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初學者:如何選擇合適的螢光蛋白

2020-12-16 丁香園

自 1992 年綠色螢光蛋白被用於標記基因,各種顏色的螢光蛋白被開發出,目前有上百種的螢光蛋白。

在我們的實驗中,經常會用到螢光蛋白,但是如何選擇合適螢光蛋白,得到完美的實驗結果?相信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鑑於此,小編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如何選擇螢光蛋白,希望可以給大家在選擇螢光蛋白方面提供一些幫助。

Tubes of various fluorescent proteins displayed in a box with UV light shining on them.

單體性質

將螢光蛋白與目標蛋白進行融合表達,直接地追蹤目標蛋白或是定位目標蛋白,這就要求螢光蛋白是單體,不能影響目標蛋白的功能和定位。因此,我們將螢光蛋白的單體性質放在第一位。

目前體外檢測螢光蛋白單體性質的方法有分子篩、沉降平衡,可以通過螢光蛋白分子篩的峰圖是否狹窄,單一粗略的判斷其是否為單體,沉降平衡能夠更加準確的確認其聚合性質。我們使用螢光蛋白幾乎都是在細胞內或組織內,因此我們更加關心在生理條件下,螢光蛋白的聚合性質。

科學家巧妙地將螢光蛋白與細胞色素 P450 進行融合表達,讓螢光蛋白定位在內質網的胞質面,螢光蛋白的聚合性質會使鄰近的螢光蛋白聚合在一起,形成聚集體,在雷射共聚焦顯微鏡下能夠看到細胞核的周圍有很大的點狀結構。小編已經用此種方法檢測了多個螢光蛋白。

The structure of mEos2

小編發現綠色螢光蛋白中,單體性質比較好的是 mEmerald,該蛋白很少形成大的點狀結構,並且目前還沒有稱該蛋白會影響定位的報導。

此外 mEmerald 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綠色螢光蛋白,因此可以用於線性的結構光照明超分辨螢光顯微成像。

我們還發現紅色螢光蛋白中沒有一個單體性質特別好,相比較來說,mApple 的單體性質最好,但是在使用該蛋白的過程中,發現 mAppple 會影響某些蛋白的定位,因此在使用紅色螢光蛋白時,要謹記紅色螢光蛋白可能會影響目標蛋白的定位。

PK 值

每個螢光蛋白都有其最合適的 pH 值,即在一定的 pH 值下,螢光強度最高。有的螢光蛋白適合在酸性環境下使用,相反有的適合在鹼性環境下使用,因此在選擇螢光蛋白時需要考慮螢光蛋白的 PK 值。

Change in relative fluorescence intensity(RFU)with pH for eGFP(grey triangles)and bfloGFPa1(black squares)

在細胞內,大多數細胞器內及細胞質的 pH 值都在 7.0 左右,然而溶酶體內的 pH 值就比較低,因此常規的螢光蛋白並不適合用於標記溶酶體內的蛋白。

mCherry 的 PK 值比較低,適合在酸性的環境下使用,可以用於標記溶酶體內的蛋白,但是該螢光蛋白有一定的二聚性質,可能會影響目標蛋白的定位,在使用該螢光蛋白時要綜合考慮單體性質和 PK 值。

在選擇螢光蛋白時,要考慮目標蛋白定位環境的 pH 值,再考慮使用相應 PK 值的螢光蛋白。同時也可以考慮利用螢光蛋白的 PK 值的特性,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成熟時間

螢光蛋白在發光之前需要經歷轉錄、翻譯、摺疊等步驟,其中摺疊過程佔據了大部分時間,我們將此過程稱之為成熟時間。在標記短壽命的目標蛋白時,如果螢光蛋白的成熟時間太長,可能會出現在目標蛋白開始降解時,螢光蛋白還沒有發光,導致無法追蹤及定位目標蛋白。因此在選擇螢光蛋白時,需要考慮其成熟時間。

