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插嘴就是沒禮貌?原因沒那麼簡單,三招讓娃不再「打岔」

2020-07-29 小溪帶娃記

文丨小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周末的時候,小明媽媽帶著小明去朋友家串門,讓小明自己在屋子裡玩。小明媽媽跟朋友許久未見,本來跟朋友聊得非常投機,可是沒過一會,小明就湊過來,一直打斷媽媽聊天,「媽媽快過來!」「媽媽你看我!」「媽媽我知道這個……」小明的不停打斷讓小明媽媽非常生氣,「你這個孩子怎麼回事?沒看到大人在說話嗎?你這樣打斷大人說話很不禮貌。」被批評的小明感到很委屈,就自己跑開了。

相信很多家長對於這樣的場景都不陌生,大人在說話,小孩忍不住的打斷談話,喜歡插嘴,家長難免生氣,隨後把孩子指責一番。孩子「打岔」確實讓家長很頭疼,但是孩子「打岔」也是有原因的。

孩子愛插嘴就是沒禮貌?原因沒那麼簡單,三招讓娃不再「打岔」

一、孩子為什麼愛插嘴?

果果是個四歲的小孩,最近果果爸爸發現果果越來越愛「打岔」了。白天爸爸打電話的時候,果果會拽著爸爸的衣角喊著「爸爸,爸爸……」和家裡人說話時,果果也總喜歡插上一句有的沒的。晚上的時候,果果爸爸給果果講睡前故事,還沒等爸爸講完,果果就問起來好幾個「為什麼呀?」到底為什麼孩子愛插嘴呢?

孩子愛插嘴就是沒禮貌?原因沒那麼簡單,三招讓娃不再「打岔」

1.想要得到家長的關注

在孩子看來,身邊的事物是因為他而存在的,所以如果家長的注意力不在孩子的身上,孩子通常接受不了。所以,家長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如果忽視了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就會通過「打岔」的方式來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2.孩子好奇心在作祟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孩子對於世界以及身邊事物的好奇度也是不斷增加的。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求知慾卻很強,非常想與人溝通,想要急切地表達自己。所以當家長和別人聊天時如果聊到了一些有趣的話題,孩子會忍不住地參與其中。

孩子愛插嘴就是沒禮貌?原因沒那麼簡單,三招讓娃不再「打岔」

3.孩子不懂得等待

年齡小的孩子想要什麼就想立馬得到什麼,所以也總期盼自己的事情能夠首先被重視起來。所以當家長忙著和別人說話時,孩子通常因為不想等待,就選擇了「打岔」,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並且孩子年齡小,通常不會認為「打岔」是一件壞事情。

二、孩子愛插嘴,會有什麼後果?

1.不懂得尊重

無論如何,孩子出現「打岔」的情況是一個很不禮貌的行為。尊重都是從小細節裡體現出來的,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不及時改正孩子,那麼孩子可能會養成壞習慣,變得越來越不禮貌,不懂得尊重別人。

2.影響人際交往

如果孩子老喜歡插嘴,那麼肯定會惹得別人不高興,在跟別人交往時,別的小朋友不會喜歡跟他交朋友,甚至會孤立他。經常打岔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如果今後踏入了社會,那麼有可能影響到與別人的工作合作。

孩子愛插嘴就是沒禮貌?原因沒那麼簡單,三招讓娃不再「打岔」

3.會缺少耐心

在別人還在說話的時候,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想說話,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衝動的表現,如果不及時制止,孩子可能會逐漸擴大這種「衝動」。無法完整聽完別人說話,也體現出孩子缺少一定的耐心,可能在以後成長過程中容易放棄、半途而廢。

孩子愛插嘴也不一定是沒禮貌,原因沒有那麼簡單。如果父母想要對症下藥,就要從這些方面入手去教育孩子。

三、父母怎麼才能讓孩子不再隨意「打岔」?

