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孕婦胎兒危在旦夕,宮內輸血重獲新生

2020-12-20 SZNEWS

近日一位「熊貓血」孕婦因母嬰血型不合導致腹內胎兒溶血性貧血羅湖醫院產前診斷中心等多科室聯合救治歷經多次宮內輸血順利剖腹產下一枚女寶女寶吃奶好、反應好。

「熊貓血」小科普

Rh血型是人紅細胞表面上的、除ABO血型之外的另一種血型系統,有陽性與陰性之分;前者稱為Rh血型陽性,後者稱為Rh血型陰性。中國人絕大部分為Rh血型陽性,僅約0.3%的人為Rh血型陰性。因為Rh陰性血型在國人稀少,故俗稱「熊貓血」,醫學名稱為RhD(-)。攜帶RhD(-)的人與RhD(+)者在身體健康程度上並無區別,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RhD(-)可能造成嚴重危害。

Rh血型不合溶血性貧血

胎兒生命危在旦夕

來自深圳的鄧女士血型就是RhD(-),平常生活上沒有任何不適,3年前第一胎懷孕生產也很順利。

但是今年懷上二胎後,就不像第一胎那般幸運了。懷孕前半期還好,可是到了懷孕29周,產科超聲檢查突然發現胎兒全身水腫(心臟增大、胸腹水等表現),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Rh血型不合溶血性貧血

由於胎兒紅細胞持續不斷的破壞,胎兒貧血會越來越重,這種情況若得不到改善,孩子就會死在宮內。

碰到這種事的鄧女士十分著急,在深圳多家醫院諮詢後,最終慕名來到羅湖醫院產前診斷中心。

羅湖醫院熊奕副院長迅速組織了院內多學科會診,在羅湖醫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楊豔東與羅湖醫院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周芸共同主持下,產科趙躍宏主任、超聲科李梅主任、輸血科蔡欽泉副主任、新生兒科劉傑波主任、麻醉科翟宇佳主任、檢驗中心莫紅梅副主任等院內各相關學科專家經過詳細評估胎兒宮內情況及文獻複習,並與鄧女士夫婦充分溝通,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宮內輸血挽救胎兒

宮內輸血挽救胎兒

經過羅湖醫院輸血科、深圳血站的共同努力及熱心「熊貓血型」市民的獻血,

首次輸血在孕29+5周實施,由經驗豐富的楊豔東教授在超聲引導下將穿刺針固定在胎兒臍帶靜脈成功輸注紅細胞35ml。在48小時候第二次成功輸注紅細胞55ml後,奇蹟出現了:胎兒貧血明顯改善,頭皮水腫和心包積液消失。到孕33周已成功輸血四次,胎兒已無明顯水腫徵象,胎動有力,胎監正常。

至此,臨床過程與預期吻合,後續只待孕35周最後輸血一次,就可以順利進入足月妊娠。但在孕34+1周時,鄧女士突然破水,隨即入院,次日剖宮產順利分娩一枚女寶。

寶寶評分10分,一般情況良好,僅有輕度貧血。因為是早產兒,寶寶暫時住進新生兒科。

經新生兒科劉傑波主任團隊悉心照料,寶寶平安度過了前兩周的危險期。

小姑娘現在體重2.3kg,身長48cm,吃奶好,反應好,可以回家與媽媽在一起啦。

鄧女士和寶寶與醫護人員合照

羅湖醫院產前診斷中心正式成立還不足一年,但「年輕有為」。

此前已經開展多例雙胎輸血症候群的雷射阻斷根治術(劉子建教授帶領完成),多胎妊娠射頻消融減胎術/選擇性終止妊娠術,多胎妊娠氯化鉀減胎術等。

此次成功宮內救治一例水腫胎兒只是一個新的起點。產前診斷中心將砥礪前行,開展更多的胎兒治療,幫助有需要的孕媽媽生下健康的寶寶。

延展閱讀美國婦產科協會呼籲根除妊娠期Rh疾病撰稿人:楊豔東 周芸 美國婦產科雜誌2019年9月刊登了一篇文章:

The continuing burden of Rh disease 50year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anti-Rh(D) immunoglobin prophylaxis: call toaction(抗RhD免疫球蛋白問世50年Rh疾病仍造成巨大負擔:呼籲行動)

