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書包減重,為身體減負」實驗學校做了一個月效果驚人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家長在家稱重

學校門口值班老師抽測

每天早晨出門前,育才實驗學校三年級學生孫敬原的媽媽都會徒手給兒子的書包稱重,在手上掂量掂量,如果感覺書包重量超過娃體重的10%,她就要協助孩子減輕書包重量。這是育才實驗學校實行的「給書包減重,為身體減負」青少年關愛行動,新規一出便得到家長和學生的支持。實驗一個月後,家長們發現,原來沉重的書包變輕了。那麼,他們是怎樣給書包減負的?

調查

家長集體為書包稱重低年級超重現象多於高年級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每天放學後各個學校門口都會出現書包」交接儀式」,家長見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接過書包扛在自己肩上。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背書包呢?家長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書包太重了,孩子背不動。」

育才實驗學校發起了一項調查,歡迎全體學生家長一同給書包稱重。「家長參與率高達99.87%。」育才實驗學校副校長郭園園告訴記者,從反饋的數據來看,低年級學生書包重量超負荷的現象較為嚴重,超重佔比均已達60%以上,高年級情況有所好轉,但超重比例仍有縮減空間。

為啥低年級書包超重比例超過高年級?超重的書包裡裝了啥?郭園園告訴記者,在徵得學生同意後,老師們打開書包,發現低年級小朋友的書包裡,除了教材,還有豎笛、水彩筆和課外書等物品,「一方面低年級學生不太會整理書包,加上體重較輕,所以超重就會明顯高於高年級。」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學會整理書包了,把不用的書從書包裡拿出來,所以到了高年級超重現象明顯好轉。

醫生

書包重量不超過體重10%否則易壓彎脊柱

那麼,超重的書包對學生會產生什麼影響?「書包重量與自身體重最大比值已到50%,實際上孩子們是難以承受這些『壓迫』的。」在對比大量數據後,廣陵區中醫院醫生劉婧告訴記者,學生每天背一個15公斤重的書包,相當於每天背3袋大米或30瓶飲用水重量的書包上學,這會對學生的脊柱健康產生較大影響。

「脊柱容易變形,骨骼生長受抑制,從而造成身高發育受影響。如果孩子骨質疏鬆,則容易引起脊柱側彎。」劉婧建議,一般書包重量不大於自身體重的10%,也就是說40斤重的娃,最多只能背4斤重的書包。

行動

家校協力「減重」自編「書包減重」行動指南

孩子肩膀上的書包能不能輕下來呢?為了給書包減負,老師們絞盡腦汁。育才實驗學校推出的第一項舉措就是培養孩子勤於整理書包的好習慣,明確不同學科課本、工具書、學具等家校處置建議,指導學生養成自理習慣,隨後還推出了「書包物品整理清單」讓家長有據可依。

「低年級學生動手能力較弱,自理能力還在慢慢培養之中,以往都是大人們幫助,現在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科學擺放,充分合理地運用抽屜,比如將《經典誦讀三百篇》等每天學習的書本放進抽屜,不帶回家。」郭園園介紹,「老師針對書包與體重佔比超出10%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學生正逐步養成每天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育才實驗學校還制定了「『給書包減重,為身體減負』青少年關愛行動指南」,從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四個方面制定「減負」舉措,比如,老師要嚴格按課表安排規範執教,杜絕隨意調課等違規教學行為等。「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加強家校聯動,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郭園園告訴記者,這項行動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

效果

培養「減重」好習慣還有配套減負舉措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育才實驗學校10月推出 「給書包減重,為身體減負」青少年關愛行動。一個月後,老師們通過數據匯總發現,學生書包的重量確實減輕了,平均達標率從前期的41.3%提高到98%。

「一開始用彈簧秤,現在我已經可以徒手『稱重』了。」孫敬原媽媽告訴記者,每天出門前用手掂量掂量書包,超重就看看能不能少帶點物品。

一年級學生家長董雅麗對「書包減重」也深有感觸,「整理書包活動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減輕了孩子小小身軀上的大大負擔,我們非常支持!」

郭園園透露,給孩子減負,僅僅從書包重量上減還不夠,「我們後續措施也已經相繼完善,嚴格控制回家作業量,引導家長少給孩子買複習資料等。」學校還將建立青少年關愛行動考評長效機制,目前已經達到了「百分百」全覆蓋,力爭「百分百」全合格,「從小處抓起,從基礎做起,讓書包更輕便,讓身體更健康。」 記者 田文薈