在第三季《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和嗯哼一直是一對活寶,深受網友們的喜歡。但是在一期節目裡,嗯哼因為自己的好奇,當大人還在交流時,就忍不住地「打岔」了,霍思燕看到後,立馬變得嚴肅起來,告訴嗯哼這是不禮貌的,不能隨意「打岔」。

那麼家長具體要怎麼做,才能改正孩子「打岔」的習慣呢?

孩子愛插嘴就是沒禮貌?原因沒那麼簡單,三招讓娃不再「打岔」


1.不忽視孩子

不論在怎樣的場合下,父母都不應該忽略了孩子,如果在跟朋友交流時,家長可以主動向朋友介紹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懂得自己是受重視的。而不是被他們的父母所忽視的,這樣孩子也不會通過「打岔」的辦法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了。

2.不要一味地讓孩子「閉嘴」

當孩子老「打岔」時,父母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而不是通過粗魯的指責來讓孩子「閉嘴」,因為這樣的阻止方式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很有可能導致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不願意表達真實的自己

孩子愛插嘴就是沒禮貌?原因沒那麼簡單,三招讓娃不再「打岔」

3.告訴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

家長要交教給孩子 「換位思考」的思想,讓孩子也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讓孩子懂得,在別人正在說話的時候,沒有理由地打斷別人是一件非常不好的行為,打斷別人的同時也打斷了別人的思路,告訴孩子如果自己非常想表達時,可以等別人話畢之後再說出來自己想說的。

伏爾泰曾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

讓孩子懂得傾聽,不隨意打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許只是想得到家長更多的關注,也請父母多點耐心,幫助孩子不斷成長。

