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時,請把「新手寶典」記心間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交管部門獲悉,截至2015年6月底,南京全市機動車駕駛證持有人達到269萬人,其中汽車駕駛證持有人達260萬人,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5萬人。260萬人中,駕齡在三年以下的達76萬人,佔比達29%。駕齡在一年以下的達31萬人,佔比達12%,佔了1成多。
今年1月至6月,駕齡在3年以下的機動車駕駛人引發的交通事故佔駕駛人造成事故總數的28%。其中,駕齡1年以下的新手引發的事故佔駕駛人造成事故總數的13%;駕齡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新手引發的事故佔7%;駕齡2年以上3年以下的新手引發的事故佔8%。
通訊員 寧交軒 現代快報記者 王瑞
典型案例
油門當剎車,轎車差點衝下高架
2015年7月19日晚上9:30左右,在秦淮區石楊路高架橋上彎道,一輛奧迪轎車衝破水泥隔離墩差點衝下高架橋。經交警到場後詢問得知,女司機程女士剛剛拿駕照兩個月,第一次走此處高架橋,沒想到有急轉彎,慌亂中將油門當成剎車,所幸人沒有大礙。
2015年2月5日下午5點鐘,50多歲的曹先生開著一輛海南馬自達轎車,由北向南行駛到大橋南路高架橋時,突然打了個噴嚏。不想方向盤一時失控,車就撞上了中間水泥隔離墩,隨後又撞上一輛白色轎車,白色轎車又撞上一輛黑色轎車。
車禍造成高架橋上的南北車道中斷一小時。據司機曹先生講,新車才買7個月,開車也才半年,打噴嚏時方向失控是由於經驗不足,導致自己損失十多萬元。
原因分析
新手上路,有人太緊張有人太自信
新手為什麼易發生交通事故?一位從事一線事故處理的交警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新手發生交通事故主要由兩個因素造成:一是因為緊張;二是因為駕駛技術不熟練。
這位交警告訴記者,在駕駛過程中,越是緊張,引發事故的概率就越大。因為人在緊張的狀態下,應急能力反而欠缺,而且可能會導致手腳不協調。另外,在事故誘因中,駕駛技術不熟練佔的因素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在新手引發的事故中,不少新手存在把油門當作剎車踩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交管部門發現,三個月,是新手發生事故的臨界點。在新手引發的事故中,在拿到駕照三個月內,很少發生事故,但三個月之後,事故就多起來了。
對此,交警部門分析,這是因為不少駕駛人剛拿到駕照時,開車都很謹慎。但一旦過了三個月的適應磨合期,駕駛技術相對熟練了一些,這些新手便自以為自己的駕駛水平已經很高了,在開車時,就會出現搶綠燈尾或黃燈、超速、隨意變道、加塞等行為,因而引發事故。而許多有經驗的老司機,因為路上的事故見多了,反而開得越久越小心。
交警建議
新手開車最好能有老司機陪同
根據公安部123號令的要求,從今年元旦起,在實習期內的駕駛人,上高速必須有三年以上駕齡的人陪同。而實習期內的駕駛人,就是駕齡只有一年的人。但是,這個規定只限於上高速,在市區駕駛,則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交管部門建議,除了上高速,在市區駕車,新手也應該由老司機陪同。「市區開車,需要的技巧也很高。」南京一位交警告訴記者,有老司機陪同,首先可以讓新手放鬆情緒,有助於他(她)觀察周邊的情況。
同時,在應急情況下,老司機也可以出手幫一把。因此,剛拿到駕照的人,不要急著獨自上路。
常見失誤
新手上路最易犯哪些錯誤?對此,交管部門總結了以下四點:
1.經常急剎車或者把油門當成剎車;
2.變道不看後視鏡,忘記打轉向燈;
3.不注意道路上的交通標誌標線;
4.倒車觀察不細緻,開車門忘記提醒。
新手寶典
針對上述情況,交管部門專門總結了幾種在駕車出行時最容易疏忽和導致事故的情況,提醒廣大駕駛人,教你如何從「菜鳥」變成「駕車高手」。