相關焦點

  • 減負,從給書包減重開始!
    問題不容小視,沉重的書包會壓垮孩子的健康。那麼,孩子肩膀上的書包能不能減重、輕下來呢?今年9月初,育才實驗學校開展了「給書包減重 給身體減負」的青少年關愛行動,如今,三個月過去了,效果如何?一起去看看。同學,我來稱下你的書包有多重,你書包重2.835公斤,也就是五斤多,你的書包重量是合格的。
  • 減負並非只是給書包減重
    小學生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去上學校,是以前人們常見的場景。可是眼下,很多小學門口,要麼是小學生背著死沉死沉的書包,根本蹦跳不起來,要麼就是家長幫著背書包,等到校園門口再交接給孩子背上。(3月9日 中國新聞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句「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既能夠快樂成長,又期盼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這樣的焦慮從孩子在母親的腹中開始孕育一直持續到幼兒園、小學直至成年。父母從知道孩子降臨的那一刻開始,就希望自己能為孩子準備好畢生所需。
  • 孩子書包超重 需要適當減重
    杭州爸爸吐槽:兒子的書包我都拎不動》,引發了家長們的討論。(10月11日 《錢江晚報》) 隨著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他們的課外輔導作業也呈現上升趨勢。據統計,三年級之後,學生書包的重量明顯變重。40公斤男生的書包重量達到了10公斤,這對於家長來說,無疑會產生憂慮。
  • 一年級小學生書包超6斤 課業減負先從書包減重開始
    一年級小學生書包超6斤 課業減負先從書包減重開始 原標題:   新學期開學後,孩子們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部分家長發現孩子的書包似乎越來越重了。
  • 26公斤重小學生書包超4公斤 如何給書包減重?
    那麼,太原中小學生負擔重不重,他們的睡眠時間夠不夠,課外班上得多不多,今起,本報推出「中小學生減負」系列報導,關注他們身體上、心理上、學業上的負擔。  小學生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去上學校,是以前人們常見的場景。可是眼下,很多小學門口,要麼是小學生背著死沉死沉的書包,根本蹦跳不起來,要麼就是家長幫著背書包,等到校園門口再交接給孩子背上。  小學生的書包到底有多重?
  • 長沙某小學校長呼籲書包減重!救救孩子的頸椎
    5月22日上午,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小學副校長陳紅在路上遇見了學校合唱團的5年級學生小曹微弓著身子走路,便一把攔住她。「背彎成這樣了,太不好看。書包很重啊!都放了什麼?」陳紅問道。陳紅關注小學生書包過重現象已經很長時間了。
  • 【課程部】書包減重四部曲
    音樂學科教材為國家循環使用教材,平時由老師統一收納管理,只在課堂教學使用的時候才發到孩子們的手上。很多孩子對音樂學科感興趣,為了滿足他們學習的需求,也為了落實學校書包減重的工作精神,音樂學科老師們定期將學習材料通過曉黑板平臺進行推送,減少了孩子們負重奔波,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 CAMS懸浮背包,真實減重更護脊
    說到孩子們的脊椎保護,我們其實除了可以從課間操、課桌椅符合率、課外運動時間監測入手,我們還可以選擇通過為孩子們選擇減重書包從而達到最有效的護脊、減負效果。那麼普通書包和懸浮減重背包到底存在什麼區別呢?就拿最近備受好評的CAMS懸浮書包來說,CAMS設計研發團隊經過長達8年的研究,終於研發出一套獨有專利懸浮減重系統,並將系統應用到背包設計中。相比孩子們在使用普通書包時,因為走路重心上下移動,而導致書包也跟著肩膀上下移動從而對孩子們造成的肩膀勞累乃至對脊柱的傷害。CAMS懸浮書包則利用CAMS獨有的懸浮減重系統,通過對彈性勢能的蓄能和釋能,讓雙肩包不再跟著孩子們的肩膀運動,不再做無用功。
  • 減負,從書包減起(圖)
    書包「減負」量化  重量不超過學生體重10  %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書包平均重量為3.5公斤,初中生書包為5.5公斤,書包超重現象十分嚴重。  「儘管給學生"減負"的呼聲日益響亮,可孩子們的課業負擔卻不見減輕,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假減負真加壓"的情況。這一點,孩子們背上依舊沉重如小山的書包是最直觀的體現。」青羊區教育局長婁進對此深有體會。
  • 茶山鎮中心小學開展「給書包減重」活動
    ■值日生在給書包稱重 學校供圖作為每個上學孩子的必備品,書包的功能不言而喻,但過重的書包對於小學生來說,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同學,你的書包超重了。」「學校剛開始開展稱書包活動時,大部分學生的書包是超重的,有的甚至要比年齡段的標準重量重一倍。」為何會出現書包普遍偏重的情況?李相偉分析,主要原因是同學們沒有整理歸類的習慣,把當天不用的課本、課外書、學習資料和文具等的全部放在書包裡,沒有進行整理,造成書包超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家長為孩子準備的書包是拉杆式的,書包本身的重量就比較重。
