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說謊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說謊」,真的很諷刺,願你沒說過

2020-09-07 啞鈴媽媽

文|啞鈴媽媽

閨蜜小林給我分享了一件「趣事」:小林的女兒萌萌4歲了,有一次萌萌不小心把小林的塑料發卡弄斷了,可能孩子擔心會受到批評,女兒就把已經斷掉發卡放到小林的梳妝盒裡,然後若無其事地去玩。

當小林想用發卡的時候才發現發卡已經斷掉了,可是老公最近都在外地出差沒有回來,家裡除了小林和女兒,家裡沒有第三個人了。

於是,小林就問女兒是不是弄斷了自己的發卡,女兒猶豫了一下說:「不是我」,小林便沒有繼續問下去,而是裝作若無其事地陪孩子繼續玩遊戲。

玩的同時,小林也在悄悄觀察女兒的表情。剛開始時,女兒似乎很不自然,小孩子是藏不住話的。可是過了一會,女兒似乎已經投入到了遊戲當中,當女兒玩累了坐到小林腿上休息時,小林裝得非常驚訝地說:「萌萌,你的鼻子怎麼突然變長了呀!」萌萌立刻將手捂住鼻子,表情非常驚恐,摸著自己的鼻子說:「媽媽,沒有長長啊!」

小林說:「不信你去照鏡子看看。」

小林給萌萌講過匹諾曹的故事,孩子知道撒謊鼻子會長長,心裡惶恐不安。

這時,小林趁熱打鐵地說:「說謊是不對的,要是知錯就改,鼻子就不會長長了。」萌萌馬上跑去把斷掉的發卡拿給小林並承認了錯誤。

小林得意地說:「從此,萌萌再也沒有撒過謊了。」

其實,小林剛開始沒有當場戳穿萌萌的謊言,這點做得很好。可是後來,小林用「鼻子長長」的謊言來逼迫孩子承認撒謊了,這是一種「以毒攻毒」的方法。

這種方法雖然可以短期內達到讓孩子承認錯誤的做法,但是長遠來看,還是很不妥的:

孩子眼裡,童話和現實並不能完全分開

孩子的心靈是稚嫩而單純的,他們並不能完全將現實和童話分開,媽媽給自己的講的童話故事,他們信以為真,因此就有了說謊鼻子會長長的擔憂。相反,家長用童話的善意謊言來嚇唬孩子,可能讓孩子活在童話的世界裡,難以融入現實的生活中。

可能讓孩子學會兜圈子

小林將匹諾曹的故事引入到孩子撒謊的事實中,其實是兜著圈子讓孩子明白不能隨便撒謊。家長們要知道孩子的人際敏感度是非常高的,事後孩子會漸漸明白家長的用意,而有可能也學會了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兜著圈子來說話辦事,這樣對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是不利的。

容易讓孩子產生怨氣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們會漸漸明白家長有時也在撒謊,他們哪怕用善意的謊言引導自己。但是孩子會認為自己中了家長的圈套,而產生怨氣,這樣容易激發孩子叛逆心理,說不定還會跟家長對著幹,就是要撒謊。

其實孩子本是一張白紙,他們本沒有故意想撒謊,他們撒謊的初衷無非是以下幾點:

出於自我保護,害怕家長打罵;

逃避現實,不想做眼前的功課等等;

希望得到表揚,比如明明不是自己做的事情,但是希望能夠得到家長的表揚,而邀功。

要想孩子改掉撒謊的毛病,父母可以試試這麼做:

1. 以身作則。王夫之曾說過「身教重於言傳」,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無論是故意撒謊還是善意的謊言都會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不良的種子,孩子也會效仿父母的行為。

2. 有針對性。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當孩子撒謊時除了不當面戳穿以外,還要有針對性的找到孩子撒謊的原因,然後有針對地教育我們的孩子。

3. 正面教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要讓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要從孩子的根本觀念上來引導。可是單純地給孩子說教,講大道理,孩子非但沒有興趣,而且根本聽不進去。

