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書包超6斤 媒體:課業減負先從書包開始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課業減負先從書包減重開始

  本報記者 姚曉丹

  新學期開學後,孩子們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部分家長發現孩子的書包似乎越來越重了。

  北京市朝陽區小學一年級學生曉曉的媽媽為女兒準備了「布料特別薄」的書包。她告訴記者:「本來要準備拉杆箱,但是學校不允許用,只好用這種『布兜子』。孩子的課本練習冊太多,每天數十本課本資料放在書包裡,實在太重了,減負能不能從孩子書包的重量減起?」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減負再難也要減,不獲全勝不收手」。在減負攻堅深入開展的今天,書包的重量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減負的成果。

  小學一年級,書包超6斤

  3月12日下午3點半,北京市朝陽區日壇小學分校放學了。記者來到放學的孩子中間,隨機找了兩名一年級學生,為他們的書包稱重。女孩唐糖(化名)和男孩夏磊(化名)用的都是普通雙肩背包,在兩側口袋還放有保溫杯。小唐的書包去皮後稱重為2.11千克,小夏的書包去皮後2.09千克,質量大致相等,加上書包的自重,兩人書包均超過了3公斤。

  中小學生書包重,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早在2007年,四川成都等一些地方就出臺過「書包限重令」,對書包過重的中小學校長,要採取問責等行政處罰。有研究表明,書包的重量不宜超過孩子體重的十分之一,否則會引起脊柱側彎等一系列生長發育問題。

  為什麼書包重的問題經年得不到解決?小學一年級學生為什麼會超過6斤重?記者打開小唐的書包,一探究竟。

  唐糖的書包內部,用一個個透明文件袋分隔得秩序井然,每個文件袋中是一門課目要帶的所有東西。唐糖媽媽說:「語文要帶拼音本、描紅本、聽寫本等;數學就更多了,有課課練、作業本、口算本、各種卷子;英語也有練習冊。所以每個科目都不是單獨的課本,而是一整個系列,這樣無形中書包就重了起來。」

  北京市海澱區初三學生家長劉詩凡(化名)也向記者反映了書包變重這個問題,她的觀察是:「現在的教科書和我們當年上學時相比,變成了16開本,封面用紙也上升了一個檔次,書包當然會重起來。」為此,記者拿唐糖的語文、英語課本分別稱重,其中,語文課本重0.31千克,英語課本重0.17千克,都是16開本印刷,就記者的感受來說,並不太重。

  那麼,課本是否「逐年增重」?人民教育出版社宣傳中心主任吳海濤認為,這種現象並不存在。

  吳海濤表示,「書本逐年增重,應該是一種錯覺」。「2000年之前,80後、90後讀小學的時代,課本是32開的小開本。2000年左右,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課本變成了16開的大開本。但是,課本要遵循教學大綱的安排,不可能出現增加很多內容的現象。」吳海濤說。

  「同時,教科書的頁數多少有相關規定。而且從成本角度來說,由於國家對教科書的定價有上限,在紙張的利用上,基本上採用的都是膠印普通紙張,不可能用特別『重』的紙張。教科書製作精美,印刷精良,是這些年我們為增進學生學習興趣而做的努力,但書本變重的問題是不存在的。應該還是一些教輔資料的增加,加重了孩子的書包。」吳海濤說。

  小書包裡究竟多了什麼

  課本沒有變重,每天科目有限,為什麼孩子的書包卻總是鼓鼓囊囊?唐糖的媽媽為記者解開了謎團,她認為,作業多,課輔資料多,是書包重的原因之一。

  「孩子每天都有早讀時間。早讀的時候會讀語文、數學、英語的任意一門課,但是不確定是哪一門課,這樣,孩子就需要帶上這三門的所有內容,即使他們當天並沒有這門課程。」唐糖媽媽說。

  在唐糖書包的文件袋裡,最重的是數學課本、數學課課練、口算本、試卷,加起來共0.81千克。唐糖媽媽表示,當天如果有科學課,教具更重。「我家和小學就隔了條馬路,總共不到200米,我每天都去接她,就是想要給她背書包。」唐糖媽媽無奈地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於孩子書包太重的現象,不少家長都有共識,這也是一些高年級孩子家長為他們換成拉杆箱書包的原因。

