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學之前,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家。而孩子面對的人,無非都是自己的家人。當孩子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也是找父母。
有了孩子很幸福,這應該是父母們的共同想法,但孩子也有被人嫌的瞬間,就是他們嘰嘰呱呱吵個不停的時候。父母空閒的時候還好,但父母忙的時候也這樣的話該怎麼辦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小敏是個五歲的孩子,她平時的愛好就是說話,是個小話癆。有一天,母親在家和客戶談生意的事情,旁邊的小敏總提出問題讓母親注意。一開始,孩子說的話母親都有應答。但孩子插話的次數太多了,讓小敏母親有點為難。
她示意孩子不要再插話,否則就要打她。但孩子閒了沒兩分鐘,就又在旁邊嘰嘰呱呱。母親沒忍住,用力打了一下孩子的手。被打了的小敏,只得跑去一旁哭泣。
孩子總插話會讓人厭煩,但是家長通過打罵來制止的做法是不對的。如何正確教導愛插話的孩子,是每個家長都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愛插嘴?
只有找出孩子愛插嘴的原因,家長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不要插嘴。
一、孩子對這個話題有興趣
孩子對周遭的事物都是感興趣的。他們喜歡聆聽各種聲音,更是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很感興趣。如果家長是在討論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很可能會無意中插嘴。他們沒有先後意識,只知道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希望別人關注自己
孩子都希望別人可以關注自己。如果家長討論別的事情,很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不關心自己。被忽略的感受是不好的,孩子也不喜歡這種感覺。每當感到被忽略,他們就會在旁邊插話,企圖把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
三、著急表達自己
如果孩子有想法,他們就會很難控制自己的言行。如果幾個人圍在一起討論事情,孩子就會有表現欲。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就會著急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孩子愛插嘴不都是壞事,這也是他們想法豐富的表現。
四、有事情需要幫忙
孩子在旁打斷別人講話,確實是一個不好的行為。有的家長會沒有耐心,一旦孩子插話便把孩子趕走。有時候孩子插話的理由,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幫忙。
當家長正在談話的時候,他們都不希望有人再旁打擾。如果自己的孩子總喜歡插話怎麼辦呢?
一、教育孩子正確溝通
孩子愛插話,大多數原因是不知道說話的規則,這時,家長要告訴他們說話也分先後順序。大人先說話,小孩子後說話。當孩子插話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先等一會。
當家長談完話了,就讓孩子把他想說的話說完。只有教會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才可以避免孩子出現插話的現象。
二、讓孩子懂得被插話的感受
如果孩子愛插話,不妨讓他們換位思考。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家長可以嘗試在他聽故事的過程中和他插話。一旦插話的次數多了,他們就會顯得不耐煩。這時,家長可以詢問他們的感受,讓他們知道被插話會不好受。
三、給他們說話的機會
孩子多話,大多數是表現欲強的原因。在談話期間,如果孩子總是插話,家長可以安排孩子單獨說話。
在單獨說話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滿足孩子的表現欲,也能夠滿足他們想被關注的心理。
在他們談話的最後,家長甚至可以讓他們說點自己的話。只要有了他們單獨表演的機會,相信他們就不會再輕易搶別人的「戲」了。
四、父母要以身作則
如果想要孩子不插話,家長本身也應該做好。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的孩子喜歡模仿父母,如果父母做的好,意味著孩子也能學到家長的好。當孩子在和別人談話時,家長不要輕易打斷,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只有家長不插話,孩子才能不插話。
家長和孩子,其實也是朋友。孩子愛插嘴,家長千萬不要覺得不耐煩。當他們出現這種行為,家長要像朋友一樣糾正他們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更好的學會尊重。希望通過上面的建議,家長能夠學到東西,讓家裡愛插話的小朋友學會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