文章指出,儘管有了抗Rh(D)免疫球蛋白預防,但在過去50年裡,由於Rh疾病導致的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僅在全球範圍內降低了50%。 2013年,Bhutani等人進行了系統回顧和分析,以確定全球範圍內Rh病導致的死亡和嚴重高膽紅素血症導致核黃疸的流行情況。如果不能預防Rh(D)致敏並控制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每年至少會導致5萬名胎兒死亡,11.4萬名可避免的新生兒死亡,以及許多成長過程中有殘疾的兒童。其中四分之三發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地區。事實上,只有在所謂的高收入國家,Rh病才得以根除。但在發展中國家,仍然很嚴峻。 Rh(D)陰性血型的發生率 — 人群中Rh抗原的發生率不同。下面的例子闡明了Rh(D)陰性表型個體的發生率種族差異[3]:●巴斯克人—30%-35%●北美洲和歐洲高加索人—15%●非洲裔美國人—8%●非洲人—4%-6%●印度人—5%●美國印第安人和因紐特愛斯基摩人—1%-2%●日本人—0.5%●泰國人—0.3%●中國人—0.3%  上表可見中國人RhD陰性血型發生率不高,約0.3%,但是由於人口龐大,Rh陰性血型導致的胎兒及新生兒死亡,及兒童殘障的絕對數量不少。  問題: Rh病預防失敗

Rh病導致世界各國持續負擔的原因很多,難以準確評估。然而,通過與世界各地許多國家代表的討論,我們確定了世界某些地區的一些重要因素。 非洲。在許多地區,妊娠期ABO血型和Rh血型分型不確定。此外,抗Rh(D)免疫球蛋白經常通過私營藥店分發,其價格可能是高收入國家的4-8倍。此外,抗rh (D)預防主要是通過地方倡議進行的,而不是得到大多數政府的贊同。 中國。由於進口限制,無法獲得抗Rh (D)免疫球蛋白。儘管Rh(D)陰性的婦女很低,考慮到高的出生總數和父親很可能是Rh(D)陽性的,母親的Rh(D)同種免疫通常是全面發生的。此外,取消「獨生子女」政策預計會增加Rh疾病的發生,因為這種疾病在隨後的懷孕中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東歐和俄羅斯。雖然抗rh (D)免疫球蛋白的供應通常是充足的,但有時不能滿足需要。Rh病高發病率的最重要的原因似乎是經常使用抗Rh(D)免疫球蛋白被遺漏; 在流產和妊娠出血等事件發生後,給藥通常被忽略。 印度。在農村地區,抗Rh (D)免疫球蛋白常常得不到或被遺漏。此外,本地生產的單克隆抗Rh (D)產品還沒有經過充分的臨床有效性測試。 南美洲。抗Rh(D)免疫球蛋白的供應常常不足。 解決問題的方法:史丹福大學在2017年3月啟動,建議Rh疾病的破壞性問題可以解決由三個簡單的步驟:(1)提高公眾意識到——這完全可以預防的疾病的風險和影響;(2)人群中常規檢測ABO血型和Rh血型(D);(3)最重要的是,在符合臨床指證時,提供自由和不受限制的抗Rh (D)免疫球蛋白預防。 國際婦產科聯合會完全同意這一倡議。世界不同地區持續的Rh病負擔的原因各不相同。然而,政府和衛生官員的熱情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國際婦產科聯合會呼籲地方婦產科協會與官方的政治和醫學機構合作,開發一種高度有效的系統,通過在產前和分娩後立即處理這一問題來預防新生兒疾病,從而消滅Rh病。 總結以上國際婦產科協會發布的倡議是RhD疾病的一級預防,即在疾病尚未發生時針對病因而採取的措施。對Rh疾病的一級預防是對於已暴露於RhD陽性紅細胞或暴露風險高的女性,通過給予抗D免疫球蛋白以預防大多數RhD同種異體免疫。 但是對於預防失敗,已經出現妊娠並發母體同種異體免疫的情況,通過檢測母體抗體滴度,及超聲評估胎兒大腦中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多接近足月的嚴重貧血胎兒的治療房室是分娩後治療新生兒;遠未足月的嚴重胎兒貧血胎兒的治療方法是進行宮內輸血。在技術成熟的胎兒醫學中心,胎兒同種異體免疫性貧血的治療成功率在90%以上。

