是購物中心正在進行一場以服裝、化妝品等零售業態為主的「瘦身」計劃。電商帶來的便捷購物讓消費者實現了宅在家中「買天下」。
  • 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大換血 引入多家網紅餐飲
    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大換血 引入多家網紅餐飲來源:聯商網2019-03-28 15:00面對新消費時代,購物中心如何創新轉型滿足當下消費需求成為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近日,悠唐購物中心正在進行餐飲業態的調整,入駐了大量符合年輕客群需求的餐飲品牌。在分析人士看來,雖然該區域對餐飲需要旺盛,但當下大量商業項目逐漸崛起並不斷升級,也對悠唐購物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悠唐需要增加的是偏向工作日需求的商務支持類商業。引入「吸粉」品牌悠唐購物中心嘗試著為自己換血,引入了多家「網紅」年輕化餐飲品牌。
  • 這就是購物中心盲目增加餐飲業態的後果!
    飽和,直接導致的事實是:客群就那麼多,帶來購物中心之間的過度競爭,人流量稀少,各家都吃不飽飯。 前幾年,購物中心還是香餑餑,每個城市就那麼幾家,整個城市的人都進去逛街、購物、休閒、消費,帶來購物中心的繁榮。同樣,餐飲開在裡面,也跟著吃香,巨大的人流量讓更多的餐飲享受購物中心帶來的紅利。
  • 辛香匯許堅:餐飲是否符合購物中心定位決定其成敗
    尤其是在一些流動人流較少的住宅區,普通零售、百貨服裝等對人流依賴較大的業態難以生存,而餐飲、休閒、娛樂等服務型業態卻能夠很好的吸引人流。雖然購物中心的重頭戲是購物,但在實際操作中,餐飲、娛樂等休閒業態是目前購物中心的重要人氣來源。在上海有這樣一家川菜館,從上午十一點開業到晚上十點停止排隊人流不斷,雖然可以訂位,但訂到位子很難,好位子要至少提前兩周預訂。這就是辛香匯。
  • 全國餐飲最多的購物中心有哪些? 上海日月光拔頭籌
    (贏商網浙江分站報導)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離不開零售業態,每個購物中心或商業綜合體都有多種業態組成,傳統的有百貨、超市、餐飲、零售、休閒娛樂等五大業態,隨著購物中心的發展,業態組合也開始變化,出現快時尚、兒童業態、文化主題體驗等等,以前的主力業態百貨、超市在購物中心的地位有所減輕,特色餐飲、快時尚、集合店、兒童業態則成為當下購物中心最青睞的業態。
  • 悠唐購物中心變了!為了年輕人,開始引入多家網紅餐飲品牌
    全文共1657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面對新消費時代,購物中心如何創新轉型滿足當下消費需求成為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近日,悠唐購物中心正在進行餐飲業態的調整,入駐了大量符合年輕客群需求的餐飲品牌。在分析人士看來,雖然該區域對餐飲需要旺盛,但當下大量商業項目逐漸崛起並不斷升級,也對悠唐購物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悠唐需要增加的是偏向工作日需求的商務支持類商業。
  • 購物中心最受歡迎餐飲、娛樂、快時尚等品牌排行榜
    12個品牌,她們是麥當勞、DQ、酷聖石、麵包新語、禾綠迴轉壽司、黃記煌、一茶一坐、釜山料理、哈根達斯、漢堡王、和民居食屋和太平洋咖啡;   在所有的餐飲類別中休閒餐飲又因其品類業態的多元化、對物業要求的靈活性、對消費駐留的推動下,以及相對高租售比等因素成為購物中心,甚至是百貨購物中心化後的招商香餑餑。
  • 金海華:深耕蘇州,用「小」餐飲做出大市場
    但比很多已消弭於餐飲界的餐企幸運的是,金海華在短期內打破原有的大餐飲形象,走向大眾,完成轉型。  而讓人意外的是,在整個餐飲業急速轉向標準化、連鎖化的大背景下,金海華不是靠追逐潮流實現逆轉,它依然保持傳統餐飲相對較重的後廚體系,堅持不建中央工廠,並深耕蘇州地區,不向外擴張,門店最多的小愛品牌僅有7家門店。
  • 購物中心「食草」風潮來襲 老餐飲品牌突然改頭換面
    杭州 K PRO近期,美團點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中指出,目前餐飲行業正面臨消費升級的重要節點,未來既健康又高顏值的餐廳更容易吸引新生代消費者。有調查研究顯示,輕餐飲在購物中心經營面積佔比將達到8%-10%,毛利率更高、抵抗培育期商場經營風險的能力更勝一籌、租金承受力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 不再是「隱秘的角落」,素食餐廳要成為購物中心餐飲新物種了?
