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永遠的記憶

2020-08-28 對影c三人

我和高考的故事

摘要:高考,對於絕大多數高中畢業生來說,都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有人說:一考定乾坤。雖然不完全對,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的想法,當然,我也不例外。

關鍵詞:備考 考試 思考

一、我的高考之路

1980年,那年我18歲。高中畢業以後,我選擇了回鄉務農,做一個農民,但是,因為自己的身材矮小,加上以前沒幹活農活,所以,幹起農活來很累。比如:插秧,別人插三行,我一行還沒有插完;收麥子時,別人挑兩百斤還遊刃有餘,我挑一百斤還東倒西歪。吃盡了苦頭。

奶奶對我說:「孩子,你還是去讀書吧,你看你的身材長的這麼單薄,不是幹活的料,別人都是五大三粗的。」我說:「別人能幹我也能幹。」但是,很快自己就被打了臉。隨著春種、夏收、秋收、秋種等農活的日復一日,我逐漸感到生活沒有了希望。那時好想再回到學校,可是,家裡窮不能再供我去復讀了,我從開始的渺茫到慢慢變得抑鬱起來,不愛說話,不愛和人交流,把自己的心徹底鎖上。

奶奶的去世,對我的打擊是巨大的,我甚至有過去陪奶奶,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在我幾乎絕望的時候,村上的一個村辦中學裡的老師找到我,讓我到學校去代一段時間的課,因為有個老師生病了,具體要多長時間還不能確定。我考慮了一下答應了,成為一名代課老師。

這個學校總共只有9個老師(連生病的那位),三個公辦教師,三個民辦教師,三個代課教師。說來奇怪,雖然只有9個人,但是卻分成「三派」:公辦教師看不起民辦教師,民辦教師看不起代課教師。記得校長是個姓夏的,50歲左右,每天上班進辦公室,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而且進辦公室的第一個動作,肯定是用手把褲子口袋裡的、會叫的錢包拍一下,發出「嘰」一聲,一來可能是「示威」,二來可能告訴我們代課教師:「我來了,你們要長緊骨頭。」然後先檢查地面,再把熱水瓶逛兩下,如果地沒掃或是水沒燒,他會陰陽怪氣地說:「這些事還要說麼?」

我聽了覺得很難為情,所以,今後上班,我們首先把地掃了,水燒好,然後再做其它的事。誰知道這課一代就是一年多。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有365天。和其他老師接觸多了,就會覺得三個公辦教師,平時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有時會對民辦教師不客氣,那民辦教師呢,就把不滿就發洩到代課教師身上。這也許是我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做「人上人」的最大動力吧。

著名的香港女作家黃碧雲曾經說過:「如果有天我們湮沒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要活得豐盛。」從那時開始,我給自己定下計劃,決定在家通過自學,考上大學。於是,我把高中時代所有的教科書,通通整理出來,開始按部就班地進行複習。因為我學的是文科,語文、地理、歷史都是我的強項,只有數學基礎比較差,我就在數學上下苦功夫,但是,由於是在家裡「閉門造車」,對高考的動態和信息不太了解,正好村上有個高二的孩子,他的體育老師也是我初中的體育老師,聽說我在家自學想參加高考,就主動找一些高三的試卷給我做,使我對高考的走向有一定的了解。我真的非常感謝這位讓我記住一輩子的好老師餘老師。

複習的過程是艱難的,由於沒有老師指導,完全靠自己,所以,我幾乎全身心投入了進去。記得有兩次,村上包場電影,都是我愛看的戰爭片,而且,就在我家窗戶外面放,我都忍著不看一眼。那時父親不顧家,總是三天兩頭在外面跑,農忙時節,媽媽一個人忙不過來,讓我幫幫她,我說我要看書,媽媽說:「你天天看,有什麼用?」我說:「你乾田裡活,我做家務吧。」母親拿我沒辦法,只好一個人每天起早摸黑地,把5個人田裡的活幹完,很是辛苦。對於母親,也是我這輩子最感激的一個人,如果沒有母親,我現在不知道在哪裡了,也許早就是一堆黃土。所以,在母親生病的時候,我在醫院裡守了9個晚上,幾乎沒有合眼,一下瘦了6斤。

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到了1983年的5月,要進行高考報名和體檢,多虧有我的體育老師餘老師幫忙,和村上讀高二的孩子傳遞信息,使得我高考報名和體檢順利完成。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時晚上很晚都睡不著,在床上反反覆覆地爬上爬下。終於熬到了7月6號。因為我是以農村青年的身份,自己報名參加高考的,所以,到縣城參加高考,不能和其他應屆生住一起,旅社要自己解決。