來源:產前診斷中心

編輯整理:羅醫宣

相關焦點

  • 僅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宮內輸血成功救治
    僅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宮內輸血成功救治省婦幼保健院此項技術開創甘肅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醫生正在精準施行胎兒宮內輸血治療手術。檢查結果顯示:苟女士為A型RH陰性血,即所謂的「熊貓血」,不規則抗體呈陽性,抗D效價為1:32。一周後複查抗D抗體,已升至1:128。由此,醫務人員判定苟女士第二個孩子的死亡是由母胎RH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兒溶血導致,而現如今這個胎兒,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中心針對苟女士的病情,成立了專門的治療小組,並對宮內的胎兒進行密切監測。
  • 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宮內輸血成功救治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此項...
    檢查結果顯示:苟女士為A型RH陰性血,即所謂的「熊貓血」,不規則抗體呈陽性,抗D效價為1:32。一周後複查抗D抗體,已升至1:128。由此,醫務人員判定苟女士第二個孩子的死亡是由母胎RH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兒溶血導致,而現如今這個胎兒,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中心針對苟女士的病情,成立了專門的治療小組,並對宮內的胎兒進行密切監測。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重度貧血胎兒實施宮內輸血治療
    檢查結果顯示,苟女士為A型RH陰性血,即所謂的「熊貓血」,不規則抗體呈陽性,經過相關檢查,醫務人員判定苟女士第二個孩子的死亡是由母胎RH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兒溶血導致,她腹中這個胎兒,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該院產前診斷中心隨即成立了治療小組,並對宮內的胎兒進行著密切監測。不幸的是,6月1日,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監測提示,胎兒在宮內已經出現了重度貧血。
  • 罕見「熊貓血」溶血新生兒被救治 2天全身換血4次
    11月14日,產婦小尹(化名)如願產下二胎男嬰毛毛,但由於小尹是罕見的RH陰性血型,毛毛髮生溶血反應,全身發黃,生命危急,所幸,浙大一院輸血科緊急調動血液,連同新生兒科,對毛毛進行了保命的全身大換血,使毛毛終獲救治。  危急 男嬰全身發黃 危在旦夕  孕39周的小尹因胎兒宮內缺氧,做了剖宮產手術。但寶寶出生後,一家人還來不及慶祝,助產士就發現孩子有異常。
  • 佛山一「熊貓血」產婦臨產,危在旦夕時醫生徒手剝離胎盤
    「我是熊貓血!」臨產孕媽的一句話,引起了醫院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昨日,順德容桂的新容奇醫院收治了一名特殊的孕媽,其擁有寶貴的「熊貓血」——RH陰性血型。此類產婦,一旦發生產後出血,血源的稀缺或因不能及時輸血而危及產婦生命,院方啟動了緊急分娩計劃。孕媽已平安出院了「熊貓血」產婦臨產據廣州日報報導,院方介紹道,二孩孕婦L女士,孕38 3周,在7月8日下午17:00腹痛來到了新容奇醫院。
  • 廈門一熊貓血孕婦進補過頭 胎兒流產自己險送命
    「從來沒想到給孕婦補一補會這樣,早知道這個結果,我寧可給她吃蘿蔔乾!」蔡女士的母親一提起女兒的「病」,後悔莫及。蔡女士身體一直很健康,用她的話說「連感冒都很少患」,可是因為懷孕進補,突然患了「重病」,肚子裡的寶寶沒能保住,自己也差點送了命。
  • 狂奔千裡,罕見「熊貓血」溶血寶寶在深獲救
    一個月前,小鴻在陸豐人民醫院出生後,很快就出現了溶血反應,黃疸指標爆表,性命危在旦夕!接到轉診電話後,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火速將孩子接回。檢查發現,他患有重度新生兒 Rh 溶血症,而且是少之又少的 E,c 兩種血型不合,堪比"熊貓中的熊貓"。好在,經過全身大換血,終於保住了孩子性命。
  • 熊貓血的人懷孕 注意事項有哪些
    RH陰性血型因其在我國漢族人群中所佔比例極少,而被稱為「熊貓血」。Rh陰性熊貓血的分布因種族不同而差異很大,在白種人中的比例較高,約百分之十五。在我國,已知道漢族人群所佔的比例極少,僅佔千分之四,屬稀有血型。所以被稱為『熊貓血』。
  • 新生兒剛出生幾小時就變「小黃人」只因媽媽是「熊貓血」
    熊貓血媽媽血清中有兩種特殊抗體孩子剛出生就得了溶血症產婦吳女士(化名)是一名高齡產婦,血型還是稀有的熊貓血,因此生產的風險較正常孕婦要高出血多。輸血科值班人員楊爽收到產科的備血申請後,楊爽立即按照危急值報告程序,將檢測結果報告給產科主管醫生,提醒醫生新生兒存在高危溶血病風險,在分娩時留取胎兒臍帶血並進行新生兒溶血病相關檢測,且嚴密關注新生兒臨床表現及各項溶血指標的變化並緊急聯繫哈爾濱市血液中心,在第二天上午調配到與產婦血型相同的4個單位的紅細胞,確保產婦生產順利。
