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訓練日記——不要只看到孩子出錯,換個角度,看看他的優點

2020-11-03 大賽爸爸說

家庭訓練日記

在超市看到香菇、肥皂,就直接放在嘴巴吃了;跟他說了是生的,不能吃,做熟了才能吃也沒用,還是想吃。

從超市出來,寶寶提著的小零食掉在地上,他撿了起來。

在唱歌時,會跟著歌曲做動作,只是不太準。

我拿1或者2塊積木、樹葉,他指著我唱數,我唱數他能拿對,如果他點積木我不唱數可能就會拿錯了。

大賽爸爸說

我們很多人都有多這樣的經歷:當你喜歡的香氣飄進鼻孔裡,忍不住脫口而出:「好香呀!」如果在家裡,還會鑽進廚房找到香味來源,忍不住下手。這就是嗅覺上的愉悅調起的食慾。孩子看到香菇也是因為香氣的誘人,只是孩子的年齡小,認知能力不太強。其實這也正常,家長不用太過擔心,隨著孩子生活經驗的增多,這種做法會漸漸消失。



「從超市出來,讓孩子提著小零食」的做法很好,一,幫媽媽分擔重量,會體諒媽媽的辛苦;二,拎物走路鍛鍊孩子的身體,提高他的體能;三,增強孩子的責任心,「零食掉了撿起來」就是體現。

唱兒歌時跟著做動作,可以看出孩子喜歡模仿,由於孩子小,手眼協調能力不好,所以難免不準。但準與不準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做。

我們建議:

  • 1.怎樣讓孩子不再吃「生香」的東西?

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個工具,孩子偏好的有香氣的東西誘惑就更大了,那怎麼辦?

初期以「攔」為主,凡看到孩子有抓起來放嘴裡的企圖,立即阻止或直接拿走,並告訴他:這是生的,不能吃。

這個方法雖然有效,但是很粗暴,不建議長期使用。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向孩子輸入「什麼香味的東西」可以吃。

比如當香菇燉好了,我們要讓孩子去聞這個香氣,並讓他去品嘗,建立起這種香氣與吃的連接,孩子會逐漸積累起這樣的經驗,也慢慢能識別能吃的「香味」了。

  • 2.做媽媽的小幫手

孩子都喜歡幫助媽媽的,比如從超市出來幫媽媽拎東西,也不僅局限於孩子的東西。

在家裡,我們可以讓孩子多給我們幫忙,比如「幫媽媽把飯廳的小椅子拿過來」,這種不著痕跡的指令訓練讓孩子愉悅地接受,一舉兩得。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要誇孩子,「寶寶能幫媽媽找小椅子,媽媽真高興」,參與的機會越多,孩子的能力提升越快。



  • 3.多唱兒歌,多鼓勵

即使不準也要唱兒歌,孩子模仿不好也沒太大關係,孩子喜歡就好,如果孩子做的一個動作很準,一定要表揚;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指導。

有些兒歌特別手指兒歌,做好動作其實挺難,我們在平時要多加練習一些有趣的小動作來活動一個身體各部位,讓它更加靈活,比如「小兔子蹦蹦跳」,既活動了手指,又學會了跳跳,慢慢地孩子的動作會越來越標準。

