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羊爸爸,用生命引領生命,傳遞科學的中醫育兒理念,希望更多人能夠學習中醫餵養方法。如果對我的內容感興趣可以關注轉發,也可以給我私信和評論。
前兩天和一位媽媽聊天,說起她家寶寶最近便秘,特別討厭拉臭臭。
平均兩到三天一次大便,要很用力才能拉得出來,每次都哭著說屁股疼。拉出來的便便也總是很乾,很硬,一顆顆的像羊屎蛋一樣,偶爾還很黑。
她也很納悶,寶寶三歲,每天都喝水,益生菌也沒少吃,粗纖維的食物,比如南瓜呀,芹菜呀,紅薯呀,也經常吃的,怎麼就不好好拉大便呀?
明明很注意寶寶的飲食了,為什麼還老是便秘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寶寶便秘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以及怎樣來調理。
便秘不止上火那麼簡單
要想寶寶告別便秘的小煩惱,首先你要知道「寶寶便秘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正常的便便,軟軟的,不幹不稀,顏色偏黃色,一般排便比較順暢。那麼為什麼寶寶會出現大便幹,羊屎蛋的情況呢?
一方面,除了「上火」,會導致便秘,另外一方面,如果寶寶脾胃虛寒,也有可能會導致便秘。
打個比方,夏天氣溫太高,大太陽暴曬之後,土壤裡的水分被蒸發乾,會導致土地開裂變硬。這就像是寶寶的身體有熱,被烤乾了水分,大便就會變得幹硬粗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證便秘了。
還有一種情況呢,就是沒有太陽,河水結冰了不流動,就無法將河裡的垃圾沼澤衝走,那河裡的垃圾就會一直停留在河道裡。
所以另外一種便秘,是因為腸道太冷,太虛,沒有力量將大便排出,這種虛寒也會消耗津液。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寒秘。
先判斷是寒還是熱
寶寶便秘的寒熱,區分起來也很簡單。
熱證便秘,通常是身體裡面有垃圾堆積起來了。大量的垃圾在腸道裡長時間堆積發酵,就產生了熱。比如寶寶因為積食內熱引起的便秘,就屬於這種,並且通常還會伴隨以下幾種表現:
1.肛門灼熱,手腳心摸起來熱熱的燙燙的
2.舌頭顏色紅紅的,或者上面有小紅點點
3.時不時地放臭屁,大便也臭烘烘的
4.身體燥熱愛出汗,愛喝水,尤其要喝涼水
還有一種情況是季節變換導致,比如春燥、秋燥,或者夏天氣溫高天氣熱,也會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引起便秘。
這種情況的話,寶寶不會有明顯的積食表現,口臭大便臭等等的症狀可能都沒有,但是燥熱的情況依然會很明顯,比如舌頭顏色鮮紅,舌苔很少,甚至沒有舌苔,小便顏色黃,量少等。
而虛寒便秘的便便的特點是沒什麼味道,或者有一種腥味,同時,可能身體還會有以下幾種虛寒的表現:
1.總是不長肉,臉色黃,鼻梁和嘴巴周圍青筋明顯
2.食慾不佳或者食慾異常旺盛
3.舌苔溼溼滑滑的,舌苔白,舌頭胖大
4.嘴唇顏色很淡,愛流口水
來一碗潤腸通便的小粥方
知道了寶寶便秘的原因,調理起來也就有方法了。如果你家寶寶是虛寒導致的便秘,艾灸,貼南懷瑾貼,這些溫暖脾胃的方式,都可以。
如果你家寶寶是積食便秘,到樓下跑跳運動,按摩小肚子,這些消積導滯的方法都可以嘗試。
如果是燥熱便秘呢,主要就是滋陰,煮粥的時候加一點銀耳、百合、蓮子都是可以的。
