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生了什麼|英國打下第一根攪動歐洲的楔子,迄今已過三百年

2021-01-07 司馬j

1704年8月4日,直布羅陀被英國軍隊佔領,英軍開始建立軍事要塞。「歐洲攪屎棍」英國成功在歐洲大陸上找到了第一個立足點,在之後的三百年之中,直布羅陀起到了他應有的作用,並將繼續發揮作用。

直布羅陀旗

據最新的消息西班牙方面正在遊說美國議員,希望他們支持西班牙剝奪英國對直布羅陀的主權。英國這個叫攪屎棍的做法,不僅在歐洲,也運用到全世界,並且手法爐火純青,比如,巴以、印巴、HK。基本上現在世界所有的熱點都是英國人留下的屎橛子,比如我們周知的中印麥克馬洪線,都是英國的傑作。

哈布斯堡王朝絕嗣天賜良機,英國縱橫捭闔,火中取慄

大航海時代之後,英國國力不斷提升,特別是在英西戰爭勝利之後,老牌西班牙帝國不斷衰弱,英國對歐洲大陸的渴求也不斷提高。

1700年,最後一任哈布斯堡王朝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為了爭搶王位,西班牙爆發了王位戰爭,給了英國天賜良機。法國王路易十四之孫菲力普,宣布擔任國王,但卡洛斯二世的外甥、奧地利查理大公也要求繼承王位,都想當西班牙國王,雙方只好拉起人馬先打一架。

烏德勒茲合約

英國為了防止法國菲利普當上西班牙國王之後,法、西兩國合璧在歐洲做大,聯合了從西班牙獨立出來並且有世仇的荷蘭一起支持查理大公。在這場戰爭當中,英國在火快滅的時候再澆點油,火太旺就灑點水,在查理大公打不過就來幫忙,佔優勢的時候拖後腿,目的就是消耗歐洲大陸國家的實力。一場戰爭,硬生生地被拖了十多年,菲利普被折磨得欲仙欲死。為了王位,之後在1713年籤訂《烏德勒支和約》,宣布直布羅陀被割讓給英國。

在1779年,趁著英國忙於美國獨立戰爭,西班牙和法國不死心,進攻直布羅陀,但被這個英國人經營了近百年的軍事要塞擊退。附,因為自己這邊的被佔領了,西班牙就跑到了直布羅陀海峽的對面,搶了摩洛哥的休達。

景色宜人三萬人小鎮,緣何成為擾動歐洲三百年

直布羅陀機場航拍

現在,直布羅陀雖然只有三條街,人口也只有三萬五人,卻同時擁有機場和港口,交通非常便利,這個機場與道路相連,要起飛的時候就攔住道路不讓車過。直布羅陀是中國的熱門旅遊勝地,每年夏季都有大量的中國人到那裡遊玩,成為打卡熱點,但是它不改楔子本色,依舊在政治、軍事、外交上起到極大的作用。

非洲與歐洲通過地中海隔絕,僅僅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連。直布羅陀海峽長度僅為56公裡,最窄處為13公裡,天氣晴好的時候甚至能夠看到非洲大陸的摩洛哥。特別是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直布羅陀的重要性再次提高,是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主要航路,現在每天通過直布羅陀海峽的船舶仍舊超過十萬,特殊的地理位置讓直布羅陀的戰略意義超過了東方的馬六甲。

二戰的時候,盟軍通過扼守直布羅陀海峽,讓德國的水面部隊難以出海,只能出動潛艇,為二戰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二戰結束之後,西班牙在聯合國的支持下想要收回直布羅陀的主權,英國人導演了一場獨立選舉,最終僅44個人願意回歸西班牙,其餘的99%依舊選擇在歸屬英國,在指派的直布羅陀總督下生活,甚至議會頒布法律宣布「直布羅陀是英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怒之下,西班牙直接封鎖禁飛直布羅陀,讓直布羅陀成為了孤島。在1980年,英西緩和之後,英國又一騷操作讓直布羅陀人直接獲得英國國籍,讓西班牙有苦難言,直到1991年英軍才撤出自己的陸地軍事力量。這段操作像不像英國在香港的操作?現在直布羅陀的軍事基地由北約使用。

直布羅陀的問題會解決嗎?短時間是看不到的,去年二月,英國脫歐的時候,就發生了西班牙海軍與英國海軍對峙事件,而在這個事件的三個月之前,西班牙軍艦埃琳娜公主號就在那裡大放西班牙國歌《皇家進行曲》,直布羅陀則以大喇叭播放《女皇天佑曲》與西班牙海軍拉歌,像不像中印的班公湖對峙?

