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首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重度貧血胎兒實施宮內輸血治療

2020-12-22 每日甘肅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一名胎齡僅20周的重度貧血胎兒實施經臍靜脈宮內輸血治療。該項治療開創了甘肅省胎兒宮內輸血治療的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

手術中。

來自蘭州新區的苟女士,其第一個孩子分娩後曾因嚴重的新生兒溶血及黃疸,進行過換血治療。第二胎時,胎兒於懷孕36周時出現水腫,最終胎死宮內。此次是苟女士第三次懷孕,她擔心之前的不幸再次發生,在懷孕第15周時,來到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尋求幫助。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的醫務人員詳細詢問了苟女士的病史,並為她做了相關的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苟女士為A型RH陰性血,即所謂的「熊貓血」,不規則抗體呈陽性,經過相關檢查,醫務人員判定苟女士第二個孩子的死亡是由母胎RH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兒溶血導致,她腹中這個胎兒,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該院產前診斷中心隨即成立了治療小組,並對宮內的胎兒進行著密切監測。不幸的是,6月1日,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監測提示,胎兒在宮內已經出現了重度貧血。治療團隊決定儘快對胎兒進行宮內輸血。

宮內輸血需要在胎兒游離的細小臍帶靜脈血管或肝臟靜脈上進行穿刺,操作難度極大。該中心雖有為胎兒進行宮內治療的經驗,但此項操作在省內從未開展過,且該項技術需要特殊的血源支持,以及多部門間的相互配合。

面對孕婦及家屬的無助與期許,產前診斷中心主任孫慶梅決定放手一搏。6月3日,醫院組織產前診斷中心、高危產科、輸血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為苟女士制定了詳細、周密的診療方案。與此同時,醫院聯繫中心血站,尋求有特殊製備要求的稀有供血血源,各方面準備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6月5日下午,手術正式開始。經超聲定位,孫慶梅順利地將穿刺針送入胎兒的臍靜脈。通過抽吸胎兒血液進行相關檢測,手術團隊計算出輸血量,一切都按照既定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隨著輸血開始,胎兒宮內檢測數據一項項好轉,胎兒宮內輸血順利完成。

為宮內胎兒進行輸血治療。

據孫慶梅介紹,胎兒宮內溶血多發生於RH陰性血母親,該血型在我國漢族人群中僅佔千分之三到四,屬稀有血型。RH陰性的孕婦在第一次妊娠期間,胎兒紅細胞可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刺激母體產生新的血型抗體,該抗體在此孕婦第二次妊娠時,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紅細胞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可引起紅細胞破裂,導致胎兒發生溶血性貧血。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兒溶血可引起胎兒紅細胞破壞、進行性溶血、心力衰竭、水腫,甚至死胎、新生兒死亡等嚴重後果。目前認為,宮內輸血是一種相對安全有效的治療,可以明確改善胎兒貧血的狀況,提高新生兒存活率。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作為省級產前診斷中心,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的胎兒宮內監測及治療,解決了甘肅及周邊省份眾多高危孕產婦的難題和困擾,此次胎兒宮內輸血技術的成功開展,也標誌著我省胎兒宮內治療技術步入全國先進行列。

據了解,目前胎兒生長發育狀況良好,後續還將進行進一步治療。(圖片由省婦幼保健院提供)

