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江華:翻譯理論的本質、價值與危機

2021-02-19 浙大譯學館

[1]陳後亮. 「將理論繼續下去」——近二十年來國內「後理論」研究綜述[J].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

[2]陳嘉映. 何為理論[A]. 楊國榮主編. 思想與文化(第四輯)[C].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3]傅敬民 袁麗梅. 新時期我國譯學體系化的思考[J]. 外語學刊,2017(3).

[4]黃忠廉. 翻譯思想≠翻譯理論——以傅雷、嚴復為例[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5).

[5]黃忠廉 方儀力. 基於翻譯本質的理論翻譯學構建[J]. 中國翻譯,2017(4).

[6]藍紅軍. 譯學理論何為——對我國翻譯學理論研究的思考[J]. 上海翻譯,2015(1).

[7]藍紅軍. 「理論之後」翻譯學的理論建構[J]. 中國翻譯,2016(5).

[8]藍紅軍. 從學科自覺到理論建構:中國譯學理論研究(1987-2017)[J]. 中國翻譯,2018a(1).

[9]藍紅軍. 面向問題的翻譯理論研究[J]. 上海翻譯,2018b(3).

[10]劉軍平. 西方翻譯理論通史[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11]劉亞猛. 什麼是「理論」[J]. 外國語言文學,2006(4).

[12]劉雲虹 許鈞. 如何把握翻譯的豐富性、複雜性與創造性——關於翻譯本質的對談[J]. 中國外語,2016(2).

[13]穆雷 許鈞. 關於翻譯實踐與翻譯研究的互動關係——許鈞教授訪談錄[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

[14]穆雷. 也論翻譯研究之用[J]. 中國翻譯,2012(2).

[15]穆雷 傅琳凌. 翻譯理論建構的原則與途徑[J]. 中國翻譯,2018(3).

[16]覃江華 許鈞. 許淵衝翻譯理論思維的特徵與傾向[J]. 外語研究,2018(5).

[17]孫藝風. 理論、經驗、實踐——再論翻譯理論研究[J]. 中國翻譯,2002(6).

[18]王寧. 再論「後理論時代」的西方文論態勢及走向[J]. 學術月刊,2013(5).

[19]謝天振. 翻譯巨變與翻譯的重新定位與定義——從2015年國際翻譯日主題談起[J]. 東方翻譯,2015(6).

[20]許鈞. 關於翻譯理論研究的幾點看法[J]. 中國翻譯,1997(3).

[21]許鈞. 翻譯研究之用及其可能的出路[J]. 中國翻譯,2012(2).

[22]張士東 彭爽. 中國翻譯產業發展態勢及對策研究[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23]周領順.「翻譯理論與實踐關係的討論」:回顧與反思[J]. 上海翻譯,2019(6).

[24]Berman, A. La traduction et la lettre ou l』auberge du lointain [M]. Paris: Seuil, 1999.

[25]Boase-Beier, J. Who Needs Theory? [A]. In: Fawcett, A. et 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Dialogue[C]. London: Continuum, 2010.

[26]Chesterman, A., Wagner, E. Can Theory Help Translators? A Dialogue Between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Wordface [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2.

[27]Chesterman, A.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Theory. Selected papers 1993–2014 [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7.

[28]Cronin, M. Transl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M]. London: Routledge, 2013.

[29]Eagleton, T. After Theory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3.

[30]Eaton, R. M. The Value of Theories [J].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21(25).

[31]Holmes, J. 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 In: Holmes, J. S., 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C]. Amsterdam: Rodopi, 1988.

[32]Pym, A.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M]. London: Routledge, 2014.

[33]Venuti, V. Contra Instrumentalism: A Translation Polemic [M].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19.

