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宮內輸血成功救治

2020-12-22 每日甘肅

僅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

宮內輸血成功救治

省婦幼保健院此項技術開創甘肅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

醫生正在精準施行胎兒宮內輸血治療手術。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供圖

近年來,隨著胎兒醫學的飛速發展,胎兒很多疾病在母親宮內即可進行治療。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一名胎齡僅20周的重度貧血胎兒實施經臍靜脈宮內輸血治療,目前胎兒生長發育狀況良好,後續還將進行進一步治療。此次宮內輸血治療技術的成功開展,開創了甘肅省胎兒宮內輸血治療的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

胎兒危在旦夕

來自蘭州新區的苟女士,她的第一個孩子分娩後曾因嚴重的新生兒溶血及黃疸,進行過換血治療。第二胎時,胎兒於懷孕36周時出現水腫,最終胎死宮內。此次是苟女士第三次懷孕,她十分擔心之前的不幸再次發生,於是在懷孕第15周時,與丈夫來到省婦幼保健院尋求幫助。

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醫務人員詳細詢問了苟女士的病史,並為她做了相關的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苟女士為A型RH陰性血,即所謂的「熊貓血」,不規則抗體呈陽性,抗D效價為1:32。一周後複查抗D抗體,已升至1:128。由此,醫務人員判定苟女士第二個孩子的死亡是由母胎RH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兒溶血導致,而現如今這個胎兒,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中心針對苟女士的病情,成立了專門的治療小組,並對宮內的胎兒進行密切監測。6月1日,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監測提示:胎兒在宮內已出現重度貧血。治療團隊決定必須儘快對胎兒進行宮內輸血,但宮內輸血需要在胎兒游離的細小臍帶靜脈血管或肝臟靜脈上進行穿刺,操作難度極大。中心雖有為胎兒進行宮內治療的經驗,但此項操作在甘肅省內都未曾開展過,且該項技術需要特殊的血源支持,以及多部門間的相互配合,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面對孕婦及家屬的無助與期許,產前診斷中心主任孫慶梅決定放手一搏。隨後,一系列準備工作迅速展開……

宮內輸血成功

6月3日,醫院組織產前診斷中心、高危產科、輸血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為苟女士制定了詳細、周密的診療方案。與此同時,醫院臨床檢驗中心積極聯繫中心血站,尋求有特殊製備要求的稀有供血血源;醫務部邀請甘肅省第三方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專家參加術前見證談話,為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保障;產前診斷中心、高危產科再次核對手術流程及術前準備物資,為宮內輸血治療做好各項準備。

6月5日下午,手術正式開始。經超聲定位,產前診斷中心主任孫慶梅順利地將穿刺針送入胎兒的臍靜脈。通過抽吸胎兒血液,進行檢測,提示胎兒血色素僅30g/L,手術團隊立即計算輸血量準備輸血,一切都按照既定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輸血開始,所有人都盯著超聲的顯示屏。「已經輸注15ML,大腦中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恢復正常」,隨著主治醫師的回報,胎兒宮內檢測數據的一項項好轉,胎兒宮內輸血順利完成。

據孫慶梅介紹,胎兒宮內溶血多發生於RH陰性血母親,該血型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熊貓血」,稀有且珍貴。在白種人中RH陰性者較多,佔15%,而我國漢族人群中絕大多數為RH陽性,RH陰性者僅佔千分之三左右,屬稀有血型。RH陰性的孕婦在第一次妊娠期間,胎兒紅細胞可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刺激母體產生新的血型抗體,該抗體在此孕婦第二次妊娠時,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紅細胞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可引起紅細胞破裂,導致胎兒發生溶血性貧血。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兒溶血可引起胎兒紅細胞破壞、進行性溶血、心力衰竭、水腫,甚至死胎、新生兒死亡等嚴重後果。而目前認為宮內輸血是一種相對安全有效的治療,可以明確改善胎兒貧血的狀況,提高新生兒存活率。

此次胎兒宮內輸血技術的成功開展,也標誌著我省胎兒宮內治療技術步入全國先進行列。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歐陽海傑