寶寶常見的這三種類型的便秘,不管是寒還是熱,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腸道的津液是不足的。
也就是說,只要寶寶便秘了,都可以吃一點潤腸補津液的食物,滋潤腸道,讓便便重回柔軟,寶寶排便才會更順暢。
這裡給大家分享幾個簡單的小食方。
虛寒便秘:芝香小米粥
虛寒便秘的寶寶,腸胃喜歡溫暖的環境,喝一碗溫熱的芝香小米粥,會覺得暖呼呼的很舒服。
這個小粥方裡用到的食材,紅糖輔助小米,用食材本身溫熱的性質,溫養寶寶虛寒的脾胃,慢慢改善中下焦虛寒的狀態。
另外黑芝麻,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角。炒制後潤潤的油脂,有潤腸燥的功效,補充腸道水分,緩解寶寶的便秘。
【食材】
黑芝麻 | 10克
小米 | 100克
紅糖1小塊
【步驟】
①鍋裡開小火,黑芝麻入鍋翻炒至焦香。
②小米和黑芝麻入鍋,加水1500毫升熬煮半小時,起鍋前加入紅糖拌勻即可。
小火翻炒過的芝麻,外殼爆開,油脂溢出來,香氣飄滿屋,小朋友吃起來也更好消化吸收。煮到粥裡,芝麻的焦香混合著小米的谷香。
燥熱便秘:雙仁百合粥
燥熱便秘的寶寶,全身都需要津液的滋養。一些性質平和的滋陰食材,像甜杏仁、桃仁、花生、銀耳、百合、鬱李仁、松子仁等等,就很適合燉成湯羹,或者煮成軟糯糯的米粥給寶寶喝。
這裡就用其中幾味食材,搭成了雙仁百合粥。甜杏仁核桃仁和百合,吃到嘴裡就能感覺到潤潤的油脂,全身的津液都可以滋潤到。
同時甜杏仁還有「降肺氣通利大便」的功效,讓寶寶大便更順暢。
【食材】
甜杏仁 | 15克,核桃仁 | 10克、
大米 | 100克,百合 | 10克
【步驟】
①杏仁核桃仁洗淨搗成小塊,方便寶寶小口吞咽。
②所有食材入鍋,加水1500毫升熬煮成粥。
煮好的雙仁百合粥,不只是看起來清爽,小勺子舀起來吃到嘴裡,一口咬下,核桃仁和甜杏仁的油脂蹦出來,更加覺得清潤香甜。
積食便秘寶寶:紅薯杏仁粥
積食便秘的寶寶,就要吃一點消食下氣的食材了。比如紅薯和蘿蔔,也是我們平時去菜市場就可以買到的,很方便。
這裡紅薯一定要給寶寶帶皮煮。它的肉和皮互為陰陽,寶寶平時吃紅薯容易脹氣,紅薯皮是行氣下氣的,給寶寶帶皮吃就可以避免這個小問題了。
【食材】
紅薯 | 1個
大米 | 100克
甜杏仁 | 10克
【步驟】
①紅薯用澱粉水浸泡一會兒,然後洗淨切成小塊,不削皮。
②杏仁搗成小塊。所有食材加水1500毫升入鍋,熬煮半小時。
圓滾滾的紅薯,切成了小塊煮成粥,一點又一點紅色點綴在白粥裡,粉粉嫩嫩的,看起來更可愛了。寶寶大口大口吃到嘴巴裡,綿綿軟軟的滋味,一碗粥就見底了。
消積生津的白玉蘿蔔湯
除了煮粥,媽媽們還可以燉一鍋消積清熱的白玉蘿蔔湯。
別看食材簡單又便宜,功效卻一點也不含糊。白蘿蔔消食行氣,大白菜養胃生津,豆腐清一清積食帶來的內熱火氣,作為積食便秘寶寶的配菜小湯最合適了。
【食材】
白蘿蔔 | 半根
豆腐 | 1塊
大白菜 | 3片
【步驟】
①白蘿蔔和豆腐切成小塊,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轉中火煮3分鐘。
②大白菜切碎入鍋煮1分鐘後關火,撒一點點鹽調味即可。
媽媽們把這鍋湯煮好了盛上桌,就知道它為什麼叫白玉湯了。晶瑩透亮的湯水,軟軟白白的豆腐和蘿蔔。不需要複雜的烹調加工,湯裡亮亮的光澤就已經勾起了寶寶肚子裡的小饞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