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透露10nm一再延期原因,2021將發布 7nm GPU

2020-12-17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註:圖片來自 anandtech

英特爾為市場上大部分的個人電腦提供 CPU,但由於 PC 的銷售增長不再如以前那樣迅猛,英特爾也不得不投身到數據中心處理器、內存晶片和網絡晶片等更廣闊的市場,這也讓英特爾面臨更多的競爭。

在 10nm 晶片研發和量產上,英特爾拖延了數年,最終臺積電(TSMC)搶先量產了 7nm,失去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在昨天的英特爾投資者日上,英特爾執行長 Bob Swan 和 Murthy Renduchintala 談及了公司在製造方面的新進展,並總結了經驗和教訓。

早在 2013 年,英特爾就設想通過 2.7 倍密度的 SAQP、COAG、Cobolt 互連,以及 EMIB 和 Foveros 等新的封裝技術,讓 10nm 晶片成功接過 14nm 晶片的接力棒。

然而,英特爾方面在昨天坦然承認,當年的設想過於自信,而且團隊之間也沒有明確目標,最終導致管理混亂,計劃也不能如期進行。

這些細節迫使英特爾 10nm 納米晶片計劃一拖再拖。最終,英特爾宣布,將於 2019 年推出 10nm 晶片。

到目前為止,英特爾 14nm+ 和 14nm++ 的製程性能均提升了 20% 以上(從 Broadwell 到 Whiskey Lake)。因此,英特爾為將來的節點內優化做好了準備,還調整了相應的路線圖。Murthy 明確表示,英特爾希望在新製程開始時,重新讓摩爾定律為公司帶來增益。

英特爾將在 2019 年和 2020 年重磅推出多種 10nm 產品,涵蓋至強處理器、GPGPU 通用加速處理器、AI 推理、FPGA、5G/網絡等,尤其是備受期待的 10nm Ice Lake。

Ice Lake 的性能提升,包括 2 倍圖像性能、AI 性能 2.5-3 倍、視頻編碼性能 2 倍、無線性能 3 倍,英特爾還首次公開了 Ice Lake 的架構圖(上圖)。

如上圖所示,英特爾表示將在 2021 年生產並推出一款 7nm 產品。對於一家在 10nm 方面備受困擾的公司來說,推出 7nm 聽起來似乎十分不切實際。然而,推出 7nm 的計劃確確實實出現在了英特爾的工藝路線圖當中,路線圖還顯示,10nm (包括 10nm+ 和 10nm++)的生命周期都比 14nm 系列要短得多。

不過,從上圖我們也可以得知,英特爾認為自家的 14nm、10nm、7nm 分別相當於臺積電的 10nm,7nm、5nm。然而,臺積電的 5nm 將於明年(2020)推出,這就從某種程度上說明,英特爾承認了自己的製程落後於臺積電。

實際上,我們可以這麼看,英特爾的 7nm 將是將 10nm 的升級。同時,英特爾會像現在的 14nm 一樣,持續對每一代新工藝持續進行優化,也就是會繼續出現很多 +++ 版本,但不會像臺積電、三星一樣直接進化成新名字(11nm/8nm/6nm)—— 10nm 今年上陣,明後年將接連出現 10nm+、10nm++;7nm 2021年登場,2022年、2023 年則連續推出 7nm+、7nm++。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得知,英特爾希望實現 2 倍擴展(摩爾定律);計劃將節點內優化作為路線圖的一部分;英特爾還試圖減少設計規則,這應該有助於計劃的執行;7nm 也將是英特爾與 EUV 交叉的領域,可能會將 7nm 引入下一代 Foveros 和 EMIB 封裝技術。

上圖展示了一個以 PC 為中心的單片晶片和一個基於 Foveros 和 EMIB 的多模數據中心晶片。英特爾晶片和封裝團隊表示,我們將看到 Foveros 和 EMIB 的組合,特別是 GPU。

雷鋒網註:圖片來自 anandtech

英特爾 2021 年的首款工藝產品不是 CPU 處理器,而是 GPU 顯卡,確切地說是基於 Xe 架構、採用 EMIB 2D 整合封裝和 Foveros 3D 混合封裝、面向數據中心 AI 和高性能計算的 GPGPU 通用計算加速卡。

英特爾還強調,除了不斷研發新工藝,封裝技術方面也會持續演進,並針對不同應用劃分,比如 PC 領域主要還是注重單晶片封裝,而數據中心領域會針對不同 IP 優化不同工藝,並且注重多晶片封裝。