當時,縣城的規模比較小,而且,鄉下所有的高中都集中到了縣城,因此,旅社基本上住滿了。對於一個20歲第二次進縣城的我來說,縣城就是「大觀園」,所以,找了許多街道,後來才在河邊上,找到一個小旅館,但是沒有單間,只有通鋪,二三十個人住一間大屋裡,也沒有空調,只有一個吊扇,房費到是不貴,一晚上才一塊錢,沒有辦法只好先住下來。

1983年7月的夏天,也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夏天。天太熱了,我晚上住在小旅館裡,半夜爬起來下到河裡洗了兩次澡,睡在床上還是滿身的汗,幾乎一晚上沒睡。早上6點多鐘爬起來,趕緊找旅館,在不遠的另外一條街上,發現了一個比較好一點的旅館,正好有個單間,一晚上要3.5元。於是我趕緊辦了過去。出了小旅館的大門,走到河邊的時候,看到晚上洗澡的河裡,泡了許多樹,樹的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紅蟲子,當時我都嚇蒙了。所以,直到現在,一想起那一幕,都感到十分地噁心。

二、難忘的高考

高考的時間終於要到了,8點多鐘,我趕到離旅館不太遠的縣中。上午的第一場考試是語文,由於時間太久了,所以,印象最深的只有作文了。這年的作文題是一幅漫畫:挖井。拿到作文題,開始覺得很好笑,這個題目還不好寫?對於一個學美術的人,讀懂這幅漫畫應該沒什麼難度,不就是這個人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事做到一半就放棄了麼?所以,草稿都沒發,就開始寫了起來。誰知道對於一個幾乎有兩年時間,沒寫過作文的我,寫著寫著就下不了筆了,到後來都不知道怎麼結尾的。反正是亂七八糟地完成的。

下午的太陽像火一樣,走在路上都感覺到要被燒著了似的。走進教室,裡面電風扇扇出來的風,就像水蒸氣,一會就使人渾身汗透。剛開始開始不久,一個教室裡有個女生中暑暈倒了,聽到這個情況,校領導馬上向縣委辦公室反應,縣政府馬上派汽車從縣食品公司,運來了一車冰塊,每塊100斤,每個教室裡放兩塊,都把它們砸碎了,好讓它們能分散到教室的四個角落。正好有兩小塊跑到我的腳底下,我就把它們墊到腳下,這樣才舒服地完成了下午的第二場考試。

第二天上午的考試沒什麼事,但是,下午的英語考試卻出了狀況。坐在右邊第一排的第一個男同學,由於事先沒有檢查試卷,所以,等到第一面做完了才發現,第二面試卷竟然全部是空白卷,監考老師馬上把情況反應到考點負責人,後來重新拿來一張試卷讓他做反面的,交試卷的時候,把兩張一起交了上去。所以,後來當我自己做了老師以後,每次學生考試前,都會提醒學生考試前先檢查試卷——這也算是自己從考試中吸取的教訓吧。

這次的數學比較簡單,對於一個數學基礎薄弱的我來說,能考到80多分,已經非常不錯了(試卷分120分)。語文、地理、歷史本來都是我的強項,覺得都應該在八九十分以上,結果歷史只考到近80分,很不滿意。後來好在考上了大學,分數還多了幾十分,也沒什麼遺憾的。

彈指一揮間,三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在教育戰線奮鬥了三十多年的我,離退休的時間也不遠了,但是,當年高考,給我留下的永恆記憶是終身難忘的,也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回憶和寶貴財富。

