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養生:中老年人避免幾件事、吃對牛羊肉,平安過一冬

2020-12-20 爆炸營養課堂

冬至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又稱長至節、冬節。這一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會變化到最小,白天的時間最短。北方人在這個節氣,還有吃餃子的習俗,江南地區還會吃湯圓。

可大家別光顧著吃,在這個節氣養生:中老年人還需避免幾件事、吃對牛羊肉,平安過一冬。

避免寒冷,冬天早上的氣溫較低,隨著冬至的到來,早上的溫度還可低至到零下十幾度。這時候的老人如果早上起得比較早,外出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階段,尤其是在冬至這段期間,中老年人容易高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情況。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老年人且患有高血壓病情的,最好不要在早上的6點到10點去晨練,相比於其他的時間段,這個階段血壓處於上升狀態。

外出注意保暖,有利於心跳的頻率、減少血管收縮、降低心臟的壓力,對穩定血壓水平有益。在一項的研究上發現,冬天每當氣溫下降到10攝氏度,相對應的發生心臟病的危險會上升7%左右。如果本身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還要注意室內的溫度,中老年人室內溫度需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

中老年人除了溫度要注意,還要避免的是大量進補。有的人進補的方式,一遇到寒冷的天氣就喜歡吃大量的肉類,在進補上還會喝各種肉湯,如雞湯、鴨湯、魚湯、骨頭湯等等。這樣的湯不管是餐前還是餐後,都要少喝。

尤其是對於有尿酸高的中老年人,過量喝反而會因為裡面的嘌呤、脂肪含量過高,加重病情。

此外,中老年人如果選擇牛羊肉來進補,一定要吃對了。如果是用它們做肉湯,健康的人群可以適量喝一些, 慢性疾病的人群則需以裡面的肉為主。在肉的選擇上,儘量選擇脂肪少的瘦羊肉、瘦牛肉,有利於機體減少熱量攝入、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是養生的好辦法。

在吃肉量上,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要注意。可能很多人認為吃牛羊肉可以取暖,其中的原理只不過是跟羊肉裡面的脂肪、蛋白質有關,它們是人體內供能的營養素,在機體分解後會產生食物熱效應,所以才會讓人覺得暖和。

所以,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的攝入肉量不超過75g,對中老年人是最好的。

各位朋友, 在冬至節氣裡,你會提醒家裡人注意養生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相關焦點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杏林e+ | 24節氣養生——立冬:冬之伊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早在《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確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八個節氣,它清晰準確地標誌了四季轉換的過程。
  • 冬至一定要知道的9件事
    【冬至這些事】又到一年一度的南北大戰,餃子湯圓或成最大贏家。[斜眼R] [斜眼R]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白晝逐漸變長。除了傳統的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現在還有一些新的健康的指南,讓你度過溫暖的冬天。1. 一九一隻雞,最該防寒涼一九最好喝一點雞湯或吃一點雞肉,雞肉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預防寒涼。2. 二九一把豆,養生腎為先二九補腎特別重要,應該多吃一些豆類的食物。3.
  • 冬至養生好,「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陽氣始生 日南至 日短之至 日影長之至 故曰「冬至」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 2017冬至簡短祝福語 最新送給親人朋友家人微信冬至祝福語
    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是中國傳統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的一個節氣,在這一天,很多人還會給親朋好友發送雲祝福簡訊。那麼2017年冬至祝福簡訊怎麼發有新意呢?下面為大家奉上最新冬至祝福語和祝福簡訊,一起來看看。
  • 二十四節氣:冬至的奧秘?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 冬至宜養生,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精力,並且防早衰
    冬至宜養生,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精力,並且防早衰今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24節氣之一,又是漢族的一個較大的傳統節日。我國民間有「冬至過大年」和「冬至大於年」的說法,意思是這一天與過年同樣重要。
  • 冬至|二十四節氣|第22個節氣
    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 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 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冬至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 今日冬至:最早被制定的節氣 南北風俗大不同
    二、冬至·你不知道的事1、最早被制定的節氣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古人認為,冬至節氣是計算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冬至節氣飲食吃什麼及冬至習俗
    2018年的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中國人普遍在意的一個節氣,雖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冬至習俗也不相同,從北至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在氣候方面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寒」。那麼具體的冬至節氣的天氣有什麼特點呢?
  • 【節氣·冬至】今日冬至!一年中最冷季來臨,我們要注意預防哪些疾病?
    冬至 2020.12.2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這一天,北半球的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一到,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來臨了。那麼,冬至節氣過後該如何養生呢? 禦寒
  • 冬至 冬大過年
    2020年12月21日18:02太陽到達黃經270°,我們在傍晚時分迎來冬至節氣。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 冬至| 冬至養生,補對一天,身體健康一整年
    ——喬金龍《冬至到》 今日冬至了。這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黑夜漸短,白晝漸長。 冬至過後,氣溫往往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不過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
  • 冬至話養生,尤其要注意預防腦中風|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腦中風|頸...
    冬至 (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長至節」等,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中國北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
  • 今日冬至,陪孩子一起做這6件事|一傑技巧
    ,與你細數過往 今日冬至,在這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節氣。 親愛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可以陪孩子一起做這6件事,感受這個時節專有的靜美和厚重。 01 給孩子講一講冬至的含義
  • 24節氣養生家常菜丨冬至養生第一米——玉米
    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三餐」美食,聯手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共同推出24節氣養生家常菜,從今天起,我們將以舌尖上的二十四節氣為節點,介紹二十四節氣美食養生「法寶」,從「吃出健康來」的角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傳達健康養生理念。
  • 【護苗課堂】認識二十四節氣——冬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冬至2020-12-21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冬至到了,全家跟營養師學4個養生技巧,學會了平安過一冬
    下班回家,聽樓下孩子唱著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孩子們開始唱「數九」歌謠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冬至」就要到了,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對冬至很重視,「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從冬至開始冬季養生吧!
  • 冬天已至,你對冬至了解多少呢?國人的節氣,窩冬的時候。
    冬至節氣|古人說「冬至大過年」, 除了餃子湯圓,冬至還能怎麼過? 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