相關焦點

  • 僅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宮內輸血成功救治
    僅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宮內輸血成功救治省婦幼保健院此項技術開創甘肅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醫生正在精準施行胎兒宮內輸血治療手術。甘肅省婦幼保健院供圖近年來,隨著胎兒醫學的飛速發展,胎兒很多疾病在母親宮內即可進行治療。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一名胎齡僅20周的重度貧血胎兒實施經臍靜脈宮內輸血治療,目前胎兒生長發育狀況良好,後續還將進行進一步治療。此次宮內輸血治療技術的成功開展,開創了甘肅省胎兒宮內輸血治療的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
  • 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宮內輸血成功救治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此項...
    宮內輸血成功救治省婦幼保健院此項技術開創甘肅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醫生正在精準施行胎兒宮內輸血治療手術。甘肅省婦幼保健院供圖近年來,隨著胎兒醫學的飛速發展,胎兒很多疾病在母親宮內即可進行治療。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一名胎齡僅20周的重度貧血胎兒實施經臍靜脈宮內輸血治療,目前胎兒生長發育狀況良好,後續還將進行進一步治療。此次宮內輸血治療技術的成功開展,開創了甘肅省胎兒宮內輸血治療的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
  • 首例胎兒鏡下雷射治療絨毛膜血管瘤在鄭大三附院成功實施
    通過多方諮詢及建議,蕊蕊得知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產科李根霞主任團隊對於胎兒宮內治療經驗豐富,治療效果顯著,遂連夜趕往鄭州就診。4月17日上午,到了鄭大三附院後,門診醫生郭豔拿到蕊蕊的超聲結果。結果顯示,胎盤絨毛膜血管瘤5.9cm*4.2cm,血管瘤的血流非常豐富,胎兒大腦中動脈峰流速度也明顯增快,提示胎兒已經嚴重貧血。
  •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實施全市首例孕中期雙胎妊娠減胎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李紅 德州報導12月4日,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在山東省婦幼保健院王謝桐院長的指導下,成功實施全市首例超聲引導下孕中期選擇性減胎術
  • 首例!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實施「胎囊共娩」剖宮產手術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劉石江 周瑛 通訊員 戴建平) 近日,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實施「胎囊共娩」剖宮產手術。目前,該手術在寧鄉尚屬首例,手術的成功也為該院在處理早產分娩時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撐。據了解,一位懷孕33周的準媽媽患有慢性高血壓,並且有早髮型重度子癇前期、二次剖宮產史,血壓一度高達200/ 115mmHg,情況十分危險且複雜。此孕婦於11月28日入住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經過前期聯合降壓、鎮靜解痙、促胎肺成熟等治療後於12月1日上午實施剖宮產術,手術由該院產科主任吳亮群主刀,麻醉科、新生兒科、產房多部門配合協助救治。
  • 全省首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應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助隱性遺傳...
    5月21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應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幫助隱性遺傳白化病家庭獲得健康寶寶,這在甘肅省尚屬首例。應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讓隱性遺傳白化病家庭獲得健康寶寶據了解,白化病是一種以黑色素缺乏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隱性單基因遺傳病,在人群內的發病率平均約為1:15000。
  • 西北地區首個LDR產科新模式落戶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圖)
    一站式生產爸爸親手剪臍帶  西北地區首個LDR產科新模式落戶省婦幼,產婦分娩全過程一站式完成,丈夫可陪伴一旁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記者甘菊萍) 2月20日下午2時45分,西北地區首例LDR產房新生兒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降生。據悉,降生的新生兒系男嬰,體重3450克。
  • 「熊貓血」孕婦胎兒危在旦夕,宮內輸血重獲新生
    近日一位「熊貓血」孕婦因母嬰血型不合導致腹內胎兒溶血性貧血經羅湖醫院產前診斷中心等多科室聯合救治歷經多次宮內輸血順利剖腹產下一枚女寶女寶吃奶好、反應好。羅湖醫院熊奕副院長迅速組織了院內多學科會診,在羅湖醫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楊豔東與羅湖醫院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周芸共同主持下,產科趙躍宏主任、超聲科李梅主任、輸血科蔡欽泉副主任、新生兒科劉傑波主任、麻醉科翟宇佳主任、檢驗中心莫紅梅副主任等院內各相關學科專家經過詳細評估胎兒宮內情況及文獻複習,並與鄧女士夫婦充分溝通,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宮內輸血挽救胎兒
  • 更精準、更系統、更方便,德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專病門診開診