本文由小溪帶娃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別人說話總愛插嘴,孩子這麼變「犯嫌」了?
    在聊天的過程中,朋友的孩子會不時的過來打岔,並且越來越頻繁,最後直接把朋友惹毛了,把孩子訓了一通。末了還跟我吐槽:「我家孩子不知道怎麼了,最近老是喜歡插嘴,氣死人了~」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類似的煩惱,就是自己和別人講話的時候,孩子總是在旁邊轉來轉去,有時候還會過來故意插嘴打斷聊天。
  • 別人說話總愛插嘴,孩子怎麼變「犯嫌」了?
    休息日的時候,帶著孩子去朋友家玩,因為也很長時間沒見了,所以也是相聊甚歡。在聊天的過程中,朋友的孩子會不時地過來打岔,並且越來越頻繁,最後直接把朋友惹毛了,把孩子訓了一通。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類似的煩惱,就是自己和別人講話的時候,孩子總是在旁邊轉來轉去,有時候還會過來故意插嘴打斷聊天。
  • 孩子愛打岔,不外乎這三點,有效的手段可以更輕易改變這類問題
    1.沒禮貌的體現其實孩子之所以喜歡打岔,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做禮貌。有些孩子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是沒有什麼禮貌的,而且父母在這方面也從來不教育孩子,所以就給孩子養成了一個想要說什麼就說的心態。
  • 「大人說話,小孩子別插嘴」,孩子插嘴的深層原因,並非是沒禮貌
    有些父母認為,當自己和朋友或者親人一起交談時,孩子突然地插嘴是對自己以及朋友或親人的不尊重。這種行為也是孩子自私自利的表現,如果不加以制止,那麼就會遺憾無窮。實例分享小花便是如此。一、孩子喜歡插嘴的原因是什麼?1.孩子的生理原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多孩子喜歡插嘴是自己的生理原因造成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理性思考能力還沒有形成;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也只能通過親眼所見和親身經歷而獲得。
  • 大人說話時,小孩總喜歡插嘴?家長學會這3招讓娃不打岔
    還沒等到我們回話,小玲兒子突然大聲說:「阿姨都胖成大肥豬啦!別再吃啦!」只有搞懂孩子愛插嘴背後的心理動因,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改掉這個不禮貌的壞習慣。孩子愛插嘴?這些心理原因要明白:第一、因為自我中心意識,想要顯示自己的存在7歲前的孩子普遍以自我為中心,他還沒有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能力,做事情往往只遵循自己的主觀意願,因此會忽略掉他人的感受,並且他享受著被人時時關注的感覺。因此,當孩子覺得自己被忽略的時候,他就會想方設法去引起大家的注意,插話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 打岔插嘴的十句英語
    抱歉,打岔一下。  3. I''m sorry to barge in like this, but I need your help with a problem.  很抱歉這樣打斷你們,但我需要你幫我解決一個問題。  4. Wait, can I put in a word here?  等一下,我可以插句話嗎?
  • 娃不愛「喊人」有心理學原因,可不是害羞沒禮貌,別因誤解傷了他
    文|文兒晚上下樓,樓道上碰見鄰居,鄰居招呼自家孩子跟我打招呼「快喊阿姨啊,別那麼沒禮貌」,孩子不情不願地擠出了聲「阿姨」,我笑笑,走了還聽見鄰居小聲警告孩子「以後見人要主動喊,別磨磨唧唧的!」作為幼兒園老師,跟家長們聊起孩子時,有的家長會因孩子不愛打招呼而懊惱,覺得自家孩子害羞、沒禮貌,還有的家長則會說「沒事,孩子還小,我家老大小時候也不喊,大了之後跟變了個人似的,嘴可甜啦!」還別說,我也見過這樣的例子。那麼,從小不願喊人的孩子,長大知道喊人,真的是孩子從內向轉變為外向了嗎?娃不愛「喊人」有心理學原因,可不是害羞沒禮貌,別因誤解傷了他。
  • 「打岔」「插嘴」時如何用英語引入話題?
    抱歉,打岔一下。3. I'm sorry to barge in like this, but I need your help with a problem.很抱歉這樣打斷你們,但我需要你幫我解決一個問題。4. Wait, can I put in a word here?等一下,我可以插句話嗎?5.
  • 寶媽談生意,被寶寶三番兩次打斷,孩子愛插嘴,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在上學之前,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家。而孩子面對的人,無非都是自己的家人。當孩子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也是找父母。有了孩子很幸福,這應該是父母們的共同想法,但孩子也有被人嫌的瞬間,就是他們嘰嘰呱呱吵個不停的時候。父母空閒的時候還好,但父母忙的時候也這樣的話該怎麼辦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 孩子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寶媽別自以為是,原因或是這幾種
    ,機率最小的才是「沒禮貌」。家長在鬱悶的同時也會疑惑,「為啥我家孩子就是不愛打招呼呢?也太不懂禮貌了!」原因大都是以下幾種說實話,在生活中能夠第一次見面就主動打招呼或者說自來熟的孩子真不多,多數孩子都是很害羞的,而他們不願意開口,也不意味著真的沒禮貌。