    黑天鵝事件的反覆讓肉食產品的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不僅餐飲巨頭紛紛加碼素食產品業務,素食餐廳也從街邊、社區逐漸出現在購物中心,以餐飲行業「新物種」的形象一步步出圈。而另一方面,關於素食餐廳生命周期長短的探討也從未停止。4月22日,深圳最大素食館新梅園宣布結業,更是讓不少消費者扼腕嘆息。
  • 百盛獨木難支 愛琴海購物中心巨量餐飲模式遇阻
    百盛獨木難支 愛琴海購物中心巨量餐飲模式遇阻來源:聯商網2014-03-11 08:59  百盛在華上市九年來最差業績出爐後,新店仍在水深火熱中掙扎,這讓曾一度想從中借力的同行有些始料未及。入市近半年,紅星美凱龍旗下紅星商業打造的首個商場愛琴海購物中心(MALL),本想共享百盛的客流,因而打出了巨量餐飲配套的概念。不過,鄰居百盛的獨木難支,讓愛琴海購物中心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同時,這也給紅星的商業帝國夢蒙上一層陰影。  交出九年來最差業績後,百盛的衰退跡象還未緩解。昨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百盛太陽宮店看到,曾經滿員的商場開始出現品牌空缺。
  • 購物中心最受歡迎的餐飲品牌TOP50分析報告
    購物中心最受歡迎的餐飲品牌TOP50分析報告來源:聯商網2017-04-14 08:54餐飲品牌 TOP50 測評方法1、以行業大數據為依據2016 年全國商業中心餐飲品牌 TOP50 是首次在無參評單位、無候選企業、 無獎項設計的客觀狀態下,完全依據行業大數據進行的測評。
  • 新奧購物中心餐飲業態超三成
    6月10日,第三屆「首都國企開放日」開幕,北京商報記者跟隨北投集團參觀新奧購物中心開發利用成果。北投商業公司總經理助理薛麗麗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截止去年年末新奧購物中心(以下簡稱「新奧」)地下餐飲體驗業態品牌數量佔比超過三成,今年下半年,新奧在餐飲兒童娛樂基礎上,將重點打造零售家居體驗等生活文化業態。   具體來說,北投商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奧涵蓋了百貨、零售、餐飲、親子、娛樂體驗、生活居家等10個類型。
  • 數據詳解:購物中心餐飲業態配比到底多少才合適?
    目前,購物中心把餐飲分為大餐飲、中餐飲和小餐飲,大餐飲全天坪效在2.3萬元,中餐飲與之相當,小餐飲在1.8萬元。從收取的租金和銷售額監控上看到,餐飲業態的承受租金最高不超過其銷售收入的18%。通過對覆蓋全國74個城市的購物中心資料庫解析,連鎖餐飲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在目前中國購物中心的經營現狀、運營規律及發展趨勢如下:   餐飲二、三線坪效增長勢頭猛於一線城市   餐飲業態客流、人氣提升作用明顯,是體驗式商業對抗電商等市場衝擊的有效手段。
  • 未來商場招什麼餐飲能火?做什麼餐飲能紅?
    燜鍋/乾鍋、燒烤/鐵板燒,單品穩步發展   複合餐飲、輕餐,發展勢頭佳   三、典型購物中心新進創新餐飲品牌解讀   四、購物中心餐飲招商新趨勢預測   1   整體業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