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目前,「雙減」政策成為2021教育事業的重要話題。隨著教育事業的逐步發展,教育已經成為不可被忽視的問題。但在這種趨勢下,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於是就有了雙減政策的出現。雙減的主要目的離不開兩個方面。
教育部又出「新路數」,校外補課班將「捲土重來」?家長心情複雜
第一個是為了減輕同學們在這種高壓之下的作業負擔。第二個是為了控制為校外的各種培訓機構的增加。也正是這一系列行為,讓校外很多培訓機構面臨停業的現象,繼而減輕學生及家長的壓力和負擔。
在雙減政策落實之前,許多家長就抱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學不會的可以通過參加培訓機構來補上。這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補習班的行列。因為有一些確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所以學生和家長們對於補習班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
但是考慮到各個方面,教育局還是實行了雙減政策,雙減的落實,雖然減少了學生們的壓力,使得他們有周末的休閒時光,家長的經濟壓力也減輕。但是這不妨礙家長的擔憂之心。因為家長們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別人。
而且每個人的學習天賦不同,有的人只要上課聽一下,回家溫習一下就能拿到理想成績。但是有些孩子不行,那要怎麼彌補這個空缺,就只能通過補習班的補課來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
正因為如此,在雙減的政策下,孩子們要是想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就基本上都得靠自己的努力了。所以很多學生對自己沒有很十足的決心和勇氣,這是不容忽視的。
對於雙減的政策,對於校外的補習培訓機構來說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很多的培訓已經告一段落了,不過線下,教育部通過利用課後延時模式,來彌補了家長心中的擔憂感。
課後延時服務的模式,並不是強制性,非得學生一定要去選擇的,而是讓同學自願選擇,而自願選擇的同學老師會在課後多給孩子們上兩節課,通過這兩個小時來彌補學生們失去校外培訓的缺口。
於是,教育局現在又重新定了規定,現在培訓機構可以繼續的開放,但是是要滿足系列的條件才能開放的。第一就是上課時間,上課時間不能安排在周末,只能安排在周中,而且不能安排在晚上八點半後。
第二就是補習班的收費標準,在收費上也有一定的規定,大部分培訓機構是為了通過家長的心裡而想獲得高額度的利潤心理而辦學的,所以收費標準高的離譜。而現在,如果想要繼續辦學,就要將所有補習的科目收費按照統一標準執行。
面對教育局的新政策,就意味著現在培訓機構會被重啟,繼而就有新問題出現。許多家長還是想讓補習班回歸這樣也會讓孩子的學習有進一步進步,但是另一方面家長,又不想讓補習班回歸,因為會加重學習壓力。
但是廣大人民的看法卻是一邊倒。他們認為,按照這種模式下去,雙減模式其實並無意義,雙減的目的是為了減壓,但是既然機構回來了,孩子們的壓力當然也會上來了。如此,孩子們的壓力還能減輕嗎?
分析:教育部的這次發出的文件,也不是說所有的培訓機構能夠回歸,因為這會對許多的培訓機構都有一定的衡量標準,而教育局這樣做,最終還是為了滿足部分家長的需求,減輕家長和學生們的壓力。
當然,在這種情形下,必定有一些機構鋌而走險,做出違規行為。但是不用擔心,對於這些機構,或者那些沒有辦學資格的補習班來講,想要回歸不是沒有機會,只是需要提供更多滿足的條件。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擔心。
但是從這些可以看出,國家並不是否認培訓機構的存在,只是擔心在這種趨勢下,有些不專業的機構混進來從而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認知,從而影響教育事業的發展。只不過現在以一種新模式出現,讓家長減輕經濟問題,也能讓孩子有充裕時間,不會有過多壓力。提高聽課質量,減少對於補習班的需求,選擇校外培訓並不是唯一的途徑,與其將精力放在培訓上,不如提高自己的聽課效率。
大多數知識都是老師傳授的。很多同學沒有補習也能獲得好成績,取決於聽課效率高的結果。所以上課跟著老師們的節奏,提高聽課效率才是重中之重。課後也要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不懂就問,相信也能取得優異成績。
結語:從教育局所處的政策,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國家還是比較支持科學健康培訓的存在,只不過還需要一一改善,做到最優。讓同學們既能學習到知識,也能減輕家長的經濟壓力,這才是最終目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