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查爾星港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世今生之人類篇 | 前世今生之異蟲篇 | 機械哨兵演變史
上次我們說完了《星際爭霸2》在開發過程中被移除的人類單位和建築,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星靈篇。
首先,星靈演變最完整的單位機械哨兵我們已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過。如果你還沒有看到,可以點擊這裡閱讀該文。
幽能法師(Adept)
這是遊戲開發早期的一個星靈單位。幽能法師是遠程攻擊者,不過由於其太過近似於人類的機槍兵而被移除了。
黑暗執政官(Dark Archon)
遊戲文件中存留的黑暗執政官紋理
這個出現在《母巢之戰》中的星靈單位並沒有在《星際爭霸2》中回歸,而黑暗聖堂武士則能進行合成普通的執政官。不過十分有趣的一點是,在遊戲的MPQ文件包裡,的確能找到如上圖的未完工的黑暗執政官紋理,還有一些未被使用的技能、音效和模型等。
或許在下個資料片中,我們能見到偉大的黑暗執政官回歸?
護航機(Escort)
《星際爭霸2》開發初期,護航機是由航母生產的自動戰鬥機,不過後來被從遊戲中移除。護航機可以攻擊空中和地面單位,生產護航機需要1秒和一些資源。它們只能存在45秒。一架航母可以攜帶最多4架護航機。它們會集火任何航母鎖定的目標。不過,在暴雪早期對這個單位的描述中稱「玩家並非隨時隨地都想保持4架護航機,因為那樣會嚴重挫傷經濟,而且他們只存在45秒。不過在戰鬥時,有它們的加入可以極大地提升火力輸出,讓玩家認為物有所值。」
另外不知道有沒有人發覺,護航機的形狀總會讓人想起《母巢之戰》裡星靈的海盜船。
轟擊甲蟲(Reaver)
轟擊甲蟲,又被玩家們稱作金甲蟲。曾經在《星際爭霸2》的宣傳材料中出現過。不過,在2007年的暴雪嘉年華試玩上被移除。原本扮演攻城手的位置被機動性和防禦能力更好的巨像所替代。而且巨像和金甲蟲都處於同一科技等級需求上。
要生產金甲蟲,首先你需要建造機械研究所,並生產一個虛空迴路才能生產。不過,玩家在《星際爭霸2:自由之翼》的戰役中仍然可以見到它們,並且金甲蟲也存在於地圖編輯器數據之中。
複製機(Replicant)
這是一個《蟲群之心》的新單位,曾亮相於2011年暴雪嘉年華。
複製機的官方描述是:可以變成任何非巨形單位。它們很昂貴,如果你變成一隻異化蟲的話非常不划算。但可以變形成渡鴉、感染者或攻城坦克等單位,使得星靈的策略有更多樣的變化。
玩家一定還記得《母巢之戰》中加入的黑暗執政官有一個精神控制能力,可以將任何地方單位變為已方所有。如果你控制了一個其他組的農民,那麼你則可以獲得其他種族的科技和單位。暴雪設計這個單位的初衷似乎也是讓這個能力回歸。複製機是一個地面懸浮單位,但可以複製成任何東西。小到農民和異化蟲大到鳳凰和維京,除了巨型單位之外沒有它們不能變的。而且變化之後還能獲得這個單位的升級。讓對手看了之後頗有一種"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的感覺"。
不過這個單位帶來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為了防止自己的主力部隊被複製,其他族玩家會選擇不去生產某些單位以免被複製。這反而大大地限制了玩家策略的多樣性,所以在2012年4月這個單位被移出了。
淨化者/靈魂獵手(Purifier/Soul Hunter)
點擊查看大圖
淨化者(又做維護者或靈魂獵手)是一個星靈遠程步兵單位,曾出現在《星際爭霸:幽靈》和《星際爭霸2》早期開發階段。
在《星際爭霸:幽靈》中出現的淨化者使用遠程星靈槍械,可以發射脈衝式攻擊或巨大的藍色光炮。他們在攻擊時無法移動。
艾爾光線!發射!(咳咳)
一名淨化者在使用脈衝彈攻擊諾娃
在《星際爭霸2》中靈魂獵手也是遠程單位。它可以從擊殺的生化單位身上獲得力量。後來的開發中取消並重命名為淨化者。
靈魂獵手站立在一個懸浮的飛行設備上移動,並手持一把巨大的星靈科技槍械發射電能脈衝攻擊。靈魂獵手是一個2本單位,通過傳送門生產,科技需求建築為光影議會。靈魂獵手對生化單位和建築物傷害很高,但在機械單位面前十分脆弱。他們可以同時攻擊空中和地面單位。
