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作文題點評:要用「心」真誠面對自我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每年的高考作文大家都很關注。昨天中午十一點半後,網友們開始在網上傳今年的浙江作文題——

    中國作家豐子愷: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

    英國作家赫胥黎:為什麼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

    美國作家菲爾丁: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

    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麼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高中老師分析材料出處

    有網友說,這個題目好文藝,很有浙江的風格。也有網友說,這三句話都不太看得懂,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這三句話都有出處,我們請幾位高中語文老師介紹了每一句話的出處。

    第一句出自豐子愷的散文《藝術的眼光》,這篇文章的開頭是這麼寫的——

    你一定在物理學中學過,人的眼睛望出去的線,叫做視線,視線一定是直線,不會彎曲的。

    但這是科學上的說法。在藝術上,說法又不同。從藝術上看來,人的眼光,有時是直線,有時是曲線。人在幼年時代,眼光大都是直線的。年紀長大起來,眼光漸漸變成曲線。還有,人在研究藝術的時候,眼光大都是直線的。在別的(例如研究科學,經營生產等)時候,眼光就變成曲線。

    一位老師說,第二句話出自英國作家阿道司·雷納德·赫胥黎。赫胥黎當年的困惑是:為什麼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們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為什麼那麼多少男少女剛走出校門心就已僵冷?為什麼人類尚未蒼老就失落了那一顆最可愛的童心?

    第三句的出處比較模糊,我們請教了杭州的四位高中語文老師,他們都沒有找到這句話的準確出處。其中一位老師說,作家劉再復在他的《童心百說》中提到過:二十世紀,菲爾丁通過他的《蠅王》再次警告: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是真正的沉淪。

    杭外語文高級教師倪江

    杭州市作協副主席孫昌建

    點評作文題

    語文考試結束後,我們在考場外問了一些同學作文寫得怎麼樣。一位女生心情還不錯,笑著說:「作文還挺好寫的,我提煉的主題是童心和現實的差距,應該沒有偏題。」

    今年浙江省的作文題怎麼樣?對學生來說好不好寫?昨天,我們採訪了幾位重點高中的語文老師,還有杭州市作協副主席孫昌建老師。

    一位高中語文老師說,今年的高考作文很有人文精神,主題是如何回歸生命本身。其實在東西方的文學作品裡,反映兒童和成人、理想和現實世界的作品很多,這樣的作文是讓學生去思考如何捍衛人性的家園,回歸生命的本真。這樣的作文比較貼近生活實際,同學們也肯定有話要說。想寫好也不易,要求對生活有一定的思考。

    杭州外國語學校語文高級教師倪江點評:就中國而言,童年被賦予了過多的宏大使命,被寄予了過多高遠的期待,而根植於生命本質的追求則不幸旁落,更是一種「中國狀況」。當孩子從姥姥那兒聽到神奇的童話故事、神話傳說後,人們只需要一句「這個世界沒有神仙的」,就能使那個童年棲居的詩意空間轟然崩塌。

    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很有可能捲入了有意無意的同謀:如何規訓一個孩子成為「大人」的模樣,長大以後的他於是學會如何規訓他自己的孩子,直到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都丟失了想像力,丟失了對本質的單純的追尋。「成年」對於一個孩子而言,是意味著進入一個厚黑的銅牆鐵壁中,還是在經歷社會的錘鍊中始終保有最質樸純真的「童心」?進入成年門檻的中學生,恰是時候跟他們聊一聊這樣的話題。浙江省的這道作文題,也許不該用技術分析的方法來評析,我只能說,這是一道有良心、有良知的高考題,用「心」去作,真誠面對自我,也許是這篇作文成功的第一要訣。

    杭州市作協副主席孫昌建點評:在一場有點過分的大雨中,我最早聽到的題目是跟「青春」有關的,當時我納悶了,你讓青春期去寫青春,那不是又要獨上西樓般的強說愁了?後來看材料,還好還好,原來成人嘴裡喜歡說青春,而高三就只配說說孩子和童年,總算雨過天晴。

    這個材料也是有點意思的,直接用了三個作家的話,這三位都是有宗教及哲學意味的作家,且深度是有所遞進的。實際上作家的話離開具體語境,也不見得是什麼真理,但在作文裡它只是材料,是藥引子,不是結論,不是要去論述它們如何正確,關鍵要引出你的看法,如果你還有一個良方那更好了。