雷鋒網註:本文編譯自 anandtech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英特爾10nm的前世今生
    該技術的一個更先進的版本- 14nm++ -放寬柵距為84nm(從原來14nm的70nm提高),驅動電流提高了24%,功率降低了約50%。英特爾的14nm+被用來製造用於高端遊戲臺式機和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咖啡湖(Coffee Lake)和彗星湖(Comet Lake)處理器。展望未來,英特爾將繼續迭代地推進其製造技術,因此我們將看到10nm+和10nm+,以及7nm、7nm+和7nm+。
  • 英特爾發力智能計算、存儲、連接,透露7nm將於2021年實現產品首發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邊緣計算領域,相關報導顯示,隨著英特爾發布邊緣計算晶片,邊緣計算的勢頭似乎愈演愈烈,為物聯網助力。為了應對網絡和數據中心日益增加的複雜性和實時監控需求,商業地產行業將不得不尋求更多的智能化。
  • 英特爾又要找別人代工了?6nm?英特爾:給我一個理由
    自從英特爾10nm被披露難產以來,已經有不知道多少消息稱英特爾要找別人代工,開始的時候我還象徵性地相信一下以表尊重,但隨著謠言和闢謠的不斷升級,現在看到「英特爾找別人代工」的新聞都可以被統一判定為假新聞了,但是,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還是很願意搬過來,加工一下,僅供娛樂哦!
  • 英特爾CEO將換人?傳候選人已有三位,鮑勃·斯旺時代將結束
    來源:新智元據報導,英特爾正在尋找新的執行長來取代鮑勃 · 斯旺(Bob Swan)。預計,待 2021 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布後,英特爾會做出人事決定。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目前正在考慮的候選人有三位。
  • 如果intel也造假,將10nm說成7nm,7nm說成5nm,會被人發現麼?
    不過從工藝節點來看,臺積電最強,今年達到5nm,其次是三星,預計最遲明年5nm,而intel現在才實現10nm,近日表示7nm會延期,一時之間讓大家議論紛紛,表示intel徹底落後於臺積電、三星了。當然,也有人表示不同意,稱intel其實只是太清白了,或者說不屑於玩數字遊戲,所以才有了今天,要是它將10nm說成7nm,將7nm說成5nm,其實也是可以的。因為從業界公認的參數(電晶體密度)來看,intel的10nm是等同於臺積電的7nm的,而7nm是等同於臺積電的5nm的。
  • 「重新定義10nm」:性能提升約20%,英特爾架構日更新四大技術
    儘管英特爾開發 7nm 晶片的進程受挫,但這次發布的基於 10nm 的 SuperFin 技術將晶片性能提升了約 20%,再加上 Willow Cove 微架構、用於移動客戶端的 Tiger Lake SoC 架構細節、以及可實現全擴展的 Xe 圖形架構等內容的發布,展示了英特爾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在消費類、高性能計算以及遊戲應用市場等領域的巨大技術優勢
  • Intel 10nm Jasper Lake低功耗處理器官宣!7nm明年首發
    事實上,Intel 10nm產品線還是相當豐富的,而且正在陸續鋪開,除了面向低功耗移動領域的Ice Lake,還有下代伺服器至強Ice Lake、首款Xe架構獨立顯卡DG1、5G無線基站Snow Ridge,都將在今年陸續上市。
  • 7nm延遲6個月,英特爾的晶片也要外包了
    10nm製程多次延期之後,英特爾重回正軌的計劃是盯緊其7nm製程發展,準時交付7nm,以彌補10nm延期所造成的時間損失。此外,制定可靠的流程,迅速提高產能,讓英特爾在維持摩爾定律的競爭中遙遙領先。但該計劃也有一個副作用,轉向7nm的周期比10nm時間更長,很難幫助英特爾擺脫麻煩。不幸的是,英特爾開發7nm工藝製程計劃延期。
  • 7nm工藝延期致股價暴跌!英特爾解僱首席工程師 組織架構重大調整
    7月28日消息,近日有外媒報導稱,「擠牙膏」大廠英特爾宣布其7nm晶片技術落後於原計劃六個月後,該公司解僱其總工程師默蒂·倫杜欽塔拉(Murthy Renduchintala)。相比之下,英特爾的競爭對手AMD基於7nm架構的Ryzen 4000晶片已經上市數月時間了,遠遠領先於英特爾。受7nm晶片延期的消息影響,英特爾股價暴跌,在宣布7nm延期的次日,美英特爾股價下跌9.81美元,報收於50.59,跌幅高達16.24%,市值蒸發410億美元,創下近四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 AMD搶先推全球首款7nm GPU,但能否按時出貨?
    作為一年一度的ICT盛會,臺北電腦展上晶片巨頭都會帶來有吸引力的新品,繼英特爾、英偉達、高通之後,AMD也在6日推出了多款新品。AMD表示預計將於2018發布採用7nm製程的AMD Radeon Vega GPU,以及32核的第二代銳龍線程撕裂者(Threadripper)處理器。
