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9日訊經過長達六年的艱苦努力,著名鞋業品牌奧康終於可以大喊一聲:「我們贏了。」
昨天,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歐盟高等法院下達的判決書,最終裁定歐盟初級法院在審理奧康抗辯歐盟反傾銷的案件上,個別法律條款使用不當,欠缺公正,終審判定奧康勝訴。這標誌著奧康不僅在行政上,而且在法律上取得了抗辯歐盟皮鞋反傾銷的雙重勝利。
據悉,此次宣判之後,歐盟還將賠償奧康訴訟費500多萬元。
奧康抗辯之路
2006年10月,歐盟委員會首次對中國皮鞋實行反傾銷,徵收為期兩年的16.5%的高額反傾銷稅。當反傾銷徵稅期滿後,歐盟再次發起「落日覆審」,決定將反傾銷措施再延長15個月,直到2011年3月31日。
2006年10月23日,中國奧康領頭溫州「泰馬」及廣州「南海金履」、福建等5家中國鞋企上訴歐盟初級法院。這場一審官司耗時4年,期間中國奧康等5家企業3次奮起應訴、抗辯。
2010年4月,歐盟初級法院駁回中國五家鞋業的訴訟請求,宣布中國鞋企一審敗訴。同年4月8日,我國政府上訴世貿組織,力圖解決這場由歐盟發起的不公正的國際貿易爭端。
2010年5月,其他4家鞋企感覺二審勝訴無望,宣布放棄上訴,唯獨奧康不惜承受巨額的訴訟費,決定繼續上訴至歐盟高等法院,從此走上艱難而漫長的反傾銷抗辯之路。
2011年3月31日,歐盟發起的反傾銷到期,歐盟宣布從4月1日起,正式取消對中國皮鞋徵收16.5%的高額反傾銷稅,但這只是歐盟委員會單一從行政上取消反傾銷貿易壁壘,中國企業尚未在二審司法上贏得最終結果。
2012年11月18日,奧康收到歐盟高等法院下達的判決書,裁定歐盟委員會賠償奧康上訴歐盟初級和高等法院的訴訟費折合人民幣500餘萬元;與奧康有貿易關係的進出口商可從歐盟有關方面退回6年來被徵收的反傾銷稅。
奧康董事長:
贏了官司,更贏了尊嚴
獲悉歐盟高等法院的裁決通知後,昨天,記者聯繫了正在國外出差的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
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奧康贏得的不僅僅是一場官司,更是一種尊嚴。」
王振滔認為,對抗歐盟反傾銷讓奧康學習到了更多的國際貿易相關的法律知識,學會了如何解決國際貿易紛爭,對未來奧康國際化大有裨益,「現在回過頭來看,歐盟反傾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一件好事,這幾年奧康出口的產品結構和生產工藝都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出口單價均達到了20美元以上,最高甚至達到了50美元。」
代理律師:
為類似爭端找到法律依據
此案的中方代理律師蒲凌晨認為,奧康此次在歐盟高等法院的勝訴,不但解決了法律問題,更為中國鞋企未來面對反傾銷等國際貿易爭端問題找到了相關法律依據,對中國鞋企國際化提供了更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奧康的勝訴,使得之前歐盟委員會針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徵收反傾銷稅的法律條款失效,原則上由進口商支付的反傾銷稅可退還;此外,法院也已判決歐盟委員會賠償奧康上訴歐盟初級法院和歐盟高等法院的訴訟費。」蒲凌晨說。
皮革協會:
對國內鞋企有示範作用
中國皮革協會製鞋辦公室主任衛亞非告訴記者,奧康出口歐盟的市場份額,並不是國內鞋企中最大的,「它之所以用六年時間堅持不懈地打一場官司,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而是為整個行業在打,是為了中國人的骨氣和尊嚴來打。」
衛亞非說,歐盟反傾銷為中國鞋企敲響了警鐘,中國鞋企未來的國際化不會一帆風順,必須學會勇敢面對國際貿易糾紛,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