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就長城汽車2019年如何扳回一局的問題,時代財經致電長城汽車,其表示:「目前公司還未召開新一年相關會議,暫時都還不清楚。」
2017年長城汽車銷量與利潤下滑,其董事長魏建軍在2018年伊始自罰300萬成資本市場焦點。2018年長城汽車銷量再次同比下滑,內部求變、資產轉讓等一系列操作後,魏建軍又將如何走自我「救贖」之路?
(魏建軍)
再次落後李書福,魏建軍表現不及預期
包含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在內的九成車企2018年年度目標落空,但在車市寒冬的大背景下,各家品牌表現不及預期似乎讓車企人不在錙銖必較。然而,主導長城汽車連續三年突破百萬銷量大關的魏建軍並未能鬆口氣。
魏建軍競爭對手李書福2018年雖未完成158萬輛的年度目標,但帶領吉利汽車實現銷量同比增長約20%(即150萬輛)的業績,讓魏建軍的光芒再次黯淡。公開數據顯示,吉利汽車在近5年時間,銷量始終保持著上升趨勢。
(吉利汽車2014-2017年銷量)
長城汽車1月8日公布的產銷快報顯示,2018年全年總銷量105萬輛,同比下滑1.6%。據了解,2017年長城汽車累計售出107萬輛後,將年度銷量目標鎖定在了116萬輛這個數值上。
(長城汽車2018年產銷快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銷量戰役中,長城汽車勢頭不及吉利汽車,事實上與哈弗有著莫大關係。在國內SUV中擁有「一哥」地位的哈弗,一直是魏建軍代表作之一,更是長城汽車銷量主力軍。然而近年來,其市場表現愈發疲憊:2018年哈弗累計售出76.6萬輛,同比下滑 10.07%。數據顯示,哈弗2016年銷售93.8萬輛,2017年銷售81.64萬輛。也就是說,近三年來哈弗走著下坡路。
與此同時,魏建軍曾親自代言的WEY品牌也未能力挽狂瀾。2018年魏建軍給WEY品牌定下了25萬輛目標銷量,這一年WEY品牌銷量雖同比大漲61.39%,但13.9萬輛的年銷與其計劃相差近一倍。
魏建軍不是激進之人,但這一次,顯然錯估了WEY品牌在市場發展。也就是說 ,WEY品牌短時間內仍然不能淡化哈弗勢頹給長城汽車帶來的影響。
市場競爭加劇,內部求變之道反饋不佳
沒有什麼比內部調整更能體現出一家公司面臨競爭加劇的壓力。於魏建軍而言,要想改變,首當其衝的就是佔據長城汽車絕大部分話語權的「一哥」哈弗車型。
長城汽車對時代財經透露,隨著哈弗F系的推出,公司部分業務在2018年被重新劃分,每個團隊單盯一個車型序號來推動其發展,例如F系對應一個團隊, H系對應另一個團隊。有意思的是,如此用心良苦劃分車系,也並沒能阻止哈弗同比下滑10.07%的態勢。
(哈弗碰撞試驗)
此外,相比吉利汽車國內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變總經理的升遷之喜,長城汽車人事免職讓人疑惑重重。在公布2018年產銷快報的前十二天,長城汽車對外宣布了一則人事變動公告,經總經理提議,免去郝建軍副總經理職務,長城董事會全票同意並通過。郝建軍1991年加入長城汽車,為長城汽車老將之一。長城汽車最新高管簡介顯示,目前其高管團隊共31人,郝建軍不在其列。
值得注意的是,時代財經查閱長城汽車最新高管資料發現,本屆副總經理的任期截止時間均為2020年05月10日。
就郝建軍為何離去以及誰來接任的問題,長城汽車對時代財經表示,「郝建軍變動原因並不了解,有關誰來接任內部還未下達任何通知。」
(魏建軍)
資產分步轉讓 長城資本市場乏善可陳?
長城汽車內部變動悄然進行著,資本市場也並未閒著。股票陰跌、董事長身價縮水等話題層出不窮,但魏建軍較為耿直的形象也讓外界認定,長城汽車並不像李書福般格外關注資本市場。事實真是如此?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0月尾,長城汽車已著手將旗下全資子公司蜂巢能源100%股權轉讓給同一實際控制人所控制的關聯方企業保定瑞茂。蜂巢能源為長城汽車2018年2月投資10億設立,成立僅8個月不僅被轉讓,還在2018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1556.29萬。
值得關注的是,同年12月尾,長城汽車再次發布交易公告稱以約2.12億元的價格出售公司專利及非專利技術資產和部分資產給關聯方蜂巢能源及蜂巢能源保定分公司。公告發布當日便遭上交所問詢,要求公司說明「相關轉讓行為是否與已披露的『發展戰略及經營計劃』相悖,公司戰略是否發生實質變化」,並質疑此舉是否為「一攬子交易」。
(上交所問詢函)
「分步處置對子公司股權投資,直到喪失控制權的各項交易屬於一攬子交易。一攬子交易是需要確認處置損益金額的,而該金額將會影響公司利潤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會計師向時代財經解釋。長城汽車方則表示,該事需進一步核查、補充和完善,將延期回復上交所問詢函。
相比李書福所帶領的公司在資本市場大展拳腳,魏建軍的行動較為內斂,但誰又不說這種是另一種形式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