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每一年都是咱們最關心的話題。至於原因,或許是因為出了學校多年後,我們已經看不懂化學方程式,也不懂微積分了,只有這作文咱們能點評一番。
對於每一年的高分作文,網友們也都很愛圍觀。一般來說,這些作文要麼是優美的散文,要麼是有理有據的議論文,所以才能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
但凡事總有例外,因為每一年都會有寫詩歌的考生。多數省份的高考作文,其實都是會在題目中就註明"體裁詩歌除外",就算沒有這一項規定,寫詩歌也很難得高分。所以這些敢在卷子上寫詩歌的考生,往往抱著搏一搏的心態。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位江蘇考生王雲飛,就是一個搏成功了的例子。此事發生在10年前,主人公叫王雲飛,2010年參加高考,當時出的是命題作文《綠色生活》。一般考生拿到這個題,肯定是從環保的角度,寫一篇議論文,但王雲飛卻寫了一篇750多個字的文言文,我們來看看第一段的內容: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 ,至於弱冠,不明犍狀。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識豜豭。每齧毚臑,然竟不知其夋兔。方彼之時,窋詫之態,非闤闠之中所得見也。
說實話,筆者自己覺得還算是有點兒古文功底,但這幾十個字裡,卻有很多我根本不認識的字。一般來說,現代人寫古文,大概就是模仿一個形式,但王雲飛這篇古文,用的卻是純正的文言文。這文章中的字,如"佌佌"、"豜豭"等,一般人見都沒見過。
當時閱卷老師看到這篇文章後,也是看不懂得,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他們把這篇奇文交給了專家組討論。最後,專家們一致給了他高分。專家們認為,考生能在高考的短時間內,以《綠色生活》為題,寫出一篇700多字的文言文,洋洋灑灑,不偏題,這是需要極高的文學素養的,這樣的人才自然不能埋沒。
這件事經揚子晚報報導後,引起了東南大學的注意,不過當時他們還不知這位考生是哪裡人,叫什麼。後來經再三確認,他們才知道這是江蘇的一個考生。有這樣的人才,東南大學招生的領導們,當下拍板,要錄取王雲飛。在徵得王雲飛同意後,他們打算按照他的意願,把他錄取到學校最有名的土木工程專業。
與此同時,另一所名校也看中了他,這就是文科最強的北京大學。不過最後的結果,王雲飛表示:我要上東南大學。
生怕有人再來搶人才,東南大學特事特辦,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對王雲飛的預錄取工作。事情定下來後,東南大學負責招生的馮建明教授表示:"哥招的不是生,是才"。
事後,很多人對王雲飛放棄北大,選擇東南大學的行為不太理解。以一般人的觀念,王雲飛既然這麼愛古文,那他自然應該念北大中文系。結果,他卻要去東南大學的土木工程系,這多少有些讓人意外了。
對此事,王雲飛有自己的解釋。對於為何要上東南大學,他認為雖然還沒有錄取,但是北大來找自己時,他已經和東南大學達成口頭承諾,做人要誠信。 同時,他也十分坦誠地表示:"再說,我的產業報國的夢想不會變化!我一定要學習工科,所以選擇東大" 。
原來王雲飛一直就有一個產業報國的夢想,所以雖然從小愛好古文,但他對理工科也一樣很有興趣。雖然這話會讓北大有點兒沒面子,但人各有志,王雲飛認定了東大的工科。再次申明,沒有任何貶低文科的意思,這只是一名考生自己的選擇,無可厚非的。
從王雲飛的文言文作文上,我們看到了他的才氣。從他選擇上東南大學這件事上,我們看到了他的誠信、對理想的執著、以及作為一個學子的責任感。正是東南大學教授說的,這樣的人就是人才。
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