小編在實驗時發現,mEmerald、Dendra2 的成熟時間比較快,在用 Lipo2000 轉染試劑盒轉染 U2OS 細胞時,轉染後四個小時就能夠用螢光顯微鏡觀察到了螢光信號,EGFP 沒有信號。但是在用 P450 方法檢測時,Dendra2 會形成很大的聚集,表明該螢光蛋白的單體性質不好,有可能影響目標蛋白的定位和功能,在使用該蛋白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這個特性。

為了能夠更早地觀察某些短壽命螢光蛋白的生理特性和定位情況,科學家正在發展成熟時間更快的螢光蛋白,並且用於超分辨成像。

光穩定性

螢光蛋白在發光的同時會被漂白,逐漸失去發光能力,因此要想獲得更多的信息,就需要螢光的光穩定性好。在普通的螢光成像中,對螢光蛋白的光穩定性要求並不是很高,比如雷射共聚焦顯微鏡成像時,螢光信號的穩定性只需要能保證採集的完整的一張圖即可。

在超分辨螢光成像中,對螢光蛋白的光穩定性要求比較高。線性結構光照明顯微鏡要求螢光蛋白始終處於亮的狀態,需要通過結構光採集多幅圖進行重構;非線性結構光顯微鏡則要求螢光蛋白在黑亮之間進行多次切換,這就要求螢光蛋白能進行反覆的光調控,並且依舊維持著高的亮度;與非線性結構光顯微鏡一樣,可逆飽和光線性螢光轉移顯微鏡也要求螢光蛋白能夠在黑亮之間進行反覆的光調控。

優化密碼子

大多數螢光蛋白是來自於海洋生物,因此密碼子偏好性與所要標記蛋白的物種有較大的差異,這種密碼子偏好性差異可能會導致螢光蛋白在哺乳動物細胞或組織中的表達量極低,以至於看不到螢光信號。

幸運的是大多數螢光蛋白的密碼子已經經過優化,適合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進行融合表達。但是當需要使用螢光蛋白在其他種屬細胞內表達時,應考慮一下密碼子偏好性。

小編在進行線蟲螢光成像時,就遇到過此類問題,沒有優化密碼子時,螢光蛋白的表達量比較弱,在螢光蛋白經過密碼密碼子優化,並且在 DNA 序列之間插入線蟲的內含子後,螢光蛋白的表達量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在比較少見的物種進行螢光成像時,需要把密碼子優化這個特性考慮在內。

N 端或 C 端

在選擇了相應的螢光蛋白後,我們需要確定把目標蛋白放在螢光蛋白的 N 端或是 C 端。N 端與 C 端的區別在於目的蛋白,有的目的蛋白對這個要求不高,但某些目的蛋白就要求在特定的位置進行融合表達。


螢光蛋白與目的蛋白融合表達可能會影響目的蛋白的摺疊,這取決於目的蛋白摺疊過程中,螢光蛋白所在的那一端有沒有參與蛋白質的摺疊。

例如,如果目的蛋白的 C 端會被摺疊入目的蛋白的內側,那麼我們把螢光蛋白標記在目的蛋白的 C 端,將獲得不到螢光信號;有些目的蛋白在後翻譯的過程會切掉一段,如果螢光蛋白處於被切的一端,那麼就不能獲得準確的目的蛋白的定位信息。

如果標記的目的蛋白是一個新的蛋白,我們建議分別進行 N 端和 C 端融合表達,以此來確定哪一個是最好的選擇。除此之外,還可以用免疫螢光來確認目的蛋白定位是否與螢光蛋白融合表達的一致。