  • 孩子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不要逼孩子
    孩子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不要逼孩子現在有很多父母都非常煩惱一件事情,即使就覺得自己家孩子非常怕生,怕和別人打招呼,覺得孩子沒有禮貌,其實孩子不喜歡打招呼並不是沒有禮貌,如果你家孩子不喜歡和人打招呼,家長不要去強迫孩子,而是應該去了解一下孩子不喜歡打招呼的原因。
  • 讀懂孩子,輕鬆應對孩子愛插嘴
    朋友表揚他很有禮貌,大人說話不插嘴,卻對著時不時過來說兩句話、叫一聲媽媽的三年級兒子搖搖頭,表示尷尬與無奈。其實朋友遇上的問題,我也曾經苦惱過。不要說外出,就是在家裡,兩個娃聚在一起,總是爭著喊媽媽。我跟哥哥說話,弟弟要擠上來插一嘴,甚至動手把我的腦袋轉過來,要求正對他;哥哥在旁邊見此情景,要麼更加大聲繼續對我說話,要麼對弟弟怒吼一句或是把弟弟強行撥到一邊。
  • 孩子「沒禮貌」「太內向」,其實原因是這個,不要再批評孩子了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帶孩子出門遇到熟人,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熱情大方,主動給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打招呼。然而很多時候卻事與願違,當遇到鄰居奶奶想讓孩子打招呼的時候,孩子卻不敢吱聲,甚至退縮到父母身後,於是父母趕快圓場:「你看這孩子太內向了,見誰都不敢吱聲。」等別人走後便開始數落自己的孩子:「你這孩子真沒禮貌,見人怎麼就不知道打招呼!」
  • 繪本分享|《愛打岔的小雞》你認為孩子什麼時候叫做不乖?
    我們都有一樣的初心,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能成才。而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有相同的心理發展階段。今天,我們來閱讀故事《愛打岔的小雞》,看小紅雞為什麼會那麼愛打岔呢?小紅雞應該睡覺了,要爸爸講睡前故事。你的小朋友是一個愛打岔的孩子嗎?
  • 哄娃入睡基本靠吼?網友:這三招確實有效,屢試不爽
    每一位溫柔如水的媽媽都有那麼幾次暴跳如雷的抓狂經歷,逼迫孩子入睡最後只能靠吼,結果孩子哭,媽媽生悶氣,一邊抓狂一邊看著時針走向還要深吸一口氣繼續哄娃睡!家有「睡渣」的媽媽,學會這三招,哄娃睡不再靠吼每每說起孩子的睡眠問題
  • 帶娃乘公交,最令乘客討厭的幾種行為。沒禮貌,更是沒教養表現
    導讀:帶娃乘公交,最令乘客討厭的幾種行為。沒禮貌,更是沒教養表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娃乘公交,最令乘客討厭的幾種行為。沒禮貌,更是沒教養表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城市娃」普遍比「農村娃」好看,原因是啥?答案或許沒那麼簡單
    很多老人住在鄉下,當孩子被送到鄉下後,結果來了一個大變身,經常有媽媽曬寶寶前後對比照,村花變成了翠花,也是讓人忍俊不禁,大家都知道城裡孩子普遍比農村孩子好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不過等到暑假的時候,就犯愁了,讓孩子自己在家擔心不安全,想接老人過來幫忙,但老家的農活有很多,沒辦法,只能讓女兒去鄉下姥姥家了。
  • 「城市娃」為啥比「農村娃」長得好看?是遺傳嗎?原因沒那麼簡單
    但是你會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從農村來的孩子能一眼辨別出來,「城市的孩子」要比「農村的孩子」長得好看些,那到底是為什麼呢?很多人覺得是父母遺傳的原因,但原因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在農村基本上家裡都有自己的莊稼地,房子也大部分是平房,孩子們玩耍滿村跑著玩,皮膚容易被曬黑,穿著也不講究,簡單舒適就好;而城市的孩子生活在高樓大廈,大部分都是室內活動,少了很多風吹日曬,父母收入水平也相對較高,孩子的穿著打扮比較講究,日常吃得也更營養。所以,城市的孩子無論膚色還是穿衣打扮,都比農村孩子好太多。
  • 孩子平時愛打岔,和這幾點有關係,必要的手段不妨學起來
    生活當中經常會有這樣一種孩子,父母說話的時候喜歡打岔,突如其來孩子的說話聲,可能會打斷父母正在聊的事,父母瞬間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其實這樣的問題真應該引起家長們的注意,孩子如果經常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只有父母進行合理的教育,孩子才會知道打岔是不正確的,一起來了解一下,怎樣讓孩子學會不打斷別人說話。
  • 愛插話就戴「黑口罩」,別讓你的做法毀掉孩子
    家長很是憤懣,特地向記者求助:「插話肯定是不對的,但是老師這種做法是不是太簡單粗暴了,也太傷孩子自尊心了。」這種孩子因插話被傷害的情況可不僅僅發生在學校,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也一樣會遇到。」《少年說天下》節目中一位小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聚會上,大人都在商討去哪旅遊,毛毛很激動地說:「我們去太空旅行吧」,他剛想討論,媽媽很嚴厲地說「你懂什麼啊,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剝奪孩子的發言權,沒有幫孩子激活探索太空的欲望,也沒有保護孩子特有的純真,就是對孩子的一次「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