    那麼一般地說說孩子和童年是如何可愛及珍貴,我們要加倍珍愛之,或者再說到豐先生的兒童畫或「起跑線」什麼等,這大概算第一境界吧;第二境界就是要解釋為什麼會提前硬化了,這個我覺得可以八仙過海的,就要給個理由先,你說家長功利,社會功利,而且最後自己也很功利,這個都是可以說的;第三境界那就會扯到人類和世界,宕開去想,人類的發展史是不是也是一種消滅童年和童真的歷史呢?如果能這麼想開去又自圓其說,我想算是不負出卷者的苦心了,雖然會有點危險,這就看閱卷老師到底是直的多還是曲的多了。

    2013全國高考作文題

    北京卷:愛迪生如何看手機

    上海卷:更重要的事

    江蘇卷:材料作文,探險者與蝴蝶

    湖南卷:我願意

    廣東卷:以「富翁的捐助」為材料作文

    江西卷:學生有三怕:一怕奧數,

    二怕英語,三怕周樹人,

    有些學生喜歡前面的兩怕,

    根據這一現象闡述觀點。

    安徽卷:「為什麼會這樣?」

    或「為什麼不能這樣?」

    四川卷:過一種平衡的生活

    福建卷:根據顧城的《憂天》寫作

    天津卷:____而知之

    湖北卷:以一段「方圓」的材料寫作

    重慶卷:根據「大豆變豆腐」的材料寫作

    山東卷:咬文嚼字,以莫言接受批評的例子寫作

    遼寧卷:沙子與珍珠

    海南卷:真誠與友善

    陝西卷:經驗與勇氣

    作者: 姜曉蓉

來源: 杭州網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全國11道高考作文題怎樣寫?《帥作文》約全國名師來點評
    《帥作文》周報編輯部特邀全國各地名師點評高考作文,看看哪道題最難?哪道題容易下手?全國Ⅰ卷名師點評: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題可謂:平順收官,平穩奠基。稱呼頂格,問好,自我介紹,末了落款。作文標題不但要有,而且爭取出彩,達到綱舉目張之效果。第二,信件的交流功能,與略小於自己的學弟學妹交流的真誠口吻和態度。正文本質上是議論文或者議論下散文,平易曉暢講道理,有一定思考分量。
  • 溫州名師點評浙江高考作文題:沒有靶心的靶子
    溫州網6月7日訊 (記者葉雙蓮)2013年全國高考今日上午拉開帷幕,溫州6萬多考生走進考場。浙江省的作文題為根據一段材料寫文章,如下:中國作家豐子愷: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的。英國作家赫胥黎:為什麼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
  • 最新高考作文20篇!教育部命題專家點評2018高考作文題(附全國9道作文題)
    教育部命題專家點評2018高考作文題(附全國9道作文題)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6月7日訊(記者 萬玉鳳)記者今天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悉,2018年高考作文題共9道,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其餘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
  • 2015高考作文集錦與點評
    考閱讀量 考思考力 考想像力——2015高考作文集錦與點評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7日是高考第一天,首考科目——語文的作文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今年高考全國有18個省是統一命題,其他省份仍然是自主命題。
  • 高級教師點評2014浙江高考作文題:發散式思維可大顯身手
    2014浙江高考語文考試結束,今年的作文題為:「門與路永遠相連,門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它可以擋住你的腳步,也可以讓你走向世界。大學的門,一邊連接已知,一邊通向未知,學習、探索、創造,是它的通行證;大學的路,從過去到未來,無數腳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淺,有的很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出爐,馬伯庸等名家鋒利點評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浙江各市中考作文題出爐 名師點評:善意的人生都有話說
    「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強信心;換位思考,我們也要學會肯定別人。」「關鍵是這種肯定必須是真誠的,因此應留心發現他人的閃光點。」這幾個同學的談話,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 專家點評高考作文題:情景式考察比重多,考生發揮空間更大
    7月7日上午11點30分,2020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正式結束。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邀請了多名專家及語文教師,對11道作文題逐一進行點評。
  • 參考:專家詳細點評2009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
    做好前兩步才能真正理解材料的最後一句話——「要把握好了這一時刻,就能超越對手,超越自己」。「這一時刻」所指的是什麼時刻是寫作切入的關鍵。10、浙江卷2009年高考作文題《綠葉對根的情意》這首歌中的一段歌詞,根據歌詞自擬題目作文.點評:浙江卷的作文,1.其突破口是「你」的確定,「我」也要融進去。
  • 特級教師點評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在全球化時代確認自我身份
    每年高考,語文科目的作文題總是聚焦全社會目光,今年同樣引起熱議。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已經發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第一時間奉上語文特級教師的精彩點評。今年的作文題是「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 浙江高考作文題依然文藝 在全國居中上遊水平