幸好,我們當時給孩子選擇了我市一家著名的公立幼兒園,班主任劉老師是一位40多歲的省級優秀教師,她提倡孩子們儘早接觸國學知識,認為國學是最精華的中華文化思想的濃縮,其中蘊含了真善美的深刻道理,讓孩子們能夠認清自己,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行。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家孩子總說謊,怎麼辦?先分清孩子「說謊」類型,再教育孩子
    最近碰到璐璐媽媽,我倆聊起孩子時,她一臉犯愁的對我說:「我家璐璐最近多了一個壞毛病,變得特別喜歡說謊。比如你問她,剛才你幹了什麼?她明明吃了一個棒棒糖,但她卻說,她什麼也沒做。她吃的時候我還笑了她,小心壞牙。怎麼一轉眼她就不承認了?」我說:「你別著急。
  • 我的孩子居然說謊,一定是變壞了!遇到孩子說謊你會怎麼做呢?
    孩子說謊了,你會怎麼做呢?人不可能從不犯錯,也不太可能從未說過謊,為了維護在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形象,努力不犯錯,即使犯了錯也極力掩飾或者在謊言中再一次的自欺欺人,自我感覺良好的過活著,享受成為好人的扭曲榮耀,最後無法跳脫好人的形象讓自我行為越來越不真實。
  • 孩子愛說謊?家長教育方法很重要,這4點牢記讓孩子不輸他人
    這天孩子放學正常回家,沒過多久,老師發來了消息,問孩子感冒怎麼樣了,朋友一頭霧水。嚴厲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早上孩子用爸爸的手機向老師請了病假,自己則出門玩了一整天,這下朋友真的忍無可忍了。「可是你們自己不也說話不算話嗎,有時候明明不是那樣的,打電話時卻亂說,為什麼你們可以這樣,我就不可以呢?」孩子義正言辭的這一番話讓朋友夫妻徹底沒話了,甚至還有些臉紅——原本是想教育孩子,沒想到卻被孩子教育了。
  • 孩子會說謊了?別慌,孩子說謊是成長中的必然,跟人品和道德無關
    這時有個媽媽回答:「我最容忍不了孩子撒謊、騙人,前幾天破天荒的跟我說,讓我好好休息,自己到外面去玩,沒想到自己偷偷溜到小房間看平板了,簡直太讓我生氣了」,沒想到這一吐槽引來了一大票媽媽的贊同,紛紛吐槽自家孩子的撒謊經歷。
  • 你的孩子為什麼會說謊?
    A同學為了可以繼續玩耍,跟老師撒謊,那麼我的處理方法是:先理解他的立場,然後引導鼓勵他把真實情況說出來,再告訴他說謊是一個不好的行為,最後表達我們可以嘗試用一個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在油管(YouTube)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偷吃了蛋糕,手上、嘴角沾滿了巧克力,跑去洗手時,被媽媽發現了。
  •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父母用這三招,幫助孩子改掉說謊行為
    小剛是一個愛說謊的孩子,比如經常對媽媽說自己的作業完成了,實際上根本沒寫;說老師沒有測驗,實際是沒考及格把試卷藏了起來;上課因為愛講小話被老師罰站,卻堅持對媽媽說他根本沒有講話,是老師冤枉了他,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小剛的媽媽為此非常惱火,也嘗試了各種懲罰方法,但是都無濟於事。想想我們小時候,有沒有說過謊?
  • 「別告訴媽媽你吃零食了」,老人教孩子「說謊」,危害相當大
    成成的爺爺奶奶也不例外,他們對這個孫子寵愛有加,甚至有所溺愛。只要白天爸爸媽媽不在家,爺爺就拿出零食給成成吃,還跟成成說:「媽媽不讓你吃,別告訴她。」吃了太多零食,成成就不愛吃飯,奶奶對他說:「快點把飯吃完,奶奶領你去公園玩。」吃完了飯,奶奶又騙他說公園關門了。因為這些事情成成的爸爸媽媽跟爺爺奶奶沒少溝通,但是依然改變不了老人的做法,成成變得越來越任性了。
  • 為什麼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說謊了?孩子說謊如何教育?
    所以,親愛的家長們,當你的孩子開始學會「撒謊」的時候,我們應該心下歡喜才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說謊,跟人品無關,不用擔心他是不是學壞了。科學家認為,學會說謊是兒童智力成長的重要步驟,家長無需過分擔心,應抓住時機正確引導。那孩子說謊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 孩子說謊,如果不找原因,只會說謊成癮
    經研究發現,不管性別、國家、信仰宗教,或是父母的教養方式為何,到了2歲,30%的孩子會撒謊;3歲的孩子裡,50%會撒謊;4歲的孩子裡,80%會撒謊;4歲以上的孩子裡,大多數都會撒謊。比如一個不喜歡吃米飯的孩子,如果聽到媽媽說在幼兒園乖乖吃飯,就有小獎品,即使依然沒有吃米飯,他也會說有吃。
  • 我的孩子「說謊」了
    我說:「每次說到 D 你都有很多抱怨,你可以找 D 去表達一下你的感受啊。」兒子說:「我和 D 說過了,他永遠不給我說話的機會,我說了也不管用。」我又說:「那周末大家在一起玩的時候,你也可以嘗試和 D 的媽媽聊聊看。」兒子說:「和 D 的媽媽我也說過了。」我頓時很驚愕。
  • 《說謊心理學》:說謊是天生的,孩子說謊成性,家長試試以下4招
    關於"說謊"這件事,英國的說謊心理與行為研究專家伊恩·萊斯利(Ian Leslie)在《說謊心理學》中提到:說謊是天生的,誠實需要學習。 仔細想來,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被父母教導"不要說謊,說謊不是好孩子",可是,我們誰沒有說過謊?