  • 4.按數取物

生活中有很多「數」的機會,我們要去把握,比如寶寶要吃飯了,拿一個碗(他會認他吃飯的碗)來;再比如幫媽拿一把椅子(他最多只能搬一把)等等,適時表揚「哇,寶寶拿對了,真棒」,在生活中逐漸滲透,孩子會慢慢學會。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換個角度看孩子,他依然是寶貝
    最近常看到一些關於孩子不聽話,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正考慮要不要放棄他……孩子是突然成為父母討厭的樣子嗎?他是你的縮影,他是你教育下的結果,認同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人,孩子是自己生的沒錯,但我們無法要求孩子按我們的思維方式來生活,他有他的人生路,你討厭他,說明你也討厭你自己
  • 家庭訓練日記——從日常點滴觀察孩子,從日常生活訓練孩子
    家庭訓練日記帶寶寶出門寄包裹,她看到外面有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就過去湊熱鬧,看上了一個小朋友的筆記本,直接去拿,小朋友不給,兩個就搶了起來,我對她說是別人的。但是,她一直要搶,我把她抱走了。孩子沒有反應,一直盯著糖看。 大賽爸爸說看到外面有孩子玩去湊熱鬧,看出他有了社交的渴望,我們為他的進步感到高興。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上下樓梯的訓練
    家庭訓練日記樂樂用了幾天就能獨自一腳一級上樓梯,而且還帶著沙包,走得還可以,現在去到醫院也能單腳上臺階了。他是否也能單腳下樓梯?我就在樓梯上貼了下樓梯的腳印,然後讓他自己下,他不願意去走,要我拉著他。連下午的上課也沒那麼配合,看來我的情緒不好影響了他的學習。切記耐心點,慢慢來來,學習上可以嚴格點,但不能罵太多,要平靜堅持做就可以了。 大賽爸爸說孩子能自己上樓梯了,這時,媽媽要讓孩子看到他的進步,建立起自信心,促進以後的學習。孩子運動能力的提高要慢慢來,給他自我調整的時間。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睡得晚,所以早上也起的晚,去幼兒園沒想到孩子今天很聽話,沒哭也沒鬧,只是伸手讓我抱,然後我抱著他走進幼兒園的大門後,門衛爺爺給她量了體溫,然後帶他進教室。老師開始發放玩具,我兒子只喜歡拿那一節紅色的管道,其他的玩具家裡之前也買過,在家裡也是很喜歡拿著紅色的飛機拿在手上,所以我計劃著這段時間教他認知紅色。
  • 家庭訓練日記——調整自身情緒,堅持為孩子訓練
    家庭訓練日記NO.1 焦慮與無處釋放的情緒總擔心自己會做不好,會錯過孩子恢復的最佳時期,這日子一天天的似水流淌,時間真的不夠用啊!我又焦慮了,孩子明明會說話為什麼時而話多時而話少,今天聽了注意力訓練的課程,才知道原來前庭失調會造成孩子很多很多方面的問題,比如我家就屬於覺醒度低,需要大量前庭刺激才能覺醒。今天我罵他了,因為我說過不要玩肥皂非要拿,我踢了他的鞋子,他生氣的說:你不要踢我!
  • 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懂得他的「恐懼」了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都說月齡小的寶寶最好不要豎抱,否則會給他的脊柱帶來很大壓力,影響骨骼發育。但真正帶娃媽媽們就叫苦不迭了,真不是想豎抱,而是寶寶一橫抱就哭鬧不止。這種情況想必很多寶媽都遇到過,寶寶好像只接受豎抱,一把他橫過來就開哭,這是為啥呢?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其他原因?
  • 家庭訓練日記——你發現了麼?孩子在一點一點進步
    家庭訓練日記最近表現越來越好,很值得表揚!上午我爸騎摩託車從外面回來,他說:「外公,別擔心,我來幫助你。」然後,拿了雙拖鞋給我爸換!中午我媽躺床上睡了,他說:「噓!外婆睡了,別打擾她。」今天去超市,他想吃棒糖,我沒買也沒鬧!出來給他買了薯條,他蘸點番茄醬後放我媽嘴巴裡,不像以前那麼小氣了。
  • 家庭訓練日記——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會溝通真的很重要
    家庭訓練日記今天,爸爸不在家,媽媽要帶著弟弟送姐姐去上學,我們起的比以往早些。洗漱完,姐姐把壞了的算數珠子一個個的串起來,媽媽看見了:「這個好有意思,讓弟弟來試試!」弟弟弄了好久也串不進去,有點不耐煩了!媽媽說:「姐姐你來當弟弟的老師,教他一下方法。」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步入幼兒園
    家庭訓練日記其他小朋友和老師在做互動小遊戲,他坐在凳子上,面帶笑容的看著。突然他大哭,想要去幼兒園的操場上玩,因為外面下雨了,操場上的運動器材,娃娃機,蹺蹺板,沒有辦法去做,我不想因為孩子鬧情緒影響到其他小朋友和老師。我把手機打開,讓他看了一會兒歌,總算情緒穩定下來。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害怕小蟲子沒關係,帶他去認知,帶他去了解
    家庭訓練日記今天去鐵路公園玩,因為怕蟲子不自己走,非要抱著。我說不抱,引他追我,在馬上要哭的時候抱他起來,就這樣他自己走了一半的路。休息的時候旁邊一個奶奶對自己孫子說離草叢遠點蟲子咬,弟弟聽了又害怕了,趕緊抱他起來。
