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印發,花卉市場將搬遷

2020-12-19 騰訊網

南都訊日前,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 年)》(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創新發展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以珠江為紐帶,北岸突出嶺南文化傳統風貌,南岸著重嶺南文化創新發展,構建「一江兩岸」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空間總體格局。

到2025年文化產業產值佔GDP比重5.5%

荔灣區是廣州傳統歷史文化風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區之一。近年來,「文化荔灣」品牌價值日益提升。省級文化工程「三館合一」項目(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以下簡稱 「三館」)落戶白鵝潭中心商務區,粵劇藝術博物館建成投入使用,荔灣區匯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力進一步增強。此外,荔灣也初步形成了文化產業集群。

不過,與國內外先進地區相比,荔灣仍存在對文化資源的挖掘不夠,在內容、形式、業態方面創新不足,嶺南文化的時代特徵不明顯,影響力和輻射力有待加強。文化產業總體規模偏小,在地區經濟中比重與作用較弱。

到2022年,荔灣區基本建立有利於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體制機制,初步形成嶺南文化與現代文化更加融合,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更加契合的發展格局。打造一批功能完備的文化載體,集聚培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文化產業龍頭企業和品牌。嶺南文化影響力、輻射力不斷增強。地區文化產業增加值達65億元,佔GDP比重達4.5%。

到2025年,嶺南文化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文化產業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各類「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基本形成傳統格局、時代風貌和嶺南特色有機融合的城市景觀。地區文化產業增加值達90億元,佔GDP比重達5.5%。基本建成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創新發展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新時代的嶺南文化煥發出強大生命力。廣州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區的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嶺南花卉市場將疏解搬遷

荔灣區的永慶坊是全國聞名的社區微改造項目。規劃提出,荔灣北岸嶺南文化傳統風貌區將以西關歷史城區為核心,活化利用歷史街區、建築,保護開發嶺南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入挖掘博物館文化,重點發展荔枝灣西關民俗風情區、恩寧路粵韻創意文化區、陳家祠民間工藝文化旅遊區、沙面歐陸風情島、十三行商埠歷史文化區、上下九-華林禪宗文化商貿旅遊區、西門甕城城市歷史文化區等七大特色功能區,構建文化創意產業、文商旅融合兩大組團,打造「一核七區」嶺南文化傳統風貌傳承展示區。

南岸嶺南文化創新發展區依託珠江南岸岸線,串聯近現代嶺南文化資源,以工業遺蹟的保護與利用,創新創意產業導入和傳統特色嶺南文化的創新發展為主,構建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產業、文商旅融合、嶺南文化特色產業等四大組團,打造嶺南文化創新發展區。

荔灣區是廣州市專業市場集聚區域,規劃推動荔灣區「文化+」 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提升地區產業 綜合競爭力,包括14個專業市場的轉型升級或改造搬遷,其中,唯一要搬遷疏解的是芳村嶺南花卉市場。

「一核四廊」嶺南文化發展布局形成

在區域聯動方面,廣州將推動形成「一核四廊」嶺南文化發展布局。以越秀、荔灣為核心,進一步凝練嶺南文化的核心精髓與時代價值,強化全市嶺南文化資源的空間連結以及與自然資源、人文歷史、科技應用與時代創新的有機融合,形成脈絡清晰、故事鮮明,集挖掘、保護、傳承、創新於一體的嶺南文化發展走廊。東向發展軸加強與天河區、黃埔區、增城區嶺南文化資源的連結和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西向發展軸充分發揮廣佛同城、地緣相鄰、文化相親的「南(南海)、番(番禺)、順(順德)」特色嶺南文化優勢,積極打造無行政邊界的嶺南文化西向發展軸。北向發展軸加強與白雲區、花都區、從化區嶺南文化資源的連結和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進行田園鄉村嶺南文化主題策劃。南向發展軸加強與海珠區、番禺區、南沙區嶺南文化資源的連結和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進行現代商都、嶺南美食及嶺南山水等主題策劃。

為打造嶺南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廣州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視野挖掘嶺南文化的優勢潛能,充分發揮毗鄰港澳優勢,高水平打造文化交流平臺,提高嶺南文化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建設世界知名的嶺南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其中,粵劇藝術博物館將打造成以廣府戲劇曲藝為特色、有國際影響力的公共文化活動綜合體,搭建全球粵劇粵曲文化交流平臺,探索建設大灣區 文化交流示範基地。以高端時尚為定位、以中西文化交融為特徵,沙面將打造城市「藝術島」,成為引領華南高端時尚與文藝的地標。