  • 狂奔千裡,全身換血2遍,罕見「熊貓血」溶血寶寶在深獲救
    原標題:狂奔千裡,罕見「熊貓血」溶血寶寶在深獲救深圳晚報2019年11月15日訊 "孩子總算安全了,謝謝你們!"日前,在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小鴻(化名)的父母激動地說。一個月前,小鴻在陸豐人民醫院出生後,很快就出現了溶血反應,黃疸指標爆表,性命危在旦夕!
  • 媽媽血型罕見賽過「熊貓血」,胎兒嚴重貧血,四次輸血後平安出生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呂曉峰熊貓血,因為血稀少,故得此名。可是,吳女士的血型比熊貓血更稀有,是Rh缺失型D--。因為這種稀有,吳女士幾次懷孕,最終都因為特殊的血型發生了宮內溶血,胎兒都沒有出生。
  • 熊貓血的人懷孕面臨哪些問題
    熊貓血的女性可以懷孕嗎?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只不過熊貓血懷孕過程面臨的問題會稍微比較多一些,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具體內容。一般情況下血站的Rh陰性血的庫存數量比較少,由於還要考慮到ABO血型的配型,可供選擇的餘地就會更小。因此,對於有大出血風險的Rh陰性孕婦,事先做好備血的預案十分重要。  2.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對於Rh陰性的母親來講,如果孩子是Rh陰性,就沒有什麼問題,如果孩子是Rh陽性,就被稱為「Rh血型不合」。
  • 一千左右一支的針劑,熊貓血媽媽備孕需要嗎?
    熊貓血女性孕前可以先讓先生做Rh血型的監測,如果先生也為Rh陰性血型,孕期基本上是沒有發生宮內溶血的風險,也不需要行額外的檢查,如果先生為Rh陽性血型,或者女性在婚前有過流產史、接受過輸血或者幹細胞治療,在孕前需要進行不規則抗體的檢查。
  • Rh陰性血型熊貓血可以做試管嬰兒嗎,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熊貓血」是Rh血型,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血型,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種類,故此稱為「熊貓血」。 固定布局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其中AB型Rh陰性血更加罕見。
  • 熊貓血患者得救 熊貓血輸血注意六事項
    熊貓血患者得救:當巨大嗜鉻細胞瘤患者恰巧又是熊貓血,而且熊貓血的比例佔有又很低,手術風險可想而知。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多學科專家攜手,在江蘇省血液中心調集5000毫升熊貓血備用的支持下,醫護人員為這位患者取出了直徑約20釐米橄欖球狀巨型腫瘤,7小時手術終獲成功。
  • 經歷過兩次剖宮產,32歲「熊貓血」產婦命懸一線,醫生與死神賽跑
    由於韓女士為RH陰性O型血,俗稱熊貓血,手術風險特別大,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有與韓女士的特殊情況,醫生為韓女士專門制定了極為周密的方案,值得慶幸的是手術很成功,母子平安。非常幸運的是,原本方案中準備切除的子宮也保了下來。在手術三天之後,韓女士已可以完成下床走動。
  • 內地買不到「抗D免疫球蛋白」 「熊貓血」媽媽們尋找「藥神」
    獲取抗D免疫球蛋白,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熊貓血」媽媽的難題。2011年6月,遼寧省瀋陽市婦嬰醫院,重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照看著一名新生嬰兒。該名新生兒患有溶血症,急需「熊貓血」,家屬通過微博在網上求助找到36名獻血者,換血後男嬰轉危為安。
  • 男嬰被查出患溶血病 「熊貓血」攜帶者趕來救命
    終於,在大家愛心救助下,一個剛出世就因患罕見溶血症而危在旦夕的小生命,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危急  「熊貓血」媽媽產下男嬰被查出患有罕見溶血病  家住蛟河市新站鎮的沈玉玲,是一名血型為B型RH陰性血的「熊貓血」待產媽媽。當晚11點30分許,她在吉林市中心醫院順利生下一名男嬰。
  • 「熊貓血」母親產下溶血男孩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保護母子平安
    近日,哈醫大一院產科病房收治了一名「熊貓血」的A型Rh(ccdee)稀有血型的產婦,她冒著風險剖宮產下了一名正常血型A型Rh(CcDee)的男嬰,卻因為產婦有2種特殊的血清抗體,導致新出生的寶寶出現新生兒溶血,醫院輸血科、產科、新生兒聯合協作,通過聯繫血站備血、換血治療、藍光照射等半個多月的治療
  • 因血型比「熊貓血」還罕見,河南女子7次懷孕6次流產,孕子過程歷經...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通訊員 何劍爍您知道熊貓血嗎?因為少有和罕見,RH陰性血被比作國寶大熊貓,也被人們稱為熊貓血。熊貓血是稀有血型,可河南新鄉女子小雨(化名)卻有著比熊貓血還罕見的血型,也因為這個血型,她懷了7次孕,最後只有1胎成活,而這一次,她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