光榮孤立之下的攪屎棍外交策略,帝國獵殺者

英國獨懸歐洲大陸之外,號稱」光榮孤立「,這個光榮孤立是怎麼回事,我們可以看看著名經典英劇《是的,大臣》當中的臺詞。

是的大臣劇照

英國無愧歐洲攪屎棍的名號,比如臺詞最後說的就是加入歐盟,你看現在結果就知道,英國已經公投脫離歐盟,符合他一貫延續五百年的外交政策。英國的外交核心意思就是,當有人大了,強了,我們就給他找個對手,就折騰他。有機會就打個楔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發揮作用,不要求比對方好,就是把對方拖入泥淖當中來。

通過這套爐火純青的外交政策,遠交近攻,巧如舌簧,英國在500年間,已經成功獵殺西班牙帝國、荷蘭王國、法蘭西帝國、奧斯曼帝國、德意志帝國、大清帝國、大日本帝國、蘇聯等國家,是地球上著名的大國獵殺者,無愧藍星無冕之王。現存的還有印巴衝突、巴以衝突、香港、中印對峙、非洲混亂等衝突,這些衝突背後的起因都存有英國人身影,當時他們在地圖上畫的一根線,指導籤署的合約,都是他們深思熟慮的結果,這些灰蛇草線,在百年前埋下的地雷,成為了現在紛爭的根源。比如香港進行新一輪棋,別忘記了香港的大法官都是英國指派的。