相關焦點

  • 翻譯美學理論
    美學的基本問題有美的本質、審美意識同審美對象的關係等。我國當代美學研究在引進、學習西方美學的基礎上,已有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從首次引進西方美學理論始,經建國後五、六十年代的美學大討論到八十年代的美學熱,直至今天美學研究的深化,在理論體系的建構上,我國當代美學基本上形成了以實踐美學為主流的當代美學理論體系。
  • 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和當代價值
    這些言論儘管花樣翻新,但萬變不離其宗: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開放性,以便「理直氣壯」地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因此,如何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關係到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關係到在實踐領域尤其是意識形態領域能不能真正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
  • 陳先達:論核心價值的社會制度本質
    它的構成有兩個條件:一是反映它的社會基本制度的本質和有利於維護該制度的鞏固;二是反映在該社會處於統治地位階級的核心利益。可以說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就是這個社會的社會制度本質和處於統治地位階級核心利益在社會主導價值中的凝結。它是核心價值,因為其支配和主導整個社會領域中各個領域,包括經濟、政治、文化、道德各個領域人們行為的基本價值規範。任何社會的核心價值本質和功能都是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也不例外。
  • 黃忠廉:翻譯思想≠翻譯理論
    本文發表於《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轉載自「比較文學與翻譯研究」、「翻譯學研究」公眾號! 傅雷是翻譯大家,其翻譯行為具有重大的譯學價值,其翻譯作品對法國文學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作家的培養,有著獨特的文化作用,均應得到研究。但是,從現有文獻看,真正深入研究傅譯的學 術論著只有十來篇 (部)。
  • 社會矛盾抑或認識漏洞 —馬克思與萊斯生態危機理論比較
    總體來說,馬克思將生態危機的本質理解為社會矛盾,而萊斯則理解為認識漏洞。這一重大差異的根本點,在於究竟是以社會矛盾的眼光,還是以認識漏洞的眼光來理解生態危機的本質; 具體表現,是二者對人類需要結構、商品生產擴張、生態危機化解等連貫性問題的不同回答( 或思路提示) 。
  • 翻譯理論之殤
    這樣的答案其實並不奇怪,文學翻譯本質上是文學創作,好的翻譯文學性非常重要,好的譯者往往也是好的作者(這在之前的日記中有說過)。文學創作需要什麼?文學素養,想像力,和激情,文學譯者很少願意受到翻譯理論教條的束縛,更是鮮有願意去了解翻譯理論的。這就是為什麼搞理論的學者裡很少有出色的譯者,而出色的譯者裡很少有人去搞理論。
  • 危機傳播中公關與法務的衝突:理論述評與實踐考察
    在危機傳播管理這個公共關係的重點領域,法務履行公關傳播管理職能的現象在實踐中日益突出,相關研究卻還較為缺乏。本研究從職能侵佔和公關倫理的角度,對危機傳播中公關與法務的衝突進行了理論述評,探討了法務對公關職能侵佔的特點、倫理價值下公關實現管理角色的必要性以及組織卓越度對二者衝突的影響。
  • 危機與科學理論的突現
    危機與科學理論的突現前一章節,庫恩論述了反常與科學發現的突破,即是認為科學家對常規科學研究中的反常現象進行關注研究時,會取得突破,在庫恩看來,這種突破遠遠沒有達到範式的變化,指導理論的改變。真正決定科學理論突破及範式轉變的因素在於危機。庫恩認為當反常現象增多的時候,科學研究一般都會進入到一種危機時期,不安全感時期。原句摘錄:人們不難料想,這種不安全感是在常規科學解不開它本應解開的謎的這種持續失敗中產生的。
  • 價值理論的十大誤區
    價值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動力源,人的一切活動都可歸結為價值的生產與消費過程,所有形式的社會關係在本質上都是一種價值關係,價值運動是一切社會運動的核心內容,因此價值理論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價值理論的的微小謬誤,都將以不斷擴大的方式向社會科學其它領域進行延伸,並會引發其它社會科學一系列的重大謬誤。
  • 張生祥:翻譯傳播學:理論建構與學科空間
    二、關係視角下的翻譯學科體系重構   隨著科學的理論發展與多種社會現象的紛繁出現,單一學科的研究成果已經無法滿足對社會現象的詮釋和解析。如果我們把對未知世界的認識比作一個完整的科學圖譜,那麼單一學科的研究進路,只能是構成我們科學認識的某一重要組件。科學的本質在於探索、認識、揭示和還原自然和社會的原本面貌。