相關焦點

  • 2003-2020,我的高考記憶
    高考那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其實關於高考的記憶已經變淡了,只記得那年是我人生中比較灰暗的一年。高考前的一段時間和初戀男友分手,遭遇這件事情的我就仿佛遇到了「大地震」,而那個年紀的我還沒有學會坦然放手,似乎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那種情緒裡走不出來,這段感情結束得也不夠體面。十幾年後再次回想起來,卻只有「感謝」二字。感謝他讓我的青蔥歲月有一個特別的印記,現在,所有的記憶都是那些美好的段落。
  • 獨家記憶,我的高考……|有獎徵集
    高考,一段青春、一段記憶。不一樣的年代,不一樣的高考故事,卻都是幾代人共同的回憶殺。 關於那年的高考,你還保留著多少記憶呢?我們一起圍觀下網友的留言,是否喚起了你珍藏已久的高考記憶? ◆那年高考,我趕上了非典~◆那年高考擴招改革,實行「3+X」的高考模式、考後填報志願,我很幸運也很忐忑。
  • 最初的記憶——高考
    又到一年高考季,今年的高考與以往不同卻又相似。如今,距離你的高考有多久了?高考那年的人、事、物……你還記得多少?高考——終點or起點那年夏天的蟬鳴,直到如今尚有餘音;那段時光,看似短暫卻又被拉的很長;那時的自己,將考上一所好大學當作人生的唯一追求而拼盡全力。
  • 夏立民 | 我的高考記憶
    ◆我的高考記憶夏立明 高考,一個神聖的字眼,但在每個人的內心卻都有不一樣的記憶。1997年的高考首日,傾盆大雨,富春江水淹沒了場口到富陽的公路,大雨甚至無法讓我順利的從市委黨校的住處趕到鬱達夫中學參加考試。當我蹚水過「河」(路),走進考場的時候,鞋子早已溼透。
  • 記憶中的「原點」東蘭坡豪中學我永遠的母校
    坡豪中學張開善愛的雙臂接納了我這位從田野走向學校的失學孩子,是在我輟學的失望中點燃我希望之光的母校,是她讓我這位學齡階段兩度失學的貧困農家子弟能沐浴改革開放的暖煦春風。後來,在恢復高考第二年的1978年,作為應屆畢業生考上了大學,從一位農村失學少年、失學青年成為一名曾經做夢也不敢想的大學生,並在大學畢業後的工作中,以所工作過單位和部門的負責人和業務骨幹的角色,為國家建設尤其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深深地母校情結,使我把自己的每一分成績、每一點亮光都與母校緊緊連一起。母校的教育是我一切成績和榮譽之根基和源頭。
  • 高考與足球,是青春的記憶
    年年高考花盛開,年年學子傷離別。曾經看過一屆又一屆畢業生離開這熟悉而又陌生的校園的你們,如今也要經歷離別。天氣依舊那麼炎熱,同學們也依舊面帶笑容地穿梭在校園之中。但是透過一張張熟悉的笑臉,你似乎看到了一絲不願表露的傷感。你駐足校園,看著那熟悉的一草一木,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天——你與校園的初次偶遇,也是和這片綠茵場的初次相逢。
  • 高考記憶:我的髮小孫杰
    從另一個村莊,我的髮小,我的同學,孫杰提著一小袋糯米,趟著陽光,自水田間的壩梗向我家走來。他一瘸一瘸的,那是小時候小兒麻痺造成的。他黑茬茬的,瘸也是很堅實地瘸,掰腕子就沒見誰贏過他。他和我雖然是兩個村,但是小學是在一所學校念的,而後念一所中學。當初中和高中不分統稱中學的時候,我倆念一所中學。隨著1977年恢復高考,中學開始分初中、高中,他念完初中便不再去走那上學的路,隱在了他的村莊。
  •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我的大學 [文學] 永遠的記憶
    在我的印象裡,他身體健壯,總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我常常看到他穿著一雙布鞋,提著一個裝滿書的藍色布兜在校園裡走,步履很快,總像是在趕時間。  因為辦公室同在一層樓,平日裡我和李老師照面的機會比較多,也僅僅是打個招呼。或許他知道我是新聞中心的人,但肯定叫不出我的名字,但他還是會和藹地向我微笑致意。
  • 我的高考記憶
    不知怎麼突然就想到了高考,按照往年,今天高考都應該結束了,考生們早就都撕書撒歡,通宵狂歡了。回想起當年我高考的時候,那是二十多年前,九十年代初,當時我是在現在的區實驗中學參加的高考,後面一排平房的第一間教室裡。那時我爹騎著自行車馱著我負責接送,俺娘在家負責做好可口的營養餐,記得有一場考試應該是考數學。
  • 初三作文600字--中考,我永遠的記憶
    初三作文600字--中考,我永遠的記憶   中考,我永遠的記憶   浙江省杭州市杭十三中三(7)班牛仔酷   (一)夢想和現實面前   夢,那是一個好地方,那裡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沒有悲傷,沒有痛苦的選擇……談及夢想,我們的臉上都是幸福的表情。
  • 《超級記憶訓練》你腦海中的記憶組合也永遠都是它們
    我已經完成的工作就是將十個基本輔音與十個數字分別對應起來,而且這些組合一一對應,不能互換,永不更改。所以學習之後,你腦海中的記憶組合也永遠都是它們,不會改變。你會輕而易舉地記住這些組合,因為不需要死記硬背(我已經完全告別了死記硬背的日子,這樣只能做無用功)。我會教給你記住每個組合的簡便方法,不過其實你也只有在學習之初才需要這些方法。