  夏磊的奶奶對此也很困惑:「電視裡天天說減負,為什麼越減書包越重,越減作業越多呢?」

  儘管剛上小學一年級,但是夏磊和唐糖完成每天的作業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做得快,一個小時左右可以結束,如果有錯題需要改正,就會更長一些。」小唐媽媽認為,作業多也是書包重的原因之一。

  「學校自己印了很多作業和卷子,有些質量不好,黑白印刷的圖非常考眼力。比如數學作業印上一輛公交車,有幾個人上車,幾個人下車,讓孩子計算加減法。說實話,畫面印刷得太模糊以至於我都數不出來。我想,學校能不能少出點這種書面作業?同時,練習冊如果題目太多,能不能分成上下兩冊發給學生?這種簡單的算數加減,印成試卷練習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增加了學生的書包重量。」唐糖媽媽向記者抱怨道。

  此前,教育部曾出臺規定,要求小學三年級以下不能布置書面作業,但是一些學校對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比如語文作業,就與考試掛鈎,字詞聽寫不好就得不到高分。這次期中考試,我們也知道孩子的大概排名。」唐糖媽媽說。

  書包裡哪些東西可以減去

  「過重的作業負擔一定要減下去,比如小學一、二年級的書面作業,一定不能留,這部分是需要精簡的。」北京市回龍觀第二小學班主任于慧告訴記者。

  但于慧同樣認為,書包重同孩子的習慣和「對照課表整理書包的能力不足」也有一定關係。「其實,有一些作業或練習冊不需要背,比如語文課的配套書本有作文本、字帖、練習冊。其中,練習冊不需要背,因為是在課堂完成的。作文本和字帖有時也不需要。哪些需要背、哪些放在學校,學生需要對自己的書包進行整理。」

  于慧認為,書包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和課程的豐富有關。「比如勞技課,教具有剪刀、彩紙、橡皮泥等。美術課,需要帶48色的彩筆,光這套筆就很重。體育課,有時需要帶球拍、跳繩。音樂課、舞蹈課,則需要帶衣服和鞋子。每天孩子們的課程很多,生活豐富多彩,但是,這樣一來,一些學生沒有做好統籌安排,乾脆把課本練習冊全都帶著,如果再加上一節勞技、體育課的教具,書包自然就重了。」

  于慧指導學生們準備專門的口袋放教具,有的可以放在學校的柜子中,不用背來背去。書包的這一部分重量,可以通過「收納整理」適當減輕。

  「學習是一個過程,學習、練習、複習,周而復始。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我就引導孩子們在書本上做批註、隨筆,讓他們有勾畫的習慣,這樣加深印象。作為老師,我們會引導孩子做好學習生活的規劃,能放在學校裡的課本書籍,就不讓他們來回背。」于慧說。

  一些家長也提出自己對「書包減重」的建議。劉詩凡曾在海外工作,她觀察到不少國外孩子書包裡「只有幾張紙」。「因為教材可以回收,課本循環利用,這個經驗咱們能不能借鑑呢?」

  吳海濤表示,這個建議不太適應於「語數英等主課」。「一方面,我們必須要考慮成本,課本紙張大多是普通紙,同時語數英等課本孩子的利用率高,磨損程度也較高,循環利用的可行性不大。另一方面,由於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一些新知識、新理論需要及時補充進教材,主要科目的內容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循環利用的意義也不大。」

  但是,對於科學、美術、音樂等變動較小的科目,目前不少學校已經開始了試點循環課本。回龍觀二小就是如此,每節課課前由任課教師將課本、教具發給學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書包重的問題。