靈魂獵手在開始時比較「弱」,但每擊殺1-2個生化單位之後都會讓他們更強大,最終可以一次發射三道光束而極大地提高攻擊力。靈魂獵手被移除的原因是在戰場上很難了解到他們是否有升級,而且這個單位對生命和防禦力較低的異蟲的壓制過大,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導致我們只能在地圖編輯器裡見到這個單位了。
迴旋戰機和舊風暴戰艦(Shuriken and Tempest)
迴旋戰機的名字原意為手裏劍,即日本忍者使用的那種飛鏢暗器。這種戰鬥無人機是由風暴戰艦生產的。迴旋戰機成群出現,玩家還可以讓風暴戰艦自動生產這種無人機。不過和航母的攔截機不同的是,迴旋戰機造成的是近戰傷害。
這不得不提一下開發階段的風暴戰艦。從其顏色和美術風格來看,類似於黑暗聖堂武士科技的作品(回想一下和星靈金色/藍色主題很不搭調的藍色主題的追獵者)。風暴戰艦比航母更弱一些,但價格更便宜。風暴戰艦對空十分貧弱,但面對地面防空炮火時,其護盾的防禦能力十分出色。這個兩個單位在2007年暴雪嘉年華之前被移除,原因是「感覺不太對勁」(光頭哥原話)。
我們在《蟲群之心》裡見到的新風暴戰艦已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了。
光影執政官(Twilight Archon)
點擊查看大圖
光影執政官是在《星際爭霸2》開發初期的重型星靈單位,2008年3月正式被現在遊戲中的執政官替代。合體成光影執政官需要兩名聖堂武士,或兩名黑暗聖堂武士,或各一個。除了輕易碾壓輕型地面單位之外,光影執政官應該還有其他能力。在2007年暴雪嘉年華中,他們還擁有反饋的能力。單位描述中和《星際爭霸》裡的光明執政官一樣「使用幽能風暴的力量攻擊敵人」。
虛空之星(Void Star)
這是一個出現在《星際爭霸2》Beta數據中的單位,但卻從未在遊戲中出現。
真空迴路和天像臺(Null Circuit and Observatory)
2008年6月,機械研究所被重命名為真空迴路。2009年6月後被改回了機械研究所並一直保留至今。2007年7月時,這個建築物是生產轟擊甲蟲和觀測者的必備科技建築。不過這個建築物在更早的版本裡被叫做天像臺(Observatory),最早作用是觀測者的生產必備科技,同時提供觀測者和折躍稜鏡升級項目等內容。名字更改之後,模型也得到了沿用。
相位炮臺(Phase Cannon)
在《星際爭霸2》開發初期,相位炮臺原本是光子炮臺的替代品。同時也有反隱形功能。後來光子炮臺回歸之後這個建築物被移除。
相位炮臺可以變形成能量形態並在水晶塔或折躍稜鏡的幽能矩陣範圍內移動。當時變形需要3秒,快捷鍵為E。在能量形態下炮臺沒有攻擊力,而且一旦能量供給被中斷,則無法變形回來。這種可移動式的防禦能力可以用於配合星靈的進攻部隊一起殺入敵人基地。不過在移除之後,這個可移動的設定被轉移給了異蟲的孢子和脊刺爬行蟲上。
護盾充能裝置(Shield Battery)
玩過《星際爭霸》的同學對這個建築物應該不陌生,它可以迅速地為失去護盾的星靈單位回衝護盾,可以讓他們再度重返戰場。在《星際爭霸2》的早期引擎中,也曾經出現過這個建築物。不過,暴雪的社區經理 Karune 表示這個單位不會回歸多人模式中。而我們在《自由之翼》中也沒有見到過它的影蹤。
戰爭信標(War Beacon)
《星際爭霸2》早期星靈建築。這是生產巨像的必備科技建築,並為巨像提供對應的升級項目。不過最終,其功能被整合進了機械研究所,並在2007年嘉年華之前就被移除了。
戰爭祭壇(War Shine)
《星際爭霸2》早期星靈建築。它為狂戰士提供衝鋒升級。不過這個建築的存在僅僅被社區經理 Karune 簡單地提及過,而且並沒有出現在2007年的嘉年華試玩中。狂戰士的衝鋒能力也被移至光影議會。
方尖塔(Obelisk)
方尖塔出現在《星際爭霸2》開發階段的末期,但在遊戲進行 Beta 測試之後便不再出現於遊戲之中。
方尖塔是一個擁有更多功能的更加昂貴的水晶塔,除了可以提供幽能矩陣和人口之外還提供星靈護盾升級,某些版本中還提供光子充能(讓一個小範圍內的探測機在30秒內可以採集額外的晶礦),護盾回衝(迅速恢復單位護盾)以及阿古斯聯結(迅速回衝單位能量)。
方尖塔也曾被稱作黑暗水晶塔。
巨型水晶塔(Monolith)
和方尖塔一樣,最初被認作是黑暗水晶塔的建築,後來分成兩種。方尖塔和巨型水晶塔都有對星靈單位的若干種支援能力。早期的巨型水晶塔可以為附近的建築和單位提供隱形力場。
本文來源:查爾星港 作者:超昂草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