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消息:2018年4月28日,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商湯科技、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慕課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人工智慧教育研討會暨《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教材發布會」在華東師範大學隆重舉行。首部《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教材發布,AI教育進入中學。
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院士、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彭衛國、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劉建豐等各界領導和商湯科技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湯曉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王焰,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總經理王陸軍出席發布會,共同見證了中國AI教育領域這一裡程碑事件。會議開幕式由華東師範大學慕課中心主任陳玉琨教授主持。
與會領導、活動主辦單位負責人在《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發布會現場合影(左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王焰,商湯科技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湯曉鷗,華東師範大學慕課中心主任陳玉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彭衛國,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總經理王陸軍)
現場,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和商務印書館聯合出版,華東師範大學慕課中心、商湯科技、上海知名高中優秀教師共同編著的全球第一本人工智慧中小學教材「《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正式發布,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中、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市市西中學等全國40所學校成為首批「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基地學校」。
這是第一套人工智慧中學教材,它的出版,標誌著人工智慧教育在中國正式邁入基礎教育階段。由此人工智慧這一當今最前沿的高新技術將走出「象牙塔」,成為每一個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首部《人工智慧基礎》高中教材,體現出版業的科技敏銳和教育關切
隨著人工智慧逐漸上升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AI人才短缺也日益凸顯,成為世界性問題,全球對於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的呼聲不斷。自「人工智慧」兩次寫入政府報告後,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
華東師範大學錢旭紅校長致辭
華東師範大學錢旭紅校長指出,作為一所教育部直屬,國家「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華東師大提出了學校的「智能+」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加強人工智慧新時代的科技社會倫理研究,以思維智慧與人工智慧相融合的理念為核心,以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腦神經網絡等為技術支撐背景,打通人文與理工、藝術與技術、實驗與理論、知識與服務、科學與倫理、現實與未來之間的阻隔,以多學科交叉融合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推動經濟社會以及教育等各領域從數位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提供更智慧的解決方案。華東師範大學的教育學科長期以來一直引領著全國教育的發展,此次發布的教材「《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正是由華東師範大學慕課中心聯合商湯科技,以及上海知名高中優秀教師共同編著的。
教材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和商務印書館兩家知名出版社聯手推出,也充分體現了兩家出版社對科技發展的敏銳和對教育發展的關切。
從基礎教育就開始對學生進行人工智慧方面的教育,對中國實現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戰略目標意義深遠。人工智慧在理論研究和應用領域飛速發展,而課程建設還局限在傳統的框架之下。儘管科技的最新發展反應到基礎教育的課程需要一個時間,但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影響巨大,它不僅是一個學科,同時也影響教育的理念——當人工智慧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我們的教育方法和目標應該做怎樣的調整?把科技進步迅速反應到課程建設中,並進一步思考科技進步對人類命運的影響,不僅是科技界、教育界的事,也是教育出版的職責和使命。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彭衛國致辭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彭衛國肯定了《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的出版是出版界的一項重要成就,也表示,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一直緊緊圍繞國家文化發展大戰略和出版產業轉型發展大格局,致力於推動本市出版行業的轉型發展,充分發揮增進文化積累、支持教育發展和促進科技創新的作用。抓住機遇,出版《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教材,是出版社、高校及科技企業響應國家「產教融合」政策所邁出的關鍵性的一步,此舉開啟了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校企合作新模式,且為高中學生的全面成長創造了新的途徑。相信該教材的出版將對我國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產生巨大的積極作用。
