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西方的污衊就是「戰狼外交」?有人跪久了站不起來

2020-12-14 網易新聞

文/行走斯圖卡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外交在諸多問題上態度強硬,尤其是針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他蠻橫要求中國就漫畫事件道歉,遭到中國外交部連續多天的猛懟,讓澳大利亞下不了臺。莫裡森態度也出現變化。但就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國家和網絡上有些人竟然開始指責中國是搞「戰狼外交」,是「四面樹敵」。

據外交部網站12月5日報導,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出席一次學術研討會時,對此進行了回應,他直接指出:所謂「戰狼外交」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翻版,又一個「話語陷阱」,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放棄抗爭,持這些態度的人還沒有從100年前的舊夢裡醒來。

國家領導人曾經指出:落後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現在我們把前兩個問題解決了,必須下決心解決「挨罵」的問題。

「雙重標準」和「意識形態」是西方攻擊中國的主要手段,他們將中國描述成一個所謂「邪惡」的角色,試圖以冷戰的方式將中國從國際體系中隔離開來,形成對中國的遏制和包圍,阻止中國崛起。

對於西方國家這麼做,我們早就習以為常。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西方國家從來都沒有放棄過顛覆中國的想法,但是讓我們寒心的是,國內有些人竟然也跟著西方這樣叫囂。

戰狼的反義詞是舔狗。狼至少有血性,因為吳京的電影有些「用力過猛」,而讓那麼一些軟骨頭很不痛快,一直試圖汙名化這個詞。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讓狼變成狗,逆來順受,挨打站好,主人說東,絕不往西。但狼在一次次受傷後漸漸掌握了叢林法則,而狗只能時刻看著主人的臉色,被丟棄後混吃等死。

就拿最近中澳漫畫事件來說,一些公知和所謂的「理中客」在網上大放厥詞,說什麼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不應該去管澳大利亞軍人的行為,還說這是主動找麻煩,不利於跟別人交朋友,完全就是西方媒體指責中國的那一套說辭。

當澳大利亞對中國抗疫潑髒水、造謠污衊時,他們不說話;當澳大利亞幹涉中國香港、新疆問題時,他們不說話;當澳大利亞派軍艦幹涉臺海、南海問題時,他們還是不說話。但是中國開始反擊澳大利亞,對澳大利亞商品實施反傾銷調查,抨擊澳軍人濫殺平民的行為時,他們卻暴跳如雷,仿佛是自己的尾巴被踩了。

現在澳總理莫裡森說話軟了、態度慫了,西方國家也沒了聲音,這群人反而瘋狂攻擊外交部、漫畫作者和愛國網民,跟他們的西方主子一樣,完全就是「西方造謠就是有理,中國反擊反而無理」雙標嘴臉,仿佛中國迫使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認慫,對他們來說是「十惡不赦」的壞事,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胳膊肘子往外拐,而是軟到無以復加的軟骨症,是對整個中華民族和全國14億人民的背叛。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無法抹去的記憶,西方國家也因為各種節操碎了一地的「騷操作」而顏面盡失,光環褪盡後露出的竟然是如此不堪的面目,讓不少人對西方的幻想蕩然無存。

這些公知竭力維護主子形象的行為,在我們看來更像是「信仰崩塌」後的歇斯底裡,西方想要在話語權上壓倒中國,要中國永遠做「順民」,那些公知也跟在後面狂吠,不擇手段給西方遞刀子,這就是方方之流想做的事情——他們曾經幻想過新冠疫情打垮中國,重現蘇聯解體的那一幕,結果沒想到變成了西方的滑鐵盧,就跟川普一樣,他們一定會比以往更加瘋狂地撕咬。

