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所向披靡,海戰卻節節敗退,羅馬人仍舊擊敗迦太基掌控西西里

2020-12-25 騰訊網

公元前8世紀,迦太基出現在非洲北部,並通過一系列的兼併戰爭成功的掌控了包括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島、科西嘉島等地中海島嶼在內的大部分土地。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生活在迦太基王國的腓尼基人掌管著地中海沿岸的海上貿易和奴隸販賣等買賣。並且國家日益強大、國力日益興盛。

據相關史實記載,迦太基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海軍而獲得的海上貿易收入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優渥的生活。但是迦太基的這種興盛和戰略位置在給自己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最終在數次戰爭之後,迦太基並沒有敵得過羅馬的侵襲而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進程中。而這三次的布匿戰爭為什麼會發生呢?同時在這系列的戰爭中,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 羅馬最初的勝利

始於公元前3世紀,終於公元前2世紀的布匿戰爭持續了100年,在這一百年的時間中雙方有得有失,但最終還是羅馬人獲得了勝利。而實際上在布匿戰爭爆發之前,無論迦太基與其他鄰國的關係如何差,他與羅馬之間的關係還是十分友好的。

甚至兩個國家之間還籤訂了以海上貿易為中心的經濟互助友好條約。但隨著國家的強大,羅馬產生了將西西里島據為己有的想法。巧的是,當時的西西里島上出現了叛亂,也正是這次的叛亂為羅馬人在駐軍西西里島提供了契機。

羅馬人駐軍西西里島為當地的叛軍提供強大的武力支持顯然是超乎了迦太基的預料的,同時也是迦太基所不願見到的。因此在西西里島的紛爭之後,一場公元前的大國相爭已經避無可避。公元前262年,羅馬人在梅格烏斯和維圖斯的帶領下率領下出動了四個軍團的兵力包圍了阿克拉加斯。當迦太基人反應過來試圖去保護他的盟友時,他們卻被羅馬人擊敗以致於阿克拉加斯整個城市被洗劫一空。

儘管羅馬人向西西里島和迦太基都展示出了羅馬軍事方面的能力,但是迦太基仍然百折不撓的試圖營救阿克拉加斯。源源不斷的部隊經由大海送到西西里島上,面對這種情況羅馬人意識到:儘管自己能夠三番四次的擊敗迦太基人,只有從海上源頭切斷迦太基的部隊增援,他們才有可能徹底控制西西里島。

這樣一來,羅馬人需要的就不僅僅是強大的步兵和騎兵,他們所缺少的實際上是強大的海軍。在羅馬人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時,他們便在60天內建立了一支由20艘三桅帆船和100艘五層櫓船戰艦組成的艦隊。

其實在當時羅馬人並沒有任何海戰和建造戰艦的經驗,他們只是模仿捕獲的迦太基戰艦,並融入了自己的想法進行創新。然而事實表明,他們的創新是非常正確的。羅馬人在公元前260年的米萊戰役中擊敗了迦太基人的130艘船,取得了勝利。

隨後的幾年中,羅馬人憑藉著他們的創新型戰艦不斷獲得勝利,並將戰火從西西里島上蔓延到了科西嘉島。公元前258年羅馬人在蘇爾希斯贏得海戰,公元前256年在埃克諾瑪斯戰役也贏得了重要的勝利。隨後執政官馬庫斯·雷古勒斯·阿提留斯率領四支軍團在克魯皮亞登陸,戰爭擴大到迦太基的領土。

二、 迦太基人的反擊

當戰爭蔓延到迦太基領土上時,羅馬的執政官和軍隊都被一種過度自信所籠罩著。與客場作戰應當更加謹慎的做法不同的是,他們選擇在這個時候召回一半的軍隊和艦隊,只留下了15000名步兵和500名騎兵。但即便如此,在由於地形阻礙,迦太基的戰象無法作戰的情況下,羅馬人仍舊獲得了陸戰的勝利。雙方隨後在公元前255年進行了和平談判,但在羅馬指揮官要求迦太基完全放棄西西里島的過度要求下,談判破裂。

談判失敗後,迦太基僱傭的斯巴達指揮官桑提浦斯立即重組整理了迦太基的軍隊,並把這支包括12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配備了100頭的戰象。桑提浦斯帶領著這支軍隊迎戰羅馬人。重組後的軍隊比之前更加勇猛,也更有士氣,最終他們在戰場上徹底擊敗羅馬人。據相關資料統計,在這場戰爭中12000名的羅馬士兵只有2000名逃走了,其餘人要麼被俘虜了,要麼永久的留在這片土地上了。

這場戰爭之後,羅馬本土還派了他們的艦隊接應剩餘的士兵回國,但是在回國的過程中,羅馬士兵遭遇了重大的海難。事實上,如果羅馬人沒有自大的撤回部隊,這場持續了很久的戰爭可能在公元前255年就可以宣告結束。但是歷史並不存在如果,戰爭還在繼續著,並重新回到了西西里島上。

