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作文大家都很關注。昨天中午十一點半後,網友們開始在網上傳今年的浙江作文題——
中國作家豐子愷: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
英國作家赫胥黎:為什麼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
美國作家菲爾丁: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
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麼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高中老師分析材料出處
有網友說,這個題目好文藝,很有浙江的風格。也有網友說,這三句話都不太看得懂,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這三句話都有出處,我們請幾位高中語文老師介紹了每一句話的出處。
第一句出自豐子愷的散文《藝術的眼光》,這篇文章的開頭是這麼寫的——
你一定在物理學中學過,人的眼睛望出去的線,叫做視線,視線一定是直線,不會彎曲的。
但這是科學上的說法。在藝術上,說法又不同。從藝術上看來,人的眼光,有時是直線,有時是曲線。人在幼年時代,眼光大都是直線的。年紀長大起來,眼光漸漸變成曲線。還有,人在研究藝術的時候,眼光大都是直線的。在別的(例如研究科學,經營生產等)時候,眼光就變成曲線。
一位老師說,第二句話出自英國作家阿道司·雷納德·赫胥黎。赫胥黎當年的困惑是:為什麼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們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為什麼那麼多少男少女剛走出校門心就已僵冷?為什麼人類尚未蒼老就失落了那一顆最可愛的童心?
第三句的出處比較模糊,我們請教了杭州的四位高中語文老師,他們都沒有找到這句話的準確出處。其中一位老師說,作家劉再復在他的《童心百說》中提到過:二十世紀,菲爾丁通過他的《蠅王》再次警告: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是真正的沉淪。
杭外語文高級教師倪江
杭州市作協副主席孫昌建
點評作文題
語文考試結束後,我們在考場外問了一些同學作文寫得怎麼樣。一位女生心情還不錯,笑著說:「作文還挺好寫的,我提煉的主題是童心和現實的差距,應該沒有偏題。」
今年浙江省的作文題怎麼樣?對學生來說好不好寫?昨天,我們採訪了幾位重點高中的語文老師,還有杭州市作協副主席孫昌建老師。
一位高中語文老師說,今年的高考作文很有人文精神,主題是如何回歸生命本身。其實在東西方的文學作品裡,反映兒童和成人、理想和現實世界的作品很多,這樣的作文是讓學生去思考如何捍衛人性的家園,回歸生命的本真。這樣的作文比較貼近生活實際,同學們也肯定有話要說。想寫好也不易,要求對生活有一定的思考。
杭州外國語學校語文高級教師倪江點評:就中國而言,童年被賦予了過多的宏大使命,被寄予了過多高遠的期待,而根植於生命本質的追求則不幸旁落,更是一種「中國狀況」。當孩子從姥姥那兒聽到神奇的童話故事、神話傳說後,人們只需要一句「這個世界沒有神仙的」,就能使那個童年棲居的詩意空間轟然崩塌。
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很有可能捲入了有意無意的同謀:如何規訓一個孩子成為「大人」的模樣,長大以後的他於是學會如何規訓他自己的孩子,直到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都丟失了想像力,丟失了對本質的單純的追尋。「成年」對於一個孩子而言,是意味著進入一個厚黑的銅牆鐵壁中,還是在經歷社會的錘鍊中始終保有最質樸純真的「童心」?進入成年門檻的中學生,恰是時候跟他們聊一聊這樣的話題。浙江省的這道作文題,也許不該用技術分析的方法來評析,我只能說,這是一道有良心、有良知的高考題,用「心」去作,真誠面對自我,也許是這篇作文成功的第一要訣。
杭州市作協副主席孫昌建點評:在一場有點過分的大雨中,我最早聽到的題目是跟「青春」有關的,當時我納悶了,你讓青春期去寫青春,那不是又要獨上西樓般的強說愁了?後來看材料,還好還好,原來成人嘴裡喜歡說青春,而高三就只配說說孩子和童年,總算雨過天晴。
這個材料也是有點意思的,直接用了三個作家的話,這三位都是有宗教及哲學意味的作家,且深度是有所遞進的。實際上作家的話離開具體語境,也不見得是什麼真理,但在作文裡它只是材料,是藥引子,不是結論,不是要去論述它們如何正確,關鍵要引出你的看法,如果你還有一個良方那更好了。
那麼一般地說說孩子和童年是如何可愛及珍貴,我們要加倍珍愛之,或者再說到豐先生的兒童畫或「起跑線」什麼等,這大概算第一境界吧;第二境界就是要解釋為什麼會提前硬化了,這個我覺得可以八仙過海的,就要給個理由先,你說家長功利,社會功利,而且最後自己也很功利,這個都是可以說的;第三境界那就會扯到人類和世界,宕開去想,人類的發展史是不是也是一種消滅童年和童真的歷史呢?如果能這麼想開去又自圓其說,我想算是不負出卷者的苦心了,雖然會有點危險,這就看閱卷老師到底是直的多還是曲的多了。
2013全國高考作文題
北京卷:愛迪生如何看手機
上海卷:更重要的事
江蘇卷:材料作文,探險者與蝴蝶
湖南卷:我願意
廣東卷:以「富翁的捐助」為材料作文
江西卷:學生有三怕:一怕奧數,
二怕英語,三怕周樹人,
有些學生喜歡前面的兩怕,
根據這一現象闡述觀點。
安徽卷:「為什麼會這樣?」
或「為什麼不能這樣?」
四川卷:過一種平衡的生活
福建卷:根據顧城的《憂天》寫作
天津卷:____而知之
湖北卷:以一段「方圓」的材料寫作
重慶卷:根據「大豆變豆腐」的材料寫作
山東卷:咬文嚼字,以莫言接受批評的例子寫作
遼寧卷:沙子與珍珠
海南卷:真誠與友善
陝西卷:經驗與勇氣
作者: 姜曉蓉
來源: 杭州網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