採寫:南都記者 趙安然

相關焦點

  • 2025年荔灣將建成嶺南文化中心區
    信息時報訊(記者 吳瑕)廣州荔灣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是嶺南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地區之一。12月26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發布《廣州市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下稱《規劃》),計劃通過打造北岸嶺南文化傳統風貌區、南岸嶺南文化創新發展區,建設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
  • 廣州將打造「一江兩岸」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空間格局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申卉)12月26日,廣州印發《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通過打造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規劃建設以荔灣為核心的嶺南文化中心區,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嶺南文化,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推動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 重磅規劃曝光!這樣的荔灣,很圈粉!
    「廣州味道」的荔灣要華麗轉身將建成嶺南文化中心區!近日,廣州印發《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 年)》,提出通過打造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規劃建設以荔灣為核心的嶺南文化中心區,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嶺南文化。
  • 嶺南花卉市場搬遷 未來規劃打造成花卉產業綜合體
    8 月 28 日上午,廣州市荔灣區嶺南花卉市場 B 區(搬遷新址)開業儀式舉行,嶺南花卉市場原鮮花區搬遷工作已全面完成,新場地正式投入使用。根據五眼橋城中村改造總體規劃,本次搬遷雖屬於臨時性質,但在功能區域劃分、環境治理、交通疏導、物流配送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規劃設計,為五眼橋聯社花卉產業升級進行了積極探索。搬遷後的嶺南花卉市場 B 區位於五眼橋西約 666 號,距離原市場約 1 公裡。開業首日,市場內人頭攢動,各類花卉爭奇鬥豔、香氣四溢,呈現一片繁忙景象。
  • 文化強市 |「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其中提出,支持廣州建設嶺南文化中心和對外文化交流門戶,擴大嶺南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荔灣是大灣區範圍內嶺南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粵港澳共建人文灣區、廣州建設嶺南文化中心,荔灣自然而然被委以重任。
  • 文化強市|「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荔灣是廣州傳統歷史文化風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區之一,粵劇、粵曲、「三雕一彩一繡「等文化符號享譽全球,廣州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荔灣使命在肩。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其中提出,支持廣州建設嶺南文化中心和對外文化交流門戶,擴大嶺南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 荔灣區永慶坊「旅遊+非遺」 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示範品牌
    一、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資源背景情況  「嶺南文化聚荔灣,西關風情最廣州」。荔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傳統城區,自古風物薈萃、名勝雲集,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地、嶺南文化的中心地。  近年來,荔灣堅持文商旅創居融合發展,以「繡花」功夫開展舊城改造,嶺南文化中心區規劃在市層面制定實施,恩寧路被列為國家級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單位,並建成粵劇藝術博物館等一批精品項目,去年成功創建省級粵劇粵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灣區花正開」為主題的央視大型實景演播室永久落戶荔枝灣,西關永慶坊旅遊區作為廣州文化旅遊名片的形象和影響力進一步凸顯,創建國家級4A景區也恰逢其時。
  • 「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
    去年年底《廣州市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發布,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藍圖繪就。 近兩年來,以「一江兩岸」為紐帶,荔灣區著力挖掘維護嶺南文化資源,培育構建現代文化產業和服務交流體系,打造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嶺南文化創新發展中心、嶺南文化國際交流中心「三大中心」,在推進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建設的路上探索前行。