相關焦點

  • 20周胎兒重度貧血危在旦夕宮內輸血成功救治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此項...
    宮內輸血成功救治省婦幼保健院此項技術開創甘肅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醫生正在精準施行胎兒宮內輸血治療手術。甘肅省婦幼保健院供圖近年來,隨著胎兒醫學的飛速發展,胎兒很多疾病在母親宮內即可進行治療。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一名胎齡僅20周的重度貧血胎兒實施經臍靜脈宮內輸血治療,目前胎兒生長發育狀況良好,後續還將進行進一步治療。此次宮內輸血治療技術的成功開展,開創了甘肅省胎兒宮內輸血治療的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重度貧血胎兒實施宮內輸血治療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為一名胎齡僅20周的重度貧血胎兒實施經臍靜脈宮內輸血治療。該項治療開創了甘肅省胎兒宮內輸血治療的先河,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手術中。第二胎時,胎兒於懷孕36周時出現水腫,最終胎死宮內。此次是苟女士第三次懷孕,她擔心之前的不幸再次發生,在懷孕第15周時,來到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尋求幫助。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的醫務人員詳細詢問了苟女士的病史,並為她做了相關的檢查。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圖)
    經過200餘天的精心救治,大米體重已達3640克。(省婦幼保健院供圖)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金奉乾)7月11日,記者從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出生體重僅370克、胎齡24周的超早產兒。
  • 曲靖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危重孕產婦
    掌上曲靖訊10月3日,一位困難氣道合併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減少自發性出血、輸血不能等諸多困難的孕產婦在曲靖市婦幼保健院寥廓院區醫護人員的通力協作下,被成功救治。
  • 壽光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例重度子癇前期高齡產婦
    開始孕婦也只以為自己是簡單的保胎治療,夜班田小慧副主任巡視病房時了解到產婦孕前基礎血壓在80-90/50-60mmH左右,雙下肢水腫2周,加重有1周,結合產婦入院血壓141/78mmHg,產婦剛回歸的尿常規結果示尿蛋白2+,考慮產婦為重度子癇前期。
  • 荊門二醫成功救治一例罕見「胎母輸血症候群」患兒
    「極重度貧血(血紅蛋白54g/L,僅為正常值的1/3)、新生兒休克、胎母輸血症候群、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出生20分鐘左右的早產兒「集齊」了多項高危致命因素,生命危在旦夕……出生20分鐘秒變「白雪公主」7月24日23時,懷孕36周的「二胎媽媽」肖女士沒有熬過「十月懷胎」
  • 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兩名危重症孕婦
    近日,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產三科成功救治了兩名危重症孕婦。抗擊疫情期間,有的孕婦因缺少必要的監測和產檢影響胎兒發育和自身健康,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提醒,孕婦不僅要做好健康監測,還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產檢,以免造成意外危及母嬰安全。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胎齡26周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患兒家屬送來感謝信,感謝醫務人員不離不棄地守護。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熊貓血」孕婦胎兒危在旦夕,宮內輸血重獲新生
    近日一位「熊貓血」孕婦因母嬰血型不合導致腹內胎兒溶血性貧血經羅湖醫院產前診斷中心等多科室聯合救治歷經多次宮內輸血順利剖腹產下一枚女寶女寶吃奶好、反應好。宮內輸血挽救胎兒經過羅湖醫院輸血科、深圳血站的共同努力及熱心「熊貓血型」市民的獻血,首次輸血在孕29+5周實施,由經驗豐富的楊豔東教授在超聲引導下將穿刺針固定在胎兒臍帶靜脈,成功輸注紅細胞35ml。
  •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小早產兒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近年來挽救了一批24周以上的早產、極低或超低出生體重兒。日前,國際知名新生兒科專家林鴻志、Toyoshima教授,應邀到該院進行技術指導,並為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收治的一名超低出生體重兒進行了會診。
