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山而居,「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2020-12-12 硃筆點江山

作者:朱 濤(四川·南充)攝影/陳永紅

很難想像一座缺山少水的城市能夠有多少亮色。人與山最易親近,伴山而居,便算得人生當中的幸事了。十多年前,我在蓉城小住,父親曾刻有一枚「枯松含窗」的圖章。在高樓林立的大都市,窗前的兩棵古松,實可謂戶外最美的景致。那時我常常在想,若是門前有山,滿目蔥茸,該是何等的愜意啊。

畢業後,我供職於數百裡外川北果城的一所高校。果城南充處於丘陵地帶,四面環山,頗有一番山城的風味。離家最近的,當屬西山一脈的金泉山了。出城西行,過西橋不遠,便是據傳為謝自然飛升之處的步虛臺遺蹟。其下有溪,呈逶迤曲折之勢,流水潺潺,終年不斷。此等山清水秀的去處 ,確也是炎炎苦夏的避暑勝地,故而在仲夏之日的黃昏,常常是匆匆地吃過晚飯,我便獨自一人踱上山去,靜靜地尋我那一片寧靜與清幽。

山,宜讀而不宜看。看是浮光掠影地觀,讀是平心靜氣地品。讀山,需要的是一種祥和,一份恬淡。

南充城四面皆山,西山十二峰,峰峰相連,十餘年來,我的足跡遍踏了果城周圍的奇山秀峰。臨山而居,與山為伴,日子久了,我也漸漸了解了一些山的性情、山之幽韻,更憑添了一份對山的感情。

山景隨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春日的山,一如嫵媚的少女,秀美輕逸、婀娜多姿,最是具有山水的輕靈之氣。徐徐而來的薰風,帶著陣陣山野間泥土的清香撲面而來。放眼望去,遍山遍野,山花爛漫;置身其境,若臨仙界。拋卻了凡塵的雜念,便可盡享這青山的朗潤了。

夏日的山,鬱鬱蔥蔥、青翠欲滴,這是山野的本色。特別在七月流火的苦夏漫步山道,更能體悟一番山林的幽趣。清泉汩汩、溪流潺潺,涼意生處 ,暑氣頓然而消。找一處可供歇腳的地方小憩,放眼環顧,四野間寂靜無人。這時候,知了倒成為了山中唯一的主人,嘶啞地鳴唱著,此起彼伏地展示著自己的歌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置身此境,倒是頗能感受到古人詩中的意趣。

山光最宜是秋色。秋日登山,氣爽天清,晴空中萬裡無雲,更是能夠體悟一番品山的樂趣來。秋日的天空是開闊的,秋日的山巒是寬廣的,寬廣得能夠包容下天地之間的萬物。秋日的山巒有著博大的胸懷。你看:那一望無垠的綿綿山巒上,累累碩果掛滿枝頭,這正是大自然饋贈於人間的一份厚禮。如果說,春花開出了山巒的色彩,夏蟬唱出了山巒的清幽,那麼,秋色和秋聲則賦予了山巒的氣度。漫山的林木莽莽蒼蒼,林海的濤音空谷傳響,如若在金秋的季節中步入叢林,你就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震撼。

冬日是山中最少人煙的季節。草枯花敗,只剩下少許的喬木在嚴冬中搖搖晃晃,抵禦著寒風的入侵。這時的山是清瘦的,清瘦得有些悽涼。但只要有雪,山便會很快地豐滿起來 ,也很快地熱鬧起來。川北一帶很少能見到晶瑩剔透的雪花,更不說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了。一到冬天 ,新雪初霽的日子,西山頂上,處處可見前來觀雪的城裡人,帶著早就備好的相機,攜妻牽子地匯入山道上絡繹不絕的人流。若是想感受一番山雪的韻致,倒是獨處為宜。大可覓得一條幽僻的狹徑,或是尋道問禪,或是踏雪訪梅,在這人跡罕至的荒道,面對了群山腳下的皚皚雪野,回首一下曾經走過的道路,設計一番來年的人生。