  (本報記者 姚曉丹)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小學一年級書包超6斤,課業減負要先從書包開始
    一部分家長發現孩子的書包似乎越來越重了。北京市朝陽區小學一年級學生曉曉的媽媽為女兒準備了「布料特別薄」的書包。她告訴記者:「本來要準備拉杆箱,但是學校不允許用,只好用這種『布兜子』。孩子的課本練習冊太多,每天數十本課本資料放在書包裡,實在太重了,減負能不能從孩子書包的重量減起?」
  • 一年級小學生書包超6斤 課業減負先從書包減重開始
    一年級小學生書包超6斤 課業減負先從書包減重開始 原標題:   新學期開學後,孩子們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部分家長發現孩子的書包似乎越來越重了。
  • 減負,從書包減起(圖)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金沙小學的老師在抽測學生的書包重量。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出臺相關規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書包「減負」量化  重量不超過學生體重10  %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書包平均重量為3.5公斤,初中生書包為5.5公斤,書包超重現象十分嚴重。  「儘管給學生"減負"的呼聲日益響亮,可孩子們的課業負擔卻不見減輕,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假減負真加壓"的情況。
  • 減負,從給書包減重開始!
    給孩子減負,是家長們共同關心的話題。有業內人士呼籲:小學生課業減負,先從書包減重開始,因為沉重的書包已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那麼,現在孩子的書包到底有多重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記者找來可攜式電子秤,給孩子的書包現場稱重。這名小學生剛上二年級,體重是56斤,背負的書包卻有將近十斤。隨後,記者又隨機找了十幾個孩子,看看他們的書包到底有多重。
  • 5.3斤,超重!武漢一小學「書包瘦身大賽」讓學生學會整理書包
    (圖為值日生在幫同學進行書包稱重。 記者彭年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訊10月29日訊「5.3斤,你的書包超重了喲!」10月29日早上,武漢市光谷實驗小學門口,該校副校長羅暉一邊給學生稱出書包的重量,一邊提醒那些重量「超標」的書包該「瘦身」了。記者了解到,從上周開始,該校在各年級分學齡段舉行了「整理書包大賽」,並要求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學生書包重量不得超過5斤,四年級至六年級書包不得超過7斤。(圖為同學看看書包的稱重。
  • 一年級書包10斤重,別讓小兒郎拖著書包上學堂
    「一直說要減負,可我娃娃才一年級,書包就已經有10斤重了,孩子都在長身體,你說這咋個辦嘛?你們調查一下,成都很多小學都這樣。」近日,成都市民孫女士打進華西傳媒呼叫中心熱線,呼籲關注小學生書包問題,給孩子減輕身體負擔。(10月30日《華西都市報》) 一些醫學專家建議,書包的重量應儘量控制在孩子體重的15%以內。
  • 一年級小學生書包有點重? 你家寶寶書包多少斤
    「怎麼一上小學,書包那麼重?孩子怎麼背得動?」開學以來,不少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在網上吐槽。小學生的書包到底有多重?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孩子書包沉甸甸的,拎在手上感覺肯定不低於5斤。」漢口一小學新生家長吳先生在該校家長QQ群中吐槽時,引起了其他家長的共鳴。
  • 杭州大關小學推行三斤半書包 書包怎麼放東西最科學
    製圖大關小學老師蔡玲玲  「這學期開始,一二年級同學的書包總重量控制在兩斤半以下,三到六年級同學的書包要在三斤半以下。」昨天開學典禮,杭州市大關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金英宣布,新學期開始,全集團900名學生統一背上學校配發的新書包。  新書包取名「三斤半」,為了讓新書包「名副其實」,今後,老師會在放學前拿著電子秤在教室隨機抽查,嚴格控制書包重量。如有書包超重,學生所在班級會被扣分處理。
  • 60斤的女兒背20斤的書包 孩子何時能真「減負」
    60斤的女兒背20斤的書包 孩子何時能真「減負」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07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滿滿當當足足有10公斤重,李女士女兒體重還只有30公斤,真擔心天天背這樣重的書包,對女兒的身體發育不利。