《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教材發布(左起: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彭衛國,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劉建豐,江西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光華,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總經理王陸軍,商湯科技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湯曉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王焰,商湯科技副總裁、工程院院長沈徽,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達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王焰認為,編寫高中階段的人工智慧基礎教材,是順應其時,既符合國務院「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的文件精神,也是課程改革和創新的需要,更具培養科學精神著眼學生成長的深遠意義。
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總經理王陸軍表示,希望通過教材的出版和即將舉行的「商湯杯」中學生人工智慧大賽促進人工智慧教育課程的推進以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實現民族復興為己任,迎接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
匯聚優質資源,形成教材四大優點
研討會上,華東師大慕課中心主任陳玉琨教授詳細解讀了《規劃》的內涵及在中小學進行人工智慧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並認為未來教育將和人工智慧密切融合,充分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便利,充分發揮人之為人的主動性和獨特性,讓師生關係更加密切、讓知識掌握更加高效。而此次《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教材的推出,正是當前國內AI普及教育的一次突破性成果。上海市市西中學已經開始基於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授課,並建設了首個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室,以培養學生的現代信息技術能力和綜合素養。
陳玉琨教授概括了教材的四大優點:1.學術性與可操作性結合;2.前沿性,在國內甚至全球都是領先的;3.藝術性,寓教於樂,設計場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綜合了數學、物理等各個方面;4.創新性,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陳玉琨教授作專題報告
優質教材來源於一流資源的整合。商湯科技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早在去年,商湯科技就與上海市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並接連通過與上海儀電、臨港集團落實戰略合作,推動上海智慧城市加速實現。《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教材由商湯科技的創始人湯曉鷗教授親自主編,是研究人員和中學教師共同合作的成果。林達華教授的團隊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無可爭辯的領先地位,教材同時邀請了華東師大二附中、上海交大附中、七寶中學、格致中學、市西中學、晉元中學等6所滬上知名高中的優秀教師團隊合作。《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融合了產學研三大領域的深厚經驗。也正是基於商湯科技深厚的學術科研基礎和多年的原創技術優勢,讓教材更具針對性的學科特點和教學價值。與其他傳統教材不同,《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教材強調以「手腦結合」為主要學習方式,在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之後,鼓勵學生動手實驗,充分發揮學習者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教材不是一本單獨的書,而是有著商湯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和教學實驗平臺的支撐。通過這種成體系的解決方案,使得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與現代科技無縫對接。
商湯科技總裁張文致辭
商湯科技總裁張文表示,看到這麼多全國知名中學的支持和參與,商湯科技對於人工智慧基礎教育工作更加有信心、有決心。未來,商湯科技還將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點,與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和商務印書館一道,在中小學開展人工智慧教師培訓、中小學人工智慧實驗室建設、課堂教學輔助管理裝備、包括平安校園在內的智慧校園建設等多個教育場景,對教育行業進行賦能。
中聯辦科技部副部長劉建豐致辭
「人工智慧是國家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AI的興盛要求教育必須緊跟而上」,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劉建豐副部長表示,「我們非常感謝同時也期待更多像商湯科技這樣的國際領先的AI企業,把紮實的技術成果和深厚的產業經驗融合到教育體系的完善當中,共同推動中國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開創科技教育工程的『新質量』。」
湯曉鷗親自授課,首批試點學校發力AI教育
發布會現場,商湯科技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湯曉鷗還親自為大家上了第一堂AI課。他以一部《花樣年華》電影開場,生動展示了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技術是如何幫助機器「看懂」電影,以及人工智慧如何改變了人類生活,以鮮活的知識和炫酷的體驗充分調動起大家對人工智慧的濃厚興趣。