古人常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是能啟迪人們的心智的。居山是福,能夠臨山而居,也算得是我的一種福分吧。

相關焦點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什麼意思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選自《論語.雍也》。意思是說,仁厚的人喜歡山,智慧的人喜歡水。字面上看,普遍說成是指人喜歡山水的一種極致的心境和意念。但是深問一句,為什麼喜歡山的人就一定是仁厚的,喜歡水的人就一定是智慧的呢?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景之道便是如此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當一個草缸裡既有山,又有水的時候,這樣的缸是最美的。石景總是更吸引眼球。看似簡單,卻又不簡單。看似複雜,卻又不複雜。 橫看成嶺側成峰,真是如此!
  • 你知道成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含義嗎?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成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說的,但以前一直不解其意,按字面意思,「知者樂水」就是聰明的人喜歡水;「仁者樂山」就是仁慈的人喜歡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按原來的理解,水裡的魚、烏龜、泥鰍應該都算是智者了;山上的老虎、獅子、猴子都應該算是仁者了,這顯然是大錯特錯了。原來這個水和山,比喻的是智者和仁者的思想境界,而不是他們真的喜歡山和水。
  • 【孔子箴言故事】仁者愛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雍也》記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是說聰明人樂於水,有仁德的人樂於山。對此說法,他的幾位弟子有不同的理解。 有一天,子路來到孔子面前,孔子問他:「智者是什麼樣的人?仁者是什麼樣的人?」子路問答:「智者善於使人知道自己,仁者善於使別人愛自己。」孔子說:「這種回答是士的表現。」 子路走了出去,子貢走進來,孔子又向他提出同樣的問題。子貢回答:「智者善於知道別人,仁者善於愛護別人。」孔子對他也加以肯定,說:「這種回答也是士人的表現。」
  •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知(zhì)者樂(yuè)水,仁者樂山:知,同「智」;樂,喜愛的意思。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德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喜歡動,仁德的人喜好靜;明智的人樂觀,仁德的人長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與否,因心境而定,與山水無關;鬥轉星移,桑田滄海,不變的是人性。
  •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明代大儒湛若水是這樣理解的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出自《論語·雍也》: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段話很有名,不少思想家都討論過。例如,朱熹認為,沒有對仁和智極其深刻的體悟,絕對不能作出這樣的形容。
  • 孔子為什麼用山水來比擬智者之樂和仁者之樂?
    《論語》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通智。智者,指的是那些有智慧、聰明的人。仁者、智者是精神品質不同的人,他們對於自然美的欣賞也各有偏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韓詩外傳》記載了一種解釋。智者之所以樂水,是因為智者具有水的特性。
  • 古詩詞裡的壯麗風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中國自古就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說法,一起來看看古詩人筆下的祖國山水是什麼樣的吧! 泰山雄偉,東嶽泰山是五嶽之首,有「岱宗」之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公元735年,偉大的詩人杜甫遊歷齊魯大地,遠望泰山,寫下了這充滿激情和浪漫的千古絕唱。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45張水墨山水背景·燙金字百家姓頭像送給你
    沒有也沒關係,小編可是一直想著大家呢,今天小庶給大家帶來了45張水墨山水背景·燙金字百家姓頭像,現在悄悄送給你,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大自然中生動的山川草木,雲煙光色,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在抒寫著詩情畫意,看著眼前的山川與河流,獨享一份歲月寧靜與靜好,一切便安好如初!如果你也喜歡這一次的主題,就把它換悄悄換上吧!
  • 你知道「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樂」怎麼念嗎?