  • 武漢小學生書包重量平均輕了2斤 二年級重3-5斤
    該校校長金英認為,書包的重量一直都是學生負擔的象徵,因而想通過減書包重量來開始減負。新學期,我市部分小學也已啟動書包減負。近日記者走訪了武漢三鎮的多所小學,隨機調查了200位小學生的書包發現,二年級學生書包重量平均在3~5斤,六年級學生書包重量平均在8~11斤。
  • 為什麼不能買被神化的日本書包?兒童減負書包品牌推薦
    不同品牌還推出了各種附加功能,如能防溺、防震、GPS定位、防彈,報警器,救生圈,降落傘,防撞氣囊……還有廠家會推出,買書包附贈6年人身保險及6年免費維護等服務。以上因素不僅推高了日本書包的市場價格,也被傳得神乎其神,受到眾多中國家長的熱捧。但在急著掏腰包之前,先冷靜冷靜,看日本書包適合中國孩子嗎?
  • 陽明:「三斤半書包」能真正減負嗎?
    新學期開學,浙江杭州的大關小學900多名學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學校統一配發的「三斤半書包」。校長金英說,2012學年是學校的「輕負高質年」,要「輕盈童年」,不妨從控制書包重量做起。(9月5日《新華每日電訊》)  報導說,「三斤半書包」自重0。84斤。這個書包裝上必要的課本以及文具,不會超過三斤半。
  • 減負並非只是給書包減重
    小學生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去上學校,是以前人們常見的場景。可是眼下,很多小學門口,要麼是小學生背著死沉死沉的書包,根本蹦跳不起來,要麼就是家長幫著背書包,等到校園門口再交接給孩子背上。這樣的焦慮從孩子在母親的腹中開始孕育一直持續到幼兒園、小學直至成年。父母從知道孩子降臨的那一刻開始,就希望自己能為孩子準備好畢生所需。孕期有胎教,出生有早教,能寫會畫的時候參加書法繪畫班,能唱能跳了參加音樂舞蹈班。各種素質班、特長班,都是想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慢慢地,孩子的生活除了這些素質班、特長班,還會加上課外輔導班,為的是考試成績也能高人一等、快人一步。
  • 體重33斤書包竟達6斤 小學生背大書包現象嚴重
    體重33斤書包竟達6斤 小學生背大書包現象嚴重 2008年10月21日 17:35 來源:南方網 但正是這樣的一道風景線,讓家長們陷入了擔憂,因為孩子的書包太沉了,書包長度與孩子身高所形成的比例顯得有點畸形。難道,減負了這麼些年,孩子的壓力還是很大?   記者調查   小讀書郎背大書包   17日早上7時多,記者來到了位於龍眼路的金龍小學。當時正值學生上學時段,有些家長開小車、摩託車或騎自行車送孩子前來上學,有些則是步行。
  • 「書包稱重」實驗,寧波這所小學做了三年 最重的書包從10公斤減到...
    小學開學兩周,寧波市廣濟中心小學的「書包稱重」實驗再次開啟。上學日的早上8點不到,大隊輔導員董思遠老師就拿著電子秤出現在校門口,隨機對孩子們的書包進行稱重。「剛開學,有些孩子的書包又有點超重了,不過還好,超的不多,多數孩子的書包重量則在標準之內。」
  • 每天背5公斤書包上學 誰給書包「減負」
    杭州爸爸吐槽:兒子的書包我都拎不動》,引發了家長們的討論。記者昨天從家長們的留言中發現,沉重的書包不只在初中,還波及小學。一位杭州小學生家長說:早上把娃的書包放體重秤上一稱,赫然顯示5公斤!按孩子50斤的體重,那書包的重量上限就是五斤,現在足足超了一倍!
  • 二年級生書包重5公斤 家長:根源是課業重
    新學期伊始,晨報記者收到多位家長關於小學生書包太重的反映。  小學生書包越來越重並不是新聞,有意思的是,記者採訪中發現,老師們認為,書包太重,家長也脫不了干係,「首先得先分清楚,是書重還是包重?」  那麼,小學生書包太重,到底重在哪裡?
  • 5年級小學生書包重10斤家長稱越背越重期待減負
    一名小學5年級的學生,僅教科書、筆記本、文具等物品的書包重量就有10斤重。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學生書包重量過重普遍存在,並且與學習壓力有一定關係。專家建議,為書包「減負」有意身心發育。5年級小學生背10斤書包「不稱不知道,一稱嚇一跳,孩子的書包太重了!我女兒讀小學五年級,她的書包重量超過5公斤重!」
  • 先給書包減重,再談「孩子書包該誰背」
    ——本文系紅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在深圳一小學門口,一名校長站在放學來往人流中,堅持取下家長肩上的書包,示意讓孩子自己背,一個不落。校辦工作人員稱,這是校長的一種教育理念,希望孩子們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小學生「書包瘦身」校門口過磅
    長江日報訊(記者楊楓 通訊員張晶 李昀)「5.3斤,你的書包超重了喲!」10月29日早上,武漢市光谷實驗小學門口,該校副校長羅暉一邊給學生稱出書包的重量,一邊提醒孩子書包重量「超標」,該「瘦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