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這六種發育行為疾病讓孩子難入學!第三種最常見,男孩居多

2020-12-19 齊魯壹點

齊魯網健康頻道8.12日訊(通訊員 秦偉)孩子能夠順順利利入學也是多少家長心頭的頭等大事,但是一些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卻成了孩子順利入學的絆腳石,那麼什麼是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呢?哪些發育行為疾病影響孩子學業?下面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主任代傑來告訴我們。

代傑主任介紹,說起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很多家長是陌生的,但是要是說起孩子的一些特殊症狀表現,比如孩子好動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眨眼聳肩、頻繁尿床尿褲子、說話不清楚、不愛說話、封閉孤僻等,有些家長就會產生共鳴了,有的孩子確實是這樣。那麼,這些就是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的相關症狀。今天我為大各位家長總結六種兒童常見的行為發育疾病。

第一種: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發育行為異常疾病,又稱輕微腦功能障礙症候群或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衝動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症候群。其發病率高,約為3-4%,男孩多於女孩。

多動症症狀:

1、活動過度:小動作多,手腳不停,活動過多,話多

2、注意力渙散: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短暫,做事有頭無尾,如做作業心不在焉或抄錯、漏字

3、情緒不穩:任性衝動,喜怒無常,對事物缺乏興趣或孤僻內向

4、不良行為:說謊逃學、頂嘴罵人、咬指甲、做事冒險不顧後果

5、智力能力:學習成績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閱讀書寫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分析能力等均差。

伴隨症:少數患兒可能伴有抽動症、遺尿症,甚至性早熟。

第二種:抽動症

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它是一種以多發性不自主的、反覆的、刻板的、快速的一個或多個部位肌肉抽動,語言或行為障礙為特徵的綜合症。通常在3至15 歲間發病,男孩多於女孩。

抽動症的症狀:

1、頭部:點頭、搖頭、扭頭、扭頸

2、喉部:異常發音、乾咳聲、吼叫聲、吭吭聲、發音時重音不當、不自主罵人、打人

3、面部:眨眼、擠眼、仰眼、咧嘴、噘嘴、縮鼻

4、上肢:戳手指、握拳、甩手、扭臂、聳肩

5、軀幹部:挺胸、挺肚子、扭腰或腰肌扭動

6、下肢:抖腿、踢腿、步態異常

註:以上症狀可以同時出現,也可先後出現

抽動症意識清楚,可短暫控制,入睡後消失,情緒緊張時加重

第三種:自閉症

又稱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疾病,它的核實症狀表現在缺乏社會性和交流功能,語言功能,刻板化行為興趣狹隘這三個方面。

自閉症症狀:

1、社會交流障礙:不與他人交流,無眼神對視

2、重複刻板行為:興趣愛好狹窄,對環境要求嚴格

3、語言障礙突出:往往3歲以後還不會講話,缺乏模仿能力

4、智力低下,痛覺遲頓,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恐懼或喜好

5、性格怪異,愛發脾氣,多會有攻擊或者自傷行為

6、孤獨離群,多動

第四種:智力低下

在醫學上稱為精神發育遲滯。是指患兒發育期間(0-18歲),智力發育障礙或受阻,而導致的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同齡水平,同時伴有適應性行為缺陷的一種疾病。

智力低下症狀:

1、運動及精神發育落後:如痴笑、張口、伸舌、流涎、吮手指、無意識的表情動作等;

2、語言落後:注意力不能集中、雙眼無神、表情淡漠;

3、運動障礙:動作笨拙、行為異常、學習困難;

4、特殊面容:四肢短小、皮膚色素脫失,體液異味。

第五種:遺尿症

小兒超過兩歲尚不能自主排尿者,稱為遺尿症。

遺尿症症狀:

1、夜間不能自主起床排尿,每夜均有尿床;

2、精神倦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反應慢,自信心不足,膽小,內向;

3、部分患兒焦躁易怒,孤僻多疑,不合群;

4、好動,部分患兒有攻擊行為;

5、免疫功能差,影響生長發育;

6、尿味重,少數患兒可有隱形脊柱裂。

第六種:語言發育遲緩

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語言發育遲緩症狀:

1、幼兒2-3歲還不會說話者,一般稱為語言發育遲緩

2、三歲以上還不會說話的幼兒,稱為語言發育障礙,應儘早幹預,超過5歲效果差

代傑主任專家指出:孩子處於一個快速發育的時期,且受環境、飲食、體質、疾病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定期檢查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水平十分重要。如果您的孩子尚在學齡前或者是已經入學,如果孩子具有以上相關發育行為疾病的症狀時,希望家長不要大意,及早警惕,如果孩子症狀較為嚴重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正規專業兒童醫院採取有效幹預,因為兒童發育行為疾病不會隨著孩子年齡逐漸增加而自愈,有些疾病如果不採取相應幹預措施甚至會伴隨孩子終生。