    在某網站昨天(6月7日)發起的作文調查中,截至當天15:30,超5萬餘網友進行投票,結果是安徽材料作文「劇本修改誰說了算」以高票當選「最奇葩」「最難寫」作文題,網友說最讓人不知所云。 重慶卷作文題「租房」緊隨其後名列第二。 今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門與路」,倒沒有引起什麼爭議。
  • 溫州中學語文老師鄭一舟評2018浙江高考作文題:時代文化下的「行」走
    溫州網6月7日訊 2018年高考開考,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題是: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  溫州網邀請到溫州中學語文老師鄭一舟對作文題進行點評。  鄭一舟點評:我想說今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題很有意思,「有意思」是指它很值得琢磨,並沒有表面這麼直接淺顯,政治先行。
  • 人生漫漫,需平衡堅持,保持敬畏之心——浙大教授點評2020高考作文
    早上第一場語文考試剛結束,杭州網記者第一時間邀請到了浙江大學新聞系主任沈愛國教授對今年的高考作文進行點評。「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取美好期望和現實生活為題,所指深遠。該題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走進自己的人生架構。人生有時不能兼顧理想,而要和現實妥協;為了和睦要和家庭妥協;為了生活要和社會妥協。
  • 【聚焦】名師點評2015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下水作文、微作文賞析>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係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名師點評華師大語文教研中心常務副主任、《中文自修》雜誌主編 王意如教授:高考作文題就像猛然撩開面紗的新娘高考作文題就像猛然撩開面紗的新娘,人們在驚豔的同時,總會橫挑鼻子豎挑眼。
  •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點評
    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捨棄的微光【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點評一】與往年高考一樣,高考作文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筆者查閱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發現有一個特點,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時,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給題目的做法,讓考生自擬題目。這種開放式的命題方式,避免了主題先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值得提倡。
  • 今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 考的是「人生」與「期望」 你會怎麼寫?
    高考作文題出爐後,記者第一時間邀請到紹興名師、高校人文專業的專家教授對作文進行點評。彭玉華認為,近兩年的浙江作文題對一線寫作教學也頗有啟示,一是立德樹人,作文就是做人,教作文更要教做人;二是鍛造學生思維品質,能理性辯證地分析思考問題;三是提升學生的表達水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 2020四川高考作文題出爐!老師這樣點評
    7月7日上午,2020年四川高考語文科目開考。今年四川高考的作文為:  全國III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的問題。  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 浙江高考作文題出爐!湖中老校長同題作文來了
    中午11:302020年浙江高考語文科目結束作文題新鮮出爐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還記得,30多年來寫高考同題作文的湖州中學老校長沈培健嗎? 自1987年成為湖州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後,沈培健每年都會寫高考同題作文,30多年來無一例外。現在,就和小布一起來看看沈校長對今年高考浙江卷同題作文的解析吧【簡評】今年的浙江卷作文題,是一如既往的格式和樣貌,就像有的考生說的:接地氣,好上手,但難出彩。
  • 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題目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光明日報7月8日消息,各具特點的高考作文題有何深意,體現出哪些重要信號?怎樣寫才算好?本報特邀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第一時間給出點評。全國Ⅲ卷: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鄧彤:這道題同時考查了學生的兩大能力:邏輯思辨能力與書面交際能力。這道作文題特別注重思辨,將「如何認識自我」這一頗具哲學思辨色彩的話題作為寫作內容。為降低難度,命題人又從兩個方面提供了支架:認識自我的路徑——尋找鏡子、繪製「自畫像」;認識自我的內涵——「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想過怎樣生活?」
  • 上海教育考試院發布春考作文題點評:關注生命成長,引導自我省察
    2021年上海春考語文科目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了作文題。2021年上海春考作文題目是:有人說,你怎麼做,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昨日晚間,市教育考試院針對今年春考作文題,發布了專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