出行前做哪些準備
1.使用新手標貼,提醒其他車輛駕駛人注意讓行或避開。
2.熟悉所駕駛車輛的性能,開車前調整好坐椅高度和前後位置,方向盤的高低,了解擋位如何使用,油門剎車的輕重,掌握車輛前後四個角的距離,倒車影像等配置的功能應用。
行駛過程中應該注意啥
1.要嚴格按照規範操作,尤其是轉向燈的應用,起步、變道、靠邊停車、轉彎時都要按規定使用,而且最好能提前開啟,對其他車輛給予及早提醒提示。
2.觀察周圍情況,對車輛前後、左右的情況都要清楚,對附近的車輛以及路面上的非機動車和行人動態要關注,如果覺得自己難以顧及這麼多情況,就放慢車速。
3.變道和轉彎時要注意多觀察兩側後視鏡,要提前觀察,不能在變道或轉彎的過程中才觀察,那時已經存在視野盲區了。
4.倒車時,有條件可下車觀察一下地形,通過後視鏡、倒車鏡結合倒車雷達、影像等輔助設施,放慢車速,不要盲目地加油門。
5.自己或乘員打開車門時要注意,首先車輛要靠邊停放,打開車門時要先觀察後方車輛,緩緩開一個門縫,確認安全後再慢慢打開。乘員打開車門時一定要及時提醒注意觀察。
發生事故後應該怎麼辦
發現或意識到自己發生碰擦等交通事故時,不要慌張,及時停車,拉好手剎,開啟雙跳燈,下車查看,確實發生事故且符合事故快處規定的(車能動,人未傷),及時報警,拍照後按快處程序辦理。不能確定是否發生事故的,報警求助,千萬不能一走了之。
女性新手駕車注意事項
1.不宜穿高跟鞋或松糕鞋開車:控制剎車時沒有著力點,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踩剎車,由於後跟較高阻礙了腳前部著力,容易出現剎車無力或者卡住制動踏板的情況,從而造成車輛失控的嚴重後果。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應該在車裡多放一雙鞋,不開車的時候可換穿高跟鞋,開車的時候應穿平底鞋。切記換下的鞋不能放在前座下或前座旁。
2.不宜披肩散發開車:因為頭髮的幹擾,女性駕駛員駕車時有可能受到影響,所以女車主開車前儘量將頭髮紮起。
3.不宜放置包和玩具在後座上方:後座上方的擋風玻璃前不宜放背包、手包及其他玩具等物品,在緊急剎車時,這些物品有飛向前方傷及司機的可能,在倒車時也容易影響司機視線。
相關新聞
江蘇四年墊付交通事故基金4.68億元,3億多未追回
快報訊(通訊員 省財宣 記者 張瑜)為保證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能夠獲得及時搶救和適當補償,從2011年起,江蘇出臺了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財政廳獲悉,4年來,基金累計墊付達4.68億元,挽救了1.7萬餘人的生命。到今年7月,基金累計追回墊付資金突破1億元。
之所以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主要是因為在一些道路交通事故中,經常出現肇事逃逸或者肇事者無力支付費用,而導致受害人得不到救治的情況,基金墊付就解決了這個難題。據了解,目前的墊付案件,有三成屬於肇事逃逸案件,事故責任方難以尋找;有的是肇事方和受害人沒有償還能力,還有的則是獲得賠償後惡意拖欠,拒不償還。
根據省財政廳的統計,基金設立4年來,累計墊付達4.68億元。今年7月初,家住徐州睢寧的仝某將墊付款7820元歸還到基金帳戶,到此為止,江蘇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累計追回墊付資金已突破1億元。
省財政廳副廳長、道路救助基金協調小組副組長宋義武指出,對基金追償要「應追盡追」。目前,基金管理人紫金保險積極探索,首創追償「鏈式管理」模式,研發上線「追償系統」,通過電話溝通、上門走訪、參與調解、以獨立第三人身份或者原告身份參與訴訟等手段進行追償,累計追回金額突破1億元,總體追償率達21.49%,其中2012年、2013年墊付案件追償率均已突破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