相關焦點

  • 日媒:對英國「親華」表擔憂 中方:防華在G7打「楔子」
    【環球時報報導】 日本共同社27日刊登獨家報導稱,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26日「基本決定」,將向最近明顯有「對華接近」動向的英國表示,不願看到英方在未提及中國的海洋活動和人權問題的情況下與之深化關係。《環球時報》記者27日致電日本外務省,對方表示正在了解相關情況。
  • 這個歐洲小國,曾是最早入侵我國的歐洲國家,如今存在感極低
    所以,許多人認為英國侵略中國的國家。▲鴉片戰爭其實並不是,早在三百年前,有一個歐洲國家曾向中國借過一塊土地,這個國家才是第一個掠奪中國的人。但現在這個國家發展的並不好,可以說已是前無古人了,而且對歐洲的貢獻和影響也是特別微小的。
  • 【今日歷史】7月17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7月17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7月17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
  • 《斷輪迴》——自序 楔子
    因著人類的進展,觀念不斷推陳出新,兩位上師在本書中有不少論點顯然已被現今的科學(甚或未來的科學)證實為真。因著現代心理學與量子物理學的重大突破,我們已知,即使在有形世界的層次,「分裂」實際上並不可能,它只可能發生在心念或觀念上。舊有思想觀念遭推翻之際,必會引來極大的抗拒。因為,愈是逼近心識的陰暗業根,我們狀似分裂的個體身分便愈感到威脅。
  • 歐洲空運基本恢復正常 英國迎百年最冷冬天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報導,近日遭冰雪天氣困擾的歐洲各地航班在聖誕節雖已幾乎恢復正常,但天氣依然嚴寒。氣象預測員表示,今年可能是英國百年來最冷的冬天。在北愛爾蘭的卡斯爾德格,聖誕節早上的氣溫降至零下17.1攝氏度。
  • 英國留學:歐洲地圖大面積飆紅,英國多所學校被迫封鎖!
    且不提重災區亞洲,就是在歐洲,形勢最嚴峻的的義大利已經確診470例感染病例,累計12例死亡病例。雖然20多個國家對義大利緊急採取限制入境、禁止組織前往旅行、暫停航班等措施。然而,疫情已呈燎原之勢,多個歐洲國家宣布確診首例病例:奧地利、克羅埃西亞、希臘、挪威、瑞士和北馬其頓……這些國家目前絕大多數的確診者,均曾到訪義大利北部。歐洲地圖,大面積飆紅。
  • 英國學者在三百年前也曾有過同樣的結論
    不僅有英語起源於古華夏的結論被得出,湖南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杜鋼建也在3月20日第三屆中國「一帶一路」博士論壇上演講公布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稱「英國人來自大湘西」。這一成果引起輿論爭議。以杜鋼建、翟桂鋆為代表的這批學者,還發表過「人類文明發源於中國大西南地區,後來遠古華夏人西遷,開創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等觀點。
  • 三百年前,歐洲國家派出間諜,專門刺探中國瓷器生產的情報
    此時中國冰清玉潔、極其衛生的白色瓷質餐具傳到了歐洲,全歐洲為之傾倒,視之為「白色黃金」,於是一下子風靡,紛紛湧現在帝王將相乃至平民百姓的餐桌上。中國外銷瓷「事件」,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18世紀初,歐洲大量從中國進口外銷瓷,很多國家財政拮据,不少國家頗感危機,呼籲抵制中國貨,而私底下,紛紛山寨中國產品。而實際上,對中國瓷器的仿製更早就開始了。
  • 車臣總統:美國發起制裁,英國跟班,歐洲附和,已成既定模式
    12月10日當天,美國和英國以違反人權為由,相繼宣布對俄聯邦車臣共和國的實施新一輪制裁。 「今天是國際人權日,也是世界足球日(編註:此處有誤,世界足球日是12月9日)。就在這一天,美國財政部將車臣共和國的一些活動家列入了馬格尼茨基名單(編註:美國國會於2016年通過《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授權美國政府對涉嫌違反人權者實施制裁)。英國在獲得其美國主人的許可之後,也搖尾附和,對車臣議長和一些強力部門官員實施制裁。
  • 為什麼我們今天需要談歐洲文明?
    當下,世界秩序正在發生變革,而當我們回望過去,我們會發現歐洲的歷史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難以繞過的重要環節,因為一旦脫離了對歐洲歷史的理解,我們便難以理解今天的全球化世界以及現代文明的種種成就與弊端。舉例來說,1640 年英國的革命,在 1640 ~ 1689 年光榮革命這樣一個時間段裡,從政治的維度來理解,它為現代國家的出現創造了一個先機,或者說在走向現代國家的進程中,英國邁出最重要的一步。按照劍橋大學的昆廷·斯金納教授所說,英國革命解決了這樣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國家的政治體制究竟應該是什麼?
  • 引發歐洲混亂的英國新冠變異毒株如何發現的?對疫苗意味什麼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引發歐洲混亂的英國新冠變異毒株如何發現的?對疫苗意味什麼出現在英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已在歐洲引發恐慌。截至12月22日,歐洲已有法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土耳其、瑞士、希臘等十幾個國家宣布對英國實行全方位的入境禁令。
  • 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是偶然還是必然?
    工業革命鑄造了英國的世界霸權,同時推動了歐洲的生產力水平大幅領先東方。我們為東方的落後而惋惜時,也不禁會問出如下的問題:為什麼工業革命會發生在英國?這一切是偶然還是必然呢?對於英國的幸運,我們不禁要問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歐洲大陸都滑入馬爾薩斯陷阱的時候,英國為什麼沒有跟著進去?英國的人地關係從來都沒有像歐洲大陸那樣緊張。
  • 【今日歷史】6月2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6月2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6月2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朝倉孝景1428年今日一乘谷朝倉家第4代家督朝倉孝景出生一乘谷朝倉家第10代家督,貞景之子。
  • 英國人吃飯離不了甜菜根 做成沙拉味道美
    走進英國的超市,在蔬菜櫃檯上人們能看到一種有點像心裡美蘿蔔的蔬菜。它的葉子顏色較綠,根部呈紫紅色,吃起來有股淡淡的甜味。這就是甜菜根。英國人認為,如果一餐中沒有吃到用甜菜根烹製的食物,就不算是完整的一頓飯。  人類食用甜菜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古希臘人視甜菜根為神聖之物,將其呈獻給阿波羅神。
  • 這三句話,讀懂2019年的「歐洲彷徨」
    「脫歐」:同意離婚了,但怎麼分家還得談「脫歐」問題困擾英國和歐盟三年多,其曲折發展的進程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2019年,「脫歐」經歷了協議屢被議會否決、「脫歐」延長期限、首相辭職、重新談判、提前大選等波折。最終在12月,以詹森領導的保守黨在提前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優勢席位收官。
  • 【今日歷史】7月1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7月1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7月1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
  • 風靡歐洲的英國炸魚薯條到底炸的什麼魚?
    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是一道源自英國的熱食,魚裹上面糊油炸,搭配炸薯條,吃的時候還會配上不同口味的調味醬。這道小吃早已風靡歐洲乃至全世界,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炸魚薯條裡的魚到底是什麼魚呢?
  • 【今日歷史】6月18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6月18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6月18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楊業986年的今天北宋將領楊業逝世楊業,原名重貴,戲說中又名楊繼業。并州太原人 。北宋名將。
  • 英國高溫天氣海灘遊人如織 當局:已構成重大事件
    歐聯網6月26日電,歐聯社援引法新社25日報導,由於數以千計民眾不顧新冠病毒疫情威脅,在今年迄今最熱的一天湧入海灘,英國一座海濱度假城市25日宣告,此現象已經構成重大事件。英國各地海灘遊人如織。據報導,根據英國氣象局資料,倫敦西部希斯羅機場(LHR)25日測到氣溫飆升至攝氏33.3度,是今年迄今最熱一天;24日氣溫則是32.6度,大批民眾紛紛奔赴海岸消暑。英格蘭南部海濱城市伯恩茅斯(Bournemouth)當局表示,成千上萬人在陽光普照的天氣中湧入海灘,這場面令他們感到有些驚恐。
  • 【今日歷史】6月19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6月19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6月19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