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作為世界上最大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擘英特爾的消息在業內愈深受大眾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4/411865.htm半導體領域,美國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曾發布 2019 年全球半導體廠商銷售額排行榜,在 2017 至 2018 年連續排在榜首的韓國三星電子由於主力產品存儲晶片的行情惡化而退居第 2 。在面向伺服器的 CPU(中央處理器)需求復甦等背景下,該領域市場份額佔據壓倒性優勢的英特爾時隔三年再次重返榜首。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
邊緣計算領域,相關報導顯示,隨著英特爾發布邊緣計算晶片,邊緣計算的勢頭似乎愈演愈烈,為物聯網助力。為了應對網絡和數據中心日益增加的複雜性和實時監控需求,商業地產行業將不得不尋求更多的智能化。
AI方面,英特爾2019年曾以20億美元價格收購以色列人工智慧(AI)晶片製造商Habana Labs。收購完成後,Habana Labs將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繼續由當前管理團隊來領導,並向英特爾數據平臺事業部報告,該事業部是英特爾廣泛的數據中心人工智慧技術的大本營。英特爾曾表示,此次收購將增強英特爾的人工智慧產品組合,並加快其在快速增長的人工智慧晶片市場的發展。
2020年4月9日,2020英特爾中國年度戰略「紛享會」於上舉行。本次會議主講人為,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英特爾研究院院長宋繼強。此次《電子產品世界》受邀參會,並未廣大讀者報導此次會議。
構建全面的AI能力,推動AI應用
迄今為止,英特爾在中國已經深耕了35年,作為高科技公司的英特爾需要抓住每一次增長機會,同時也要有駕馭危機的能力。在有前瞻性和技術創新驅動的能力及在一次次產業的浪潮中發展並得到驗證。
「這段時間考慮最多的,叫做「智能X效應」。X首先代表著智能的物,越來越多智能的物連接起來,智能化後成為增值的平臺。這將帶來指數級的數據量爆炸,推動業務增值和跨產業融合,並且使經濟發展邁向轉折點。「智能X效應」的機遇,要麼發展,要麼失敗。」楊旭說。
王銳表示,現在是行業轉折性技術的歷史交匯,推動智能進入新的發展拐點。AI讓網絡和邊緣更智能,5G和邊緣讓AI無處不在,AI和5G讓邊緣解鎖新機遇。AI、5G、智能邊緣的三方匯合,創造了智能技術飛速更新迭代的需求和條件。當前正在爆發的雲經濟,以後會成為常態,這也會促進整個產業乃至社會加速向智能化轉型。更值得期待的是,AI、5G、 智能邊緣的組合,加上雲經濟的催化會為新業務的增長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王銳提到,智能產業機遇很大,但挑戰也不少。推動智能變革,要重點解決三大挑戰: 傳統基礎設施已經不能滿足智能化的新需求,很多企業需要從雲到端實現基礎設施的升級。應用場景非常多元複雜,要推動智能規模化應用,就需要根據需求制定不同的解決方案。生態還處於發展早期,只有生態高度協作才能帶來產業效益的最大化。
智能社會中AI無所不在,英特爾也正在構建全面的AI能力,推動AI的應用。以內置AI加速的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為基礎,英特爾提供全面的XPU晶片平臺,並構建軟硬體協同創新優勢,幫助客戶在雲到端的範圍內快速進行AI開發和部署。硬體是基礎,軟體優化是利器,軟硬結合,讓英特爾為客戶提供強大的全面競爭能力。
全面、靈活、強勁的產品實力,是英特爾打造解決方案創新力的基礎。真正解決行業與企業的痛點,為終端客戶提供效益,才是英特爾的初衷。把握AI、5G、雲、智能邊緣的技術趨勢,我們與長期的生態合作夥伴,包括OEM、ODM、ISV、SI一起,與不同行業的夥伴緊密合作,面向不同的工作負載和實際需求,打造真正能落地的解決方案,從而推動智能在千行百業的綻放和應用。
六大支柱並駕齊驅,新興領域產品漸次落地
英特爾是技術驅動的公司。創新的背後,是世界級的研發投入,在半導體行業遙遙領先。英特爾六大技術支柱並駕齊驅,滿足前所未有的計算和性能需求;產品線覆蓋雲、網、端,並推動量子計算、神經擬態計算等未來創新。我們還戰略性地收購了一系列的創新公司,加強了英特爾對未來的布局。
英特爾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在演講中提到,英特爾於2018年底發布了六大技術支柱戰略:製程和封裝、XPU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以及集成一切的軟體。六大技術支柱不僅是英特爾未來數年推動自身創新的技術引擎,也是驅動整個行業智能創新變革的原動力。
宋繼強表示,英特爾的創新回歸兩年周期,10nm良品率大幅提升,2020年將推出一系列新品。與此同時,7nm將在2021實現產品首發,2022年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提到,2020年,英特爾的各類10nm產品進展良好。針對10nm產品線,英特爾進行了精簡和優化,為不同行業的客戶帶來更優化的選擇。這包括,代號為「DG1」的首款基於Xe架構的獨立圖形顯卡,首款面向無線基站的、基於英特爾架構的10nm SOC Snow Ridge,以及下一代至強和酷睿產品。更先進的製程技術,更強大的性能表現,更強的AI能力,我們的10nm產品將繼續為客戶搭建堅實的數字基礎。