  • 會說謊的孩子都聰明,是真的嗎?
    爸爸,你看這是我的披風,穿上就能隱身了。你再不睡覺,怪獸就會來抓你!媽,這手機不貴,才幾百塊,放心用吧!我們這個產品,絕對健康,沒有任何副作用!沒事,我很好!他們找來各種能用的東西,建了個簡單不簡陋的竹筏,將爺爺放在竹筏上點燃漂向了大海深處。
  • 說謊的孩子就一定是壞孩子嗎?
    他們試圖用言語描述某種虛構的東西,努力把自己編織的幻想說得和真的一樣,同時他們也從心底裡以為那就是真的。這種「謊言」,實質上是孩子想像的反映,與有明確目的的撒謊無關。一般來說,幼兒說謊很少出於惡意,與其說他們在說謊,不如說他們提供了錯誤的信息,通常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在說謊。  5歲的曉雪去過大連、青島、北戴河,但她絕對沒去過三亞。
  • 孩子說謊是好事?漲知識了
    然而,藉由沒按時完成作業而聲稱「作業忘帶了」「作業本丟了」「書本丟了」等各種丟的情況,則要引起家長的注意,遇到問題及時處理、巧妙應對,告訴孩子說謊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其實,每個人小時候都說過謊話,我們還自認為別人不知道,其實大家只是沒說出來而已。
  • 孩子好說謊,先別著急發火,找到說謊原因再教育
    事後,女孩的媽媽非常生氣地責問她:「你為什麼要對我說謊?」 許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都表明,為了避免懲罰而說謊是一種在幼兒早期就會出現的情況,這種避免懲罰的說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就像成人有時不得不說謊來保護自己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說謊是具有適應價值的,說謊似乎是出於生存與適應的「自然行動。」大多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父母懲罰的嚴厲程度與孩子犯規時的說謊有關。
  • 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說謊
    小孩子為什麼要說謊呢?     (一)小孩子怕父母或教師的打罵:    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錯了一件事,便要罵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罵怕打,便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這種掩飾得到父母或教師的寬恕,於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錯事時,便再說謊來求得寬恕了。
  • 孩子說謊,可能與你的教養方式有關
    小學前的孩子不能正確區分自己想像的內容和真實發生的事情,他們的謊言帶有濃烈的幻想色彩,與誠實無關。一般來說,6歲以上的孩子的說謊能力有質的提升,他們懂得包裝自己的謊言、試圖隱瞞自己的真實目的,通過其他事情來提高謊言的可信度。例如,孩子為了拿到零花錢,騙父母說學校又要收費了。孩子的說謊行為可能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
  • 愛說謊的孩子更聰明?從說謊四大技能,給你剖析解答
    3、想要耍賴式玩耍喜歡輕拍別人,然後說「不是我,是爸爸」之類的,有時還會說一個不在現場的其他人,明顯拙劣的謊言,但是我知道他是在玩耍,不是真的要說謊。所以,我們不是說孩子說謊聰明,就任由他說謊下去,我們只是覺得可以不用太緊張,但是仍需要家長的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和糾正。下面我將介紹幾種引導孩子不說謊的方式,供大家參考。 宜直接指出,不拐彎抹角給孩子進一步圓謊的機會。
  • 對寶寶不同年齡說謊的正確教育,你做對了嗎?
    今天我們聊一下不同年紀的孩子說謊該怎麼樣正確的教育呢?如果讓大家猜一下你知道孩子最小是什麼時候開始會說謊的嗎?答案是兩歲,而且有90%以上的孩子在六歲前就說過慌了。其實說謊是一種心智解讀的能力,但是因為大人常常教育的方式不對,所以讓孩子變本加厲養成了說謊的壞習慣。例如當孩子說謊的時候,我們都這樣教你在說謊,我就叫警察來抓你拍攝爸爸媽媽孩子四五歲以後呢,就知道警察不會管這麼多,這樣子教這樣子講反而降低你的教養。孩子會越來越不信任你,他也不會去修正它的說謊。或是有些大人這樣教你在說謊,我就處罰你。孩子聽到大人這樣說,學過是非判斷的理性腦就會關閉,讓自己逃避處罰。
  • 睿智燈塔APP課程-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
    不同的年齡段,孩子說謊的原因是不一樣的。3歲以下孩子說一些無傷大雅的話是很常見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分辨出自己是在說謊還是在說實話,這些話可能來源於活躍的想像力、健忘等原因。睿智燈塔提醒大家,以下教育方法你要知道:1、不要隨意給孩子下定義即使孩子對你撒謊了,也別輕易將孩子的撒謊與品質相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