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10月26日,第四屆《翻譯界》高端論壇暨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和世紀文華酒店舉行。本次論壇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界》編輯部主辦,我校外語學院承辦,《上海翻譯》編輯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編輯部、北京大學出版社、譯國譯民翻譯服務有限公司、山東譯語國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協辦。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於紅波出席會議並致辭。國際翻譯界知名學者、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家克裡斯蒂安•諾德教授,日本大阪大學準教授、漢學家田中智行先生,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博士生導師齊林濤等特邀嘉賓;主辦單位負責人,《翻譯界》主編、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馬會娟教授;《上海翻譯》執行主編、上海大學博士生導師傅敬民教授,《中國外語》副主編及編輯部主任常少華先生,《翻譯論壇》執行主編、揚州大學「傑出人才」、翻譯行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周領順教授,《山東外語教學》副主編、山東師範大學楊彬副教授等期刊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文化與翻譯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政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MTI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保紅教授,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任東升教授,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苗福光教授,江西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王銀泉教授,新疆中外文化比較與跨文化交際研究基地主任、新疆大學謝旭升教授,青島科技大學翻譯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良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王洪濤教授,大連大學蔡華教授等來自國內外80餘所高校的150餘名專家、學者、博士生、碩士生以及青島大學翻譯研究中心主任徐莉娜教授,我校外語學院教師代表等參加會議。
於紅波在開幕式致辭中代表學校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對國內外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各單位的支持表示真摯感謝。他介紹了青島的地域特色、我校建設發展歷程、基本概況和最新成果以及青島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特色與辦學業績。他強調了語言在新時代發展中擔任的重要角色,並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中,中國文化外譯與實踐的重要意義。國內外專家代表齊聚青島參與本論壇,這是一次難得的交流分享盛會,對推動翻譯領域建設、外語學科的發展以及科研成果建設貢獻了智慧與力量。他指出此次平臺構建有利於加強翻譯學術界之間的溝通,能夠促進各合作領域間交流,對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此次會議的承辦單位,青島大學將珍惜和利用好這一難得的學習機會,加強與各位專家和兄弟院校的交流,不斷拓展交流合作領域。
馬會娟在致辭中首先對遠道而來參與本次論壇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並向承辦此次論壇會議的青島大學外語學院表示感謝。這次論壇給各位專家學者們提供了學術交流的機會,搭建起思想碰撞的橋梁。隨後,她介紹了《翻譯界》及其出版情況,她指出翻譯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中國及全球快速發展,而《翻譯界》的出版順應了這一趨勢,為翻譯界學者構建了合作平臺。她鼓勵各位專家學者為《翻譯界》提供更好的文章,助力中國翻譯學科的發展,並預祝本次《翻譯界》高端論壇暨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共築中國翻譯學科更美好的明天。
外語學院院長卞建華介紹了我校外語學院的歷史與發展現狀,並指出學院一直堅持以學科發展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科研為重點,營造學院學術氛圍,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加強學院內涵建設。而翻譯學是外語學院特色學科研究方向,近年來,學院在翻譯學方面取得各項辦學成果,並形成了青大的校園文化品牌。她指出,進入新時代,更好地對接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講好中國故事、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走進去」是翻譯界同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舉辦本屆《翻譯界》高端論壇暨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具有重要意義,青島大學外語學院定會竭盡全力助力本屆論壇的圓滿成功。
隨後,田中智行、傅敬民、張保紅、克裡斯蒂安•諾德發表了演講並分享了各自的翻譯研究成果。
下午兩點,在博文樓5個分會場中,分別開設了以「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國家規劃研究」「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理論研究」「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實踐研究」「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傳播研究」「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個案研究」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會。在各個會場上,各專家學者積極發言、熱烈討論。
26日晚20:00-21:30,各參會主編參加了「主編論壇」,與參會代表面對面,就期刊介紹及論文發表等內容進行了發言與交流。
10月27日,張政、王銀泉、周領順、徐莉娜、馬會娟分別作了主旨報告。
上午11:40,論壇閉幕式準時開始,由卞建華、馬會娟進行總結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