  • 26公斤重的小學生書包超過4公斤 如何給書包減重?
    3月5日、6日、7日,記者連續走訪位於長治路、并州路、學府街、五一路等多所小學,發現很多小學生都背著沉重的書包。記者拿著彈簧秤為10餘名小學生的書包進行了稱重。小學生的書包多為3到4公斤,部分高年級的小學生重約6公斤。
  • 小學一年級書包超6斤 媒體:課業減負先從書包開始
    課業減負先從書包減重開始  本報記者 姚曉丹  新學期開學後,孩子們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部分家長發現孩子的書包似乎越來越重了。  北京市朝陽區小學一年級學生曉曉的媽媽為女兒準備了「布料特別薄」的書包。她告訴記者:「本來要準備拉杆箱,但是學校不允許用,只好用這種『布兜子』。
  • 為給學生減負,連續10年「書包不回家」
    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制定了30條減輕學生負擔的具體措施,被稱為「減負30條」。今年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時,再次被問到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問題。這說明給學生減負依然是一個關注度較高的話題。
  • 快閃記憶體為書包減負
    快閃記憶體為書包減負  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的學生不必每天背沉重書包上學  新華社9月13日電根據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的新計劃,那裡的學生再也不必每天背沉重書包上學,小巧的快閃記憶體將是學生們的新書包。  英國《泰晤士報》13日報導說,濱海阿爾卑斯省一共1.3萬名升入初中的學生都收到了存有部分課文的512兆快閃記憶體。
  • LETOPO樂同護脊減負書包,經權威機構評測,釋壓減負真憑實據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具有幾大權威性的,實驗室、中心,其中,為樂同護脊減負書包檢測的是人因與工效學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要致力於工效學基礎應用研究和工效學標準化研究,為產品和環境的人性化設計提供規範化科學規範的工效學技術支持和數據支持,其中就包括對兒童用品人因與工效學研究及測評技術服務。簡單來說,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是一個具有專業性、權威性的研究院。
  • 光明日報:小學一年級書包超6斤,課業減負要先從書包開始
    一部分家長發現孩子的書包似乎越來越重了。北京市朝陽區小學一年級學生曉曉的媽媽為女兒準備了「布料特別薄」的書包。她告訴記者:「本來要準備拉杆箱,但是學校不允許用,只好用這種『布兜子』。孩子的課本練習冊太多,每天數十本課本資料放在書包裡,實在太重了,減負能不能從孩子書包的重量減起?」
  • 先給書包減重,再談「孩子書包該誰背」
    ——本文系紅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在深圳一小學門口,一名校長站在放學來往人流中,堅持取下家長肩上的書包,示意讓孩子自己背,一個不落。校辦工作人員稱,這是校長的一種教育理念,希望孩子們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給書包減肥!茶山這所學校有妙招
    為給孩子們減負茶山鎮中心小學開展「給書包減重」活動每天隨機抽查學生的書包稱重對超出重量的學生進行登記和溫馨提醒快跟茶山仔一起去直擊現場△對持有超重書包的學生進行登記和溫馨提醒「現在是孩子們長身體的時候,脊椎承受能力有限,書包過重會影響孩子脊柱和頸肩背部的健康。
  • 為什麼不能買被神化的日本書包?兒童減負書包品牌推薦
    為孩子選書包,並不是簡單地看圖案、看價格、看款式。比如最近幾年受到大家追捧的、被神化了的「日本書包」,日本書包適合中國孩子嗎?真正懂行的人是不會買給自己孩子用的。內行人會選什麼樣書包給孩子呢?真正適合孩子的是減負護脊書包,兒童減負書包品牌有哪些值得推薦?
  • 「電子書包」:「添憂」還是「減負」?
    新華社福州9月23日電(記者陳弘毅吳劍鋒)新學年,福建泉州部分家長反映,其孩子所在學校引入「電子書包」用於課堂教學,讓家長自願選擇購買,此舉引發不少家長的關注。徐先生孩子所在年級有18個班,其中有8個「網絡實驗教學班」。老師在入學前的摸底考試後致電部分家長,告知網絡實驗教學班的上課進度較快,專門為考試成績較好,且能夠接受新型網絡教學的學生準備。但前提是購買一款2000多元的「電子書包」,如果不購買,則視為放棄名額,自願進入普通班。「不少家長認為,『實驗班』肯定比普通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