在非洲戰場失利了的羅馬士兵回到西西里島上並佔領了帕諾爾摩斯。與此同時,迦太基人"解救"了阿克拉加斯。可實際上部分羅馬士兵還是成功的滲透進了迦太基並在迦太基本國的領土上挑唆國內的戰爭以迫使迦太基從西西里島撤回軍隊回救大本營。然而,當布萊蘇斯從北非返回時,一場風暴摧毀了他艦隊的150艘船。

雖然迦太基不得不集中精力處理國內事務並確保對非洲領土的控制,其對西西里的野心並沒有消失。公元前251年另一支迦太基軍隊被派往西西里島。不過,在公元前250年6月,執政官盧修斯·卡西利烏斯·梅特勒斯率領的兩支軍團擊敗了這支軍隊甚至還捕獲了迦太基人的大象。

雖然羅馬人在西西里島獲得了勝利,但是他們在北非並未取得什麼重大的突破。即便是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對迦太基的圍攻,但迦太基的要塞城市堅不可破。實際上戰爭進行到這裡時雙方都已經疲憊不堪了。迦太基還向埃及借了錢和士兵來供應與羅馬之間的戰爭。

結語

公元前242年,羅馬人在領事蓋尤斯·盧提烏斯·卡圖魯斯的指揮下,重新組織了一支嶄新的200艘船的艦隊。他們很好地利用了它圍攻德雷帕納。在公元前241年3月10日,羅馬人擊敗了漢諾率領的迦太基艦隊。儘管這次的損失在整個戰爭中不算什麼,但對於國力空虛、疲憊不堪的迦太基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迦太基被迫從西西里島撤出,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不得不向羅馬支付3200連得銀子作為賠款。西西里島成為羅馬的第一個外省,科西嘉島和撒丁島也很快落入羅馬的控制之下。雖然戰爭的結局是這樣的,但是隨後的十幾年中,迦太基在最負盛名的將軍漢尼拔的率領下準備反殺羅馬。