    其中的一段話是這樣寫的:「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這段話中出現了多個「樂」字。大家都知道「樂」是個多音字,那麼你知道這裡的幾個「樂」,分別應該讀什麼音嗎?這些「樂」分別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有閒,那麼今天就和我一起來「咬文嚼字」吧!「樂」字最常見的讀音和語義主要有這樣兩個:1. 「lè」,快樂。2.「yuè」,意為音樂。
  • 「仁者樂山」怎麼讀?大部分人讀錯,餘秋雨讀錯一個字被批評
    比如「仁者樂山」這四個非常簡單的字,就連我們的文學家餘秋雨都讀錯了。01餘秋雨讀錯一字被批評很多人在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肯定自然而然地就讀成了仁者樂(le)山。02「仁者樂山」到底該怎麼讀?事實上,這裡的樂應該讀作「yao」,第四聲。
  • 每日一句學英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一句學英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2011-03-23 10:52 來源:新東方 作者: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仁者樂山,漁者樂水,青西郊野公園垂釣中心試開張!
    仁者樂山,漁者樂水,青西郊野公園垂釣中心試開張!水多,自然也魚多。魚多,怎麼少得了釣友們的歡聲笑語。找好釣位坐定串餌上鉤拋鉤落水一切就緒嘿!可不就是一場享受麼《垂釣灣》唐 儲光羲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 仁者樂山,登福建明溪君子峰
    昔日孔子將仁、智、勇當作君子之德,是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又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朱熹對此注曰:「智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 。車行至明溪夏坊鰲坑村,往泰寧大龍方向的山路繼續行走,至坡頂,有一廟院,是從原山頂君子峰寺搬遷而來的新寺院。車停此處,整裝登山。上山線路很清晰,畢竟是通往山頂寺院,大部分路段還有古石階。
  • 花蓮山海經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
    花蓮有山有水,風光旖旎。如果來這裡以欣賞風景為主,包車玩一天便可搞定。花蓮屬於慢時間,是豪情中見婉約的太魯閣公園,是美麗浪漫的東海岸景區,山海經構成花蓮特色。仁者愛山,智者樂水,屬於花蓮的是慢時間。太魯閣燕子口-九曲洞步道太魯閣砂卡礑太魯閣景區看清水斷崖小貼士:1、東西橫貫公路旁往下一個彎道走下去是一處美麗海灘,這裡可以遠觀清水斷崖。
  •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濰坊這座小城,智者仁者都能尋到自己的樂趣
    我們在這裡能夠看到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水色朦朧,也能看到滿山青綠的參天松柏。如果大家喜歡探尋自然之美,安丘絕對是一個絕佳的旅遊去處。到了安丘,我們可以把第一站旅遊地定在大汶河溼地公園。這裡有著異常清新的空氣,平靜的湖面上有成群的鳥兒棲息繁衍,讓人仿佛 置身於原始神秘的自然之中。到了夜裡,大汶河溼地公園同樣不會讓我們失望。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翡翠山水牌適合年輕人佩戴嗎?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歐陽修《醉翁亭記》後人從這篇文章中得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結論,山和水似乎代表著不同的處世態度。但是它們又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我們在各種藝術品中也可以看到,有山就有水,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 子曰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房產企業能做到智仁雙全嗎
    其寓意不言而喻……引人矚目的還是花崗巖雕塑落款上引用的孔子的一句箴言:智者樂山,仁者樂水! 關於「智者樂山,仁者樂水
  • 孔子「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是教導人們過隱居生活嗎?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這句話出自孔子《論語 雍也》。原文是「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對這句話的理解,大約分為兩類:一種是將其合起來理解,認為用了「互文」的手法,意為「仁智者樂於山水」;還有一種拆開來理解,認為有智慧的人喜歡水,有仁愛的人喜歡山。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你的理解都錯了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是我不知道從哪裡知道的這句話,曾經還很多次用過這句話,其實,後來讀《論語》,才知道原來的理解都錯了。「仁者樂山」,按原來的理解,也就是絕大部分人的理解,意思就是仁慈的人喜歡山,或者是仁的人喜歡山,「智者樂水」,意思是智慧的人喜歡水或者是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水性流動。這樣理解,真的是大錯特錯了。《論語》原文是這樣的,「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