  • 為緩解供不應求局面,英特爾計劃將10nm及14nm產能提升一倍!
    摘要:12月25日消息,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在家辦公、在線會議以及居家娛樂需求的增長,推動了PC及伺服器市場的對於英特爾CPU需求的增長。為了應對目前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英特爾旗下3座晶圓廠正在擴大生產10nm製程晶片,以滿足市場需求。
  • 英特爾:三個工廠正在全速生產10nm晶片
    14nm即將讓位於10nm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英特爾產能重心已經逐漸向10nm傾斜,接下來的工藝升級肯定是朝著7nm和5nm前進了。 據外媒報導,英特爾在過去幾年裡將其14納米和10納米的生產能力增加了一倍。英特爾產品現正逐漸轉向10nm,目前全球共有三個工廠正在全速生產10nm晶片。
  • intel太笨了,要向臺積電學習,把10nm說成7nm,7nm說成5nm
    因為從最直觀的工藝來看,臺積電進入7nm時,英特爾還是14nm,現在臺積電進入5nm了,英特爾還是10nm,說要明年才進入到7nm,這落後一代半是妥妥的了。因為intel完全可以把自己的10nm稱為7nm,把7nm稱為5nm就行了,但它偏偏老老實實的把相當於臺積電的7nm做10nm,把相當於臺積電的5nm叫7nm,太實誠了。
  • 分析師爆料英特爾戰略及新品:7nm進展明年1月公布
    Patrick Moorhead不僅重新評價英特爾的戰略,還透露了從分析師日中得知的關於英特爾晶圓廠、客戶計算產品、數據中心產品以及在AI訓練領域的地位等方面的最新消息。 據他透露,英特爾7nm將在明年1月公布進展,英特爾的客戶計算路線圖和數據中心新品都很令人興奮。
  • 製程之爭背後有玄機:英特爾真的較AMD失去創新力了嗎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AMD採用臺積電7nm節點之前,面對英特爾14nm節點,其晶片一直沒有起色的主要原因。英特爾10nm不輸對手7nm,過度追求創新效率致推遲按照上述半導體工藝微縮定律,英特爾14nm約等於臺積電、三星「12nm」(即略遜於 10nm);英特爾10nm等於三星 7nm和臺積電 7nm+(2019 EUV)(略高於臺積電第一代 7nm)。
  • 7nm工藝延期股價暴跌,英特爾組織架構大調整,首席工程師下月離職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蛋醬、小舟7nm 工藝延期,股價暴跌,「牙膏廠」剛剛又宣布人事大變動,這波操作能否力挽狂瀾?Murthy 的離職與組織架構的變動,昭示著英特爾領導層所面臨的巨大壓力。上周,英特爾 2020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原定於 2021 年底推出的 7nm CPU 晶片將推遲 6 個月。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前 7nm 製程存在問題,實際生產進度比內部目標落後了一年。這一宣布震驚了華爾街。
  • 外媒:臺積電已獲得英特爾2021年6nm晶片代工訂單
    【TechWeb】7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英特爾考慮由其他廠商代工晶片的消息出現之後不久,就出現了臺積電已獲得英特爾6nm晶片代工訂單的消息。外媒的報導顯示,英特爾已經將2021年18萬片6nm晶片的代工訂單,交給了臺積電。外媒在報導中所提到的18萬片,應該是18萬片晶圓。
  • 中芯14nm到N+1,英特爾才10nm,中芯要追上英特爾了?
    眾所周知,作為全球最知名的晶片企業英特爾,在晶片製造技術上真的是落後了,現在才實現10nm技術,而臺積電、三星已經實現了5nm晶片的製造。 也正因為英特爾的落後,所以今年intel的日子不太好過,AMD找臺積電代工後,搶走了很多intel的市場,然後蘋果推出M1晶片,也要替換掉intel。
  • 英特爾7nm折戟,首席工程師突然離職
    2018年底,Renduchintala還表示,雖然10nm經歷了比較多的苦難,但7nm的進程是比較順利的。英特爾在10nm上遇到的問題,給7nm的研發提供了很多經驗和教訓。 但這一回,歸根結底,首席工程師的離職和7nm難產不無關係。這已經不是近期第一位離職的英特爾高管了。
  • 英特爾i9-11900K處理器預計將於2021年初正式發布
    在CES2021展覽會上,英特爾展出了第11代臺式機旗艦級處理器英特爾i9-11900K,根據其展示的產品性能參數,其IPC指數(每個周期的指令)將比已經使用多年的Skylake架構的現有內核高出十幾個百分點。集成顯卡的性能將提高50%,還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AI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