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發生在早產兒(出生時孕周<37周)眼部的視網膜血管增生性疾病,與早產兒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及缺氧有關,出生孕周和體重越小,發生率越高,早期進行眼底篩查和正確治療可以阻止病變的發展。
早產兒首次檢查應在出生後4~6周或矯正胎齡31~32周開始。
對於以下具有高危因素的患兒,建議及時行眼底檢查:
(1)出生體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產兒和低體重兒;
(2)對患有嚴重疾病或有明確較長時間吸氧史。
滴散瞳藥準備
靜候30分鐘
表麻後檢查眼底
提示:滴散瞳藥前,可對患兒進行哺乳,以免眼底檢查時,患兒因飢餓不適過度哭鬧;滴散瞳藥後,患兒需禁食水,為防止檢查中出現嗆咳窒息,危及生命。
1.大部分較輕的病變及位於視網膜周邊區的病變無需即刻診治,應根據醫囑定期複查;
2.較嚴重的病變可通過玻璃體腔內注射抗VEGF藥物或通過雷射、光凝手術控制疾病發展;
3.若病變沒有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視網膜病變可迅速地發展到視網膜脫離,雖然可以手術,但視力難以恢復。
提示:ROP病情變化較快,患兒需嚴格遵醫囑進行複查,複查不及時可能會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從而導致眼底不可逆損害。
河北省兒童醫院自2007年在全省範圍內率先開展早產兒眼底病變的篩查,並成立了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中心。目前,每年對於早產兒的篩查達2千餘人次,已完成近3萬人次的檢查。近年來,已完成百餘例早產兒玻璃體腔注藥術及眼底雷射光凝術,對於嬰幼兒眼底病具有豐富的診療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