綜合以上的介紹,在我們選擇螢光蛋白時,首要考慮的是螢光蛋白的聚合性質,即是否會影響目的蛋白的功能及定位,其次是螢光蛋白的 PK 值是否與目的蛋白所處的環境的 pH 值相匹配,然後是螢光蛋白的成熟時間以及目的蛋白的壽命,綜合兩者決定螢光蛋白是否合適,最後考慮螢光蛋白的光穩定性、密碼子偏好性是否合適,最後考慮目的蛋白放的位置,螢光蛋白是否會影響目的蛋白的功能及定位。

此外,在進行螢光成像時,需要考慮顯微鏡所選的濾光片是否與相應的螢光蛋白質配套,顯微鏡的各種參數是否合適。值得提醒的是,激發光的強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導致螢光信號的漂白。

最後,給大家安利一個網站,希望能讓大家的實驗得到幫助,裡面有很多螢光蛋白的性質信息。(點擊連結)

參考文獻

1. Zhang MS, Fu ZF, & Xu PY (2016) Extending the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of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ies using photomodulatable fluorescent proteins. J Innov Opt Heal Sci 9(3).

2. Zhang MS, et al. (2012) Rational design of true monomeric and bright photoactivatable fluorescent proteins. Nat Methods 9(7):727-U297.

3. Costantini LM, Fossati M, Francolini M, & Snapp EL (2012) Assessing the Tendency of Fluorescent Proteins to Oligomerize Under Physiologic Conditions. Traffic 13(5):643-649.

4. Zhang X, et al. (2016) Highly photostable, reversibly photoswitchable fluorescent protein with high contrast ratio for live-cell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P Natl Acad Sci USA 113(37):10364-10369.

5. Li D, et al. (2015) Extended-resolution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imaging of endocytic and cytoskeletal dynamics. Science 349(6251).

6. Wang S, et al. (2016) GMars-Q Enables Long-Term Live-Cell Parallelized Reversible Saturable Optical Fluorescence Transitions Nanoscopy. Acs Nano 10(10):9136-9144.

7. Kilaru S, et al. (2015) A codon-optimiz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for live cell imaging in Zymoseptoria tritici. Fungal Genet Biol 79:125-131.