  • 關於金融脆弱性與美國金融危機:理論與現實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次貸危機 金融危機 金融脆弱性 金融市場 房地產市場   論文摘要:從本質上說,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是金融結構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統內部紊亂的結果。作為一種信用危機、道德危機,美國金融危機表現出其「傳染」的整體性和快速性以及政府處理危機的主導性和一致性特徵,並使次貸危機最終演變為一場系統性、全球性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給各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教訓深刻,值得吸取。應充分認清此次金融危機的本質特徵,並採取有效防範措施保持國內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 尤金 奈達:當代翻譯理論之父
    」   尤金 奈達(Eugene Nida)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以「動態對等」翻譯理論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當代翻譯理論之父」。   奈達一生的主要學術活動都圍繞《聖經》翻譯展開。在《聖經》翻譯的過程中,他從實際出發,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譯理論,最終成為翻譯研究的經典之一。奈達根據翻譯的本質,於1964年正式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翻譯理論。
  • 【譯論】翻譯理論有什麼用?
    很多人不懂理論還是會作翻譯;相對地,懂了理論後就會翻譯了嗎?沒有實際操作經驗的話還差得遠呢。就像只會把遊泳的原理和姿勢講得頭頭是道的人,一旦下了水可能很快就滅頂了。就因為很多專業譯者從來沒有學過任何翻譯理論,卻仍然可以在市場上生存活躍,所以翻譯理論對翻譯工作者有何價值呢?這個問題一直是翻譯實務工作者與翻譯理論學者之間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甚至是彼此誤解乃至於相輕的根源。
  • 新媒體環境下人際交往危機的理論探源及對策
    從新媒體的大環境入手,探究人際交往危機產生的根源,並針對原因探求破解這種危機的對策,對樹立正確的交往態度、建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表現;理論探源;對策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5-0059-02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理論價值哲學的困境與實踐價值哲學的生機
    當今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價值哲學,即理論的價值哲學與實踐的價值哲學。理論的價值哲學是單純從理論上去理解哲學價值的;實踐的價值哲學則是從實踐,特別是從實踐結果出發去理解哲學價值的。理論價值哲學是以唯主體論或唯客體論的單極思維為指導;實踐價值哲學則是以實事求是的思想為指導。
  • 物理學理論的本質是什麼?
    迄今為止,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是最為成功的引力理論。從本質上來說,廣義相對論是一個數學框架,物理學家可以從這個框架中得出與觀測結果非常一致的預測。物理學家給這個理論中的數學結構起了各種名字,其中一個叫做引力波,另一個叫做黑洞。這些都是物理學家可以計算觀測結果的數學結構,現在已經被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所證實。
  • 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本文共計3674字,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互換「人脈的本質是價值,若個人「價值」不大,認識再多的人也沒有用。在商業或者職場上面,我始終認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人脈的本質是價值「,若個人「價值所以當自己不優秀的時候,無論認識誰,其實都是沒有用的,因為別人不想認識你,或者說記住你,本質自己不能給對方帶來什麼。也就是說自己的識別度在圈子裡面不高,如果自己想打開人脈圈,其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前提是提升自己的價值。
  • 西方翻譯理論十大學派
    譚載喜在介紹西方翻譯理論時,將西方翻譯理論分為四大學派:1.布拉格學派;2.倫敦派;3.美國結構派;4.交際理論派。柯平在《西方翻譯理論淺析》一文中介紹了六大學派:1.語言學派;2.交際學派;3.美國翻譯研討班學派;4.文學-文化學派;5.結構學派;6.社會符號學派。下面將一一介紹。
  • 淺談互文性理論為翻譯研究提供的方法論啟迪
    摘 要:互文性理論和翻譯研究作為兩個獨立的學科近年來發展迅猛,二者之間的聯繫也逐漸顯露。互文性理論與翻譯研究具有深刻的內在共通性,因此能夠為對方提供方法論上的重要啟迪。互文性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翻譯過程和翻譯本質的理解,凸顯了譯者的主體性地位。
  • 劉軍平:改革開放四十年:外國翻譯理論的引介與反思(連載之一)
    李紅滿(2003)《翻譯研究的後殖民視角》涉及到後殖民理論話語與翻譯策略、翻譯話語的不平衡等方面內容,提出「新世紀翻譯研究必須重視蘊涵於翻譯文本的權力差異和歷史語境」12 王東風(2003)審視了後殖民翻譯理論的關鍵概念、解殖民化與翻譯策略,分析了相關研究的理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