  • 家庭訓練日記——假想遊戲
    家庭訓練日記——假想遊戲雖然孩子一直在進步,但是跟同齡孩子比,各方面能力還是顯得不足。似乎已經忘記了電視的存在,不論早上晚上都不會再跟我說:媽媽看會電視吧!我和爸爸都竭盡所能地陪他玩,玩的過程中灌輸一些認知理解,一些行為規範。認真地靜下來學東西對他來說真的太難了,只有一點點慢慢慢慢的教,有時候真的氣得不行,孩子爸爸就提醒我不要著急。今晚玩了數字對應遊戲,1——5點數與配對,到六就不願學了。接著是和爸爸的戰鬥時間,時不時的召喚媽媽出來當怪獸。
  • 家庭訓練日記——我們的好情緒,讓孩子的情緒激流變平復
    家庭訓練日記離開寶寶已經一個多月了,因為我的離開,寶寶的訓練也停止了一個多月!回來看到孩子,和訓練時期相比,孩子顯得有些退步,各項表現都讓人著急,這種狀況很讓我傷心,甚至讓我失去了信心......在我非常沮喪的時候,我給大賽爸爸留了言,把我心裡的難過和焦急告訴了他,在老師的開導和鼓勵下,我的心情平復了不少,老師還建議我給:再好好聽一聽「家庭訓練如何開展」那節課。回聽課程後,我感覺自己重拾信心,找到了如何去應對這個帶著各種情緒的寶寶!
  • 家庭訓練日記——家庭和諧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家庭訓練日記早上八點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和寶寶一起看了繪本(這個還要謝謝大賽爸爸,寶寶很喜歡)。爸爸說,還是媽媽有辦法,(小有成就)回家洗澡,給他放了一個矽膠的小狗狗,讓他給小狗狗洗臉臉,洗丫丫,洗頭,他就拿他小小毛巾,擦呀擦,還不錯,一天下來,老母親要累癱,不過看到寶寶有進步,累點也心甘大賽爸爸說在大賽爸爸訓練營當中,多數都是孩子媽媽來擔任孩子的主要培訓人員。
  • 家庭訓練日記——用豆子訓練?是的,一切物品皆可用於家庭訓練
    家庭訓練日記我找出來豆豆(放久了都生蟲了),又找幾個杯子,放大碗盆裡給他玩,輸入 「黃豆、 、 紙杯 、塑料杯 、圓圓的 、硬的 、 黃色的 、 抓 、舀、 捏、 倒」。哥哥玩綠豆,他玩黃豆,混一塊兒幾個,告訴他把黃豆撿出來,我和哥哥撿了個放在杯子了,他也撿了一個,對,就是這樣,給個獎勵,讓爸爸拿了個小糖豆給他,他扭頭接過吃了,後來又不撿了。
  • 家庭訓練日記——小活動、大運動,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家庭訓練日記一中午下班回家和寶寶一起做了幾個遊戲。擰瓶蓋:我拿出一個空純淨水瓶子,把瓶蓋擰松一點,然後讓寶寶擰。對著鏡子做鬼臉:我和寶寶站在鏡子前面,我說「媽媽做鬼臉」,然後我捏著臉做了個鬼臉,寶寶笑得很開心,我接著說「寶寶做鬼臉」,幫著寶寶把手放在臉上往下拉,寶寶很喜歡玩兒,總是對我說「媽媽做鬼臉」。
  • 深度好文:換個角度考慮問題!
    大家好,我是小編依稀淺薄的愛,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換個角度考慮問題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遇到讓我們感到困擾,感到棘手的問題更是難以避免的,遇到這種時候的時候,如果只是固守以往的方式,那只會繼續困擾,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你會發現困擾你的問題已經解決。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的教育有方法,家長需要多學習
    家庭訓練日記聽完故事安靜的入睡了,睡前對我們說,我愛你,並且還要抱抱。一天的疲憊都被萌飛了。孩子就是解壓包,它需要我們切換到易打開的方式。下午五點多,一家三口去菜場買菜,沐沐別提多好奇了,看到了小魚,看到了大西瓜,看到了好多蔬菜......
  • 家庭訓練日記——讓父親的愛不缺席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只要看不見爸爸,就會馬上回頭去找,看在不在我們後面,只要看不到就馬上拉著我說,「找~找~爸爸!」找到了,說抱抱!孩子又進步了一些!在路邊,他摘了一朵花,放在手裡面,張開手心用嘴去吹手裡的花朵,看著手心裡的花朵飛出去,他開心得又跳又蹦。這是他爸爸以前教他吹蒲公英的樣子。他的記憶力還是挺好的,模仿能力也挺強,就是出門不太願意走路,總想讓抱著。
  • 換個角度看問題,不要執著於一種思維
    於是先生說:「我們從每個角度看到的事物的樣子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不要拘泥於一種思維。」很多時候,我們開始向環境低頭,甚至於開始認命、怨天尤人,豈不知這一切都是我們那習慣性欣賞「工藝品」的角度在作祟罷了。我們的思維常常是被我們自己束縛得難以呼吸,於是,我們只知道一成不變,止步不前,每天迎來朝陽,送走落日,毫無生氣,按部就班。要想突破面前的困境,要想有所成就,我們就要換個角度欣賞「工藝品。」
  • 從教師角度,淺析《教師日記》蘊含的教育意義
    《教師日記》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部泰國電影,在本文之前,我已經撰寫過兩篇《教師日記》的影評:第一篇影評,我主要從表現形式、人物內心成長和現實思考三個角度深入解讀本電影的魅力;第二篇影評,我主要從性格、愛情觀和現實意義三個方面拆解女主角Ann老師的成長蛻變之路。今天,我將以教師的角度,淺析《教師日記》蘊含的教育意義。