相關焦點

  • 綠色螢光蛋白(GFP)性能簡介
    二、蛋白形態綠色螢光蛋白分子的形狀呈圓柱形,就像一個桶,負責發光的基團位於桶中央,因此,綠色螢光蛋白可形象地比喻為一個裝有色素的「油漆桶」。裝在「桶」中的發光基團對藍色光照特別敏感。當它受到藍光照射時,會吸收藍光的部分能量,然後發射出綠色的螢光。利用這一性質,生物學家們可以用綠色螢光蛋白來標記幾乎任何生物分子或細胞,然後在藍光照射下進行顯微鏡觀察。
  • 獻給初學者:大神教你瞬時轉染快,準,狠
    將 ABC 混合液 2ml 加入六孔板中;4.4-6h 後換成正常血清培養基(忌放抗生素),在培養箱內培養;5.48h 後提取 RNA 或者 72h 提取蛋白,或者 48h 後進行後續相關實驗。1.師兄, 轉染為什麼不能加抗生素?
  • 初學者如何選擇膠片單眼相機
    我們知道在以前就有單眼相機存在的,在以前的單眼相機是膠片式單眼相機,現在到了數位相機的時代,膠片相機的發展遭受到了來自數位相機的嚴重衝擊,逐漸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市場,但是現在市場中仍然有那麼幾款膠片相機,利用其過硬的品質贏得了大多數的攝影發燒友的喜愛,那麼初學者如何選擇膠片單眼相機呢
  • 英語初學者應如何學英語?一文全面解析,獻給想學習的學生
    三、怕犯錯,害羞許多人之所以學不好英語,主要是因為怕犯錯,害羞,不敢開口說英語,對自己缺少信心,特別是對英語初學者而言,學習英語一定不要怕犯錯,只有多犯錯誤才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取得進步。英語初學者應如何學英語?
  •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綠色螢光蛋白(GFP),知幾何?
    GFP作為一種報告分子,在檢測蛋白表達、蛋白和細胞螢光示蹤、研究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和構象變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村一家花了數月時間,從海裡捕撈了約5萬隻、總計2.5噸的螢光水母,並從中純化了數百毫克螢光蛋白。不過,當時他並不覺得這種螢光蛋白除了好玩好看之外究竟能有什麼用。下村修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到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後,他的同事道格拉斯·普瑞舍對利用螢光蛋白做生物示蹤分子非常感興趣。
  • 2019綠色螢光蛋白項目回顧 | 努力奔向大海
    努力奔向大海綠色螢光蛋白改造科研項目感悟史昊陽/文2019年暑假,我參加了愛博物·極薩學院的綠色螢光蛋白改造科研項目通過老師詳細地講解,我了解到綠色螢光蛋白,是一個由約238個胺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可發出綠色螢光。螢光蛋白能穩定在後代遺傳,能夠標記一些物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報告基因。綠色螢光蛋白的發現和改造是生命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它的重要程度不亞於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
  • 獻給遊泳初學者,呼吸練習方法
    獻給遊泳初學者,呼吸練習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將一起來討論幾個遊泳呼吸的要點,並就如何在遊泳中自如地呼吸應該展開的訓練進行探討
  • 螢光蛋白觀測,你的搭檔選對了嗎?
    本月上旬:我=瘋狂提RNA 反轉劇螢光定量機器,本月中旬:我=瘋狂跑菌落PCR跑膠 滑板子搖菌機器。真是充實的一個月!科研民工匆忙吃了宵夜繼續搬磚。住的宿舍與實驗室的距離有三四公裡遠,估摸著最後一班晚間公交車的時間,我脫掉白大褂和PE手套,走出了實驗室的門。
  • 初學者如何選擇尤克裡裡?什麼價位的更合適?
    初學者購買尤克裡裡如果圖個新鮮或者只是簡單的彈奏,我認為500以下的琴是基本可以滿足要求的。我的很多朋友買的兩百左右的尤克裡裡,有的是給自己買的,有的是給自己孩子買的,有的用來自娛自樂,玩得挺開心。最起碼二百左右的尤克裡裡到處跑,磕磕碰碰也不心疼。
  • 生物標記三部曲:綠色螢光蛋白、辣根過氧化物酶和小型單線態氧製造者
    GFP技術的下一個突破便是開發GFP變異體產生藍色、青色和黃色螢光蛋白,因而能夠使得影像實驗在細胞和有機體中採用多種標記的蛋白。綠色螢光蛋白(GFP)是由238個胺基酸殘基組成,在藍色波長範圍的光線激發下,會發出綠色螢光。
  • 運用綠色螢光蛋白標記技術 鯖鱂魚和斑馬魚胚胎遇毒發光
    日前,在2019中國化妝品國際高峰論壇上,記者獲悉,運用綠色螢光蛋白標記技術,通過鯖鱂魚和斑馬魚,可以快速檢測出上千種毒素,魚胚胎遇到有毒物質之後,身體會發出綠色的螢光。據悉,這種可視化魚胚胎生物檢測技術正準備運用到越來越多的功效檢測中,如空氣品質、化妝品美白、抗衰老等功效。
  • 生物物理所二聚體蛋白螢光標記應用單分子FRET研究獲進展