湯曉鷗教授現場授課
湯曉鷗教授表示,他給很多大學生、博士生都上過課,今天是第一次面向中學教師講人工智慧。能夠見證和參與,讓中國AI教育走進高中校園,他感到非常激動。他同時希望這本匯集了商湯科技在人工智慧領域多年探索的智慧和經驗的《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教材,也能夠幫助更多學生掌握前沿科技、培養原創精神,用AI創新技術進一步改變人類未來。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王焰主持下午的論壇
研討會上,作為上海首開人工智慧教育課程的市西中學,副校長林勤向與會者分享了市西中學在人工智慧教育方面的課程設計、教學安排以及人工智慧實驗室建設方面的進展,引起了與會者極大關注。研討會後,與會者前往市西中學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室參觀體驗。
上海市市西中學林勤副校長作專題報告
教材發布當天,包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三十五中、華東師大二附中、上海交大附中、上海市市西中學在內的首批「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基地學校」與商湯科技完成籤約,並接受現場授牌。
首開人工智慧實驗室 引領沉浸式教學體驗
發布會現場,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林達華教授及團隊還演示人工智慧實驗室平臺。該實驗平臺配置GPU及商湯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算法Parrots平臺,預裝商湯深度學習教學實驗平臺軟體,支持深度學習模型訓練和算法的定製擴展。
林達華教授現場演示人工智慧實驗室平臺
人工智慧實驗室平臺可以配合教材完成各種課堂實驗、作業、競賽及自主創新項目,實驗過程結果可視化,與教材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
除此之外,商湯搬運機器人也在現場進行了展示。這款搬運機器人通過組合機械臂、攝像頭和視覺控制模塊,將視覺感知機器學習算法應用在機器人運動控制中,學生還可以根據需求,自己設計並求解問題。
研討會現場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結合教材進行人工智慧創新和實踐,商湯科技分別在上海市市西中學、華東師範大學設立了集人臉識別系統、人群分析系統、學生行為監測系統、教學實驗平臺、機器人、無人車等於一體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可以配合教材完成各種課堂實驗、作業、競賽及自主創新項目。多維度、多層面創造沉浸式AI教學體驗,商湯科技以技術實力疊加前瞻教學理念,為國內人工智慧教育模式的塑造帶來全新啟迪。
與會嘉賓參觀人工智慧實驗室
《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
湯曉鷗 陳玉琨 主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4月
《人工智慧基礎》是國內第一本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高中教材。本書面向高中學生,講授了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基本概念以及實際應用,使學生理解人工智慧的基本原理,特別是數據、算法與應用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本書結合常見的應用場景,幫助學生理解人工智慧技術(包括感知與決策)的基本工作方式,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更深入地理解人工智慧技術的原理、能力,以及在實用中面臨的挑戰。本書強調人工智慧基本理念與原理的傳遞,注重創造力、想像力、整體思考,以及動手能力的提升,力求啟迪學生了解人工智慧相關知識,從而為培養領先的科技創新型人才,壯大人工智慧高端人才隊伍奠定重要基礎。
湯曉鷗教授,商湯科技創始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湯教授目前任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同時還擔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2005年至2008 年,湯教授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視覺計算負責人。他曾榮獲2009 CVPR(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最佳論文獎。2014年,他的人臉識別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超過人眼識別能力的計算機算法。這項技術還於2015年榮獲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學術會議AAAI首次設立的最佳學生論文獎。湯曉鷗教授是IEEE院士,同時還擔任ICCV(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會議)2009 程序委員會主席、ICCV 2019 大會主席以及計算機視覺領域兩大頂級國際期刊之一的 IJCV 主編。他於199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並擁有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碩士學位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
陳玉琨,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考試與評價研究院院長。主要著作有《教育評估的理論和技術》、《教育學文集教育評價》、《中國高等教育評價論》、《教育評價學》等,論文有《教育質量本質探析》等近百篇。
以上源於網際網路轉載及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與小編聯繫處理及撤銷。
》》樂芒解讀: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西方國家遏制中國,限制高技術產品出口中國的瓦森納協議依然生效。在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的禁令引發全民對中國「缺芯」問題的大討論背景下,阿里巴巴宣布自研AI晶片,通過自主研發AI晶片來滿足自身需求,也能降低對晶片企業的依賴,阿里巴巴在這個時間節點的宣布值得尋味。
這次中興事件對國產 IC 產業是個轉折點,也直接證明了人工智慧教育的迫切性。我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教育政策和資源能夠逐漸進入學校,教育從娃娃抓起,築夢AI未來,AI已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