醫生介紹:代傑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從事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30餘年,長期專注於兒童發育性腦疾病的研究和臨床診治,多次組織牽頭或參與國內外大規模、多中心臨床實驗,積極踐行國外先進醫療理念,推廣先進醫療技術,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在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等疾病的評估和幹預上造詣深厚。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父母的這三種疾病易遺傳給兒子,第三種很常見,有的話最好生女兒
    所以說夫妻在計劃要孩子之前兩個人一定要進行全身的體檢,排出兩人是否有一些遺傳性的疾病,一旦發現可以做好提前的預防工作。父母的這三種疾病易遺傳給兒子,第三種很常見,有的話最好生女兒。第一種、假性肥大營養不良。這類的疾病顧名思義就是由於身體的肌肉中缺乏一定的營養導致的。身體患有此種病症的孩子會出現走路不穩,身體平衡力差的問題。
  • 兒童發育遲緩面臨入學難
    孩子挑食,不愛吃蔬菜,很可能其口舌唇等肌肉功能受限;兩歲的孩子只會喊爸媽,或僅能簡單說「要」或「不」等字。昨天,從無錫市特殊需要兒童早期幹預中心了解到,他們最近的公益諮詢中遇到多例兒童面臨入學難問題,許多生活中的小細節,背後隱藏著發育遲緩的大問題。
  • 溼疹有三種類型,這種最常見,你知道了嗎?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專家,小孩因為身體處於發育的狀態,所以身體上面的免疫系統是還沒有完善,面對小孩子的健康問題,父母們是要多加留意的。小兒溼疹在生活上面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這樣的症狀就是在孩子的皮膚上面會長出一些紅色的小顆粒。對於常見的疾病,父母們要懂得怎樣去處理好,這樣才是最重要的。
  • 醫生診斷孩子發育障礙,究竟是哪類發育障礙?又該如何跟進治療?
    典型而常見的發育障礙大概有以下幾種:1. 唐氏症候群:即21三體症候群,21號染色體額外多了個副本。多餘的副本會影響患兒身體和大腦發育,造成身心損害。智力障礙:也叫精神發育遲滯,指智商低於70,且在18歲之前適應行為和發展受限的疾病。7.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症,是一種以大腦執行功能失調為特徵的神經發育障礙疾病。主要表現為注意力、認知、自我控制和情緒調節上功能受損。
  • 專家:青春期是發育的黃金時期 錯過了孩子就難再長高
    孩子矮小就是「晚長」?作為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的活動之一,昨天(5月22日)下午,《新聞晨報》聯合兒童醫院共同舉辦了《探尋孩子長高的秘訣》活動。專家指出,很多家長不把孩子矮小當回事,以為孩子到青春期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猛長期,從而錯過了矮小最佳的診斷時機。事實上,一旦孩子出現第二性徵,躥個子的黃金期已經過了。
  • 孩子多動?說話晚?上海發育行為兒科專家來啦
    ,整體上帶動我院兒童健康發展中心對兒童發育行為專業診治水平的提升,促進兒童發育行為專業發展。 同時,她也希望醫院兒童健康發展中心的對接團隊,珍惜合作機會,儘快建立多學科工作機制,提升醫院兒童健康發展中心在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的診療水平及科研能力,為河南地區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更精湛的診療技術,更規範的管理服務。
  • 這三種行為正在偷走孩子的視力,很多父母都在做,尤其是第三種
    視力在孩子的成長發育中佔據很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近視,生活在一片模糊中,那就少了很多視覺的樂趣和體驗,孩子的一生也諸多不便。這三種行為正在偷走孩子的視力,很多父母都在做,尤其是是第二種,但很多父母並不知道這樣做對孩子造成的災難性後果。
  • 早產孩子最常見的幾種疾病,父母可要小心注意了!
    生孩子是一個懷胎十月,每天都要提心弔膽的事情,在這過程中,有幸福也有憂愁。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自己的孩子馬上就要降臨人世心中所充斥的那些喜悅,而說到不幸的事情,那自然就是孩子在懷孕生長的過程中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或者有早產的情況。
  • 孩子這三種行為,看起來「討人嫌」,卻可能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
    家長都明白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但真遇到熊孩子「作妖」的情形,這火想壓都壓不住。真能套用那句話「聽過很多道理,依然控制不了對娃發火」。孩子難道真是上天派下來折磨你的嗎?天生就是來「討人嫌」的嗎?並非如此,孩子這三種行為,看起來「討人嫌」,卻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
  • 在入學時間上,男孩和女孩不一樣,錯過就耽誤了男孩一生
    文|文兒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因此早走路、早學話、早上學。以為這樣是讓孩子搶佔先機,其實不然早點讓孩子入學未必是件好事,尤其是對男孩子而言更是一場災難,嚴重的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男孩和女孩的發育進度不同,5歲男孩的大腦發育水平和3歲半女孩的水平一樣,而且整個小學期間男孩的生理、心理髮育都遠落後於女孩。當他們一起入學後,人們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一樣,在同樣的時間內了解、掌握學習知識,女孩會輕而易舉的學會,而男孩因為發育上的差異會被別人視為愚笨或遲鈍,這可能會使孩子從入學後就開始討厭學習,甚至從此厭惡學校,走上不歸路。