  • 愛的最好表達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救治一例急性胎兒窘迫孕婦
    8月25日上午,農曆七夕,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產二科病房一如既往忙碌著,加5床急性胎兒窘迫的孕婦劉女士的到來,打破了這份平靜。產二科團隊快速反應,立即開通綠色通道,成功保證母嬰平安。當聽到嬰兒哇哇的響亮哭聲,產科醫護人員來說,守護母子平安,就是愛的最好表達。
  • 產婦突發HELLP症候群 市婦幼保健院展開生死營救
    一名產婦因產後突發HELLP症候群命懸一線,市婦幼保健院重症監護室醫護團隊依靠豐富救治經驗、細心觀察,提前發現病徵苗頭,迅速開啟綠色通道,多科室積極協作,全力救治患者。經過醫護人員的悉心救治,產婦終於成功脫險。
  • 首例胎兒鏡下雷射治療絨毛膜血管瘤在鄭大三附院成功實施
    蕊蕊(化名)也通過積極備孕,順利懷孕,本以為這次懷孕會像上次懷孕那樣平平安安,誰知,懷孕20周的她在當地醫院產檢時,被告知胎盤有個巨大的絨毛膜血管瘤,寶寶隨時有生命危險。頓時愁雲籠罩了整個家庭,要知道一周前查的超聲還是完全正常的。蕊蕊和丈夫只有一個想法,要救孩子。
  • 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實施「胎囊共娩」剖宮產手術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劉石江 周瑛 通訊員 戴建平) 近日,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實施「胎囊共娩」剖宮產手術。目前,該手術在寧鄉尚屬首例,手術的成功也為該院在處理早產分娩時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撐。據了解,一位懷孕33周的準媽媽患有慢性高血壓,並且有早髮型重度子癇前期、二次剖宮產史,血壓一度高達200/ 115mmHg,情況十分危險且複雜。此孕婦於11月28日入住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經過前期聯合降壓、鎮靜解痙、促胎肺成熟等治療後於12月1日上午實施剖宮產術,手術由該院產科主任吳亮群主刀,麻醉科、新生兒科、產房多部門配合協助救治。
  • 甘肅最小體重先心病患兒在省婦幼保健院成功實施心臟外科手術
    手術中每日甘肅網蘭州7月5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金奉乾)近日,省婦幼保健院成功為一名胎齡34周、體重僅1630克的低體重早產兒成功實施心臟外科手術,術後13天患兒順利出院。據了解,此例手術是目前甘肅省內患者體重最小的一例心內修補手術,標誌著甘肅省先天性心臟病外科診療技術迎來再次突破。今天上午,記者從省婦幼保健院心血管中心獲悉,來自甘肅省臨夏的強強(化名),胎齡34周,是雙胞胎兄弟中的「老大」,母親因「胎心減慢」於省婦幼保健院產科提前進行剖宮分娩。
  • 免費救治終末期肝病兒童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聯手浙大一院共同關愛...
    免費救治終末期肝病兒童    省婦幼保健院聯手浙大一院共同關愛「小黃人」
  • 早產兒命懸一線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醫生24小時兩次手術成功挽救生命
    早產兒命懸一線 醫生24小時兩次手術成功挽救生命每日甘肅網7月16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心血管中心、小兒外科、產科、功能檢查科、麻醉手術科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成功救治一名胎齡33周、患有急性腸扭轉且出生後發生巨大肺動脈栓塞的早產兒。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例危重產婦的思考
    最大限度降低妊娠風險——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例危重產婦的思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宜秀萍前不久,「新甘肅」報導了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例危重產婦的新聞……針對這些疑問,省婦幼保健院婦科急診科副主任左坤表示,這次「生死大搶救」雖然成功,但也提醒人們,要關注我省基層孕產婦管理狀況。就目前來看,科學評估妊娠風險、加強孕產婦健康管理、完善孕產婦急救網絡、加強雙向轉診等方面,仍是我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短板,只有補齊了這些短板,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嬰安全。
  • 22周+2天!南京市婦幼成功救治國內最小胎齡超早產兒
    日前,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胎齡22周+2天,出生體重僅550g的超早產兒「點點」。經過醫護人員和患兒親人長達三個多月的共同努力,「點點」於4月26日順利治癒出院,出院時體重已達2150g。小傢伙的出院,刷新了國內報導的最小胎齡超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