  • 記憶碎片-高考記錄(告訴你70後的高考是什麼樣子的)
    【導讀】這是鬼腳七回憶自己高中期間的事情,以高考為切入點,點點滴滴記憶。記憶碎片系列還有幾篇經典文章,也推薦給鐵桿鬼友看看:《記憶碎片•小時候》《記憶碎片•有錢難買少年窮》《記憶碎片•小學和初中》今天推薦一首歌,你點擊一下,可以成背景音樂:記憶碎片-高考記錄文/鬼腳七20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和很多同學一樣,走進教室,參加高考。
  • 人文黃巖丨追憶那年我的高考
    一個人,一輩子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有的可以永遠珍藏,有的可能瞬間即逝,有的可能深深留住,有的可能慢慢淡忘。對於參加過高考的人來說,關於「高考」這段記憶,可能永遠不會消失,無法抹去。不管多少年以後,回想高考的情境,都會十分清晰,猶如剛剛才發生……  回憶高考,那是一段永遠忘不了的時光,和朋友一起奮鬥,我們一起憧憬畢業後的美好生活。
  • 往事記憶:我的高考
    1973年,得知「工農兵」大學招生,我滿心歡喜輾轉去報名,卻被告知,已經結婚,不符合條件。就這樣,參加高考上大學的夢想又一次破滅。1976年,我應聘在運城鹽化中學任教,帶高三畢業班,教語文、地理、歷史三門課。1977年,得知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我喜出望外。在鹽化中學,我一邊完成好教學工作,一邊夜以繼日,投入自己的高考複習。
  • 一聽就淚崩的臺詞: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的,我希望它永遠不會過期
    一聽就淚崩的臺詞: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的,我希望它永遠不會過期 大家好,歡迎閱讀小編小老爺的原創文章,今天小老爺給大家帶來的是影視劇中的經典臺詞,希望你們能喜歡喲!
  • 只有七秒記憶的男人:遺忘了全世界,我也永遠愛你…
    因此,人們也稱他為「只有七秒記憶的男人」。他的記憶,和金魚一樣,只要七秒就會消失。他的生命是一段又一段的空白,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這場腦炎讓Clive的海馬體受到了永久損傷,而海馬體又是將短期記憶傳遞成長期記憶的重要器官,這導致了這位曾幾何時的天才音樂家的大腦,徹底喪失了長久記憶的功能。
  • 歷年高考真題總結: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考前分類記憶!高三必備
    童鞋們好哇,學姐今天突然意識到人類的複雜和偉大今天和院長也是我的老師交流時,說到我們會計專業未來的發展,老師說,現狀就是越基礎,越簡單的工作越容易被新科技或者說人工智慧所代替,也就是說,無論哪個領域,最基礎簡單淺顯的工作,不是我們應該嚮往的也正是學姐想和所有高中生說的,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在某個領域精益求精,做那個優秀者,我們應該永遠抱著一顆好奇的心走完我們的整個人生
  • 我的高考記憶——1980年代的高考
    我1980年代初參加高考。最近,曾經寫過幾篇回憶當年高考的短文,引起許多當年考生和家長的共鳴。希望我把零星的回憶再充實充實、整理整理,故有此文。一、考前填報志願,指南登在報紙上現在的人們難以想像的是當時實行的是考前填報志願,在高考報名時,就要填報志願。填報志願時既不知道自己將來會考得怎樣,能考多少分,也不知道錄取分數線會是多少,只能依據自己平時的成績,不確定因素太多。
  • 那些美好的記憶丨高考的時代記憶
    本報記者 李星「我的高考分數是285分,當年村裡通過高考被高校錄取的僅3個人,都是我家的。」11月10日,許劍國回憶起近40年前的高考不無驕傲地說。高考,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詞彙。許劍國說,那年還在讀高一的他趕上了好時候,兩年後,他和堂姐許三元、堂兄許力軍攜手同進一個考場,最終順利通過高考錄取線。197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468萬人,錄取人數28萬人,錄取率約6%。當時,高考被形容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參加考試的人非常多,但最終過了成績、政審、體檢關進入校門的寥寥無幾。
  • 重寫2007年山東高考作文|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
    如果您特別想了解其他任何話題,也請留言,我可以就此研究創作。在疫情的交錯影響下,今年的高考顯得格外的難得——時間推遲、安全保障、個人防護,為了學子們的順利高考,全中國上下都做足了功課。>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題寫800字文章,自擬題目,自選主題自選文體,文體特徵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