  • 廣州嶺南花卉市場今早正式搬遷
    廣州嶺南花卉市場今早正式搬遷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2020-08-28 搬遷後的嶺南花卉市場B區位於五眼橋西約666號,距離原市場約
  • 嶺南花卉市場搬遷啦!快來一起看看新市場
    8月28日上午,嶺南花卉市場B區(搬遷新址)開業儀式舉行,標誌著嶺南花卉市場原鮮花區搬遷工作已全面完成,新場地正式投入使用。根據五眼橋城中村改造總體規劃,本次搬遷雖屬於臨時性質,但在功能區域劃分、環境治理、交通疏導、物流配送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規劃設計,為五眼橋聯社花卉產業升級進行了積極探索。搬遷後的嶺南花卉市場B區位於五眼橋西666號,距離原市場約1公裡,經芳信路或花市新路3分鐘車程均可抵達,廣佛放射線建成後,花卉市場外引內聯、輻射帶動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 嶺南花卉市場新址位置在哪?環境怎樣?這就帶你逛一逛
    8月28日上午,位於荔灣區五眼橋村內的嶺南花卉市場B區啟用,標誌著嶺南花卉市場原鮮花區搬遷工作全面完成,新場地正式投入使用。嶺南花卉市場是全國60%以上觀葉植物及30%的鮮切花交易集散地,每天有絡繹不絕的市民和商戶前來採購切花、盆花以及園藝產品。據了解,原址位於滘口地鐵站對面,這一次搬遷的是A區鮮花區。
  • 2020年8月28日起廣州嶺南花卉市場搬遷至新址
    8月28日上午,嶺南花卉市場B區(搬遷新址)開業儀式隆重舉行,標誌著嶺南花卉市場原鮮花區搬遷工作已全面完成,新場地正式投入使用。  新區地址:廣州五眼橋西約666號  根據五眼橋城中村改造總體規劃,本次搬遷雖屬於臨時性質,但在功能區域劃分、環境治理、交通疏導、物流配送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規劃設計,為五眼橋聯社花卉產業升級進行了積極探索。
  • 荔灣規劃發招 大坦沙地王+廣鋼嶺南V谷要"拔高"
    荔灣大坦沙地王亮相+廣鋼嶺南V谷要"拔高"+華發新盤.2011年的總價30.7億元的「地王」項目悅江上品苑(資料、團購、論壇),低密度,一線臨江,還配套小學,臨近雙地鐵;巨無霸舊廠改造項目廣鋼嶺南V谷(優惠購、樓盤相冊、最新報價),要「長高」,申請規劃調整,最高的一棟由33層要「拔高」到35層,地塊臨江,將建廣州國際智能科技園,主打高新技術產業;此外,還有華發集團在芳信路的住宅項目華發荔灣薈(資料、團購、論壇)申請調整規劃,據稱有不少於六成產品為
  • 嶺南花卉市場最後一日實探:檔主搬花忙,迎接新市場
    該告示稱,根據廣州市專業市場搬遷疏解工作的要求,嶺南花卉市場鮮花區將於8月28日上午10時搬遷至嶺南花卉基地B區正式營業。原嶺南花卉市場鮮花區(老市場)於8月28日上午8時停止營業,並在8月31日斷水斷電並清場。記者走訪了解到,大部分檔主正有條不紊進行搬遷前的準備,並對新基地點讚。
  • 荔灣:推進文商旅創新融合發展
    原標題:荔灣區:推進文商旅創新融合發展  廣州日報訊:昨日,記者從荔灣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乘廣州市旅遊發展大會東風,荔灣將加快獨具嶺南特色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步伐,活化資源,提升品質,按照「以文帶旅,文旅興商
  • 發展進度不斷刷新!荔灣這裡憑什麼將成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新極核?
    年初的荔灣區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提出,2020年是荔灣高質量發展衝刺之年,是荔灣新一輪大建設、大招商、大發展之年。近日,廣佛兩市攜手編制了《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在廣佛197公裡長的邊界兩側,選取629平方公裡極具發展潛力的區域,合力建設包括「1個先導區和4個片區」的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規劃中,「廣州南站—佛山三龍灣—廣州荔灣海龍」先導區總面積達259平方公裡,將發揮廣州南站連接港澳、輻射內地的雙向開放優勢,規劃共建廣佛科技城、文化新紐帶和雙向開放的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的新極核
  • 荔灣區持續推進專業市場轉型升級
    接電結束後,安建國談到了荔灣區正在進行的規劃項目,繼芳村花卉市場搬遷後,黃沙水產市場未來也將搬到新址。黃沙水產新市場已經動工安建國透露,根據工作部署,黃沙水產新市場(東洛圍碼頭)項目是大灣區水產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將成為大灣區首個智能化活魚交易批發市場。
  • 嶺南花市新增2000畝花卉基地 成最大交易平臺
    中國園林網9月17日消息:省內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嶺南花卉市場年內將新添210畝花卉生產基地,屆時嶺南花卉市場的交易及種養花場地將超過22萬平方米,成為全國最大的鮮花交易平臺。
  • 廣州荔灣:高層次文化人才相聚沙面 共話嶺南文化中心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劉雲、陳施敏、記者皮澤紅報導 月色浸染,寸水興瀾,鵝潭江畔,情意綿綿。9月25日晚,荔智匯·中秋茶話會在廣州市沙面白天鵝賓館後花園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50多位嘉賓在月下品新茶敘友情,共商荔灣區人才發展和嶺南文化傳承創新之路。
  • 這個星期,來荔灣感受嶺南文化
    系列活動包含文藝演出、讀書活動、文化講座、非遺展示等10餘項活動,精彩紛呈,充分彰顯荔灣嶄新文化活力。兩年來,荔灣自覺擔負起傳承和弘揚嶺南文化的重任,在廣州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進程中,讓嶺南文化通過荔灣這個名片大放光彩。在其中,以粵劇粵曲藝術為代表的多種文化藝術展演已經形成了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