    ,以實現對二體蛋白中某一單體上進行位點特異性螢光標記的方法,該方法可應用於二聚體蛋白構象及動力學機制的單分子FRET研究。  單分子螢光共振能量轉移(smFRET)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構象及動力學機制的重要方法,尤其對於結構生物學手段不易解析的無序蛋白(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單分子FRET技術可通過測量標記的螢光供體與受體染料對之間的距離,分析無序蛋白的結構和構象信息。
  • 兒童吉他應該如何選擇?新帝斯兒童吉他是初學者的首選
    尺寸是否合適,手感、音準、音色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學習效果和程度;很多吉他初學者不懂得如何選擇,盲目使用不合適的吉他,因為大小、手感、音色等各種問題導致學習困難並且最終放棄;特別對於兒童初學者,選擇專業的吉他更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決定兒童是否能掌握正確手型,體驗良好操控性和優美悅耳的音色,否則貽害無窮。那麼,兒童吉他應該如何選擇?新帝斯兒童吉他是初學者的首選。
  • 教程| 初學者如何選擇合適的機器學習算法(附速查表)
    選自sas機器之心編譯參與:黃小天、蔣思源、吳攀本文主要的目標讀者是機器學習愛好者或數據科學的初學者,以及對學習和應用機器學習算法解決實際問題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面對大量的機器學習算法,初學者通常會問自己一個典型的問題:「我該使用哪一種算法?」
  • 新手小白如何選擇吉他,初學者的入門吉他推薦
    要去學習吉他,那麼首先是需要買一把吉他,市場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品牌,很多初學者不知道要去購買哪種類型的吉他。初學者吉他買什麼樣的?每個價位都有每個價位的最優選擇,要根據自己的預算去選擇適合的入門吉他。 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太建議去考慮過多吉他方面的專業問題,比如是什麼型號,多少尺寸,音色特點等等。考慮這些需要足夠的經驗,一知半解反而會適得其反。
  • 攝影那些事兒,對於攝影初學者,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相機
    選擇入門級設備,即省錢、輕便、功能齊全,只不過某些材質和特別功能稍微差點,但是完全能滿足你學習攝影基礎的需求,除非你一開始就選擇了從事和攝影有關的工作,必須購入高級設備!好了,廢話連篇,現在來說下初學者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入門相機。
  • JACS|分子動力學揭示綠色螢光蛋白mEos4b的發光機制
    文章概要光轉化螢光蛋白 (PCFPs) 能隨激發光波長地改變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這類螢光蛋白極大地促進了活細胞超高分辨顯微成像技術(PALM)的發展及應用。光轉化螢光蛋白(PCFPs)的光轉化機理一直是許多實驗和理論研究的熱點,對於PCFPs的光致變色和紅光閃爍都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其綠光物理行為卻很少受到關注。然而,在顯微鏡成像中,發現綠色PCFPs中的暗態會變得非常密集,並且會間接地影響到紅色通道中記錄的數據質量。此外,PCFPs中的綠態光開關可直接用PALM,已被設計成高效可逆的光開關螢光蛋白 (RSFPs)。
  • 流式螢光染料分哪幾類?
    值得一提的是Alexa Fluor染料光穩定性較FITC更好,所以如果要做成像的話,可選擇它們。7、螢光蛋白螢光蛋白經常用作基因表達的報告系統。最常用的是來自維多利亞水母(Aequorea victoria)的綠色螢光蛋白(GFP)。由此衍生出CFP和YFP。
  • 植物多參數螢光與葉綠素螢光技術及應用
    、茶多酚、蘋果多酚原料選擇;其他水果等香氣物質測量及收穫期判斷;中藥有效成分分析及品種選育;芳香植物有效成分分析及品種選育;觀賞植物如花卉、觀葉植物等優良品種選育等研究和育種中。FluorCam封閉式多光譜螢光成像系統和FluorCam開放式多光譜螢光成像系統都具備三種激發光:紅色、藍色和紫外光,同時內置7位濾波輪和相應光學濾波器,不僅可以進行一般的葉綠素螢光成像分析,還可進行 UV-MCF 螢光成像分析和GFP螢光蛋白等成像分析。
  • 攜帶紅色螢光蛋白的RU486可誘導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表達
    《生物工程學報》攜帶紅色螢光蛋白的RU486可誘導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表達陳堅1, 薛緒潮2, 方國恩2, 蘇長青3, 錢其軍31 解放軍第81 醫院腫瘤外科, 南京 2100022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