英特爾不斷加速推動計算架構的創新。全新的Xe架構是一個非常靈活、擴展性極強的統一架構,針對性地劃分成多個微架構。它可用於幾乎所有計算、圖形領域,包括百億億次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與訓練、雲服務、多媒體編輯、工作站、遊戲、輕薄筆記本、便攜設備等。英特爾可以將在不同工藝節點上,已經測試好的小晶片chiplet,形成更好的大規模封裝、3D堆疊,有兩種技術可以用——EMIB、FOVEROS。
超異構計算
得益於在軟體、XPU硬體和異構整合方面的進展,我們正在將「超異構」計算願景變為現實。通過超異構計算,英特爾可以集成不同架構、不同製程、3D 封裝、互連和 oneAPI 等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更快的產品上市時間,全方位推動計算創新發展。
未來計算的顛覆性效應將會在三個維度發生,即計算方式、通信方式以及存儲方式。從新型計算的角度來看,量子計算、神經擬態計算將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兩種新型計算方式
從數據通信的方式來看,矽光通信將是一種新的互聯方式。從存儲或者內存技術來看,如何更好地存儲數據,讓數據與計算靠得更近。
Loihi晶片
隨著自動化到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要求計算機的操作模式趨向於人類,以便實時處理非結構化和有噪聲的數據,並不斷地適應變化。英特爾開發了代號為Loihi的首款自主學習神經擬態晶片。它帶來了一種新的微架構方式,支持自主學習,即使在應用場景變化時,也能通過自主學習來進行適應。
英特爾研究院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在近期共同展示了基於Loihi的實驗系統在存在明顯噪聲和遮蓋的情況下學習和識別危險化學品的能力。它僅需單一樣本便可學會識別每一種氣味,且不會破壞它對先前所學氣味的記憶。Loihi方案展現出了極其出色的識別準確率。傳統方法中包括一種深度學習解決方案,但要達到與Loihi相同的分類準確率,該解決方案學習每類氣味需要3,000倍以上的訓練樣本。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一種全新計算模式。通過量子位的相干,在多個量子位上可以實現超大規模的並行計算。如果將量子計算商業化比作「極限攀巖」,那麼現在才剛剛啟程。未來,人們應關注如何構建能夠用於解決棘手挑戰的系統,即「量子實用性」。只有在成千上萬個量子位可靠運行的情況下,量子計算機才能比超級計算機更快地解決實際問題。
英特爾推進量子實用性,重點在於:創造更好、更穩定的量子位,提升量子位連接性,開發一套可擴展的I/O。2019年底,英特爾研究院發布了代號為「Horse Ridge」的首款低溫控制晶片,以加快全棧量子計算系統的開發步伐。作為量子實用性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Horse Ridge以一種高度集成的方式實現了對多個量子位的控制,並為向更大的系統擴展奠定了基礎。
近內存計算
近內存計算,是指將數據在存儲層級向上移動,使其更接近計算部件。這是未來數據處理最迫切的需求,特別是AI計算。近內存計算單元,包含乘加器和單獨的靜態內存,能讓內存和計算資源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這種近內存計算單元可以構成分布式計算架構,使大規模數據處理的效率大幅攀升。
矽光子
英特爾從很早就開始推動矽光子技術的研究。在今年3月,英特爾展示了業界首個一體封裝光學乙太網交換機。它成功將其 1.6 Tbps的矽光引擎與 12.8 Tbps的可編程乙太網交換機進行了集成。矽光通信作為一種新的互聯方式,現在是進行下一代矽光互聯研發的最佳時機。
產品領導、方案創新、生態構建的實體案例
關於市場方面,王銳表示,英特爾之所以如此關注智能的變革,是因為這變革正在為個人、企業和社會帶來切實的價值,包括洞察終端用戶需求的體驗價值、突破行業標準的經濟價值、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社會價值。英特爾甄選了三項經典案例,其中成效也著實顯著。
在快手上每天的短視頻曝光量突破千億,為了能給每一位用戶提供量體裁衣的服務,快手需要不斷完善短視頻的推薦系統,這對計算和內存都有著巨大的挑戰。在短視頻的背後,英特爾和快手合作,打造了計算+存儲+軟體的整體解決方案。以最快速度為用戶帶來最熱門和體貼的內容,滿足每天千億級別的內容推薦需求。
金風慧能利用英特爾AI解決方案,得以把風能預測準確率從60% 提高到80%,打破75%的行業基準。這20%的提升相當於減少了120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種植24000棵樹。這不僅能保證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對清潔能源的要求,而且對中國踐行綠色的可持續發展也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在疫情最前線,英特爾的產品和技術為眾多的客戶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支持,例如:在很多呼吸機上面都有英特爾FPGA加速器;助力醫療影像用於疫情診斷、基於英特爾平臺的無接觸醫療機器人在前線醫院的應用、AI技術支持的口罩智能生產和檢測系統等等。
王銳認為,面對挑戰,僅靠某一方面的實力是遠遠不夠的,真正需要的是全面的綜合實力。英特爾恰好擁有著構建全面的產品領導力、解決方案創新力和生態構建力的優勢,以全能冠軍的實力幫助客戶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