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們先來做一道小學一年級數學題!
7個小朋友玩「老鷹捉小雞」
已經捉到了3隻小雞
問:還有多少只「小雞」?
你是不是這樣想:
7個小朋友,1個扮演老鷹,1個扮演老母雞,5個扮演小雞,在捉到了3隻小雞後,剩下2隻小雞。
恭喜你,
答錯了!
為什麼錯?
《貴陽日報》報導說,當地一小學生的答案是「2」,但老師認為是錯的,應該是「3」。
為什麼?
老師的解釋是:新版的數學書沒有老母雞這個角色。
對此,家長林女士表示不解,
帶著疑問發了朋友圈,
收到了60多條評論,引起不少爭議。
這道一年級小學數學題還驚動了人民網
↓↓↓
很多人質疑:沒有老母雞的「老鷹捉小雞」怎麼玩?老鷹從第一個小雞抓起,不就全抓到了嗎?學校是否可以考慮一下帶領學生實踐該遊戲?
有家長認為這樣的題目設置是有問題的,出題者是否考慮了這個可能性:有玩過這個遊戲的孩子,和沒有玩的,得出的結論或許不同。
還有,撇開老母雞的爭議,誰能確保老鷹只有一隻?
因此,有人認為,這種有爭議的題目不應該有標準答案,「填『2』的孩子錯了,那孩子就不可能滿分,填『3』的孩子對了,但他並未真正的理解題目和遊戲」,「這樣的題目和教育是否有意義」……
但是,也有人認為,以嚴謹著稱的數學學科,沒有標準答案,好像也不大對頭。對於孩子來說,他要如何分辨哪些是必須有標準答案,哪些是沒有?
《貴陽日報》報導說,對於新版數學書是否改版,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麼,貴陽一小學數學老師說:「看了題後自己也不是很確定,確實有爭議,很能理解現在家長的焦慮。」「但從數學的角度來說,這道題裡只涉及老鷹和小雞兩個關係,老母雞不用除,答案應該是3。」
不久前,廈大一位老師在朋友圈曬出剛讀小學一年級一個多月的女兒的數學作業,似乎自己也束手無策。
他寫道,眼前是一年級作業,耳邊想起一位三年級家長的話:
我們小時候從認字到組詞到句子,從簡單句子到複雜句子,複雜句子縮成簡單句子,從句子到段落到寫作業。
現在的孩子中間縮減無數的環節,沒有紮實的基礎知識,一個勁往前趕進度。今天才和他們班主任聊天,班主任老師也說,現在的考試要求高,基礎都不紮實。孩子還沒一個堅實的基礎就被拱到寫作文的層次,不知道在急什麼?字都認不全就要求他們各種詞組瞭然於胸,並且會應用,我覺得太難為他們了……
家長一臉懵……
上三年級,我們很認真地寫作業,卻沒有10點以前睡覺過……
家長之所以有抱怨,
是因為他們有時對小學的題目也摸不著邊。
也有人說,
很多小學低年級數學題,
大人做不出來,
是因為大人想多了。
還有家長認為,盯著一兩道奇葩的數學題來說事,沒有什麼意義,其實,學校的校本作業,嚴謹、邏輯性不夠,才是真正要關注的。
本市有家長說,孩子的校本作業,應該是網上複製的,連廣告也都複製進去了,還複製了三段。
還有的很容易讓孩子看出破綻。有家長發給我們一篇學校布置的閱讀與理解,文中寫了2016年11月發生的一件事,出處卻是2015年3月24日的《浙江日報》。
您說呢?
歡迎在文末給我們留言吧~
記者:佘崢 綜合羊城晚報(wanbaoweixin)、人民網(people_rmw)
編輯:蔣含 值班主編:林燕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