參考文獻

1. 《世界古代史》

2. 《布匿戰爭研究》

3. 《迦太基滅亡的三次戰爭》

相關焦點

  • 古希臘海戰,有哪些特點?古羅馬又是怎樣把海戰引進的陸戰的
    【古代的海戰是怎樣進行的?從古希臘和古羅馬海戰就可見一斑】修普底德在《伯羅奔尼撤戰爭電》第一卷第一章就向我們論述了那個時代希臘「海上勢力的重要性"。希臘是個半島國家,海上貿易發達,發展海軍對付海盜,進行海外擴張,是很必要的。
  • 海陸雙雙取得優勢的迦太基怎麼突然就敗了呢?名將也怕豬隊友啊
    於是,羅馬人一舉攻佔了不設防的利利俾與得雷帕納外港,並且重新組建海上封鎖線。羅馬海軍再次封鎖利利俾與得雷帕納羅馬人深知,戰爭的勝負手不在兩座城市的歸屬,而是制海權。因此,在圍困兩個城市的同時,羅馬海軍一面積極訓練士兵和水手一面密切關注著迦太基海軍的動向。
  • 一個以搶掠為生的民族——「破壞之王」汪達爾人和羅馬的百年海戰
    自屋大維和安東尼之間爆發了亞克興海戰之後,自此近500年羅馬帝國未再爆發大規模海戰,直到汪達爾人的到來。公元4世紀,匈奴侵入歐洲,許多北歐部族開始向南遷徙,其中就包括汪達爾人,它原是古日耳曼人的一個部族。公元395年,在內憂外患之下,羅馬共和國分裂為西羅馬和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
  • 書摘|迦太基必須滅亡:天才漢尼拔為何救不了祖國?
    羅馬人對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的佔領——或更確切地說,將迦太基勢力從這兩座島嶼上驅走——迫使迦太基人將其野心轉向西部。如今,迦太基掌控之地僅剩馬爾他島、伊維薩島以及北非和西班牙南部的一些商站。敘拉古的希倫受到禮待,被允許在公元前237年對羅馬進行國事訪問;更重要的是,他給羅馬人帶來了二十萬蒲式耳西西里島出產的穀物。他可以自由統治西西里島的南部與東部,但到前227年,西西里島的北部與西部,也就是羅馬與迦太基曾經數次激烈海戰之地,被交由羅馬的執政官管理。島上設置了軍事要塞並駐有軍隊,但這些軍隊需要給養,在地中海中部巡邏的艦隊同樣需要食物補給。
  • 羅馬與迦太基人最後一戰史稱「扎馬之戰」
    他們的騎兵在追擊漢尼拔騎兵回來後,又遇到了失敗的迦太基步兵,結果又大殺一場。迦太基徹底失敗了,他們與羅馬籤訂了極其苛刻的合約,不過合約還是給他們留下了東山再起的可能。根據約定,西班牙被割讓給了羅馬;迦太基只被允許保留10艘軍艦,其餘的全部賠償給了羅馬;迦太基還要交出10000塔蘭特軍費賠償。最關鍵的是,如果沒有經過羅馬人允許,迦太基不得對外宣戰。
  • 在陸地上無敵的羅馬士兵,結果在海戰上吃了「大虧」
    這期同羅馬經歷了多次對外的戰爭和內戰,其中經歷的海戰也相當多。公前264年,爆發了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前241年。羅馬人稱迦太基人為「布匿人」,故有此名稱)。這時雙方軍事力量對比羅馬陸軍佔優勢。當時羅馬士兵多出身農民,作戰勇敢頑強,尤其擅長近戰和肉搏。在統一義大利半島過程中,他們所向無敵名聞海外。迦太基的陸軍是僱傭兵,軍心不穩。
  • 苟晶正在節節敗退
    是的,苟晶,再次敗退一大步。苟晶案的結局,也許會是苟晶一個人的失敗,輸得體無完全膚,輸得身敗名裂,我都不會意外。作為一個喜歡輿情分析和研究危機公關的人,我內心已經想到苟晶案的無數種反轉。說實話,就算正義永遠不來,就算現在苟晶節節敗退,就是民意再次嚴重失敗。但是,苟晶案,已經讓我看到了足夠的光芒!
  • 扎瑪戰役,羅馬決勝的關鍵之戰,迦太基強國之夢的最後掙扎
    於是,他出發去到他管轄的西西里省,接管元老院給的兩個兵團。到達西西里後,他大力募兵擴軍,加緊對新招募的以及接管過來的羅馬軍隊的操練,積極做戰爭準備;還讓他的副將先行一步,渡海秘密登陸迦太基北部沿海,堪稱當地的地形以及軍情,做好軍隊到迦太基後的補給工作。
  • 你可以不知道迦太基,但你必須要知道漢尼拔?
    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電影裡面的那個變態漢尼拔,而是古羅馬時期北非不太知名國家------迦太基的國王漢尼拔一世。首先,先來聊聊迦太基這個國家!迦太基其實一個挺悲催的國家,在古希臘的巔峰時期,一直在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的霸權地位;羅馬崛起後,則與新興的古羅馬爭奪霸權。從古迦太基建國開始,便與古希臘就地中海沿岸的西西里、薩丁尼亞、義大利南部發生一系列戰爭,史稱希臘-布匿戰爭。這場戰爭並沒有分出勝負,古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建立霸權,古希臘則稱雄於東部。
  • 開場勢如破竹,為何還輸了第二次迦太基戰爭?漢尼拔:小看了羅馬
    之所以這樣是因羅馬人再義大利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以下是戰爭開始之時,羅馬人兵力表。所以雖然漢尼拔在戰爭之初,就讓羅馬喪失了大約10萬軍隊,但是羅馬仍然保持兵力優勢。這也就是漢尼拔,繼續進攻羅馬盟友的原因。這裡有一個問題?為何羅馬遭到一連串慘敗之後。羅馬大部分城市還是沒有背叛羅馬呢?
  • 迦太基:一個海上帝國的興衰
    除此之外,迦太基人還引進了外國神,比如埃及的果神,樹神,農神,冥神奧西裡斯和他的妻子魔法女神伊西斯。 這張圖畫著迦太基神靈的圖騰,舉雙的人形為航海女神阿施塔特。航海與商業:迦太基人的命脈開頭就講到,腓尼基人是一個海洋民族。迦太基人作為腓尼基人的一支,自然不會在這方面落後。
  • 兩西西里王國:比撒丁王國更大的義大利邦國,為何沒能統一義大利
    但是在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之前,義大利的最大邦國是兩西西里王國。為何兩西西里王國沒能統一義大利,而撒丁王國完成了統一,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法軍入侵西西里魯傑羅二世對外積極擴張,使得西西里王國的版圖大為增加。1139年他迫使教宗英諾森二世承認了他對西西里統治的合法性,此後西西里王位在歐洲多個家族易手。
  • 中國建築表現糟糕節節敗退 被指又一「中石油」
    而在股指最近半個多月的大幅回落之中,中國建築亦節節敗退,目前已較上市首日的最高價跌去三成有餘。  曾經中石油  A股市場歷來不缺少新股上市定位過高的深刻教訓,最為記憶猶新的當屬滬市的第一大權重股中國石油。
  • EMS節節敗退:EMS坑爹快遞民間投訴中心現身
    儘管近幾年來國內的快遞行業一路高歌猛進,但是EMS卻在節節敗退。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045.4億元,同比增長41.9%。業務量累計完成139.6億件,同比增長51.9%,快遞業務量躍居世界第一。  雖然整體快遞行業增長迅速,EMS的市場份額正在逐年下降,曾經一家獨大的局面,早已蕩然無存。
  • 漢尼拔的悲劇和迦太基的沒落
    這讓人想起那位被拿破崙奉為「戰神」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 迦太基位於北非,跟強盛的羅馬一度勢均力敵。公元前218年,漢尼拔挺進到義大利腹地,甚至有望攻克羅馬城,但他的遠徵並未得到國內的支持,最後難以為繼。國內輿論的短視,讓漢尼拔撤回北非本土,後又因為政敵和輿論的內外打壓,出走小亞細亞。羅馬共和國的真正目標不是漢尼拔,而是迦太基,乃至整個地中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