    為持續提高就診效率,德州市婦幼保健院著力推進醫療精細化管理和多項便民服務,日前,醫院產科結合自身特色優勢,針對發病率高、診治需求量大、潛在患者多、受益人群廣的病種,開設了6個專病門診,可為廣大孕產婦提供更方便、更精準、更系統的診療服務。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圖)
    (省婦幼保健院供圖)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金奉乾)7月11日,記者從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出生體重僅370克、胎齡24周的超早產兒。經過醫院醫護人員和患兒家屬長達近7個月的共同努力,目前患兒體重已達364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即將出院。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我國可救治存活最小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
  • 「胎兒醫學」花朵在雪域高原上綻放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援藏醫生...
    他克服高原反應,充分利用胎兒醫學的宮內幹預技術為藏區患者解除病痛,讓上海先進的醫學診療技術在藏區落地,積極推動當地醫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術更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周奮翮已經在西藏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連續完成兩例宮內胎兒幹預手術,這兩例手術在藏區均無先例,在當地都屬於創造性的治療手段。
  • 曲靖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危重孕產婦
    掌上曲靖訊10月3日,一位困難氣道合併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減少自發性出血、輸血不能等諸多困難的孕產婦在曲靖市婦幼保健院寥廓院區醫護人員的通力協作下,被成功救治。
  • 我國首例基因編輯治療重度地中海貧血患者治癒出院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亞洲首次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治療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也是全世界首次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β0/β0型重度地貧的成功案例(β0/β0純合子指β鏈完全不能合成,屬於重度地貧)。
  • 臺完成首例非親屬臍帶血治好重度海洋性貧血案例
    臺完成首例非親屬臍帶血治好重度海洋性貧血案例
  • 寶寶重度貧血需輸血治療,媽媽卻沒有任何察覺
    昨天晚上夜班遇到一個8個月的重度貧血的寶寶,寶寶面色蒼白,但是媽媽卻完全沒有察覺。其實不光是媽媽沒有發現,在當地兒保科醫生也沒有想到寶寶貧血這麼重,寶寶重度貧血嘴唇卻沒有明顯蒼白,當看到血常規結果提示重度貧血後甚至懷疑機器壞了,連續測量了3次終於相信孩子是重度貧血,建議來上級醫院輸血治療。8個月的寶寶,重度貧血,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一般重度貧血見於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患兒會有明顯的不適應,比如呼吸增快,口唇發紫,煩躁,哭吵不安等缺氧表現。
  • 【甘肅省高層次人才引進】甘肅省婦幼保健院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省婦女兒童醫療綜合體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七裡河院區總建築面積  目前甘肅省生殖保健中心、甘肅省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甘肅省兒童早期發展中心、甘肅省產前診斷中心、甘肅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甘肅省孕產婦急救中心、甘肅省兒童急救中心、甘肅省醫學遺傳學中心等8大婦幼健康管理和技術指導中心均設在醫院
  • 剔除致病基因胚胎,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誕生首例阻斷「隱性遺傳帕金森...
    這是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首例成功應用「MALBAC及高通量測序技術」阻斷「隱性遺傳帕金森病」向子代傳遞,成功剔除致病基因胚胎,讓整個家族擺脫了遺傳病「魔咒」。今年30歲的楊女士,曾先後產下兩個患有「腦癱」的孩子,其中小兒子一出生即夭折。接診後,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為楊女士家庭進行了高通量測序及家系驗證。
  • 莞籍準爸準媽注意了 胎兒「地貧診斷」最高補助2549元
    ,胎兒產前診斷則是防控重度地貧的最後防線。記者23日從市衛計局獲悉,莞籍準媽媽在市第三人民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做胎兒「地貧診斷」可享受政府補助,最高補助金額達到2549元。何淑貞說,如果夫妻雙方都確認為同類型地貧,就需要對胎兒進行產前診斷,若確診為重型地貧胎兒後可選擇終止妊娠,防止重症地貧兒出生。目前,產前診斷需要到具備相關資質的醫院,東莞共兩家,分別是市第三人民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
  • 長治市婦幼保健院成功為新生兒做氣管纖支鏡肺泡灌洗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近日,長治市婦幼保健院給一例胎糞吸入症候群的新生兒,成功進行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肺泡灌洗術,該例系長治市婦幼保健院開展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以來,首例開展於胎糞吸入症候群治療,填補了該院新生兒科呼吸專業技術領域的一項空白,同時開創了長治市新生兒支氣管鏡及肺泡灌洗術治療胎糞吸入症候群診治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