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吃的一種主食,無論是過節或者宴請客人,只要包上餃子,那氣氛瞬間感覺就活躍起來,而且給人一種很溫馨的感覺。這不,上幾天我給大家分享了餃子餡的調製方法,可許多人評論說餃子皮入鍋就會碎,這是怎麼回事?相信自己動手包過餃子的人都知道,調餡雖然好調製,可擀麵卻是一個技術活,一般人真的擀不好,特別是擀成非常圓的餃子皮,那我是擀十次十次不成圓形。還是老媽特別厲害,左手擀麵,右手轉餃子皮,可以說非常的速度,而且非常的圓,特別是後期煮出來,非常的有韌性。
那麼這時候肯定有人好奇了,既然餃子皮自己擀也能這麼有韌性,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其實餃子皮的製作非常簡單,全程的步驟就是要把面給「玩」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和面,這一步一般的家庭主婦都會做。可有一點就有些無奈了,那就是和面真的是個體力活,一般人很難一次活好,本人是深有體會。
下面話不多說,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擀餃子皮的步驟和細節,我會用最簡單、易懂的話語表達出來,讓大家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各位小夥伴隨我一同看下去吧。
備料
主料:高筋麵粉一斤
輔料:鹽三克、雞蛋清兩個
餃子皮之步驟
步驟一、首先把麵粉倒入面盆中,加入鹽拌勻(放入鹽的目地就是讓餃子皮做出來更有韌性),打入蛋清(蛋清同樣增加韌性),分次加入適量清水(分次放入水,可以更好的控制用水量),水溫在三十度即可,先和成棉絮狀,然後慢慢和成團
步驟二、首次和好的麵團表面很粗糙,然後用保鮮膜封上醒發10分鐘,然後拿出來繼續揉一分鐘(這一步稱之為排氣),這時候麵團會稍微光滑一些,然後重複上面的步驟三次(也就是封起來,然後繼續揉),這個時候麵團就會非常的光滑了(同時已經很有韌性)
步驟三、然後把麵團搓成長條,切成十克左右的劑子,撒上乾麵粉,按壓一下,用擀麵杖擀成圓形(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依次類推,擀夠自己吃的即可(注意餃子皮不要被風吹到,容易幹)
步驟四、接著把餃子餡放到餃子皮上,捏緊放在旁邊(這一步如果封口出不粘連,那可以帶點水抹在封口處,這樣效果會更好),最好中籠布蓋住餃子,因為餃子並不是一時間就能包好的,先包好的餃子容易被風吹乾,這樣煮出來也會碎
步驟五、最後一步水開下餃子,見餃子水開後,三次加入涼水,開鍋後餃子浮上來,然後不停地翻滾就說明熟了,到這裡餃子皮就做好了,出鍋非常的有韌性
餃子皮之總結
如何取出雞蛋中的雞蛋清呢?這點可能會難倒許多人。一般我們廚師都會用最簡單、有效的放入去做,那就是把雞蛋打在手中,這時候雞蛋清就會直接從指縫裡溜出去,而蛋黃依然會在手中,這時候的目的也就是達到了
這道韌性十足的餃子皮就製作完成了,各位小夥伴覺得此次分享如何呢?歡迎關注點讚。(文章是作者辛苦原創,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