讓那些對我們抹黑不斷、斥責不斷、陷害不斷、造謠不斷、撒謊不斷、誹謗不斷的人,在光明正大的中國人民面前瑟瑟發抖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西方給中國貼「戰狼外交」的標籤,華春瑩: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853字,閱讀約需2分鐘西方國家為了針對中國,用盡了各種辦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媒體輿論,製造"中國威脅論",就連中國的正常外交政策,都被西方人冠以"戰狼外交"的稱號。不過,貼上"戰狼外交"的標籤,中國並不會在意,華春瑩就引用名言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國不喜歡惹事,但並不代表中國就怕事,有誰對中國圖謀不軌,即使只是語言上的攻擊,中國也沒有必要一味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不打醒對方,這些人就只會得寸進尺不斷對中國發起攻擊和污衊。
  • 西方圍毆趙立堅和「戰狼外交」,說明踩痛了他們的尾巴
    「戰狼外交」成為2020年國際輿論場上的一個熱詞。西方大肆攻擊中國的「戰狼外交」。據德媒12月11日報導,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說,歐盟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達成一致「對霸凌、恐嚇和脅迫式外交、『戰狼』外交說『不』。」
  • 江時學:「戰狼外交」是個偽命題
    最近一兩年,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被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扣上了「戰狼」的帽子,中國的外交風格被莫名其妙地貼上了「戰狼外交」的標籤。近日,還有華人學者在海外媒體上撰寫文章批評中國搞「戰狼外交」。對此,筆者認為,這些人和媒體渲染的「戰狼外交」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 戰狼,總好過「舔狗」
    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西方媒體也學會了「戰狼」這個詞,拿來攻擊我們。其實以他們的傲慢程度,幾乎不會看《戰狼2》這部電影,更不了解起內涵,也不會明白這個詞在中文語境下是什麼意思,總之拿來噴中國就對了。簡單說就是,西方的中國研究者,他們經常做的就是只聽國內高華恨國黨的意見、看臺灣的中國藥丸節目,然後把這些作為依據反饋給西方政府,西方政府把這些當成依據制定對華政策,反過來又成了全球媒體上各種中國藥丸文章的依據……這就沒辦法了......所以,我建議鍾情於一美元炸雞、美國烤箱烘乾機、地板下蟑螂的幾位同志,早日成為歐美政府的高參和智囊,加速這個過程
  •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結果自己先栽了
    如果這個大失誤在#中國#成為熱點的話,我一點都不會奇怪:西方竟然連#人權#的權和用來整理乾草垛的杈都分不清……《每日鏡報》把權寫成了杈:這就是德國的「中國能力」。(譯者註:「中國能力」是前幾年德國外交部和一些漢學家大力呼籲的,他們認為德國即使是跟法國、英國比起來,對於中國的了解也太少了,且與中國與德國密切的經貿關係不匹配。)
  • 被德媒評"戰狼外交",為了我國利益和尊嚴,成為"戰狼"又何妨
    在12月11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於現場媒體對於提出我國"戰狼外交"和"脅迫式外交"的理念,所表示,對於炒作的"戰狼外交",每一次的事件都是別國對我國進行首先的挑釁,而我國每次也都只是僅僅說出事情的真相,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 霸氣回應「戰狼外交」,華春瑩說出14億中國人的心聲
    」,報導批評中國搞「戰狼外交」。「戰狼外交」本來就是一種對中國外交的片面印象,在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華春瑩霸氣回應「戰狼外交」,說出了14億中國人的心聲。」12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被問及「中國的戰狼」這篇報導時,華春瑩首先談起了文章中的錯別字「杈」,華春瑩表示,其實這個低級錯誤也不奇怪,因為的確,現在有些人經常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其事地對中國進行著無中生有的指責。
  •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說了什麼?戰狼外交是什麼意思
    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華春瑩回應「戰狼式」外交:真正厲害的女人,是威而不怒的
    圖片源自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美女外交官華春瑩給人的感覺是威而不怒,在她身上我們能看到四兩撥千斤的力量。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反問精彩!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1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
  •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先把字寫對了再說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觀察者網訊)12月8日,德國《每日鏡報》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發批評性文章,指責所謂的中國「戰狼外交」。 於是文章就拿中國駐德使館這份聲明大做文章,稱中國做出「過於激烈的反應」,污衊中國「攻擊人權委員會」。文章還引用德國反華議員的話指責中國外交官「舉止具有侵略性」,稱中國在搞「戰狼外交」。 但全文最引人注意的還是佔據了近半個版面的紅色漢字「杈」字。根據一旁小字的介紹,這個漢字是「強大的標誌」,象徵著「權力」(Macht)。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為維護國家利益尊嚴,就做「戰狼」又何妨?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歐盟駐華大使稱對中國「戰狼外交」說不,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達成共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 資料圖對此,華春瑩表示,昨天我已經非常詳細地闡述了對有人炒作所謂「戰狼外交」的看法,只要理性地回顧和分析一下,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或者威脅別國,就會得出公正客觀的結論
  • 環球時報:七成受訪者認可中國「戰狼外交」
    中國之治:國際形象越來越好,有效防疫成為主因本次調查還專門就「戰狼外交」設置問題。近年來,西方質疑中國搞「戰狼外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近日對此回應道:「為了維護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了維護國家的榮譽與尊嚴,為了維護國際的公平與正義,就做『戰狼』又何妨?」此次調查顯示,71.2%的受訪者認為「戰狼外交」是中國該有的外交姿態。
  • 史萊姆國內大火,但在日本評分卻不高,網友:跪久了,站不起來!
    最近有一部日本的動漫在國內非常的火,但是在日本卻評分不高,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更是有網友戲稱:這是跪久了,看到什麼都認為是優秀的,其實小編不這樣認為,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這部動漫目前正在連載,它的形式屬於把遊戲的轉變成動畫。
  • 宋魯鄭巴黎日記:說中國是戰狼式外交,那西方是什麼?
    早上看新聞,今天外出的人相對並不多。天氣是一個原因,再就是恢復正常工作的機構應該還是沒有預想的要多。第三個就是法國民眾也擔心疫情再爆發。地鐵很多線路乘客人並不多,不少座椅上貼著禁坐的標識。人少,大家自然也都能按照標識去坐。我看了一下,前後八個座位只能坐三個人。但以擁擠著名的13號線則是擠到關不上門——當然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兩個站出了滲水事故。
  • 歐盟駐華大使稱要對「戰狼外交」說不,外交部:望尊重事實
    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外交部回應歐盟駐華大使稱對「戰狼外交」說不:不應不分是非、只講...
    來源:一財網華春瑩指出,歐盟本身就是多邊主義的成果,也一向以堅持多邊主義為榮。在今天(1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達成共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環球時報》最新民調:七成中國民眾贊同「戰狼外交」
    結果顯示,71.2%的受訪者認為「戰狼外交」是中國該有的外交姿態,其中近半數(47.9%)認為中國對有關「戰狼外交」的回應足夠強硬,逾兩成(23.3%)認為回應不算強硬。另有4.5%的受訪者認為外交部的回應比較強硬,應該收斂一些;在2.9%的受訪者看來,外交部的回應太強硬了,需要收斂。
  • 被同事污衊,領導信以為真:仍不知反擊,就是真「傻」
    這兩點一相加,那就是「重罪」,沒點啥都一定有點啥。面對別人的污衊,自己依舊選擇老老實實工作,不做任何反擊,就顯得有點「傻」了。自己如果堅信,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身正不怕影子斜,任憑別人隨便說,那這種想法只會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