  • 家養男孩,想要孩子長大有出息,一定不能少了這三種養兒法
    導語:家裡有小男孩兒的家長們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真的是特別難管,不像女孩子那麼聽話,隨便點放養吧,又怕把他們教壞。其實家長們需要改變這樣一個定勢思維,有些時候男孩子也是很需要父母關愛的,特別是男生跟女生的大腦結構發育順序是有所不同的,在教育孩子這一塊男孩和女孩也是有一定區別的。
  • 8種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它們真的離你很近
    現今,精神疾病對大眾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但是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怎樣算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又有哪些種類,今天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幾種臨床上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四、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症狀表現也比較複雜,核心症狀為思維障礙,即思維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出現問題,最常見的是妄想;其次為感知覺障礙,主要表現為幻聽、幻視等,還可能出現情感障礙和意志行為障礙,情感淡漠,活動減少,
  • 這六種運動方式需要家長注意,掌握不好,反而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就遵循了國外的鷹式教育,每天都強制可可晨跑20分鐘,可過了幾個月後,可可媽媽發現孩子總說膝蓋疼,最後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可可年紀太小並不適合進行高強度的跑步鍛鍊,已經損傷了半月板,對孩子未來的身高可能有影響,可可媽媽聽後,後悔不已,由此可見,孩子運動是一件好事,但是需要選對時間段,下面小風媽總結了六種需要家長仔細注意,不應讓孩子過早接觸的運動方式。
  • 孩子"身高"發育異常,小心這三個"壞"行為,12歲前不糾正很難長高
    我們的寶寶長不高,或許我們要反思一下孩子有沒有這三種壞行為。孩子在12歲之前,如果這些壞行為得不到糾正,那麼等錯過了孩子身高發育關鍵期,孩子是很難長高的。無論如何,我們都覺得自己有些對不起孩子。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是比較高的。她們身材不錯,孩子們也高興。史鐵生在《我的夢想》中曾說:&34;可見我們對身高的追求是永恆的。具有身高優勢,孩子就是人群中可以一眼看到的那一個。那麼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孩子身體發育不良呢?這些可能與營養無關,主要是這三種行為。
  • 男孩往往比女孩難帶,這是真的嗎?
    那麼,男孩大多比女孩難帶,這是真的嗎?專家認為,男孩往往比較難帶的原因可能有:1、性別角色期待不同社會、家庭和父母對男孩子的性別角色期望和女孩是不同的。一般我們會期望男孩子活潑有力,期望女孩子嫻靜溫柔。這些期望,會在教養的過程中會逐漸影響孩子的行為並內化成孩子的特質。所以,我們會發現,在襁褓期的嬰兒,男女撫養差異還不是很大。但是到孩子一歲半左右的時候,活潑的男孩多數會變得比女孩難帶起來。
  • 這六種情況會引發孩子抽搐 小兒抽搐的三種急救方法
    原標題:這六種情況會引發孩子抽搐 小兒抽搐的三種急救方法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寶寶在發燒的時候都會出現抽搐的狀況。而高熱則是引起小兒抽搐的主要原因之一。那除了高熱之外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小兒抽搐呢?   小兒抽搐的原因   一、高熱   高熱性抽搐所佔比例最高。
  • 明星奶爸楊威攜手兒童保健專家開講兒童行為那些事兒
    著名義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說過:「孩子成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 我的孩子注意力難集中,看書做作業都讓人頭疼◇ 我的孩子對周圍環境總顯得漠不關心、更不喜歡與人接觸◇ 我的孩子說話時間晚、表達的時候有點吃力
  • 孩子的行為影響身高,有三種行為的孩子存在長高困難,難超一米五
    身高增長重要階段孩子的三種行為可能會影響身高發育>●挑食雖說挑食是孩子常見的毛病之一,但父母不能對這種行為進行放任不管。大量的營養補劑讓孩子身體提前發育,骨骺提前閉合,至此青春期的發育基本結束,孩子身高增長峰值回落,就難以長高了。
  • 小豬佩奇中不宜學習的3種行為,第1種最討厭,第2種是孩子最愛!
    說到《小豬佩奇》,無論是家長還是小朋友都應該看過不止一遍了,這部動漫在04年首播以來,收視率蹭蹭上漲,獲得了上千萬的好評,在優秀的作品中也會出現殘缺,小豬佩奇中這幾種行為不適合學習,第1種最討厭,第2種是孩子的最愛!
  • 發育行為科專家:孩子幾歲會說話才不算晚?
    今天, 小旦旦為大家請到了 發育行為的肇翠娟主任 我們不妨聽聽專家的意見! 、多發性抽動症、智力低下、學習困難、兒童孤獨症、語言發育障礙、學習障礙、遺尿症等疾病有深入的研究,靈活運用中西醫各自優勢,強調優化治療,療效顯著,儘自己最大努力接待每一位就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